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基础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ocx
医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基础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医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基础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前言本规定的修编旨在贵彻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 令)、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93号令)。本规定由XXXXX批准。本规定由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解释。本规定主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本规定主要起草人:目录1总则2 一般要求3总说明4总图运输5艺6公用工程7辅助生产设施8仪表及自动控制9 土建10采暖、通风及空调1I设备12行政管理13节能14概算附录A:消防设计专篇附录B:环境保护专篇附录C:劳动安全卫生专篇1总则1.1 为了加强对医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确保医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 件的质量和完整性,特将原国药综经字(1995 )第397号发布的医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内 容及深度修订补充为本规定。1.2 本规定适用新建、改扩建的国内医药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1.3 在实施初步设计工作时,必须以批准的前阶段的工作输出为依据,不得随意修改。1.4 供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的消防设计专篇、环境保护专篇、劳动安全卫生专篇分别独立 列出,并按附录A、附录B、附录C执行。1.5 本规定对初步设计的图纸、表格格式不作统规定,各设计单位可按本单位的规定进行 编制。1.6 当工程设计合同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另有要求时,应同时满足本规定和设计合同的要求。1.7 本规定对医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具有通用性,在具体执行本规定时, 可根据项目的内容和工作范围对本规定的条文进行合理的取舍。1.8 本规定作为设计文件篇、章编制的参考,不作为各专业设置及分的依据。2 一般要求2.1 初步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是根据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全厂性的设计原则、设计标准、设计方案和 重大技术问题,如总艺流程、生产方法、工厂组成、总图布置、水电汽等公用工程系统的 供应方式和用量、关键设备和仪表的选型、全厂贮运方案、消防、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 和节能以及车间或单项工程的工艺流程和各专业设计方案等,并编制初步设计文件与概算。 2.2初步设计文本格式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初步设计说明书(含专篇)、总概算书及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与表格。2.2.1 初步设计说明书a)封面:列出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工程号)、文件编号(库号)、设计单位、编制 年月,并加盖设计单位印章;b)封:列出项目名称、设计单位工程设计证书编号、设计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负 责人、部门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编号(工程号)、文件编号(库号),并加盖设计单位初 步设计出图专用章和初步设计发图负责人印章;c)封:列出各专业负责人、设计人、校核人、审核人、审定人名单;d)目录;e)正文;。