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大学语文讲义.docx
新编大学语文讲义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组第一单元诗意与美感乾坤之象、背景简介宋代的理学家把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诗 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籍,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东方文明有周易。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后来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仍至到影响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易”字,说为“简易”之义;另说为“变易”之义,意为以蓍草数目之变,推求问事之变,借以释疑。“易”前“周”字,说指周代人的筮法;说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变易法则。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 易经则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爻辞,传是对经的解释。易经成书于何时,作于何人,迄今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说,认为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作传以解经。孔子晚年,最投入的是周易。平素,他总是把周易搁置在卧席上,一有机会就拿出阅读。由于他像这样一次又一次翻看,以至多次把系简的皮绳弄断。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了这件事,说他晚年喜易,韦编三绝。史记“文王拘而演周易”。位于河南汤阴县城北约4公里的姜里城,是周易的发祥地。周文王姓姬名昌(公元前1213年一公元前1117年)史称西伯, 是商末周族的领袖,他广施仁徳,礼贤下士,发展生产,深得人民的拥戴。由此引起商王纣的猜忌和不满,昏庸残暴的纣王听信谗言,将姬昌囚禁于当时的国家监狱姜里城。姬昌被囚后,殷纣王以种种野蛮手段对其进行侮辱和折磨,甚至将其长子杀害后做成肉羹逼其吞食。姬昌被囚禁7年,他依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后天八卦, 进而推演成六十四卦并系以卦辞、爻辞,完成了周易这部千古不朽的著作。 周易以占筮的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内容涵盖了天下万事万物,被誉为“群经之首”。“五四”运动以后,史学界对传统说法提出怀疑,认为卦和爻辞中讲到周文王以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足证易经成书非出于时人之手,因此出现了周初说、春秋中期说和战国说,所据不一。易经的卦象指卦的图像,由阳爻“一”和阴爻“一”两种爻象,按每卦六画排列组合而成,共六十四种卦象。解说卦象的辞句称为卦辞,系于卦象之下, 解说爻象的辞句称为爻辞。卦辞共六十四条,爻辞三百八十四条,加上乾卦“用九”,坤卦“用六”,总称为筮辞,共四百五十条。六十四个卦象的排列顺序,现传有两种本子:是通行的周易本,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卦辞和爻辞的内容大致有三类;是讲自然现象的变化,用来比拟人事;二是讲人事的得失;三是判断吉凶的辞句。据研究,卦、 爻辞反映了奴隶制的社会生活。易经在其神秘的形式中蕴含着较深刻的理论思维和朴素的辩证观念。 还承认对立事物的互相转化。从易经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萌芽, 因而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战国后期,对易经的研究逐渐成为一种专门学问,些系统阐释易经的文字陆续被收集起来,汇成五传。至汉代,经学兴起,其中关于 周易经传的解释,称为易学。易学源远流长,历时2000余年,形成了许多流派,如象数学派、义理学派等。许多著名哲学家,依据周易经传提供的思想资料,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易经的版本,流传下来影响大的是三国魏王弼注本、唐孔颖达疏,亦称周易正义,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宋朱熹撰周易正义,为宋代以后通行本。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周易,抄写于汉文帝初年,与传世各家易本均不同,是现存周易中最早的版本。古今解易者影响较大和具有特色者有:唐朝李鼎祚周易集解、唐朝孔颖达周易正义、宋朝程颐程氏易传、宋朝朱熹周易本义、现代闻多周易义证类纂和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二、内容述评周易原文易经第一卦乾乾为天乾上乾下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 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徳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第二卦坤坤为地坤上坤下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文言日: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 坤其道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诠释:易经中认为:乾为马,坤为牛。