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教案.docx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材分析从本单元开始,学生将开始接触乘法的学习,表内乘法是学习乘法的开始,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认识乘法、26的乘法口诀。本单元的学习将为以后学习表内 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将乘法计算的教学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通过“游 乐场”、“数梅花鹿”等情境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认识了乘法。先是结合“游乐场”情境让学生 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学习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读出来。然后结合 “数梅花鹿”情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训练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和连加的算式写 出两个乘法算式,让学生了解到乘法的运算的简洁性。在学生已经对乘法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材接着安排了 26的乘法口诀学习,2、 3的乘法口诀比较简单,在学习时主要让学生通过摆花片、摆三角形等数学活动探索并归纳 出乘法口诀,然后才引导学生用口诀计算,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的动手操作和归纳乘 法口诀的活动,初步体会到乘法计算的奥妙和乐趣,了解到乘法算式和口诀之间的关系。在 学习了 2、3的口诀后,教材将4、5、6的口诀依次呈现出来,学生已经有了学习的经验, 接受起来并不困难,教材充分利用每个数字的特征安排学习活动,如:学4的口诀时,让学 生用小棒摆正方形,利用五星红旗每颗星都有五个角的典型事例来归纳总结5的乘法口诀, 结合昆虫有6条腿的事例学习6的口诀。本单元编排上有以下特点:(一)教学资源丰富、有趣而有层次,使学生形成对乘法现实模型的认识,突出对乘法 意义的理解。二年级的学生侧重于直观思维,教材组织学生进行多样的,有层次的活动中,让学生逐 步去认识乘法的意义,归纳乘法口诀,不断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二)结合具体的情境,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和表达,初步培 养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教材安排的主题情境图组织学生创设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观察,用不同 的方法理解题意,在解决具体的问题的过程中,将实际问题与乘法联系起来。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经历由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2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从不同角度思考、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的过程,能 根据一个具体情境和连加算式写出两个乘法算式。感受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3 .通过摆花片、摆三角形、摆正方形等数学活动,经历2、3、4乘法口诀 的归纳过程。4 .结合五星红旗每颗星有5个角、昆虫有6条腿的典型事例,经历学习、 总结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5 .在归纳口诀的过程中,体会总结归纳乘法口诀的方法。6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使用口诀正确地计 算。7 .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和归纳乘法口诀的活动,初步体会乘法算式和口诀之间 的联系。8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熟记26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正确计算。难点: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能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经历乘 法口诀的归纳过程。教学建议本单元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认知发展基本规律 的基础上,教材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加法和乘法的转变,突出乘法意义 的本质,使学生循序渐进的了解乘法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经历26乘法口诀 的归纳过程,体会乘法口诀的归纳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逐步提高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面学习69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也为 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做好铺垫。