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五四学制)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A卷.docx
人教统编版(五四学制)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A卷姓名:班级:成绩: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文言文阅读(共16题;共207分)1. (5分)课内阅读。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翁,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翁破之,水迸,儿得活。(1)解释下列字词。庭: 皆: 光: 弃:(2) “足跌没水中”划线字的读音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o(3)当孩子掉进水缸后,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的表现有何不同?其他小朋友: (用原文回答)司马光: (用原文回答)(4) “水迸”说明了什么?(5)从这个故事可见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2. (15分)阅读古文,完成练习。匡(kudnq)衡凿(zdo)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 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日:“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 以书,遂成大学。【注】逮:达到,及。映:照。偿:报酬,回报。怪:对感到奇怪。资给:资助,供 给。遂:最终,终于。(1) “凿壁”的“凿”,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称“凿子”B .打孔,穿通C .明确,真实(2)下面对本文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邻居家有蜡烛,但烛光照不到匡衡家。B .匡衡自己家也有蜡烛。C .匡衡帮一个叫“文不识”的人干活是有工钱的。D .匡衡最后成不了大学问家。(3)你从匡衡身上学到了什么?3.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时彼众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象类何物? ” 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第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 杵”;其触脚者言象“如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 象“如绳”。【注】萝版:萝卜。箕: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杵(chU):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用于舂(ch6n9) 米等。臼(ji£i):用石或木制成的舂(ch6n9)米的器具。脊:这里指背部。瓮(W加g): 一种盛东 西的陶器,腹部较大。(1)用“/”标出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2)解释划线词的意思。象类何物?时彼众盲各以手触。(3)解释后面句子。其触耳者言象“如箕”。(4)给本故事拟一个标题,应当是:.(5)本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o4. (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日:“日 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1)给划线字注音。盂沧孰汝知乎(2)解释下列划线词。两小儿辩斗我以 日始出时去 人近及 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 也孰 为汝多知 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 直接引用句。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4) “孰为汝多知乎? "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5. (2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给下列字注音。盂沧孰汝(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两小儿辩斗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一(3)翻译两小儿辩日全文。(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5. ) “孰为汝多知乎? "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7)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8)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9)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6. (8分)课内阅读。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 化为邓林。(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与日逐走弃其杖(2)翻译下列句子。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3)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7. (12分)课内阅读。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是()A .群儿/戏于庭B . 一儿/登瓮C .光持/石/击瓮/破之D .足跌/没水中(2)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序。()大家都扔下他离开了。()有个孩子登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在里面了。()司马光搬起石头击破水瓮,水流出来,小孩得救了。()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3) “光持石击瓮破之”中的“之”是()A .代词,指群儿B .代词,指瓮C .代词,指石头(4) “群儿戏于庭”的现代汉语翻译是,由此,其正确的语序应为A .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群儿于庭戏B .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群儿庭于戏c .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群儿庭戏于8.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道旁李苦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日:“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尝:曾经。诸:众,各。游:游玩,玩耍。子:果实,指李子。折枝:折,弯曲。 把树枝压弯了。竞:争着。走:跑。之:它,这里指李子。唯:只有,仅。信然:确实这样。(1) “道旁李苦”的意思是。(2)王戎如何判断出李子是苦的?(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9. (10分)课外阅读。约不可失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 之? ”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虞人:掌管山泽的官。罢:停止,取消。(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公将焉之岂可不一会期哉(2)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oA.且焉置土石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翻译下面句子。乃往,身自罢之。(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10. (5分)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 ”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日: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太丘舍去相委而去一下车引之甚聪惠(2)翻译下面句子。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孔指以示儿日:“此是君家果。”11. (6分)阅读古文,完成练习。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注】今日:今天。天阴:天空阴沉。晓:早晨,清晨。渐:逐渐。止:停。(1)先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划六处,然后有节奏地读一读。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2)解释划线的字词。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晓雾::如: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雨止:;初出:(3)本文描写雨前情景的句子是:。描写雨中情景的句子是:o描写雨后情景的句 子是:.(4)本文描写的雨是()A .暴雨B .大雨C .中雨D .小雨12. (19分)课外阅读。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期”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 .期待B .期望C . 一起D .约定(2)“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 .理睬B .顾虑C .回头看D .