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科学试题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浙江省2022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丽水市)科学试题卷L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0-16 F-19 S-32 Ca-40 Ba-1372.本卷计算中g取10牛/千克。卷I说明:本卷共有一大题,15小题,共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15小题每题4分,615小题每题3分,共50分。每小 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我市地处山区,泥石流多发。下列措施有助于减少泥石流发生的是()A,破坏地表B.植树造林C.乱堆矿渣D.毁林开荒【答案】B【解析】【详解】为了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可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有植树造林,保持生态平 衡,建设护坡工程等,故B符合题意。故选B。2 .丽水市拥有众多地方特产,如龙泉青瓷、遂昌竹炭、青田石雕、景宁山哈酒等。下列地方特产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煨烧青瓷B.烧制竹炭C.打磨石雕D.酿山哈酒【答案】C【解析】【详解】A、煨烧青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B、烧制竹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C、打磨石雕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D、酿制哈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故选C。3.2021年12月9日,小科观看了 “天宫课堂”中心肌细胞的展示,他想进步认识其结构,用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永久装片,看到如图甲的图像,要得到图乙需调节的结构是()eA.反光镜B.物镜转换器C,粗准焦螺旋D.细准焦螺旋【答案】D【解析】【分析】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 除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解答即可。【详解】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有平面和凹面两面,凹面镜可以聚光,使更多的光线进入视野:转换器能够转换物镜,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可以调节镜筒,粗准焦螺旋使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细准焦螺旋时镜筒 升降的幅度较小;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所以用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永久装片,看到如图甲的图像(不清晰),要得到图乙(清晰)需调节的结构是 细准焦螺旋。故选D。4 .按如图电路进行实验,每次总观察到电磁铁A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比电磁铁B多。此现象说明影响电磁铁 磁性强弱的个因素是()A.电流大小B.线圈匝数C.电流方向D.电磁铁极性【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知道,甲、乙两线圈串联,所以通过甲、乙两线圈的电流相等;甲的线圈匝数明显比乙的线 圈匝数多,实验观察到电磁铁甲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比乙多,此实验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 故B符合题意。故选B。5 .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A,空中的明月是光源B,杯中的人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地上的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答案】C【解析】【详解】A.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空中的明月自身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故A错误;B.酒杯中的人影是由于人关于杯中酒液面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C.地面上的人影,是人挡住了月亮反射来的光,所以,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D.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D错误。故选C。6 .在测定土壤酸碱性的实验中,下列操作规范的是()A.装入土样粉末【解析】测定酸碱性【详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先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 使粉末落到试管底部,选项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 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选项错误:C、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振荡,而不是手指拿住 试管上下晃动,选项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 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 中,以免污染待测液,选项错误。故选Ao7 . 一般地说,金属越活泼,冶炼越困难,人类使用该金属的时间就越迟。如图为铁、铜、钠、锌四种金属 的最早冶炼历史年代,则甲代表的金属是()约公元前约公元前4700年 2500年 约500年 约1807年 甲乙丙丁A.铁B.铜C.钠D.锌【答案】B【解析】【详解】金属的利用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和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有关,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依次为铜、 铁、锌、钠,由此判断人类历史上大量使用铁、铜、钠、锌四种金属的时间先后顺序是铜、铁、锌、钠, 所以最早使用的是铜,故选B。8.2022年4月24日(农历三月二十四)清晨,木星、金星、火星和土星与月亮相伴,上演“四星连珠伴月'' 天象。这一天的月相接近()火 II 球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答案】D【解析】【详解】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初一)、娥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的月相接近下弦月。故选D。9.在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四种装置中,A.可制取02離is_JCJ可收集C6新月。