在教学过程中,建议老师们注意 以下几点:(-)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提供丰富而生动的直观表象,突出对乘法意义 的理解,1 .利用教材上生动形象的情境图,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 主的观察获取信息,并列出加法算式,促使学生概括加法算式的特征,以此了解 乘法的产生和学习乘法的意义,通过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转换,体会加法和乘 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2 .在活动和练习中,巩固相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体会乘法运算的简洁 性和实用性,不断提升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 力,掌握归纳乘法口诀的方法。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让学生学会表达 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自信心和愉悦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促进数学活动的顺利开展。2 .鼓励学生及时回顾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课时安排本单元用7课时完成教学课题课时认识乘法2课时2、3的乘法口诀1课时4的乘法口诀1课时5的乘法口诀1课时6的乘法口诀1课时整理与复习1课时总计7课时第一课时:认识乘法(1)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6页、17页,认识乘法。教学建议:本课是学习乘法的开端,对于以后的乘除法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 材通过“游乐场”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素材,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索, 快乐地去发现、解乘法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在复 习旧知的同时,让新知顺畅自然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易于接受。在数学活动中, 要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为主线,充分的放手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主体地 位,从而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X”,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相同 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经历由加法 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感受 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激趣师:小朋友们,你喜欢去游乐园吗?喜欢玩什么游戏?生1:我喜欢玩过山车生2:我喜欢玩碰碰车2.创设情境。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游乐场去玩,小朋友们开心吗?二、探索发现,学习新知。1 .探索规律。师:(出示“游乐场”情境图)谁能说一说,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了解了 哪些数学信息?生1:有些小朋友在跳绳,他们3人一组,有2组呢生2:有些小朋友在玩碰碰车,他们2人一组,有4组生3:有些小朋友在坐过山车,他们是4人一组,有5组师:小朋友们能根据看到的这些情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生1:有多少小朋友在玩碰碰车?生2:有多少小朋友在跳绳?生3:有多少小朋友在玩过山车?师:谁能解答刚才提出的数学问题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2+2+2=83+3 = 64+4+4+4+4=20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上面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结:每个算式的加数都一样。2 .呈现新知。师:像这样加数一样的算式还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习的乘法(板书:乘法)师:小朋友们仔细的观察一下,第一个算式中的加数是几?生:2师:有几个2?生:有4个2师:第一个算式中加数是2,有4个2连加,所以写成乘法算式是:2X4=8 也可以写成4X2=8师:算式中的就是乘号,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和,除了用加法计算,还以 用乘法计算,小朋友们能试着将其他两个加法算式改为乘法算式吗?生1: 3+3=6可以写成3X2=6或者2X3=6生 2: 4+4+4+4=20 可以写成 4X5=20 或者 5X4=203 .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师:“X”乘号在乘法算式中读作“乘”,你能试着读一读我们刚才写出来的 乘法算式吗?生1: 2X4=8读作:二乘四等于八生2: 42=8读作:四乘二等于八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读一读剩下的乘法算式。(学生分组读乘法算式)三、巩固拓展,实践新知。1 .师:小朋友们,你能自己写出这样的连加算式并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在小组内实际练习一下吧!