附图、附表;g)文本外形尺寸统为A4 (210 x297 mm) .2.2.2 总概算书a)封面:列出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工程号)、文件编号(库号)设计单位、编制年 月,并加盖设计单位印章;b)封:列出项目名称、设计单位工程设计证书编号、概算价值、设计单位法定代表 人、技术负责人、部门负责人、项目经理、概算负责人、项目编号(工程号)、文件编号(库 号),并加盖设计单位初步设计出图专用章和初步设计发图负责人印章;c)封二:列出概算负责人(编制人)、校核人、概算部门负责人;d)目录;e)正文;f)文本外形尺寸统为A4 (210 x297 mm).3总说明3.1 总说明是对项目初步设计作全面概括的叙述,其内容应包括:项目概况、建设规模与产 品方案、全厂生产总流程、主要原辅材料和公用工程情况、厂址周边情况、工厂体制及定员、 建设进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存在问题及建议。3.2 项目概况,应简单介绍项目总体情况,并阐述建设性质、设计依据、设计范围及分、 设计原则、厂组成等内容。a)项目总体情况,可以列出项目名称、企业名称、投资方名称、生产规模、建设地点、 建设性质、行业类别、注册资金、股份比例、合资期限等;b)建设性质,应说明是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并对投资主体概况、产品用途、社会经济 和环境效益进行简述;c)设计依据,应列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及其评 审意见和批复、项目劳动安全卫生评估报告书及其评审意见和批复、设计合同等;应说明设 计遵循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具体规范和标准名称可见各专业章节);应列出技术资料(包括 项目生产艺操作规程、新产品试验报告及其技术鉴定文件等)。d)设计范围及分,应阐述本单位承担的工作内容、合作单位承担的工作内容及业主(或总承包商)承担的工作内容;e)设计原则,应阐述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工厂组成,可用表列出工厂组成内容,见:表3.2。名称单元编号单元名称主要生产项目X XXX车间辅助生产项目XX综合仓库公用工程项目XX空压站总体工程XX围墙大门、门卫服务性工程项目XX办公综合楼厂外工程X X3.3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包括:建设规模、产品方案、产品规格。a)建设规模,指建设项目在生产正常运行时所达到的年生产能力;b)产品方案,指建设项目生产的产品品种及其组合的方案;c)产品规格,指产品所符合的技术规格和质量规格。3.4 全厂生产总流程,可用方框图形式阐述全厂生产总流程。3.5 主要原材料和公用工程情况,应阐述主要原材料的规格、消耗和来源、公用工程系统主 要参数及消耗。3.6 厂址周边情况,阐述总图位置(包括厂址地点、地理位置、经济现状、目前土地使用现 状、需征土地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和动来源(供水、供电、供热等)。3.7 厂体制及定员,应说明组织体制、生产班制、年工作日(小时)、定员等。定员编制 见:表3.7。序号岗位管理技术操作辅助其它小计备注名称人员人员人员人员合计3.8建设进度,阐述建设工期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可用横线图表示。3.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9。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规模2年工作日3定员4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公用系 统消耗量1)原辅材料2)燃料3)包装材料4)公用系统消耗量5建筑面积及厂区占地面积6年运输量7“三废”排放量8建设投资9经济指标3.10按实际情况说明设计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4总图运输4.1 总图运输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必要时按合同约定可提供鸟瞰图)。4.2 设计说明书通常包括:概述、设计依据、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道路交通与运输、厂 区绿化、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4.3 概述,阐述区域位置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条件、自然概况、设计范围及内容。a)区域位置及交通运输,说明厂址、相邻厂或设施、四周交通运输情况;b)基础设施条件,说明厂址所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包括:供水、供电、通讯、供热、集中污水处理等);C)自然概况,说明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条件等;d)设计范围及内容,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4.4 设计依据,主要说明总图专业设计遵循的主要规范及标准、有关主管部门对项目批示的 规划许可技术条件,以及对总平面布局、周边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安全 卫生等方面的特殊要求。