用马来象征天。故,天行健,就不难理解,骏马以形容自强不息;坤为牛,以牛来诠释人之品徳。诠释:'天行健”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自强不息,厚徳载物”是清华校训。清华大学是因何并在何时将这两句话作为校训的呢?1914年冬,梁启超先生应邀来清华演讲,讲题就叫君子,用周易这两句关于“君子”的卦辞作发挥,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梁启超先生阐发“君子”之义后,更明确提出“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谁属? ”这次演讲后学校即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作为校训,并刻制在当时的校徽上。乐记、背景简介1、时代背景我国音乐美学有着悠久历史,是世界上音乐美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由奴隶社会急剧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个大动荡、大变革时代。在这一时期中,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各持不同见解,对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了空前激烈的论争,围绕着怎样看待音乐的本质、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音乐的社会教育作用等根本性问题进行了辨论。墨家学派提出了 “非乐”、“兼爱”的理论,主张不要音乐;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以其“道法自然”为出发点,提出了清淡、虚无主义的音乐美学观点“大音希声”,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儒家学派对待音乐的态度比较积极,从孔子到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主张把音乐当作一种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乐记是礼记中的篇。,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它总结了先秦音乐美学的成果,具有较为完整的体系,在中国和世界音乐史上有重要地位。2、关于乐记的成书(1)乐记是先秦儒家学派论“乐”的言论。乐记虽然不一定是先秦原书,但都是根据先秦有关音乐的遗书和言论整理而成。(2)乐记是公孙尼子撰写,后人根据遗书和言论整理而成。现传乐记共11篇,被保存在礼记之中,其内容包括:音乐本质与特征;音乐与伦理、政治的关系;音乐的美感认识;音乐的社会教育作用等。关于音乐的本源问题;认为音乐的产生是由于外界事物引起人的思想感情变化的结果,人的思想感情与音乐作品是一致的,认为音乐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在音乐与政治和伦理道徳的关系方面,乐记认为;音乐与人类社会伦理的独特关系,认为音乐是反映政治的,是有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的。在音乐具有社会教育作用方面,乐记还认为音乐作为人们思想感情的语言,不仅反映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并且还认为音乐对于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道德以至于国家的政治能够给予有力的影响,即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观点。认为要充分发挥其音乐的教育功能,还必须强调其政治、道徳的标准等等。乐记还肯定了音乐具有娱乐作用。二、内容述评课文分两段。第一段大意:切音乐的产生,都源于人的内心。人们的内心的活动,是受到外物影响的结果。人心受到外物的影响而激动起来,因而通过声音表现出来。 各种声音相互应和,由此产生变化,由变化产生条理次序,就叫做音。将音组合起来进行演奏和歌唱,配上道具舞蹈,就叫做乐。乐是由声音生成的,它产生的本源在于人心受到外物的感动。所以心中产生悲哀的感情,则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低沉;心里产生快乐的感情,则发出的声音就振奋而奔放;心里产生愤怒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粗而激越;心里产生崇敬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庄重而正直;心里产生爱恋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和顺而温柔。这六种情感并非出自人的天性,而是受到外物的激发产生。这节着重说明音乐(其实也包括其他艺术)的起源,指出了两个重要因素导致艺术的产生: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心灵。外在事物是最显的诱因。风花雪月、日出月落、花草虫鱼等是外物,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等活动也是外物进行选择。外物通过心灵折射出外物就已经不是它本来的面目了。同西方人的观点作一个比较,我们的祖先很看心理在艺术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它在次序上后于外物,但在重要性上却不逊于外物。西方传统中讲“模仿”,注重的是外物本来的、真实的面目。我们的传统观点似乎不大强调外物本来的真实性,而在心灵的感动,强调将这种感动表达出来,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情感。