由图示信息可知,2022年4月24日(农历三月二十四)下列用法不正确的是()1丁I).3三三可收集02三一二一舄星【答案】C【解析】 【详解】A、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是氟酸钾在二氧化镭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 反应生成氧气,如试管口放有一团棉花,采用加热高钵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选项正确:B、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可选择图中装 置来制取CCh,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项错误;D、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选项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 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 .某油烟机具有排气和照明的功能,这两种功能既可单独、也可同时使用。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蠶軍近A.B.匕保险丝火线 零线C.保险丝D.火线 零线火线十零线4-卜包!保险丝-0-【答案】c【详解】根据题意知道,油烟机具有排气和照明的功能,这两种功能既可单独、也可同时使用,说明电动 机和照明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电动机和照明灯分别由各自支路上的开关控制,根据家庭电路 安全用电的原则,开关应控制火线,只有一个保险丝的情况下,保险丝应该接在火线上,故只有C符合题故选C。11 .如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项目比赛场最。冰壶投出后,同队队员在冰壶的前方擦刷冰面,形成水膜,使冰壶沿预设轨迹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擦刷冰面是为了增大摩擦B.冰面上的水膜是液化形成的C,冰壶离手后仍能前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D.冰壶最终停止是因为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D【解析】【详解】A.比赛时两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使冰面形成水膜,其目的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来 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摩擦,故A错误;B,冰面上的水膜是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属于熔化,故B错误;c.冰壶离开手后仍能继续向前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但惯性不是,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C 错误:D.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冰壶最终停止,是受到摩擦阻力作用,是可以改 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选D。12 .生物通过自身形态结构变化来适应环境.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答案】A:竹节虫的形态像竹节是对高湿度的适应骆驼刺根系发达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北极熊厚厚的皮毛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龟背竹向窗户方向生长是对单侧光的适应.'、加【解析】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同时环境也影响生物的。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能生存。结合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分析解答。【详解】A.竹节虫酷似竹节,目的是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是种防御行为,是环境影响生物, 错误。B,沙漠地区干旱少雨,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正确。C,北极被冰雪覆盖,环境颜色为白色,北极熊体色为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厚厚的脂 肪层可以保温,是北极熊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正确。D.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龟背竹向窗户方向生长是对单侧光的适应,正确。 故选A。13 .小科整理了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的知识结构及说明,其中说明有错误的是()食物 非消化系统 /Z1、. 一 空气呼唄系统泌尿系统尿液A.消化系统过程表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胃内完成B.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是a、b物质交换的场所C,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物质运输D,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答案】A【解析】【分析】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表示吸收、a是氧气、b是二氧 化碳。【详解】A.消化系统图中表示吸收,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A错误。B,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 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氧气、b二氧化碳物质交换的场所,B正确。C.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物质运输,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C正确。D.肾脏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当血 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使血液得到净化:可见肾脏是形成尿的 场所,因而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D正确。故选A。14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猪肝中的铁元素”,进行了以下实验:选用新鲜猪肝,如图操作I将猪肝中的铁转 化为铁离子,再用硫氟化钾溶液检验(硫氟化钾溶液遇铁离子变红色)。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新鲜猪肝中是否含有铁离子B.新鲜猪肝中的铁是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C,实验中获得的土黄色混合液属于溶液D.