照顾(3) “待君久不至,已去”的正确翻译是()A .等你很久都没来,他已经先去了。B .等了你很久,你都没到,他已经离开了。C .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先走了。D .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离开了。(4)下面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B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C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D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5)这则小古文告诉我们 的道理。()A .待人有礼貌B .做人要守信c .说话要有理D .知错要改正13. (27分)课外阅读。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 “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媪(6。):年老的妇人。杵(cha):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去:O方:.欲:。还:。(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磨 还(3)用“是"与“否”判断下面的划线字是否意思相同?()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4)翻译下面的句子。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太白感其意,还卒业。(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14.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 对曰:“有所失,复复。”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注】辍然:突然终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如"辍学”。喧:遗忘。裂:割断。(1)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其母方织(正在)B .孟子辍然为止(的样子)C .其母引刀裂其织(拿来)D .以此戒之(戒备)(2)下面“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呼而问之B .自是之后C .或以钱币乞之D .余闻之也久(3)故事告诉我们:.(4)你如何评价“孟母戒子”这件事?写出你的看法,字数不少于100字。15. (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孙休好射雉孙休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去夕反。群臣莫不止谏:此为小物,何足甚耽!休日:虽为小物, 耿介过人,朕所以好之。【注释】孙休:是吴国君主孙权的儿子,后继位。雉:野鸡。耽:沉溺,贪恋。耿介:正直 有节操。(1)解释下列语句划线词的意思。孙休好射雉则晨去夕反此为小物何足甚耽(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从文中看,孙休是个 的人。16. (8分)读读小古文,完成练习。道旁苦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 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尝:曾经。诸小儿:小伙伴们。游:玩。多子折枝:果实很多,压弯了树枝。竞走: 争着奔过去。唯:只有。信然:真是这样。【附参考译文】王戎七岁时曾和众小孩儿一起玩,看见路旁李树上有许多李子,压弯了树枝,众小孩 儿争着奔过去抢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别人问他为何如此,他答道:“李树在路边生长而且结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拿来一尝,真是这样。请在古文和译文中用""画出王戎判断路边的李子是苦的原因。参考答案一、文言文阅读(共16题;共207分)【第1空】丽【第2空】至、鄱【第3空】一光1-1、【第4空】离开,离去【第1空】md1-2、【第2空】失足掉进了水缸里【第1空】众皆弃去1-3,【第2空】光持石击黏破之1-4、说明水往外涌的速度快,水务1-5、这个SB岫司马光"冷0 ,聪明机智,善于思考的I蚂品质.2-1、82-2、A2-3,条件艰苦并不鞭成为学习的1 .痢。习匡苦读.阑5不合的3-1、:女/奉/一象/东示/众盲者.【第1空】类似,像3-2、【第2空】加I ,用3-3,人说大象像几3-4,【第1空】3-5,第1空看特事全,以点带面,要多角度全面看问SL【第1空】yii【第2空】c3ng【第3空】shu【第4空】ru【第5空】zhl4-1、【第腔】hu【第1空】的,【第2空】认为【第3空】距离【第4空】到【第5空】MWK【第腔】判断【第7空】港4-2、【第8空】通一普”4-3、S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圜车建,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孟,这不是远 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4-4、不乱 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裤决的问慝.说明一个人1WW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背所不 知.4-5、蜡【第1空】yu【第2空】cing【第3空】shu5-1、【第4空】巾【第i空】*te【第2空】题85【第3空】视;X【第4空】判断【第5空】谯5-2、【第腔】通"S-5-3、孔子到东方去赛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妹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俄争论的原因.一个小8说:贡认为太阳B!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需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商人远,而正午时害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殳上的遑差,萼到上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阙B手伸进熙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型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 ,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建笑总说:谁说你就的情多呢?”5-4、孔子不能决也.5-5、不幽 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慝.说明一个人1B得的知识总是育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再所不 知.5-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5-7、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是从温度的角度.5-8,对事物的抨掌研究的忑度.5-9、第1空】TUHX小,另TUA人对阳光【第1空】赛跑,追赶.6-1、【第2空】他的,瓶夸父的.父追赶太阳,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还皿到(大湖),半路上就渴死了.6-2、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佛林6-3、此情节以富有诗意的理象力,丰富了专父逐日这一南S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甘为人类造福 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育浪漫主义电力.7-1, C7-2、 32417-3. 87-4, A8-1,【第1空】路边李子见的果子很苦8-2,根据游旁的李子多判断出来的,如果李子不苦,人们早RE了,物上的李子不会侬么多.8-3,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认真分析,认真思考,那时怀会Efe.【第1空】打狷【第2空】【第3空】到、往9-1、【第4空】约定的时间9-2, A(疑问代词,«©9-3、于是前往约),奈目取消了(打据).9-4、【第1空】守信的好晶【第1空】离开【第控】舍弃【第3空】拉10-1、【第4空】哈等10-2、您与我父亲相约在中午,到了中午还没来,就是您没信用;对别人的儿子同他的父亲,就是您没育礼貌.没听说孔雀是 公家的急鸟.11-1,今日反的,VK/MM, 1/如£ 天晚/雨止,风吹/云歌,明月闽出.【第1空】清息的看【第2空】像【第3空】雨停了11-2、【第4空】开始显索出来【第1空】今日天阴,晓骞渐浓【第2空】细雨如依11-3,【第3空】天晚雨止,风吹云?,明月初出11-4、 D12-1、 D12-2、 012-3、 B12-4、 D12-5、 B【第1空】离开【第2空】正【第3空】理要13-1,【第4空】回去【第1空】mb【第2空】磨刀【笫3空】md【第4空】磨盘【第5空】【第睦】还痔【第7空】hudn13-2、【第8空】归还13-3、是【第1空】哂李白在山中澳书,没育完成好功课,就出去玩了.13-4,【第2空】李白检老夫人动了 ,回去完成了学业.13-5、【第1空】坚持不保;万事功到目3.14-1, D14-2、 B14-3、【第1空】做事W持之以恒,不然会W功尽并14-4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致肓核子.通过闻听织布(布如果板剪碎了,则失去了它的作用)来说明学习也是一样的,不能中断.这 样的敦育效果很好,虽然损失了一匹布,可是能让自己的孩子牢牢记着这个遒理,并在今后改进,全神贯注地学习.同时否诉 我们:做父母的,敦有核子要选对方式,如果孟母看见儿子背书片一半就停了,然后把孟子骂一顿,效果估计就不好了,父母 敦育核子要用适当的方式,言传身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1空】【第2空】同"返".返回【第3空】是15-1、【第4空】值得 15-2、蚩然是小东西,可是比人还欢直,H因此事欢忘.15-3、【第1空】,累宜耿aMIS的I钳边而多子,此必告李.16-1,李树在路边生长而目细R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