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6页).doc
-第 1 页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第 2 页功、功率、简单机械一、选择题1在图中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做的功越多,它的功率一定大B、机械做功时间短,它的功率一定大C、机械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D、做相同的功,机械用的时间长,它的功率大3 图 3 中的铡刀、瓶盖起子、手推车、铁锨都属于杠杆,其中费力杠杆是()4如图所示,杠杆 AOB 的 A 端挂重为 GA的物体,B 端挂重 GB的物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AO=BO,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则()AGA=GBBGAGBD无法判断5如图 5 所示,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上每小格的长度都相同,两边挂上钩码后杠杆平衡,如果把两边的钩码都同时向里移动一个格,则杠杆()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A 端上升C不能平衡,B 端上升D无法判断6.如图 7 是小龙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 C 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 F 的变化情况是()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7.图 8 是由相同的滑轮组装的滑轮组,甲乙两人分别用两装置在相等时间内将质量相等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空气阻力、摩擦、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拉力是乙的拉力的 3 倍B 乙拉绳子的速度大小是甲拉绳子速度大小的 2 倍C 甲拉力的功率大于乙拉力的功率 D 如果考虑滑轮质量,图甲装置的机械效率比图乙的小8如图所示,mAmBmC,三个物体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都沿着力F的方向移动距离s,比较F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结论是()A 三次做功一样多B 对A做的功多C 对B做的功多D对C做的功多9.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一架飞机,正在向灾区空投物资,在空投过程中,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是()-第 3 页A、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B、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10.如图 10 所示,斜面长 6m,高 3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 100N 的拉力 F 使物体在 5s 内沿斜面移动了 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40%B物体重 300NC拉力 F 做的功是 600JD拉力 F 的功率是 40W二二.填空题填空题11重 500N 的物体,在 10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 0.5m/s的速度匀速运动 10s。在这个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是J,拉力做功的功率是w。12.一个重 200N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 25m,拉力撤销后,物体由于惯性又前进了 10m。若拉力做的功为 500J,则拉力的大小为N。13.“歼 20”重型歼击机具有卓越的机动性,当它加速向下府冲时,它的动能,重力势能。(选填“增大”、“不变”、“减少”)1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一个动滑轮匀速提起一袋质量为 18kg 的面粉,所用的拉力为 100N,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若用此动滑轮匀速提起一袋质量为 25Kg 的大米,当拉绳子的速度为_ms 时,拉力的功率为 54W(取 g=10Nkg,绳重与摩擦不计)15.如图所示,小王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摩擦不计),分别将重力不同的两个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其中 GlG2,则所用的拉力 F1F2(选填“”、“”或“=”),其机械效率12填“”、“”或“=)16.如图,物体A重180牛,动滑轮重20牛,要使A匀速向上运动,拉力F=_牛.当A升高1米时,F向上移动了_米.17.如图,物体G重200牛,人拉绳子的力F 是_牛,若人重400牛,则人对地面的压力是_牛.(动滑轮重力不计)三、作图与实验三、作图与实验18.用滑轮组拉出陷人泥中的汽车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2.画出图中作出羊角锤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3画出使杠杆 AB 在图 16所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 F 的作用点和方向4如图所示,重 200 N 的均匀木板 AB 在细绳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请你根据所给出的标度画出木板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图示,以及拉力的力臂19、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第 4 页12.00.044.00.0221.00.020.50.0132.50.031.50.05(1)实验时,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2)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3).如下图所示,当在A处挂了三个钩码时,要使杠杆平衡,应在C处挂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4)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A点,如图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a,若在A点斜向上拉,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b,则FaFb(填“大于、小于、等于”)。20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 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 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次数钩码悬挂点钩码总重G/N钩码移动距离h/m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A点1.50.100.70.302B点2.00.151.20.30根据表中数据,请计算出机械效率填到表中。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3)为提高本实验中杠杆的机械效率,请提条合理的建议:。21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次数物理量l23钩码重 GN446钩码上升高度 hm0.10.10.1绳端拉力 FN1.81.42.4-第 5 页(1)根据上表表的数据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中。(2)实验时,应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绳子自由端的_的大小;同时用_测出钩码升高的高度 h。(3)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 1 是用图做的实验,实验 2 是用图做的实验。(4)通过实验 1 和实验 2 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5)比较实验 1 和实验 3 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6)当动滑轮重为N 时,使用甲滑轮组提起 6N 重的钩码刚好不省力。(7)如图,若每个滑轮重力相同,用此甲、乙两不同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 G,试回答下列问题:a、拉力 F 的大小关系是 F甲_F乙。(填,);b、若使物体 G 上升同样高度,则拉力 F 做的有用功 W甲_W乙,总功 W甲总_W乙总(填,)c、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甲_乙。d、机械效率小的那一装置,促使机械效率较小的原因是_。e、在实验中匀速提升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拉力的大小为N。如果拉弹簧测力计时用力较大,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了,则测得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2.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雨猜想:(1)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有关;(2)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雨用同一个斜面、同一个长木板和同一个纸盒,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设计了如图 12 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测量出每次实验中纸盆移动的距离,再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上述实验中:(1)小雨是通过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2)从控制变量法来看,甲乙两次让小球从斜面上同一位置 A 滚下是为了控制相同。(3)这次实验小雨经历了猜想、进行实验、分析论证等几个科学探究环节。(4)图甲丙探究的是动能与的关系,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5)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本实验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法;二是法。四、计算题四、计算题23.中考期间,某中学的学生乘坐安全校车到了 9km 外的考点参加考试,校车行驶了 15min 后安全达到考点。(g=10N/kg)求:(1)校车在送考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校车和学生总质量为 9000kg,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15m2,求校车对地面的压强。(3)若校车以 43.2km/h 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匀速行驶,校车受到的牵引力是 4500N,求校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2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 1000N 的物体,10S 内绳子的自由端拉下 16m,已知做的额外功是 800J,若绳重和摩擦不计,试求:(1)绳自由端拉力的功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若用此装置匀速提起 1200N 的重物,则拉力为多少 N?绳端移动距离 sm0.30.50.3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