新鲜猪肝中含铁元素的证据是滴加硫鼠化钾溶液后溶液变红【答案】D【解析】【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新鲜猪肝中是否含有铁元素,选项错误;B、新鲜猪肝中的铁是以化合态形式(亚铁离子)存在的,选项错误;C、实验中获得的土黄色混合液中有难溶性物质,属于悬浊液,选项错误;D、因为硫氧化钾溶液遇铁离子变红色,则新鲜猪肝中含铁元素的证据是滴加硫氟化钾溶液后溶液变红,选 项正确,故选D。15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用轻质杆制作的杆秤,经测试发现量程偏小。下列操作能使杆秤量程变大的是()a Qc厶砧秤由A.将a点向左移B.将b点向右移C.换个质量较小的秤泥D.将、点都向左移等长距离【答案】D【解析】【详解】A.将。点向左移,阻力臂增大,动力臂和动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阻变小,称量的最 大质量变小,量程变小,故A错误:B.将6点向右移,阻臂增大,动不变,动臂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阻变小,称量的最大质 量变小,量程变小,故B错误;c.换一个质量较小的秤死,阻臂不变,动变小,动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阻变小,称量 的最大质量变小,量程变小,故c错误;D.将4、点都向左移等长距离,杠杆右边长度变大,阻臂不变,动臂变大,动不变,由杠杆平衡 条件知道,阻变大,所称量物体的质量变大,量程变大,故D正确。故选D。卷II说明:本卷共有三大题,20小题,共13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6 .为帮助人们设计健康的饮食方案,营养师用多种谷物配制了杂粮粉,并测得每100克小麦粉、玉米粉和 杂粮粉的部分营养成分及含量如表。营养素食品蛋白质/克糖类/克脂肪/克钙/毫克膳食纤维/克小麦粉9.974.61.8380.6玉米粉12.466.74.61201.5杂粮粉26.954.72.41866.2(1)初中生需多吃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素的食物,表中最适合的食品是.(2)食物中的糖类(淀粉)消化分解成 后才能被吸收。【答案】 杂粮粉 .葡萄糖【解析】【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 解答即可。【详解】(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细胞的更新和修复等都离不开蛋白质, 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人体对无机盐的需要量很少,但其作用却很大, 如无机盐中的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主要物质,尤其青少年缺钙易导致佝偻病。因此,处于正在生长发育 的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多种无机盐的食物。即初中生需多吃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素的食物,表中 最适合的食品是杂粮粉。(2)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 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 化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17 .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现象反映本质。如图是小科构建的硫酸部分知识网络,其中“一' 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CuO HZn - HiSCh 紫色石蕊试液 I BaCk(1)石蕊试液在H2s04溶液中显红色,该溶液中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离子是。(2)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这是利用它的 0【答案】 .氢离子或#H* .吸水性【解析】【详解】(1)酸具有通性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石蕊试液在H2s04溶液中显红色,则该溶液 中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离子是氢离子,故填氢离子。(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气体中水分,所以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故填吸水性。18 .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呈现多点散发。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是筛查感染者的有效措施,如图为核 酸检测流程。咽拭子采样屋核酸提取。逆转录 PCR扩増荧光结果 m DNA 勺之二B聚合酶检测确正M(1)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并发现病毒感染者,并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该措施属 于。(2)核酸上某些片段决定了新冠病毒的性状特征,这些片段称为。(3)通常采集到核酸量太少,需经过PCR扩增后才能被荧光检测到,扩增需要聚合酶的参与。若扩增失败,可能的原因有 0【答案】.控制传染源.基因.温度不适宜,pH不适宜,酶本身失去活性【解析】【分析】传染病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详解】(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开展全员核酸筛 查并发现病毒感染者,并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2)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甘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3)通常采集到核酸量太少,需经过PCR扩增后才能被荧光检测到,扩增需要聚合酶的参与。若扩增失败, 可能的原因有温度不适宜,pH不适宜,酶本身失去活性。19.2022年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二号” 01型浮空艇从科考基地上升到海拔9032米,创造了大 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1)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浮空艇是 的;(2)该浮空艇是软式飞艇,上升过程中需通过调整气囊中的气压来保持外形不变。上升过程中,该艇受到的浮力。(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 .运动 .减小【解析】【详解】(1) 1浮空艇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由于浮空艇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相对变化,所 以是运动的。(2)2根据题意知道,上升过程中,该艇排开的空气的体积不变,但由于空气的密度会变小,由耳孚“匕)tg 知道,浮空艇受到的浮力减小。20.朱利叶斯因感知温度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材料:在一段时间内,科学家们猜测,神经细胞对不同刺激的不同反应,很可能依赖于细胞的某种离子 通道受体,它的开放与关闭影响着细胞内外离子的进出。