也就是说,音乐这种心灵的艺术,是以情感为中心的。音乐表现情感,不同的音乐是不同情感的表现形式,音乐的动人力量来自它所表现的情感。儒家学者的这一看法,既是质朴的切合实际的,同时也抓住了音乐最主要的特点。音乐表达情感,音符在时间过程中按情感的波动起伏而发展。这是个线形的发展过程。听到音乐后,在音乐的刺激下产生出想象和联想,想象出事物的形貌,则是另一回事。音乐不能告诉我们一个人长得什么样,朵花的颜色如何, 个物品是什么样子,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它只表达对事物的种内心感受或内心状态,它通过情感这个中介,把作者与听者、作品和听者、听者与生活联系了起来。第二段: 德是人性之正,乐是德之光华,金、石、丝、竹是乐的工具诗抒发内心志意,歌吟唱心中声音,舞表演内心姿态、侍、歌、舞都源本于内心,然后用乐器来伴随。所以,情感深厚就会文彩鲜明,气度宏大就会变化神奇,和顺的情感聚积在心中,就会有美好的神采表现在外表。只有乐不可能伪装出来。就是说,表现在表面上的东西,有可能是内在根源的真买反映,也有可能是虚假的掩饰。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现象。比如言语,完全可以不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可以花言巧语,言东指西言不由衷,故作姿态,也可以沉默不语, 言行不一,不要被表面的东西所迷惑。音乐与内心有着直接的联系,或者说,音乐就是内心的镜子内心的回音壁。 音乐所表达出来的喜怒哀乐不大可能伪装出来。乐记集中地反映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它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音乐美学理论,使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音乐美学体系,可以说是中国儒家关于“礼乐”的一个总结,在我国的音乐美学史上发展的历史中, 不仅是第部最有系统的著作,而且还是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的部著作。陶渊明诗两首一、背景介绍陶渊明(365-427),东晋丹阳柴桑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他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靖节先生。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 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1、饮酒诗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20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宙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东晋元熙二年(420),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篡权易代的过程。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2、咏怀诗以杂诗12首,读山海经!3首为代表。杂诗12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13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10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 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3、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 些是反映自己晩年困顿状况的,可使我们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 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陶诗有自然美的特点。直抒胸臆是形成陶诗自然美的第一个原因;素描图画般的写景是形成陶诗自然美的第二个原因;贴切浅显的比喻是形成陶诗自然美的第三个原因;口语化是形成陶诗自然美的第四个原因。二、内容述评陶渊明诗集中共有饮酒诗60余首,陶渊明集序中,萧统第一次提示了陶渊明饮酒诗的内涵,“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此为第四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陶渊明在归隐之后,一方面通过长期的劳动,逐步地接近了人民,他的作品在某些方面反映了农民的思想和愿望。另方面,他对统治者始终抱着不合作的态度。晋末朝廷征他为著作佐郎,不就。宋文帝元嘉三年(426),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看望他,这时陶渊明已饿了好几天了,起床都困难了,檀说:“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陶答道: “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赠以粱肉,陶却明麾而去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的骨气,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归田后期的生活相当艰苦,虽然能够摒弃浮名, 做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但“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是困扰陶渊明的个实际问题,而这时期朝廷的征召又被他拒绝了。