4.5 总平面布置,应阐述:a)总平面布置原则;b)厂组成;c)平面布置,说明如何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质、日照、通风、防火、卫生、交通 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布置厂区建(构)筑物;说明厂各单元相互位置及关系、功能分区、环 保及安全卫生的要求、远期发展用地情况等;d)厂区消防,说明厂区各单体之间的防火间距、消防道路宽度、转弯半径、道路与架 空管道交叉出的净空高度等。4.6 竖向布置,应阐述:a)竖向布置原则;b)说明竖向布置方式(平坡式和台阶式)、厂区场地原始地形标高、平整标高、室内 外高差、道路标高、厂区雨水收集与排除方法等;c) 土方工程,说明土方工程量估算和余缺处理方案等。4.7 道路交通与运输,阐述厂区道路、运输等。a)厂区道路,说明厂区道路布置、型式、最大纵坡、路面结构、转弯半径、车辆停放 等,另应说明厂区人、物流出入口设置、厂内人流流向和物流流向;b)运输,说明运输原则、运输方案及运输车辆配置情况,另应列表说明全厂货物年运 输量及运输方式(包括运入运出货物的名称、数量、物料形态、包装方式等),见表:4.7。货物名称运输量(吨/年)运输方式物料形态包装方式备注运入运出合计4.8 厂区绿化,阐述绿化布置原则、绿化面积、绿化率等。4.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4.9。名称指标厂区总占地面积建(构)筑物占地面积道路(广场)占地面积绿化占地面积建筑物面积建筑系数绿化率容积率4.10 按实际情况说明设计所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4.11 总图设计图纸应有:区域位置图(根据需要提供)、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图.a)区域位置图(根据需要提供)应标明:地形和地貌、厂区位置、邻近的设施的情况 等;b)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图应标明:总平面边界、测量座标网、厂区内建(构)筑物平面 位置座标或相对定位尺寸、名称、层数、道路(含消防车道)、停车场等座标或相对定位尺 寸、风玫瑰图、室内外地坪标高、道路控制点标高、坡度、坡长及其它必要的控制点标高, 用箭头或等高线表示地面坡向,应表示挡土墙和排水沟等,并应标明图例和说明、制图比例、 图纸名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改扩建项目还应注明原有建(构)筑物平面位置及需拆除 的建(构)筑物的情况等。5艺5.1 艺初步设计文件应有: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和表格。5.2 艺设计说明书应包括:艺设计基础、艺说明、生产制度、物料计算、主要工艺设 备选择说明、主要原材料和工艺用公用工程消耗量、生产分析控制、车间布置、艺设备安 装、艺配管、存在问题及建议等。5.3 艺设计基础,应有下列内容:a)基础资料,应列出工艺操作规程等基础技术资料,对新产品应提供新产品试验报告 及其技术鉴定文件;b)生产能力和产品方案,应说明项目在生产正常运行时所达到的年生产能力、建设项 目生产的产品品种及其组合的方案;c)产品规格,通常应阐述产品技术规格(如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式、分子量、分子式 等)、产品质量规格(指产品质量标准、标准文件号、批文号)、产品主要物性(如外观、 稳定性、溶解性、作用和用途、毒性等)、产品包装方式;d)原材料技术规格,应包括物料名称、组成、技术指标、主要物性参数等;e)公用工程技术规格,应分类列出名称、状态、温度、压等。5.4 艺说明,应阐述:a)全厂艺总流程,可用方框图形式说明各工艺生产单元之间的流程;b)生产方法,说明设计采用的工艺路线及其依据、艺特点、各步生产流程;c)艺流程叙述,叙述物料通过艺设备的顺序和生成物的去向;应说明物料输送方 法、操作条件、操作时间、投入量和控制方案,并注明设备位号等。5.5 生产制度,应说明生产装置年工作时间、生产班制、生产方式。5.6 物料计算,应说明物料计算基准(如发酵单位、接种比、效价、收率、各步损耗等), 并列出计算结果(可用物料方块流程图表示)。5.7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应说明:a)艺主要设备选型及材料选择的依据,并阐述其先进性;b)艺主要设备计算依据、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5.8 主要原辅材料和工艺用公用工程消耗量,应包括:a)主要原辅材料的消耗量;b)艺用公用工程的消耗量;c)公用工程负荷表,按使用设备,分别列出循环水、电、蒸汽、压缩空气、低温水、 冷冻水等公用系统负荷表。