材料二:朱利叶斯以辣椒为切入点,于1997年发现辣椒素能激活某种细胞的敏感离子通道受体,并发现该 受体也可被43以上的高温激活,激活之后会产生兴奋,从而感知到热。(1)分析材料可知,该离子通道受体位于 (填细胞结构)。(2)吃辣椒会感觉到热,是因为辣椒素与高温一样会激活神经细胞的。【答案】 .细胞膜 .敏感离子通道受体【解析】【分析】1.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2,敏感离子通道受体被激活之后会产生兴奋,从而感知到热。【详解】(1)材料一中说到“离子通道受体的开放与关闭影响着细胞内外离子的进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 进出的作用。可推测该离子通道受体位于细胞膜上,控制着离子的进出。(2)材料二中说到“敏感离子通道受体都能被辣椒素和高温激活,激活之后会产生兴奋,从而感知到热。” 因此,吃辣椒会感觉到热,是因为辣椒素与高温一样会激活神经细胞的敏感离子通道受体,从而感觉到热。21.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C6Hio05)n,如图为人工合成 淀粉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8 800 一定条件.爹碳原子 氢原子 氧原子(1)参加反应的8 和分子个数比为«(2) 3.2克有机物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克。(3)若人工合成淀粉实现厂化、规模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能 (填字母)。A.缓解粮食危机B.缓解温室效应C.节省耕地资源【答案】.3:1. 1.2(3). ABC【解析】【详解】(1)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有一个氢分子没有参加反应,则参加反应的氢气与二氧化 碳的分子个数比为3: 1,故填3: 1。(2)由图可知,X为甲醇,3.2g甲醇中碳元素质量=3.2克X X1OO%=1.2克,故填1.2。32(3) A、人工合成淀粉实现厂化、规模化生产,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克缓解粮食危机,选项正确: B、人工合成淀粉实现厂化、规模化生产,能够消耗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能够缓解温室效应,选项 正确:c、人工合成淀粉实现厂化、规模化生产,能够节省耕地资源,选项正确。故填ABCo22.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质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测得瓶底面 积为35厘米2,瓶盖面积为7厘米、并将瓶子装满600毫升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如图)。(1)本实验可初步得出:压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2)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3。则pi P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需要从瓶子中倒出 毫升水。【答案】 .受力面积.等于 .480【解析】【详解】(1) 1实验中,一个塑料瓶分别正放和倒放,压大小相等,当它倒放时,受力面积较小,海绵 形变较大,压力作用效果较明显,所以本实验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0=P2(2)瓶中装满水,将瓶子竖直倒置,水的密度和水的深度不变,由液体压强公式pg/»可知,两种情况 下水对瓶底的压强相等,即m-p K=lxl 03kg/m3x600x 10-6m3=0.6kg(3) 3这瓶水的质量为G=/ng=0.6kgx 10N/kg=6N这瓶水重为F=G=6N瓶子对海绵的压瓶子正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为=Axl04Pa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倒放时水的重力G,=F,=/?i5= xl04pax7xl0-4m2=1.2N倒出水的重力AG=G-G,=6N-1.2N=4.8N倒出水的体积AV = = =? = 0.48 x 103 m3 = 0.48 x 103 cm3=480mLp gp 10N/kgxlxl03kg/m323.价类图是以元素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知识联系在起,有 助于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整体认知。如图是含碳元素物质的价类图,其中“一”表示物质闻的转化关系。化合价”+ 4c = Df E:/U!+ 2 一向一I0 A- ;i-2'!:2单质氧化物酸盐物质类别(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2)写一个C-E的化学方程式«(3)如图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中,反应类型有 (填字母)。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CO2NaOH + CO2 = Na2CO3 + H2O.AC【解析】【详解】(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 为0, B中氧元素为2价,碳元素为+2价,所以物质B为氧化碳,其化学式是CO,故填CO。(2) C-E的反应是碳的+4价氧化物(CCh)转化成碳元素为+4价的盐,该盐可以是碳酸钠,则该反应是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NaOH+CO2=Na2cO3+H2O。(3)从图中可知,涉及化合价转变的有A转化为B、C和B的相互转化,A(碳)和氧气反应可以生成C(二 氧化碳)和B (氧化碳),是化合反应。C(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可生成B(氧化碳),是化合反应。B(氧 化碳)可以和氧气点燃生成C (C二氧化碳),是化合反应,A(碳)和氧化铜高温下反应生成C(二氧化碳)是置 换反应,所以如图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中,涉及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改变的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和置换 反应。故填AC。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4.小科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他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 张和3张叶片,把枝条同时插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放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后,在两枝条等高位置切 出相应的切片,观察到被染色的情况如图。请回答:表示不含染液表示含染液(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2)依据本实验,为提高移栽树术的成活率,可采取的措施是。【答案】.植物蒸腾作用强弱是否与叶面积有关(或植物蒸腾作用强弱是否与叶片数量有关).