这切引起了陶渊明对自己生活道路的再认识。他全面地思索人生,总结自己,决定遵循先师孔子“忧道不忧贫”的遗训,并坚持到底。而且事实上少年的豪壮使他回忆,家境的穷困使他烦恼,衰病的来临使他苦闷,政治的变化使他慨叹。理想抱负的无法实现,陷于乱世,渺无知音的失落和对死亡体验与言说,使他趋于苦闷和孤独, 思想上表现得比较消极。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等待着自己的将是什么,越清醒,这种苦闷、孤独之情就越强烈。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 陶渊明五十三岁时所作的饮酒二十首其四中集中体现了这种情感:只惶惶不安的失群鸟,日暮还在徘徊独飞。没找到合适的栖息之处。夜晚叫声悲切,依依恋恋,不肯远去。因遇孤生松,收敛翅归依。寒冷的劲风使万木凋谢,而松树独不衰。我像这只飞鸟样,总算找到归所,千载不相违。这首诗表面上咏的是失群而终归宿于孤松的“飞鸟”,实际上用以比喻经历了人生坎坎坷坷而终于归隐田园的诗人自己。“失群鸟”的“独”喻诗人之独处;“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17相辉映,喻诗人寻找自己的真正归宿,追问自己人生价值与人格理想时的心理矛盾;“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喻苦闷侵袭着诗人,使他忍受着漫长无期的煎熬。这里的 “飞鸟”形象已不再是鸣叫于林间的欢乐之鸟了,而是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政治苦闷和理想的孤鸟。陶渊明是并不廿心隐居的,他的壮志一直埋藏在心里,并且关心着社会现实,诗里时常流露出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壮志不得施展的焦灼和悲愤。饮酒、采菊,看似潇洒的生活,只不过是种自我慰藉,他的内心是很痛苦的。归鸟由“相鸣而归”“众声每谐”变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其情态与遭遇正与诗人心灵深处的种种孤独体验达到了 “形”与“心”的默契,艺术地再现了陶渊明的凄凉心态和“吾驾不可回”的坚定决心。陶渊明始终忧患于自我人生价值无法实现,隐居又得不到世人的理解,这使他处于孤寂、苦闷并试作自我解脱和安慰的不安与凄楚的状态中,孤鸟形象正是在这种状态下诗人那颗不安的灵魂的形象化表现。这种孤独而凄苦的形象在历代不遇文人身上都可以找到,如“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曾以“鹫鸟”自喻;空有壮志,遭遇坎坷的曹植在“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鸣”中寄托情志。陶渊明笔下的孤鸟与前代文人笔下的孤鸟共同构成了怀不遇,知音难求的不遇文人形象,不仅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声和耍求,而且还传达出他在所处时代的需求和渴望以及内心的痛苦和煎熬。归园田居其二晋义熙二年,亦即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 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归园田居五首是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这两句都应该倒过来理解:“为了罕见人事, 我来到野外,为着免于酬酢,我住进了僻巷”。须知,这不是客观的叙述, 而是主观的选择啊。诗人从官场退居到“野外”,从“野外”退处到“穷巷”,“白日掩荆扉”,又冥坐室中,“对酒绝尘想”。层层防范,躲避尘世唯恐不远,屏绝交游唯恐不及,屏弃俗虑唯恐不尽。诗人是不是太孤寂了,以至有些不近人情呢? 不,诗人仿佛要有意消除人们这种错觉,而为我们展开了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他虽无“三径”之设,却自有同道频繁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们共有一个心爱的话题。乡间的生活是简朴甚至贫困的,清静甚至寂寞的。但是,也正是这样的环境,使人们获得了共同的语言,培育起一种朴质真挚的感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移居)诗人不惜一身清苦,儿辈“幼而饥寒”(与子俨等疏),而孜孜以求的,正是这种天地间的真情。三、艺术赏析1、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内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 不尚辞采,陶渊明田园诗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语类)苏轼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痛而实腴。”(与苏辙书) 又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上卷评韩柳诗)元好问说他的诗:“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陶诗除了这种基本风格外,还有一些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旦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的诗歌。朱熹也曾谈到他豪放的一面:“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2、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陶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然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意造境。