(学生小组内互相出连加算式,让其他伙伴改成乘法算式,并读一读。)2 .填空。5+5+5+5=20,表示有()个()相加,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或()。4个3相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或( )o“X”就是()号。7X8=56读作(),()个7相加等于56。3 .看图写算式。 加法算式: + + + = 口乘法算式:口 X 口 = 口 X = 答案:2.4, 5, 4X5=20 或 5X4=204X3=12, 3X4=12乘七乘八等于五十六,83.3+3+3+3=12, 3X4=12, 4X3=12四、达标反馈。1 .教材“练一练”第1,2题。2 .判断正误。()8+8+8+8=4X8()3+3+3+3+34-3=3X7()9+9+5+9=4X9()6+6+6+6+6+6+6=7X6()1+1+1+1+1=1+53 .小蜜蜂,采蜜忙。f rjrJ:I;! 5 个 3 相力口 2 I 8+8+8+8 g I 3+3+3+3.6 个 4 相力口 收11 -J J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答案:1.加法算式:3+3+3+3+3=15乘法算式:3X5=15或5X3=154 .JXXJX五、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谁能跟大家谈一谈?生1: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读写更加简便生2:乘法就是加法的简便计算,乘号和加号样子都差不多呢生3:我会将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成乘法算式,用这个相同的加数和加数的个数相乘,前后位置可以交换六、布置作业1.填空。4X2=8读作(6X4可以表示()个( 连加。7+7+7+7= () X4o©A加法算式( (5)00000加法算式(§) 加法算式()连加,也可以表示()个()乘法算式(ooooo ooooo).乘法算式(),乘法算式()。ooooo ooooo)。2.描r沈?悔工,沈?参加拔河比赛的有多少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3.有多少小朋友在玩跳皮筋?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板书设计认识乘法(1)4+4+4=122+2+2+2=83+3+3+3+3=154X3=122X4=83X5=153X4=124X2=8 15X3=15乘号教学资源包一、教学精彩片段。1 .操作竞赛(教师先展示几组小动物们用小棒摆的图形:小鱼、小草、三角形等等)师:听清要求,先在头脑中想好一个图形,在桌子上摆同样的图形,给你们 1分钟时间,看谁摆的个数最多。(学生纷纷动手操作,不同学生摆出不同的图形,但仍有个别学生没有按照 老师的要求摆同样的图形)师: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列式算一算。学生在练习本上写算式。2 .引出“乘法”师:你们说我来写。其中有一学生回答:摆的是“正方形”,用的小棒根数 是4+4+4+,(学生边说,教师边写,并不断说:你说慢一点说,我跟不上 了,胳膊都写酸了。这名学生说的过程中自己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太多了,太 多了。”)其他学生不耐烦了:别说了,太罗嗦了,你就告诉老师有几个“4”。学生:16个"4"但老师还是坚持把16个“4”全加在一起(并一起数是否是16个),列出 式子。师:这么多的“4”加在一起,太麻烦了。刚才那位同学说4加4再加4,把我说糊涂了,但她说了一句话就我就明白了,她说什么了?学生:16个“4”。师:在数学上,如果遇到16个4相加,用乘法来表示就简便多了!引出“乘法”,并板书:16X4师:大家算式读一读,这里的16表示什么? 4又是表示什么?(结合具体 问题强调算式中每个因数的意义)3 .多样练习师:我们和乘法交了朋友,下面请大家把刚才大家摆的式子改写成乘法算式。学生动笔写乘法算式,这时有一学生1提出问题:我列的算式“9+12”能改 写成乘法算式吗?生2:不能写成加法算式,因为加数不相同,没有相同加数。师:(指着写这个算式的学生)你说说你是怎么摆出来的?生1:我摆一个“坦克”用12根,一个“小船”用9根。师:这些小棒根数虽然看起来不一样多,但是大家能不能移一移,恰好用这 些小棒根数变成其他同一种图形。学生畅所欲言,帮助生1把每3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一共摆了 7个。师:现在加数相同吗?相同加数的个数是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了吗? (7 X3)师:看来12+9这个算式里,12里有4个3, 9是3个3,所以一共有7个3, 也能写能乘法算式,是7X3。4 .组织辨析师:认识乘法了,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你们看“X ”与“ + ”,有关 系吗?生:“X”是“ + ”的斜着看,都是“变多”。生1:能用加法算的不一定能用乘法算,但能用乘法算的一定能用加法算。(师、生不由自主地为他鼓掌)(学生还有发现:象加法3+2=2+3一样,乘法也有1X4=4X1;先算乘除后 算加减等。)教师在演示文稿上打出两列算式:一列是加法,一列是乘法,在两列算式中寻找好朋友。其中,有一式子是“8+8”,“8X8”,显然这两个不是“好朋友”,老师 请学生改一改使他们变成好朋友二、教学资源乘法是算术中最简单的运算之一,是四则运算之一。最早来自于整数的乘法 运算。例如4乘5,就是4增加了 5倍率,也可以说成5个4连加。三、资料链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乘法初步认识”的有效对策在乘法初步认识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有两个方面易发生错误:一是为什么要 引入乘法,对“乘法是相同加数连加的简便运算”不太理解,混淆乘法与加法之 间的概念(如对“8+8”与“8X8”的意义区分不清),不能自觉地用乘法算式 表示连加算式的关系。