剪去移栽树木上部分枝叶【解析】【分析】从图中可知,叶片越多,含染液的位置越高,说明叶片面积大,植物输送水分的速率越快。【详解】(1)根据题意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植物蒸腾作用强弱是否与叶面积有关(或植物蒸腾作用强弱是 否与叶片数量有关)。(2)水分是由导管运输的,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水分主要通过叶上的气孔散发到体外。因此为提高 移栽树术的成活率,剪去移栽树木上部分枝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强度,减少水分的散失。25 .小丽和小科在做“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时,他们分别将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小丽加入少量 镁条,而小科加入了足量镁条。一段时间后,小科的试管底部“意外”地出现了灰白色固体。为探究该固 体是什么物质,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足量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灰白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氢氧化镁和碱式氯化镁Mg(OH)CI都难溶于水,但都能与稀硝酸反应,后者能生成Mg(NO3)2 建立假设假设1:未溶解完的氯化镁;假设2:氢氧化镁;假设3:碱式氯化镁进行实验将灰白色固体过滤、充分洗涤后进行如下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取灰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徳水,充分振荡固体不溶解假设1。实验二取灰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固体溶解假设2不成立往上述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评价交流小丽认为该灰白色固体平定是碱式氯化镁。小科认为上述探究还不足以说明该固体就是碱式氯化 镁,其理由是。继续探究【答案】 .不成立 .产生白色沉淀.只证明了氯元素的存在,未证明碱式氯化镁中的其他元素【解析】【详解】进行实验)实验:氯化镁溶于水,取灰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储水,充分振荡固体不溶解,说明白色固体 不是未溶解的氯化镁,即假设1不成立,故填不成立。实验:假设2不成立,说明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镁,取灰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 荡,固体溶解,说明固体可能是碱式氯化镁,或碱式氯化镁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根据碱式氯化镁Mg(OH)Cl 难溶于水,但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Mg(NO3)2和HC1,所以往上述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盐酸与硝酸银 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因此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故填产生白色沉淀。评价交流通过以上探究,只证明了氯元素的存在,未证明碱式氯化镁中的其它元素,因此上述探究还不足以说明该 固体就是碱式氯化镁,故填只证明了氯元素的存在,未证明碱式氯化镁中的其它元素。26 .为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科和小丽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为 5欧。(3)小科排除故障后,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如表,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是 (4)小丽用另组同规格器材进行实验,获得的数据作出S/关系如图乙,发现与预期结果不一样,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答案】.A.电阻R短路(或电压表断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表未调零且指针偏左,电压表未调零且指针偏右,前两种同时存在【解析】【详解】(1) 1滑片P向右移时接入的阻值变小,说明接入阻值长度变短,由此可知,滑动变阻器是右下 接线柱A接入电路。(2)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排除断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定值电阻两端无电压,即说明/?被 短路(或电压表断路)。(3) 3由表格数据知道,电压变大,电流变大,比值不变。由此得出结论为: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 正比。(4) 4由图乙知道,当电流为时,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没有调零,指针偏右;或者是电流表没有调零,指针偏左。27.某兴趣小组参观植物工厂时,发现不同植物在补光时会用不同颜色的光,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光的颜色是否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实验步骤称取三份200克生长旺盛不带土的佛甲草,分别放入3个透明的塑料袋内,通入体积和CO2 浓度均相同的人体呼出气体,袋内各放置了一个氧气传感器并密封(如图甲)。置于室温为22的不同暗室 中;三个装置分别用200瓦的LED蓝光灯、红光灯、绿光灯保持45厘米的距离照射5小时,每隔1小时 记录读数,将测得的数据制成如图乙的曲线。甲氧气传感器佛甲草评价反思(1)实验中判断光合作用强弱的依据是体积分数变化快慢(填“C02”或“02”)。(2)分析图乙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3)他们将测得的绿光数据与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数据偏大,从光源或环境角度分析其可能的一个原因是【答案】 .。:.其他条件都相同时,红光和蓝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相同,且强于绿 光 .绿光光源不纯(或环境有微弱光;或环境有漏光;或环境温度变化了,佛甲草的光合作用增强)【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中给出的信息,结合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就可以解答。(2)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 程。【详解】(1)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 氧气的过程。所以氧气体积分数增加快时光合作用强。由图乙可知,纵坐标上从小到大标注了不同的氧气 体积分数,可见实验中判断光合作用强弱的依据是氧气体积分数变化快慢。(2)由图乙可知,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红光和蓝光环境中容器中氧气体积分数高于绿光环境。