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资料.docx
受控状态:受控文件编号:DHTHX-03XXX铸造厂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文件北京XX咨询有限公司2019年9月16日第一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7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81.1 分级管控目的81.2 分级管控的依据81.2.1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81.2.2 企业安全生产资料91.3 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91.4 名词解释91.4.1 风险91.4.2 可接受风险101.4.3 重大风险101.4.4 危险源101.4.5 风险点101.4.6 危险源辨识101.4.7 风险评价101.4.8 风险分级101.4.9 风险分级管控101.4.10 风险控制措施111.4.11 风险信息111.4.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11.5 企业概况111.6 职责111.6.1 总经理职责111.6.2 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111.6.3 生产管理部门(公司办公室)121.6.4 各生产车间121.7 工作程序和内容121.7.1 工作程序121.7.2 准备阶段131.7.3 制定风险判定准则141.7.4 风险点确定161.7.5 危险源辨识171.7.6 风险评价191.7.7 风险控制措施221.7.8 风险分级管控231.8 文件管理251.9 绩效考核251.9.1 成果251.9.2 效果251.9.3 绩效考核261.10 持续改进261.10.1 评审261.10.2 更新261.10.3 沟通26第2章 安全总则272.1 编制目的272.2 编制依据282.3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282.5 职责分工292.6 单位基本情况29第3章 风险识别评价 313.1 企业危险源(风险点)及辨识标准313.2 铸造企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703.2.1 火灾及爆炸703.2.2 灼烫703.2.3 机械伤害703.2.4 髙处坠落703.2.5 尘毒危害713.2.6 噪声振动713.2.7 高温和热辐射713.3 公司风险等级分布信息表71第4章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784.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784.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784.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794.4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804.5 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制度824.6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844.7 重大安全风险公示制度874.8 安全风险变更管理制度884.9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档案管理制度904.10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监督考核及奖惩制度974.1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沟通制度984.1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教育培训制度994.1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检查与考核制度102第5章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1055.1 风险管理培训教材1055.1.1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1055.1.2 风险管理的内容1065.1.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1295.2 风险管理培训记录1315.3 风.险 口 知n训TL)Me1675.4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2025.5 安全手册2255.5.1 一般事项2255.5.2 服装2265.5.3 整理与整顿2275.5.4 通行2305.5.5 安全装置2315.5.6 安全卫生防护用具2325.5.7 跌落,掉落的灾害防止2335.5.8 机械,器具的操纵2375.5.9 化工设备、配管的操作使用2405.5.10 工具的使用2475.5.11 电气危险的预防2495.5.12 危险环境静电的预防2515.5.13 软质大包装袋的使用2645.5.14 危险物的使用2655.5.15 自燃物质的处理2705.5.16 搬运作业2725.5.17 运输车辆的搬运作业2765.5.18 有毒物,特定化学有害物的处理2815.5.19 有机溶剂的操作2855.5.20 缺氧危险的作业2885.5.21 粉状物的处理2935.5.22 火灾预防及应急时的处理2955.5.23 灾害发生时的处理2975.5.24 混合接触发火性危险品的操作2995.5.25 VDT作业(计算机操作)303第6章 风险告知卡335第7章 附表3587.1 设备设施清单3587.2 作业活动清单3597.3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3617.4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3637.5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表)3647.6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表)369第二部分隐患排査治理体系370第1章总则3711.1 编制目的3711.2 术语及定义3711.3 编制依据3721.4 基本要求3741.4.1 健全机构3741.4.2 兀善制度3751.4.3 组织培训3751.4.4 落实责任375第2章 工作任务及实施3762.1 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3762.2 责任及职责划分3762.3 隐患排查3772.4 隐患排查结果的处理3792.4.1 隐患分级3792.4.2 隐患的判定标准3802.4.3 隐患级别的确定3802.4.4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3812.5 隐患分级治理3812.5.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3812.5.2 一般隐患的整改3822.5.3 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3822.5.4 整改期间的防范要求3822.5.5 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822.5.6 隐患治理验收3872.6 档案管理3872.7 评审与更新387第3章 隐患排査项目清单3893.1 基础管理类3903.2 生产现场类404第4章 隐患排査台账4194.1 隐患排查台账4194.2 安全隐患检查表4214.3 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检查表4294.4 职业健康安全隐患检查表4304.5 隐患整改通知单4324.6 安全生产隐患通知单(排査)4334.7 安全生产隐患验收单(治理和验收)435第5章 附录样表4365.1 表1: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样表4365.2 表2: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样表4385.3 表3: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样表4395.4 表4: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样表4415.5 表5: 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4435.6 表6: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4455.7 表7:事故隐患分类汇总表4515.8 各专业隐患排查表4535.8.1 安全基础管理隐患排查表4535.8.2 区域位置及总图布置隐患排查表4585.8.3 艺隐患排查表4625.8.4 设备隐患排查表4655.8.5 电气系统隐患排查表4685.8.6 仪表隐患排查表4725.8.7 危险化学品管理隐患排查表4745.8.8 储运系统隐患排查表4765.8.9 公用工程隐患排查表4835.8.10 消防系统隐患排查表485第一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1.1 分级管控目的结合本企业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 排査、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 险,对企业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通过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企 业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1.2 分级管控的依据1.2.1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GB/T 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6441企业职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23694风险管理术语GB/T 24353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 2792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 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6441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T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DB37" 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査治理体系通则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 11 号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 31号)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安监总管四(2016) 6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4) 4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 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 31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 的决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03号1.2.2 企业安全生产资料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内部安全操作规程企业组织机构划分图1.3 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经过对本公司工作场所的现场调查分析,同时对企业现有的风险防控措施进 行适应性分析,确定本次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见表!o号单元子单元1234/表1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1.4 名词解释DB37/T 2882-2016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4.1 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 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 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x严重性。