二是肤浅地理解乘法意义,在将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时, 不能灵活地寻求相加加数与相同加数的个数,进而列出乘法算式。学生之所以会造成学生对乘法概念模糊,知识点混淆,首先是由于相对于加 法概念而言,加法概念更加具体、明了,而乘法概念更加抽象,对小学生来说, 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其次是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太注意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引 入乘法的必要性,只通过教师讲解来“告诉”学生,没有让学生深入参与乘法概 念教学的过程。再次,学生思维肤浅,往往用静态的眼光审视加法算式,机械、 呆板地思考,对乘法认识不深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现实的情境,引发学生思维冲突,激活学 生的思维,同时,注意为学生提供宽畅的思维时空,通过动手实践,变式训练, 组织辨析,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数学,在活动理解、建构乘法的意义。荷兰学者弗赖登塔尔指出:“要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针对学生对乘 法概念比较陌生,易出现概念混淆的实际,教师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 生的思维冲突来增强思维的辨别力。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从“符号”上直观比较、 综合分析“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的“创造性”显示出来。不仅 认识到“乘号就是加号斜着看,它们有关系,都是变多'"、"能用乘法算的 一定能用加法算,就是太麻烦;用加法算的不一定能用乘法,加数必须一样才能 用乘法"、“ '8+8'与8X8'表示的意义不同”等等。让学生在辨别中沟通, 在比较中求异,促进了对乘法概念的深刻建构。总之,在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加法概念是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但是加 法作为已有“强兴奋源”在某种程度上会束缚学生对乘法概念的接纳、理解。教 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设思维冲突,引导学生积极地将两者数学概念在具体活动 中加以比较,在求同与求异思维中不断沟通、分化,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乘法概 念的深刻建构。第二课时:认识乘法(2)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材第1819页教学提示:本节课学生将进一步的认识乘法,延续上一节课中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 式的教学内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教材通过学 生喜欢的小鹿情境图引入教学,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情境图然后列出算 式。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注意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经 历发现和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把 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从不同角度思考、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的 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和愿望。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把连加算式改写为乘 法算式。教学难点:经历从不同角度思考并用乘法计算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儿歌激趣。师: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想不想一起唱一唱? (多媒体课件出示儿歌动画,学生跟唱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快,一次就唱的这么整齐,下面请大家想一想,四只青 蛙有几只眼睛?几条腿?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生1: 一只青蛙有两只眼睛,四只青蛙就是四个二连加:2+2+2+2=8 (只)生2: 一只青蛙有四条腿,四只青蛙就是四个四连加:4+4+4+4=16 (条)师:小朋友们太棒啦,说的头头是道,谁能再用乘法算式计算这两个问题?生1:求四只青蛙有几只眼睛可以用2X4=8也可以用4X2=8生2:求四只青蛙有几条腿列乘法算式为4X4=16【设计意图:用学生喜爱的儿歌导入新课,比较受学生的欢迎,而且儿歌内 容与本课知识息息相关,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2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上一节课学的乘法知识也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将继 续学习乘法,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板书课题)二、呈现新知,探索发现。1 .