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计划总结初三年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
历史计划总结初三年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本次期中历史卷卷面总分为100分,题型有单项选择题、改错题、征询答题、材料分析题四大类型。考试方式为闭卷答题,时间为60分钟。从试卷总体来看,调查的内容根本为根底知识、各章节的重点知识,无偏题现象。同时,不管何种题型,所出标题的题意都较明晰明了,没有设置障碍,试题大多以识记为主,理解、概括型试题较少。这可能是基于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以闭卷为考试方式而考虑的。二、知识点覆盖情况:1、知识点覆盖情况: 题型 内容 选择题 改错题 征询答题 材料题 总分值 标题数量 分值 标题数量 分值 标题数量 分值 标题数量 分值 第一、二单元 4 8 1 2 0 0 0 0 10 第三、四单元 5 10 2 4 1 8 0 0 22 第五单元 11 22 7 14 1 8 2 24 68 此次调查的范围为中国历史第五册第一至第五单元,从总的知识点覆盖情况来讲,五个单元内容根本都涉及到,分数的分配也较为合理,表达了中考对这几个单元的要求,试卷较为侧重第五单元内容。2、试题难度分析从试卷的成绩上来看,根底较好的一班平均分为84.3分,及格率为95.9%,优秀率为87.3%。最高分96分。另外三个根底较差的班级总体上来说,考试情况还不尽理想,及格率分别为21.2%、31%和54.3.平均分为47.3、46.6和 60分。上述数据是按照这次期中考的成绩总结的,因此数据仍然较客观的。()分数段分布 分数段 学生数 比例 80以上 46 27.9% 7970 27 16.4% 60以下 75 45.7% 三、阅卷情况分析1选择题共有20小题,总计40分。从已经考完的考卷上看,此题失分率较其它题来看,相对较少。容易选错的主要是第2题、第5题、第9题等。第2题,题中要求学生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对世界古代文明出现的环境进展比照,许多学生由于地理知识的欠缺,造成比拟上的困难,从而导致推断失误。第5题,主要失分的缘故是学生混淆了西欧天主教会与天主教皇二者在西欧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没有把握住二者的实际作用,从而失分。第9题调查的是学生对人类文明交往的二种方式的推断,此题在以往的练习题中曾经出现过,也讲评过。但是此次考试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做错,这说明了学生在课后对历史的复习稳定做得还远远不够。2推断题共有8小题,其中二个辩析题,总计20分。学生得分率不高。失分的特别大一部分都是由于错别字,比方马可 波罗行纪的“纪”写成记录的“记”,亚洲的“洲”写成州长的“州”等。3征询答题中,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失分的地点一般在第一题的第(2)小题,一部分学生混淆了法兰克与查理 马特二者的不同含义 4材料题中,主要考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的一些根底常识,难度不是特别大,学生的得分率普遍较好,失分现象主要集中在32题的第(2)与第(3)小题。其中第二小题中有二个征询题,学生往往没有留意到,只答复了一个征询题。第(3)小题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答复是在北美,没有细心推断北美不仅仅包括美国,还包括加拿大等地区。四、今后的教学建议与总结针对此次期中考试的情况以及学生从中暴露出来的征询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认为应该要从以下几方面进展改良。第一,接着加强根底知识的复习与稳定,努力在保证根底扎实的情况下,再在不同的班级进展不同层次的分阶段性的提高。第二,接着加强对易错别字的练习,在平时的训练中反复地进展训练,以防止这些不应该错的地点在考试中出现,填空式的训练方法将接着下去,同时将面扩大到整个知识点上。第三,加大对练习册的讲评的范围与次数,能够从讲评练习的过程中复习稳定提高所学知识。第四,在根底较好的一班接着采取鼓舞式教学,对进步较大的和成绩较好的给予适当的表扬与奖励。在根底较差的二、三四班接着进展班级比照,在竞争中促进学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