陶诗的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一、 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3、天然本色、精练传神的语言。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秋声赋、背景简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日:“六,何谓也? ” 居士日:“吾家藏书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张,有棋 局,而常置酒壶。”客日:“是为五尔,奈何? ”居士日:“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欧阳修四岁丧父,家贫,他的母亲以荻画地, 教他写字。仁宗天圣年(1030年)欧阳修成为进士。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欧阳修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嘉佑二年(1057年)二月,欧阳修主持进土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嘉佑五年(1060年),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 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等职。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上表请求外任,不准。 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熙宁三年(1070年),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1071年) 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在颍州(今属安徽省)的家中濡然长逝。苏轼评价其文时说:'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欧阳修卒谥文忠。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一生写了 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他的笔记文笔说、试笔不拘 格,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并常能描摹细节,刻画人物。欧阳修的诗也很有特色。他的些诗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社会的黑暗,他写得更多、也更成功的,是那些抒写个人情怀和山水景物的诗。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他的词,主要内容是恋情相思、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欧阳修在经学史学和金石学等方面都有成就。在经学方面,他研究诗、 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提出自己的创见。史学造诣更深于经学。 除了参加修撰新唐书250卷外,乂自著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 意在引为鉴戒。他勤于收集、整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编辑成一部考古学资料专集集古录。欧阳修的赋也很有特色。著名的秋声赋运用各种比喻,把无形的秋声描摹得非常生动形象,使人仿佛可闻。这篇赋变唐代以来的“律体”为“散体',对于赋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秋声赋被公认为是写秋的经典,文章都是作者心灵的再现,欧阳修写秋声赋也是由原因的。本文写于作者53岁时。作者晩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 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又加上这一年的秋天又如期而至。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二、内容述评秋声赋开头写道:“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欧阳修写自己正夜读书,而不是昼读书,是有讲究的。中国传统哲学认为,阴、阳是贯通于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正反两极相互对立,相互消长,交替变化,构成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阴、阳二字可概括切自然和社会现象,如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生长为阳,收藏为阴;盛为阳,衰为阴;光明为阳,黑暗为阴;乐为阳,悲为阴。秋声赋实为悲秋赋,秋与悲、 夜是搭配一致的,皆属“阴”的一面。为什么写听到声音从“西南''来,而不是从其他方位来呢?这也是有原因的。礼记乡饮酒义说: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 而盛于西北。西南是秋开始的方位,声自西南来,意谓秋天已开始降临了。秋声来了,作者为何悚然而听之呢?悚然,意谓惊惧的样子,听到秋声而心感惊惧, 说明作者怕听秋声,因秋天是肃杀衰败的。