结合情境,解决问题。师:(投影呈现“小鹿”情境图)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图中共有多少只小鹿 吗?怎么数才能又快又准确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一起讨论着数一数,算一 算。生1:我们是横着数的,每行有4只,有3行,列加法算式为:4+4+4=12, 列乘法算式为:4X3=12或者3X4=12生2:我们是竖着数的,每列有3只,有4列,列加法算式为:3+3+3+3=12, 列乘法算式为:4X3=12或者3X4=12师:观察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发现?生:用不同的方法数小鹿,加法算式不同,乘法算式却都一样。【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小鹿的数量,注重了学生个性的 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算式,说出自己的发现, 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和观察能力。】2 .探索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师:我们学过加法和减法各部分的名称,乘法的各个部分也有名称,它们的 名称都是什么,你们知道吗?师:(结合上面列出的算式)4X3=12中,4和3都叫做乘数,12就叫做它 们的积。小朋友们可以说出乘法算式5X2=10中各部分的名称吗?在小组内说一 说。生:5和2都叫做乘数,10叫做它们的积。三、巩固拓展,实践新知。1 .教材“练一练”第1题。2 .填空。算式6X7=42中,6和7叫做(),42叫做它们的()。2X5=10改为加法算式是()+ () = ( )o根据图示可以列出乘法算式()X ()=()把下列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2+2+2+2+2= () X ()3+3+3+3+3+3= () X ()6+6+6+6= () X ()9+9= () X ()3 .画一画,算一算。老师让同学们摆五角星,每行摆6个,摆3行,需要多少个五角星呢?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丽丽帮爸爸把书摆到书架上,每层摆8本,书架有4层,一共有多少本书?加法算式:二 乘法算式:答案:L五乘四等于二十,5和4都是乘数,20是它们的积。二乘八等于十六,2和8都是乘数,16是它们的积。七乘二等于十四,7和2都是乘数,14是它们的积。4 .乘数 积5 5 103 3 92X5或5X2 3X6或6X34X6 或 6X42X9 或 9X25 .(画图略)6+6+6= 18 6X3=18 或 3X6=18 8+8+8+8=324X8=32 或 8X4=32四、达标反馈。1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4+4+4=4*口,口里填()7+7+73+3+3+3+35+5+5+56+6+6+64+4+4Aa. 3X4B.6X4C.3X7D.4X5E.3X5A. 4B. 3C. 53X5读作()A. 3 个 5B. 3 乘 5C. 3 加 56个2相加的算式是(A. 6X2 或 2X6B. 6+2 或 2+6C. 6X6(4)积是10的算式是(A. 5+5B. 5X2C. 3+72.好朋友,手拉手(将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连起来)。3.读出下面的算式。9X4=36 读作:6X5=30 读作:5X3=15 读作:8X4=32 读作:答案:1.B BA B2.一C 一E 一D一B一A3.九乘四等于三十六六乘五等于三十五乘三等于十五八乘四等于三十二五、课堂小结师: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又要结束了,小朋友们又有哪些收获呢,谁先来 说一说?生1:我认识了乘法,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生2:我知道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乘号两边的数叫做乘数,等号右边的数 叫做这两个乘数的积。生3:我知道了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师:大家说的非常好,希望小朋友们可以将我们学的乘法的知识应用在生活 中。六、布置作业。1 .教材“练一练”第2题、3题。2 .教材“练一练”第4题。3 .和家长一起做一做教材第19页的“数学游戏”4 .写出乘法算式。4个2相力口。()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8。()7和6相乘。()7个3相力口()9个5相力口()5 .教室里每排摆6张桌子,共有5排,需要多少张桌子?(用加法和乘法两 种方法解答)板书设计:认识乘法4+4+4=123X4=124X3=123+3+3+3=123X4=124X3-12乘数乘数积教学资源包一、教学资源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 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 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X3=12或3X4=124 X 3=12 或 3 X 4=12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X3=18读 作:作乘3等于18”。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也叫“因数”; 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二、资料链接动物王国里的小数学家小朋友,你们一定听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故事吧!其实,动物王国里也 有不少数学家呢。瞧,他们来啦。