5.9 生产分析控制,应说明分析与控制内容及阐述车间分析室的设置情况。5.10 车间布置,应阐述:a)布置原则,应按生产车间区域功能、危险性特征、洁净要求、生产流程等阐述布置 原则;b)布置说明,应阐述车间组成、车间建筑长、宽、总高、层数、层高;按区域功能、 生产类别、洁净生产区、洁净级别、人物流向、物料管线输送、物料中间储存等阐述设备布 置情况;阐述人、物流方向及人员净化、物料净化设施的设置情况。5.11 设备安装,应说明工艺设备台数、安装工程量、艺设备运搬方案和运搬线路、设备保 温材料的选用情况。5.12 艺配管,应说明设计规定、管道材料等级、管道保温等。a)设计规定,应阐述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包括管道布置应注意的事项、与阀门、仪 表、设备等连接方式、卫生管道的连接方式、管道间距、管道跨距的一般要求);阐述公用 工程统管线接出原则;阐述阀门的安装要求(包括常规阀门、疏水阀、安全阀、调节阀、卫 生阀门等);阐述管件和管道附件的布置要求;阐述管道上仪表布置的要求。b)管道材料等级,应阐述一般管道材料选择及等级确定的原则、卫生管道材料选择及 等级确定的原则。c)管道保温,阐述管道保温材料选用原则。5.13 按实际情况说明设计所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5.14 设计图纸和表格,应有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艺设备平、剖面布置图、艺设备一 览表等。a)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应标明:艺设备与管道(含管道附件)艺流程、流体流 动方向或物料交接位置、物料代号、管径、管道等级、管道保温、设备名称和编号、设备安 装高度及设备之间的相对高度、放空口、放净、仪表和编号、取样点、图例、图纸名称等;b)艺设备平、剖面布置图应标明:建筑平面和轴线、柱间距和柱尺寸、设备布置定 位尺寸(必要时画出剖面图)、设备名称和编号、设备安装标高、操作平台、指北针、制图 比例、图纸名称等;c)艺设备览表应标明:设备名称、规格、技术参数、材质、数量等。6公用工程公用工程应包括:给排水、电气、电讯、供热、空压、制冷、厂区外管等专业的设计说 明书、设计图纸和表格。6.1 给排水6.1.1 给排水设计说明书应有:概述、给水设计、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排水设计、消防设 计、公用工程量汇总、存在问题及建议等。6.1.2 概述,阐述设计范围及内容、设计依据。a)设计范围及内容,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当有合作设计时,应说明各方 作界面);b)设计依据,说明项目设计中本专业所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及有关的基础资料(包 括水质报告、自然条件、水源情况、排水条件等)。6.13给水设计(不含自备水厂),应列出全厂生产生活用水量一览表,说明给水设计方案, 说明建筑单体给水及热水系统的设置,对改扩建工程应结合现有给水系统进行说明.a)全厂生产生活用水量一览表;b)给水设计方案,应阐述厂区给水系统的划分和形式、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直接供 水或加压(变频)供水);阐述给水系统的组成(包括水池、水泵、水箱、计量、防污染措 施等);阐述给水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及参数;阐述给水系统管线材料等;c)建筑单体给水及热水系统,应按各单体内生活设施(卫生间、淋浴间)的基本情况(包 括热媒、加热器等)进行说明。6.1.4 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应列出循环冷却水水量表及参数一览表,说明循环冷却水设计 方案,对改扩建工程应结合现有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说明。a)循环冷却水水量表及参数一览表;b)循环冷却水设计方案,应阐述系统的划分和形式;阐述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流量、压、温度、浓缩倍数、补充水量、排污水量等);阐述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泵房、 冷却塔、水池、旁滤、加药等);阐述系统的水质稳定方案(包括阻垢缓蚀剂或电子、内磁 除垢仪等);阐述系统的主要设备规格(包括泵、塔、过滤器、起重机等);阐述系统流量、 压、温度的控制和显示;阐述循环冷却水管线材料等。6.1.5 排水设计,应列出全厂生产生活排水量一览表,说明排水设计方案,对改扩建工程应 结合现有排水系统进行说明。a)全厂生产生活排水量一览表;b)排水设计方案,应阐述厂区排水系统的体制和划分(包括分流或合流,哪几种不同 的排水系统);阐述排水系统的组成(包括需要提升排水时,有关泵房、提升泵基本情况); 阐述雨水系统(包括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采用的重现期、地面集流时间、管道或明沟汇流 时间、径流系数、计算的设计雨水量、总排水管管径及去向等);阐述排水系统管线材料等。 