自古文土多悲秋,由自然之秋很容易联想到生命之秋、人生之秋,春去秋来,花开花谢,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作者时年已五十三岁,已步入生命的秋季,又是文人,特别敏感,故乍听秋声即生发悲伤之情。接下写到,听秋声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枚,形如筷子的小木棍,两端有小绳,古代行军,令士兵将枚横衔于口中而系于头后,以防喧哗。汉书高帝纪载:章邯夜衔枚,击项梁定陶,大破之。 作者为何联想到兵事呢?因古代秋季是用兵季节。秋声如行军队伍逼近,愈感杀伐之气渐盛。接下分别从色、容、气、意四个方面描写秋状。“其气栗冽”,写秋气凛冽, 寒意逼人。栗冽,犹凛冽,诗经七月云:“一之日籍发(bibb),二之日栗烈。” “一之日”即一月,周历一月即夏历(农历)十一月,“之日”即二月,即夏历十二月。这是古代历法常识,不可不知。诗经中的“栗烈”本是描写冬天景象的,这里用来描写秋天景象,说秋气寒冷,刺人肌骨,以加强“悲”的效果。 此处点出“气”字,为下文做铺垫。文中用“惨淡”、“栗冽”、“寂寥”等词语, 描摹出秋天的衰飒悲凉景象,以表达作者悲伤的心理感受。下文,“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秋气肃杀,余威所至,草木色变零落。古人以为,大自然中弥漫着一种气,它随四季变化而变化,春天是阳和之气,秋天是肃杀之气。 肃杀的秋气摧败万物,叶落而知秋至,敏感的文人们便咏出支支哀婉的“悲秋之歌。此文描摹秋状,追溯秋声之源,又写了秋声的影响,最后归结为秋天的肃杀之气。行文至此,主要笔墨是对自然之秋的描绘,下面即展开联想,分别从官制、四时、五行、五音、五方等方面借题发挥,大事渲染,以突出秋气之肃杀、秋声之悲凉,为正面议论和抒情做了有效的铺垫。秋主肃杀,周礼秋官 唐贾公彦题解云:“秋者,遒也。如秋义杀害收敛藏于万物也”。礼记月令 载,孟秋之月,“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因此,古代多称与律令、刑狱有关之事为“秋”。古时,审决死刑犯在秋天,清代于秋季复审死刑案件,称“秋审”。秋杀,即指秋刑。古人以阴阳配合四时节令,春、夏属阳,秋、冬属阴。 所以作者说: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古代用兵多在秋季,所以说秋季,“又兵象也”,即战争的征象。金、木、水、火、土,称五行。金,礼记月令云: “某日立秋,盛徳在金”。古人将五行分属四时,秋天属金,所以称秋天为金天、 金行(xing)、金秋、金素、金商;秋风,又称金风、金吹(chui);秋气,又称金气;秋天的威力,称金威;秋之神,称作金神。作者议论道:“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义气”,礼记乡饮酒义云:“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义”为五性即仁、义、 礼、智、信之一,与五行中的金相配,对应秋季。这里的“义气”,即上文“乃 气之馀烈”的“气”,也就是下句所说的“肃杀”之气。肃杀,严厉摧残的意思。 心,指本性、意志。此两句意思是:这就是所说的天地之义气,常常是以肃杀作为本性、意志。亦即秋气,肃杀之气也。“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天指自然界, 春生秋实,春天生长,秋天结果实。汉书律历志云:“春为阳中,万物以生; 秋为阴中,万物以成。”秋天万物成熟,成熟即既老、过盛,即衰败零落之始。汉书五行志云:“金,西方,万物既成,杀气之始也。”所以此处“秋实”, 不是赞美秋季的成熟丰收,而是感叹秋季是过盛、衰败的季节。“故其在乐也, 商声主西方之音。”写秋季与音乐方面的搭配关系。商是五音(五声)之,古代用五音即宫、商、角(jue)徵(zhi)、羽分配五时(五节)、五方,秋对应五行的金、五方的西、五音的商。西方是秋天的方位,故西方又称金方、金天、金庚,西郊又称金郊,西方的田野又称金邱,西方之气又称金精,西方之神又称金神。商属金,主西方之音。秋对应五音的“商'',故秋季又称商秋、商日、商序、 商节、商素,秋末又称商暮,秋意又称商意,秋气又称商气,秋声又称商声,秋风又称商风、商吹、商信、商戀,秋云又称商云,秋叶乂称商叶,秋花乂称商葩。 商音凄厉、悲凉、哀怨,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对应。接下去写到,“夷则为七月之律”。“夷则”,古代十二律之一,据礼记月令,十二律指黄钟、大吕、太簇、 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古人以十二律分配一年四季十二月,故称秋季为“秋律”。七月为律中“夷则”。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律中夷则;仲秋之月,律中南吕;季秋之月,律中无射。”农历七月为秋季的第一个月,称“孟秋”。史记律书云:“七月也,律中夷则。夷则, 言阴气之贼万物也。”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白虎通日:“夷,伤也;贝,法也。言万物始伤被刑法也。”夷则是七月的音律,与商声代表西方的声音一群, 都是写肃杀的秋气。“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面对秋景,听秋声,作者自然联想到“商”,生出悲伤之情。春生秋实,春长秋成, 秋季万物成熟,成熟即老,天人感应,人成熟衰老,走向死亡,易生悲伤,所以说物既老而悲伤。夷,有诛锄、削平之义,夷与戮合成夷戮词,意即杀戮。秋季万物成熟,成熟即过盛,秋气肃杀,万物凋谢,故日“物过盛而当杀”。秋季乂对应五色的白。秋为金,其色白。淮南子时则训I云:“孟秋之月 天子衣白衣,乘白骆,服白玉,建白旗。”秋于色为白,故以秋霜喻指白发,秋鬓喻指苍白的鬓发,秋发即指白发。所以,作者写到“夥然黑者为星星”,感叹由黑发青年变成白发老年。秋声赋由自然之秋写生理之秋,更是人生之秋、心理之秋,是作者宦海沉浮、饱经忧患的人生感叹,是疲惫心灵的倾诉。