大清早,公鸡就大声地叫起来“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一只小喜鹊被惊醒了,不高兴的喊:“这么冷的天,谁在叫啊,真烦人。”喜 鹊妈妈说:“孩子,该起床啦,公鸡也是为大家好,告诉我们天亮了。其实,他 的叫声不但优美动听,还包含了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呢! ”小喜鹊特别喜欢数学, 一听妈妈这样说,就不再嚷嚷了。她仔细听了听公鸡的叫声,果然有规律,高兴 地叫起来:''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公鸡每次叫3个喔字,一共叫了 12个喔' 字,4X3=12嘛!我也会。”于是,她也发出了一串有趣的声音,早晨醒来的其 他动物们听了直夸这个孩子真能干。小朋友,喜鹊的叫声究竟可以写出什么样的 乘法算式呢,请试一试吧!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X ()=()小象听了不服气,咚咚咚地跑了过来,也用脚步声出了一道乘法题。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X ()=()一会儿,小猪吹着小喇叭来了。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X ()=()不一会儿,各种动物都跑来看热闹。小狗说:''你们这样叫几声、吹几声谁 不会呀,要把乘法题画出来才算本事呢!”说完,就在雪地里走了几步,停下后 地上出现了几个像梅花一样的脚印,得意地说:“看,我画的每朵梅花有6个花 瓣,4朵梅花一共有多少个花瓣呢? ”()X ()=()不知不觉,天快黑了,咋办呢?小熊说呼啦啦取出几只小灯笼:“别急别急, 只要我们能点亮这一颗颗星,就不愁找不着路了。”你知道他们怎么做的吗?动物朋友们利用乘法知识,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小朋友,你想成为一个乘 法小专家吗,从现在开始,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好好研究研究吧!第三课时2、3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教材20页、21页,2、3的乘法口诀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开始阶段,教材设计了摆花片和用小棒摆三角形两 个活动来学习2和3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直观操作一一加法算是 一乘法算式一一归纳口诀”的过程。本课内容建立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 的基础上,教学中,一定要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让学生探索掌握归 纳乘法口诀的方法。根据二年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学时,应注重直观教学, 借助教具和课件,帮助学生形成抽象的认知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记2、3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在摆花片、摆三角形等数学活动中,经历2、3的乘法口诀的 归纳过程,初步体会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 的紧密联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根据乘法算式总结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把一个数写成这个数乘一的乘法算式。教学准备:花片、小棒、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趣味小游戏,复习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我这里有一些扑克牌,我们看谁 能又快又好的算出这些牌上的数字之和,好不好?(教师出示扑克牌,如下图)师:哪位小朋友试着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并说出结果?生 1: 2+2+2=6生 2: 2X3=6 或者 3X2=6(教师再出示其他相同数字的扑克牌,学生列式计算)【设计意图:用扑克牌中有相同数字的牌面提出问题,并用乘法解决,学生 会很感兴趣,引发他们积极的思考和参与。】二、实践新知,自主探究1 .动手操作,学习2的乘法口诀师:小朋友们手中都有准备好的花片,下面我们用这些花片摆一摆。(学生 同桌一起摆,摆出两个两片。)师: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一定可以根据摆的花片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谁来说一说?生 1: 2+2=4 (片)生 2: 2X2=4 (片)师:小朋友们能根据这个乘法算式归纳出一句口诀,让我们又快又准确的记 住它吗?(师指着算式2X2=4,引导学生思考2X2是二个二,等于号可以用“得” 代替。)生:二二得四。(教师板书:二二得四)师:如果只摆一个2,应该怎么列出乘法算式呢,小朋友们好好想一想。生:1X2=2 或者 2X1=2师:小朋友们说的没错,一个2就是1X2=2或者2X1=2,那谁能把它编成 口诀呢?生:跟“二二得四”的归纳方法相同,应该是“一二的二”(教师板书:一二得二)2 .规律拓展,学习3的乘法口诀。师:小朋友们会用手里的小棒摆三角形吗?谁能试着摆一个三角形?(学生自己在桌子上摆一个三角形)师:根据我们刚才归纳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你能根据这个三角形所用的小 棒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吗?生:IX 3=3 或者 3X1=3师:你能根据这个算式归纳出乘法口诀吗?