6.1.6消防设计,应阐述:a)外部设计条件,说明项目位置与城市(或企业)消防站的距离、附近供水管网及消 火栓的情况,对改扩建工程应结合现有消防系统进行说明;b)消防水量一览表和泡沫量一览表;c)建(构)筑物生产类别、耐火等级、体积和高度等;d)消防给水设计方案,说明消防给水体制(临时高压、稳高压等)、消防泵、水池、 水箱规格;说明消防给水管布置(主管径、合用或独立);阐述自动喷淋(或水幕)设计参 数;说明消防排水、易燃可燃液体排放的水封措施等;阐述消防水管线材料等;e)泡沫消防设计方案,阐述泡沫系统的设计参数;阐述泡沫系统方案;阐述泡沫系统 管线材料等;f)列表说明灭火器配置情况。6.1.7 列出动设备电机功率。6.1.8 按实际情况说明设计所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6.1.9 给排水设计图纸和表格应有:全厂水量平衡图(视项目情况定)、循环冷却水系统流 程图、消防水系统流程图、厂区给排水综合管线平面图、主要建筑物消火栓及灭火器平面布 置图、主要建筑物喷淋设置区域图、给排水设备览表。a)水平衡图应标明:各建(构)筑物用水情况、图纸名称;b)循环冷却水系统流程图应标明:循环水系统流程、仪表控制点、主要阀门、管径、 图纸名称等;c)消防水系统流程图应标明:消防水系统流程、仪表控制点、主要阀门、管径、图纸 名称等;d)厂区给排水综合管线平面图应标明: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名称和标高、道路、 地下给排水管道的相对位置、管径、流向、控制标高的和管道编号、风玫瑰图或指北针、制 图比例、图例和图纸名称等;e)主要建筑物消火栓及灭火器平面布置图应标明:建筑平面和轴线、消防水管道平面 布置、管径、标高、消火栓位置、灭火器位置、指北针、制图比例、图纸名称等;f)主要建筑物喷淋设置区域图应标明:喷淋管道布置图、喷淋区域位置图、指北针、制 图比例、图纸名称等;g)给排水设备览表应标明:主要设备名称、型号、技术参数、材质和数量。6.2电气6.2.1 电气设计说明书应有:概述、供电设计、配电设计、照明设计、负荷计算表、存在问 题及建议等。6.2.2 概述,阐述设计范围及内容、设计依据。a)设计范围及内容,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包括与供电部门的交接点),当 有合作设计时应说明各方工作界面;b)设计依据,说明项目中本专业所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及有关的设计基础资料(如 外部电源落实情况等).6.23供电设计,应说明供电要求及负荷等级、电源情况、进线电压及厂区配电电压、总变 电所及单体配电所、配电系统、功率因素补偿、车间变电所、厂区供电线路及户外照明、防 雷和接地、主要设备表等,对改扩建工程应结合现有供电系统进行说明。a)应阐述负荷概况,确定负荷等级;b)应阐述电源由何处引来、单电源或双电源、电缆或架空、电源电压等级、进线电压 等级、系统短路容量等,根据需要确定备用及应急电源的容量、不间断供电装置的容量,若 有分期建设计划应说明分期建设及发展预留情况;c)总变电所及单体配电所,应说明高低压供电系统型式、常用电源与备用电源的关系、 母联设置及运行方式;说明选择高压、低压配电柜、变压器的类型;d)配电系统,说明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系统电压波动范围、频率波动范围、高压配 电柜选型、高压系统继电保护方式、出线回路保护内容、高压系统测量仪表配置、设备运行 信号及辅助电源设置等;e)应阐述全厂功率因素补偿的指标要求、补偿容量及方法;f)车间变电所,应说明供电系统型式、常用电源与备用电源的关系、母联设置及运行方 式等;说明选择高压、低压开关柜、变压器的类型;g)应阐述厂区高低压配电线路选型、敷设方式;阐述户外照明种类(如路灯、庭园灯 等)光源选择及控制方式;h)应阐述主要建筑物防雷等级及防雷措施,根据需要阐述电气设备过电压保护措施;阐述各种接地要求、接地电阻值等;i)阐述采取的主要节能措施;j)主要设备表,应列出高压柜、变压器、低压柜(电容补偿柜)直流电源屏、UPS、插 接式母线、电电缆等。6.2.4配电设计应说明:a)环境特征,指操作环境的净化级别、防腐、防潮、高温、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等;b)配电系统,阐述车间电源由何处引来(含进线方式、电缆或架空)、电压、回路、供 电负荷容量性质、重要负荷的供电措施(如消防设备、重要工艺设备等);C)应说明主要设备选型及设置;d)应说明导线和电缆选型敷设方式,说明特殊传动、控制和联锁要求,说明线路敷设 等;e)防雷接地,应阐述接地型式、等电位连接情况,阐述建筑物防雷等级措施,接地电 阻值等;f)列出主要配电设备表。6.2.5照明设计,应说明照明设计原则、照明方式、照度标准(主要区域照度标准)、光源 的选择和灯具选型(一般照明、应急照明、诱导灯等)、照明供电及控制(照明电压及控制 方式)、线路敷设(照明配线选型、敷设方式)等。