所以分 析图乙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都相同时,其他条件都相同时,红光和蓝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弱的 影响相同,且强于绿光。(3)他们将测得的绿光数据与资料进行对比数据偏大的原因是佛甲草的光合作用增强了。佛甲草的光合作 用增强的原因有;绿光光源不纯、环境中有微弱的其他颜色的光、环境有漏光、环境温度有变化等。28.定律是对自然现象或关系的描述,通常可用数学方式加以表达。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小丽查阅到以下材料:波义耳实验;在密闭 的曲颈瓶中加热金属 汞时,得到了金属灰(氧化汞)。冷却后打 开容器,称量金属灰 的质量,发现比原来 金属质量增加了罗蒙诺索夫重复了波义耳实 验,他将金属铅装入容器后 密封,称量。然后把容器放 到火上加热,金属变成了黄 色(氧化铅),冷却后再次称 量,发现容器的总质量没有 发生变化,该发现未引起科 学家重视拉瓦锡用锡和铅做了罗蒙 诺索夫实验,也得到了同 样的结论。他还做了许多 实验并得出结论;在化学 反应过程中物质质量是守 恒的,并将次结论写成一 个代数式。该结论得到当 时科学家的普遍认同廊道尔特和曼莱做了精 确度极高的化学实验, 反应前后质量之差小于 0.0001g,在实验误差范 围内,国际科学家一致 承认质量守恒定律1673 年1756 年1774 年1908、1912 年(1)玻义耳实验中,金属灰增加的质量是(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填字母);A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3)受上述研究启发,小丽对相关实验进行了深入探究。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中(如图)。气球的作用有(4)小丽认为,蜡烛燃烧后剩下的固体质量比燃烧前少了,因此该现象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请你设计个 能说服小丽的简明实验思路.【答案】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氧化汞中氧元素的质量 .AC .形成密闭空间,使瓶内 气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瓶塞因气压过大被弹出 .在密闭装置中完成蜡烛燃烧,并测量蜡烛燃烧 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比较两者的质量大小【解析】【详解】(1)玻义耳实验中,金属汞与装置中的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汞,由质量守恒定律可 知,生成的氧化汞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金属汞与氧气的质量和,即金属灰增加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氧气 质量,故填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2) A科学探究中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选项正确;B实验的成功与否,并非全取决于药品的选择,选项错误;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选项正确,故填AC。(3)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形成密闭空间,使瓶内气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 瓶塞因气压过大被弹出,故填形成密闭空间,使瓶内气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瓶塞因气压过大被弹出。(4)实验可以设计为:在密闭装置中完成蜡烛燃烧,并测量蜡烛燃烧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比较两者的质 量大小,故填在密闭装置中完成蜡烛燃烧,并测量蜡烛燃烧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比较两者的质量大小。 29.为更精确地测量木块的滑动摩擦,小丽引入拉传感器并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她将长、宽、髙均 不同的长方体木块平放,拉动木板发现传感器示数不稳定,同时观察到实验中木块总有些摆动,获得数据 如图乙。是什么引起子木块的摆动,进而引起摩擦测量值的不稳定?小丽继续实验,将同一木块侧放,重 复实验,获得数据如图丙。(1)实验中测量滑动摩擦时,木板.匀速直线拉动(填需要"或"不需要”)。(2)分析图乙,第1秒末,木块所受摩擦为 (3)继续实验环节基于的假设是.(4)小丽认为,本实验还可得出滑动摩擦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小科认为不正确,并从实验中找出了说 服小丽的证据.【答案】.不需要.1.接触面积不同会引起木块摆动程度不同,进而引起滑动摩擦测量值不稳定.见解析【解析】【详解】(1) 1拉动木板时,无论匀速、变速拉动,木板对木块的摩擦不变,木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此时弹簧测计的示数始终等于滑动摩擦。(2) 2由图乙知道,第1秒末,对应的摩擦大小为1N。(3) 3实验过程中小丽将同一木块侧放,控制了压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了木块与木板的 接触面积,根据控制变量法原则,继续实验环节基于的假设是:接触面积不同会引起木块摆动程度不同, 进而引起滑动摩擦测量值不稳定。(4) 4比较图乙和图丙的数据知道,两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大小的平均值基本相同,都约为1.5N,所以, 接触面积大小影响的是滑动摩擦的稳定性,而不是滑动摩擦的大小。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共50分)30 .百山祖国家公园是我国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濒危 物种众多,也是新物种发现频发地。近年来,发现的新物种有百山祖角蟾、风阳巨基叶蜂、白班尾柳莺等。(1)百山祖角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鲤呼吸,成体生活在陆上或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它属子脊椎动物中的(2)白斑尾柳莺(如图)的生殖方式是 (3)公园里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4)白斑尾柳莺以风阳巨基叶蜂幼虫等为食,凤阳巨基叶蜂幼虫又以植物的嫩叶等为食,据此写出该食物 链。【答案】.两栖类#两栖动物.有性生殖 .生物群落#群落.植物凤阳巨基叶蜂一白斑尾柳莺【解析】【分析】(1)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2)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鲸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解答 即可.【详解】(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鱷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 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所以百山祖角蜻属于脊椎动物中的两栖动物。(2)白斑尾柳莺属于鸟类,生殖方式是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