一次又一次的仕途挫折,对作者是,次胜过一次的心灵戕害。苏轼旷达超脱,再多再大的打击也能坦然面对, 欧阳修则沉溺感情中,无法超脱。秋声赋是悲秋赋,更是伤心赋。结尾,作者借助对童子和虫两个与自己无法共鸣的人和物的叙写,反衬自己心中有的是无法派遣的苦闷。三、艺术赏析1、角度新颖,巧于立意古代文人写秋声的作品可谓汗牛充栋,相当之多。他们都从“秋之为言,愁也”(礼记乡饮酒义)这个传统意识出发,秋总与愁相关;或者因为物候的变化,产生了离愁别恨之情;或者由于季节的更迭,产生年华易逝之感,如宋玉的 九辩、潘岳的秋兴赋。这些作品的立意大多没超过悲秋、恨秋的范围。欧阳修的秋声赋却反前人的常情,他选择了 个全新的角度来立意,确定它的中心思想。他提出:人们大可不必叹秋、悲秋,而应自悲、自恨,应反躬自省, 自我反省。这个立意确实有新意,是作者从长期政治生活里提炼出来的。欧阳修有志于政治革新,曾积极参加范仲淹等人发起的庆历新政,因而受到保守势的诬陷,先后两次贬官外任。由于经历坎坷,由于对国事的忧虑,对小人的愤恨, 他过早的衰老,而且对仕途名利也已看透了。秋声赋这篇文章写于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这年欧阳修已53岁,步入晚年。尽管这时期他渐入顺境,受到朝廷重用,在写该文的前一年结束了长达九年之久的贬官生活,回到京城加龙图阁大学士,任开封府。后儿年也步步高升,地位显赫,但意志却越来越消沉。由于他看透了世事,淡于名利,所以在本文中告诫人们不要“思其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不要追名逐利自我摧残。 这反映了他内心不平与清醒的一面。但另外一面“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却很感慨,又抱着与世无争,知足保命的成分。2、善于铺陈,精于渲染秋声赋继承了古代赋的铺陈特点,表现了作者的精细观察力、丰富想象 和卓越的艺术表现才能。全文紧扣“声”字来写。秋声本是没有形迹,不可触摸的东西,怎样加以表现,从哪个角度来写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运用多重比喻, 对秋声作直接的描摹,而且这几个比喻都不是作静态的描写,而是由此及彼,连贯而下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秋声夜至的动态画面。如果只是孤立地描摹秋声,那形象就不免单薄了。本文善于转换角度,进步间接渲染的手法,铺陈秋色、秋容、秋气、秋意。用非常精炼的语言,勾画了四幅既形象又概括的画面,以此来显示有声之秋的特征,大大充实了有声之秋的内涵。说秋义。纯粹议论,难免枯燥。但作者妙笔生花,竟能把抽象的秋义说得煞有介事,具有如此丰富的内容, 而且都紧扣肃杀、悲凉的含义,难能可贵。3、起伏跌宕,精于构思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写的非常曲折、完整。全文以有声之秋与无声之秋对比, 作为结构的基本框架。前半篇写自然界的有声之秋,后半篇写社会人生的无声之秋。文章开头部分交代环境,制造气氛,以夜的宁静衬托秋声的惊心动魄。接着从闻到听,写作者听到秋声时微妙的心理变化。在“噫嘻,悲哉”一声惊叹之后, 引出对秋声作多方面的描摹,这就为下面铺陈有声之秋作了充分准备。为了避免铺陈的平凡,故意制造曲折,借童子发问“此何声也”之后,又戛然而止,不让童子正面回答。这就给下文铺陈让开了文路,提供了驰骋笔墨的广阔空间。古人指出这结构布局是“借童子著波”(曲折意)。下面“此秋声也”,照应了上文与题目。然后作者紧扣文题,层层铺写,步步拓展,由状秋声到说秋义,再到抒秋情;从有声之秋转到无声之秋,从自然界转到社会人生,一直到篇末得出结论。 行文中既注意上下行文的转接,又注意一气贯穿。文章从开头“夜闻秋声”起, 到“夜闻虫声”止。这统的意境气氛,就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本文描摹的秋声凄切悲凉,所描绘的秋景肃杀寂寥,为什么能够表达出种 “自足自安的思想,与般的悲秋作品迥然不同?这是由于作者巧于立意、精心安排结构的结果。作者虽然在文章的前半篇极写自然界的秋声凄切悲凉,秋景肃杀寂寥,但其目的不是宣传悲秋,而是通过层层转折,引出无声之秋对人的戕害, 从而叫人们不要忧心劳形,自我戕贼,宣扬的却是种“自足自安''的思想。故与一般的悲秋作品不同。青玉案、背景简介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也是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代贺知章的后裔,因贺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年少读书,博学强记。任侠喜武,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 虽贵要权倾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宋史贺铸传)。17岁时离家赴汴京,曾任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出监临城县酒税。元丰元年(1078)改官溢阳都作院。五年赴徐州领宝丰监钱官。由于所任皆冷职闲差,抑郁不得志,自称“四年冷笑老东徐”。他因尚气使酒,终生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晩年更对仕途灰心,在任一年再度辞职,定居苏州。家藏书万余卷,手自校雕,以此终老。 这时期,他继续编成庆湖遗老后集。宣和七年(1125)卒于常州之僧舍。贺铸诗、词、文皆善。但从实际成就看,他的诗词高于文,而词又高于诗。 其词刚柔兼济,风格多样,所以张耒赞为“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靖、 施;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东山词序)其中以深婉丽密之作为最多。贺铸曾说:吾笔端驱使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