6.2.6负荷计算表,应列出总开闭所(配电所)容量计算表、车间变电所(或380V)用电设 备需要容量计算表等。6.2.7按实际情况说明设计所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6.2.8电气设计图纸应有:全厂高压供电系统图、全厂供电线路平面图、总变电所设备平面 布置图、危险区域划分示意图等。a)全厂高压供电系统图应标明:供电电源数量、系统短路容量、电压额定等级、开关 额定电流、开关柜编号及回路编号、图纸名称等;b)全厂供电线路平面图应标明:建(构)筑物位置和名称、电缆外线编号和敷设走向 示意、图例、图纸说明、风玫瑰图或指北针、制图比例、图纸名称等;c)总变电所设备平面布置图应标明:建筑平面和轴线、开关柜、变压器、控制屏等设 备平面布置图和主要尺寸、指北针、制图比例、图纸名称等;d)危险区域划分示意图应标明:建(构)筑物位置和名称、爆炸危险区域和介质释放 源的温度组别的划分、风玫瑰图或指北针、制图比例、图纸名称等。6.3 电讯6.3.1 电讯设计说明书应有:概述、行政电话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公共广播及应急广播系 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视监控及安保系统、门禁系统、主要电信设备表、存在问题及建议 等。6.3.2 概述,阐述设计范围及内容、设计依据。a)设计范围及内容应阐述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当有合作设计时应说明各方工作 界面);b)设计依据应阐述本设计中本专业所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及设计基础资料等。6.3.3 行政电话系统,应阐述近远期容量、机房位置、中继方式、电源和接地;阐述特殊岗 位用户(洁净、防爆、对讲等)的数量及采取的技术措施;阐述线路敷设等,对改扩建工程 应结合现有行政电话系统进行说明。6.3.4 火灾报警系统,应阐述系统组成及控制方式;阐述控制器位置及各建筑物设备配置; 阐述消防联动控制方式(消防泵、自动喷淋、空调、防火阀、防排烟、电梯等);阐述火灾 应急广播、消防电话;阐述电源和接地;阐述线路敷设等,对改扩建工程应结合现有火灾 报警系统进行说明。6.3.5 公共广播及应急广播系统,应阐述系统组成、用户数量;阐述主要安装位置;阐述设 备配置标准;阐述线路敷设等,改扩建工程应结合现有公共广播及应急广播系统进行说明。6.3.6 计算机网络系统,应阐述系统组成、用户数量;阐述主要安装位置;阐述设备配置标 准;阐述线路敷设等,对改扩建工程应结合现有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说明。6.3.7 电视监控及安保系统,应阐述系统组成、设置场所与观察对象;阐述设备配置;阐述 线路敷设等,对改扩建工程应结合现有电视监控及安保系统进行说明。6.3.8 门禁系统,应阐述系统组成与设置场所;阐述设备配置;阐述线路敷设等。6.3.9 应列出主要电信设备表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6.3.10 按实际情况说明设计所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6.4 供热6.4.1 供热设计说明书应有:概述、锅炉设计方案、存在问题及建议等。6.4.2 概述,阐述设计范围及内容、设计依据等。a)设计范围及内容,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若采用集中供热,应在此说明;当有合作设计时,应说明各方工作界面);b)设计依据,说明本项目设计中本专业所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及设计基础资料。设 计基础资料中应说明锅炉所需燃料名称、供应量及燃料特性。6.4.3 炉设计方案,应包括全厂热负荷览表、方案说明、锅炉房布置、锅炉汽水系统、 燃料储运、锅炉通风系统、水处理、节能与凝水回收、环保、消防、工作制度和定员、主要 技术经济指标、存在问题及建议等,对改扩建工程应结合现有供热系统进行说明。a)应列出全厂热负荷览表;b)方案说明,应阐述供热方式、供热介质、分配站及减压情况等(包括蒸汽和热水); 应对锅炉的台数、吨位进行选型,并对锅炉配套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应对锅炉房是否考 虑预留场地和台数加以说明;C)锅炉房布置,应阐述锅炉房在厂区内所处的位置,对锅炉房的设备布置(包括辅助 间)进行简单的介绍;应阐述蒸汽分配站的设备布置情况等;d)应对锅炉汽水系统进行简单的介绍;e)燃料储运,主要说明燃料的来源、特性、运输、储存及制备方式(燃料的流程), 并说明燃料的消耗量及燃料的储存天数;D应阐述锅炉通风系统;g)水处理,应对原水水质、锅炉给水水质标准、处理量、处理流程做介绍,若为低压 锅炉系统此章节可与锅炉汽水系统章节合并;h)应阐述装置内所采取的节能措施,若凝水需回收,应简述凝水的来源以及凝水的出 路;i)环保,应阐述烟气的处理方式及所需满足的有关规范要求;阐述烟囱的高度及所需满 足的有关规范要求;阐述噪音防止的措施;j)消防,应阐述锅炉房、(油罐)等在间距上需满足消防的要求;阐述锅炉房所采取的其他消防措施;k)应列出锅炉房生产班制和定员。