生:一三得三师: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分别摆出两个三角形和三个三角形,并列出乘法算 式,归纳出3的乘法口诀。(学生小组合作,摆三角形,列算式,总结乘法口诀)师:谁来说一说?生1:摆两个三角形,可以列式为2X3=6,乘法口诀是:二三得六。生2:摆三个三角形,可以列式为3X3=9,乘法口诀是:三三得九。师: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归纳的2和3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分别是什么? 和同桌说一说吧!(学生同桌说一说2和3的乘法口诀)师:1X1=1可以归纳成为口诀吗?谁来说一说?生:可以,得师:小朋友们学的真快,今天我们学习了 1、2、3的口诀,下面我们来总结 一下,一共有几句?生:1的口诀只有一句,2的口诀有两句,3的口诀有三句【设计意图:动手摆、动脑想、动口说,本环节充分利用了学生直观思维的 特点,让他们自己探索、观察,主动的形成归纳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三、实践新知,拓展应用。1 .教材“练一练”第1题、2题。2 .看图列式,并写出口诀。(1) 一共有几个苹果?算式: 口诀(2)一共有几个桃子?算式口诀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X2=4() X3=6() Xl=33X() =92X3=()1X() =24 .列式计算。Y'一共多少盏灯?答案:2. (1)2X2=4 二二得四(2) 3X3=9 三三得九3. 2233624. 3X3=9 (盏) 四、达标反馈。1 .计算“小明星”2 .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一()得一三三得()二()得六()二得四一( )得二一三得()3 .填空。根据“二三得六”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分别是()和( )3X3=9读作(),口诀是()o2个3相乘列式为()® Q QQ QQQ 目可以列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答案:1. 96246396412 . 一 九 三 二 二 三3 .2X33X2三乘三等于九三三得九 3X3=93+3+3=93X3=9五、课堂小结。师:小朋友们,请你静下心来想一想,这节课有哪些收获?生1:我们学会了 1、2、3的口诀生2:我们学会了归纳总结口诀的方法生3:我们还会用口诀进行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师:小朋友们回到家里,要把口诀背给爸爸妈妈听,他们会为你们感到骄傲 的,还可以观察身边有没有可以用今天所学乘法口诀解答的问题。六、布置作业。1 .教材“练一练”第3题。2 .判断正误。两个三相乘可以用口诀“二三得六”进行计算。( )3个2相加,可以列式为3X2=6 o()根据口诀“一三得三”可以列出乘法算式3X1=3 o( )小明有两套连环画,每套3本,他一共有6本连环画。()3的口诀有两句,分别是:“二三得六”和“三三得三二()3 .根据乘法补全图画,并写出口诀。图画乘法算式乘法口诀 2X3=6OO 2X2=4 3X3=9 3X2=64 .它们一共吃了多少个香蕉?(列出乘法算式计算,并写出口诀)我也吃了 3个。板书设计2、3的乘法口诀1x2=2一二得二2x1=22x2=4二二得四1x3=3一三得三3x1=32x3=6二三得六3x2=63x3=9三三得九1x1=1一一得一教学资料包一、教学资源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 口诀,是 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 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 就把它简称为“九九二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 九九八H”»二、资料链接中|国3.代数学家刘徽的故刘徽(/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 世界数学史,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 是沽名钓誉的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卜-的财.刘徽从事数学研究时,中国创造的十进位记数法和计算匚具“算筹”已经使 用一 F多年了.,世界各种各样的记数法中,卜进位记数法是最先进、最方便的. 中国古代数学知识的结晶“九,算术”也成书.仃多。T “九草:,术”反映的 是中国先民在生劳动、丈;.土地和测容积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数学知识, 包括方出、粟米、哀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草,是中国 古代算法的基础,它含有百个计算公式和246个应用问题,有完整的分数四则 运算法则,比例和比例分配算法,若F面积、体积公式,开方、开汇方程序,法。其中许多成就处世界领先地位,公兀兀年前年,盛极一时的古希腊数学走 向衰微,“九算术”的出现,标忐省世界数学研究中心从地中泡沿岸转到了中 国,开创一方以应用数学为中心占据世界数学舞台主导地位千余年的局,在 编排I. “九章算术”或者先提出术(命题),后列出几个例题,或者先列出一 过“九章算术”,但理论建树不大刘徽著作的“九章算术注”,主要是给“九 章算术”的术文作解释和逻辑证明,更正其中的个别错误公式,使后人在知其然 的同时又知其所以然。有了刘徽的注释,“九算术”才得以成为一部完美的古 代数学教科书.刘徽治学态度严肃,为后世树, 了楷模。在求圆面积公式时,在当时计算工 具很简脑的情况,,他开方即达12位有效数宁.他在注释“方,” 18题时,共用1500余字,反复消元运能达121次,无一举错,答案正确无误,即使作为 今天大学代数课答卷亦无逊色。刘徽注“九章算术”时年仅30岁左右。北宋大 观三年(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