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6.4.3。序号项目单位消耗量每吨蒸汽消耗定额备注燃料m3/d原水m3/d冷凝水m3/d软水m3/d(h)电kW除氧用蒸汽kg/h6.4.4 按实际情况说明设计所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6.4.5 供热设计图纸和表格应有:热系统图、热设备平立剖面布置图、供热设备览表。 a)热系统图应标明:设备与汽、水管道(含管道附件)艺流程图、管径、管道等级、管道保温、设备名称和编号、仪表、图例、图纸名称等;b)热设备平立剖面布置图应标明:建筑平面和轴线、柱间距和柱尺寸、设备布置定 位尺寸(必要时画出立面图)、设备名称和编号、设备安装标高、操作平台、指北针、制图 比例、图纸名称等;c)供热设备览表应标明:设备名称、规格、技术参数、材质、数量等。6.5 空压6.5.1 空压设计说明书应有:概述、空压站设计方案、存在问题及建议等。6.5.2 概述,阐述设计范围及内容、设计依据。a)应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当有合作设计时应说明各方工作界面),应说明 空压系统要求及空压站设置在厂区的位置;b)设计依据,说明在本项目设计中本专业所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及设计基础资料。 6.53空压站设计方案,应包括全厂压缩空气用量一览表、压缩空气系统设计方案、设备布 置、压缩空气系统主要管道和阀门的选材、环境保护、节能措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对 改扩建工程应结合现有空压系统进行说明。a)应分别列出工艺用压缩空气量和仪表用压缩空气量,说明压缩空气规格及供气气质;b)压缩空气系统设计方案,应阐述压缩空气工艺流程;阐述压缩空气系统自控水平和 系统主要测量参数;阐述压缩空气设备选型;c)应对压缩空气设备布置进行说明;d)阐述压缩空气系统主要管道和阀门的选择;e)应阐述空压站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如防噪声及振动等);f)说明空压系统运行中所采取的节能措施;g)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列出空压系统公用工程量、定员、建筑面积、投资等。6.5.4 按实际情况说明设计所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6.5.5 空压设计图纸和表格应有:压缩空气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压缩空气设备平、立面布置 图、压缩空气设备览表。a)压缩空气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应标明:压缩空气设备与管道(含管道附件)艺流程、 管径、管道等级、管道保温、设备名称和编号、仪表、图例、图纸名称等;b)压缩空气设备平、立面布置图应标明:建筑平面和轴线、柱间距和柱尺寸、设备布 置定位尺寸(必要时画出立面图)、设备名称和编号、设备安装标高、操作平台、指北针、 制图比例、图纸名称等;c)压缩空气设备览表应标明:设备名称、规格、技术参数、材质、数量等。6.6制冷6.6.1 制冷设计说明书应有:概述、冷冻站设计方案、存在问题及建议等。6.6.2 概述,阐述设计范围及内容、设计依据。a)应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当有合作设计时应说明各方工作界面);应说明 制冷系统要求及冷冻站在厂区的位置;b)设计依据,说明在本项目设计中本专业所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及设计基础资料。 6.6.3冷冻站设计方案,应包括全厂冷负荷览表、制冷系统设计方案、设备布置、制冷系 统主要管道和阀门的选材、环境保护、节能措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对改扩建工程应结 合现有制冷系统进行说明。a)应分别列出不同技术规格的冷负荷表;b)压缩空气系统设计方案,应阐述制冷艺流程;阐述制冷系统自控水平和系统主要 测量参数;阐述制冷设备选型;c)应对制冷设备布置进行说明;d)阐述制冷系统主要管道和阀门的选择;e)应阐述冷冻站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如防噪声及振动等);f)说明制冷系统运行中所采取的节能措施;g)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列出制冷系统公用工程量、定员、建筑面积、投资等。6.6.4 按实际情况说明设计所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6.6.5 制冷设计图纸和表格应有:制冷系统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制冷设备平、立面布置图、 制冷设备览表。a)制冷系统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应标明:制冷设备与管道(含管道附件)艺流程、管 径、管道等级、管道保温、设备名称和编号、仪表、图例、图纸名称等;b)制冷设备平、立面布置图应标明:建筑平面和轴线、柱间距和柱尺寸、设备布置定 位尺寸(必要时画出立面图)、设备名称和编号、设备安装标高、操作平台、指北针、制图 比例、图纸名称等;c)制冷设备览表应标明:设备名称、规格、技术参数、材质、数量等。6.7厂区室外管道6.7.1 厂区室外管道设计说明书应有:概述、外管设计、存在问题及建议。6.7.2 概述,阐述设计范围及内容、设计依据。a)应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当有合作设计时应说明各方工作界面);b)设计依据,应说明在本项目设计中本专业所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及设计基础资料。 6.7.3外管设计,应包括管道特性览表、室外管道设计方案、外管管道材料说明、管道防 腐及保温等,对改扩建工程应结合现有室外管道系统进行说明。a)管道特性一览表,应列出外管管道所输送的介质的流量、温度、压、管径、管材、 走向及保温材料(可用图纸来说明);b)应阐述室外管道敷设方式(架空、管沟或埋设)、管架或地沟的形式;c)应对特殊管道材料进行说明;对管道特殊要求进行说明;d)对管道防腐做法、保温材料和保冷材料选择进行阐述。6.7.4 按实际情况说明设计所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6.7.5 室外管道设计图纸应有:厂区外管走向图。a)厂区外管走向图应标明:室内与室外联系的所有工艺管线和公用工程管线、流体流 向、管道参数表、风玫瑰图或指北针、图例、制图比例、图纸名称。注:此处仅列出医药建设项目中常用的公用工程内容,项目实施中若有其他类型公用 程系统,应按上述要求深度进行编制。7辅助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通常包括:综合仓库、化学品库、贮罐区、质检中心、维修车间、动物房 等内容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和表格。7.1 综合仓库7.1.1 综合仓库设计说明书应有:概述、综合仓库设计方案、工作制度及定员、安全措施等。7.1.2 概述,阐述设计范围及内容、设计依据。a)设计范围及内容,应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当有合作设计时应说明各方 作界面);b)设计依据,说明在本项目设计中本专业所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及设计基础资料。7.1.3 综合仓库设计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a)阐述综合仓库内容和工作性质;b)综合库的储存量,应列出储存物料的名称、规格、贮存量和贮存方式;c)装卸方式,指入库作业和出库作业的程序;d)布置说明,应阐述库内区域划分、货物运搬通道、运搬工具、货架形式、货架高度、 仓库面积、仓库长、宽、高等。e)列出维修车间主要设备型号和数量。7.1.4 说明综合仓库生产班制及定员。7.1.5 安全生产,主要阐述所采取的消防、劳动安全等设施。7.1.6 综合仓库设计图纸应有:设备平面布置图。a)设备平面布置图应标明:建筑平面和轴线、柱间距和柱尺寸、储存区位置、通道、 指北针、图例、技术说明、制图比例、图纸名称等O7.2 化学品库7.2.1 化学品库设计说明书应有:概述、化学品库设计方案、工作制度及定员、安全措施等。7.2.2 概述,阐述设计范围及内容、设计依据。a)设计范围及内容,应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当有合作设计时应说明各方 作界面);b)设计依据,说明在本项目设计中本专业所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及设计基础资料。 7.23化学品库设计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a)阐述化学品库中储存的主要化学品种类、储存量、储存周期;b)说明化学品库储存物品类别、库内物品堆放原则、化学品库面积、化学品库长、宽、 高。7.2.4 阐述化学品库生产班制及定员。7.2.5 安全措施,指化学品库所采取的消防安全等设施。7.2.6 化学品库设计图纸应有:平面布置图。a)平面布置图应标明:建筑平面和轴线、柱间距和柱尺寸、储存区位置、通道、指北 针、图例、技术说明、制图比例、图纸名称等。73贮罐区73.1 贮罐区设计说明书应有:概述、贮罐区设计方案、工作制度及定员、对危险物料采取 的安全措施等。73.2 概述,阐述设计范围及内容、设计依据。a)设计范围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