注:改写GB/T 236942013.定义2. 1。1.4.2 可接受风险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1.4.3 重大风险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1.4.4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或它们的组合。注: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四类。1.4.5 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 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1.4.6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1.4.7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 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1.4.8 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 评价结果划分等级。1.4.9 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 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1.4.10 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1.4.11 风险信息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 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系列信息的综合。1.4.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1.5 企业概况1.6 职责1.6.1 总经理职责总经理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有效运行负第一责任。其主要职责应包括:(1)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人力、 物资等资源;(2)成立体系建设推动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小组,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 方案;(3)组织制定风险分级管控的相关制度,确定各系统、各部门、各岗位职 责与责任,并定期进行督导、考核;定期组织对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估;(4)发动全员参与风险辨识。1.6.2 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和运行的主要负责人,具 体负责组织专门工作小组制定风险判定准则、风险点辨识、危险源识别、风险评 价及管控措施的制定,负责确定管控层级和运行的更新、评估等。1.6.3 生产管理部门(公司办公室)主要负责起草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体系文件,承担专门工作小组的管理 工作和方案的实施;负责本指南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对全公 司风险结果评审;负责对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 监督评估;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 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1.6.4 各生产车间负责组织全体员参加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并及时更新;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1.7 工作程序和内容1.7.1 工作程序风险分级管控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制定判定准则;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公告;持续改进规范文件管理。1.7.2 准备阶段1.721组建工作机构,业务培训组建组织机构。企业成立以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建设的领导。成立以安全机构负责人为组长,安全管理人员、设备技术人员、生 产技术人员、各车间安全、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具体组织、承担风险分 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全员培训。聘请青岛顺昌检测评价有限公司的专家分层次、分阶段讲解风险 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有关知识和标准,理解标准、统认识、掌握方法。各部室、 车间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组织员对本单位的风险评价方法、评价过程 及评价结果进行培训,培训记录登记建档。1.7.2.2 收集资料工作小组收集和研读企业的相关资料,在专家指导下,熟悉分级方法和工作 步骤,开展初步现场调査,了解企业生产艺流程和工作场所概况,编制风险分 级评估方案。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企业平面图(包括各个车间、辅助生产和维修、办公区)及周边环境;(2)安全、职业卫生及风险分级管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程;(3)组织架构图;(4)在用设备清单(特种设备可单列);(5)详细艺流程;(6)原材、辅材、过程、最终物料清单;(7)外协或外包的类型(如采掘、土建、设备大修等);(8)已识别的危险源识别清单、重要危险源清单,对应的措施(可能在危 险源清单中体现);(9)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0)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11)应急预案及演练;(12)隐患排查表(包括日常巡査、专项检查、节假日、季节、综合检査表);(13)各岗位职责或安全生产责任制;(14)特种作业人员或需持证上岗人员台账;(15)安全专篇:注:所有需提供资料的范围需涵盖加工生产。1.7.2.3 编写体系文件建立企业的风险管控制度,编制分析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作业指导书、作 业活动清单,完善设备设施清单,确定危险源辨识方法和分析评价方法,并编写 各类工作用表。1.7.3制定风险判定准则风险判定准则的制定与选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和企业的承受能力、职业健康安 全的愿景和有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密切相关。根据本公司的生产规模和行业特点,确定选用简单实用、而又各行业常用的 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LEC)进行风险的评价和分析。在对风险进行风险评价分级时,还应考虑人、财、物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可 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影响,并结合本公司自身实际和方法给出的等级判定准则, 明确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确定风险判定准则, 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应考 虑以下因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的强制性条款;一加工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及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加工行业的其他要求。依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 2004156号)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判断是否存在重大危 险源,如存在,按照法规要求登记备案重点管控。运用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LEC)进行风险评价时,对“发生事故可能造成 的后果的严重性(C)”的取值准则见(表7-1),对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取值见(表 7-2)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C)(表 7-1)分 值法律法规 及其他要 求人员伤亡直接经 济损失(万元)停 公司形象100严重违反 法律法规和标 准5人以上死亡, 或20人以上重伤1000 以上公 司停 产重大国内影 响40违反法律 法规和标准3人以上5人以 下死亡,或10人以上 20人以下重伤500 以上装 置停 行业内、省 内影响15潜在违反 法规和标准3人以下死亡, 或10人以下重伤100 以上剖 分装置 停地区影响7木雑合卜 级或行业的安 全方针、制度、 规定等丧失劳动、 截肢、骨折、听丧 失、慢性病10万以上部 分设备 停二公司及周边 范围2不符合公 司的安全操作 程序、规定轻微受伤、间 歇不舒服1万 以上1 套设备 停引人关注, 不利于基本的安全 卫生要求1完全符合无伤亡1万 以下没 有停形象没有受 损风险等级划分(表7-2)风险值风险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 限>320/I级极 其危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 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6320/2级高 度危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 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立即或 近期整改7160/3级显 著危险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 加强培训及沟通2年内 治理270/4级轻 度危险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但需定期检查有条 件、有经费时 治理<20/5级稍 有危险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1.7.4 风险点确定1.7.4.1 风险点划分原则本公司的风险点划分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 围清晰”的原则。根据生产线不同装置、作业活动等按照生产装置、辅助设施、 作业场所等功能分区进行。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 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系统检维修,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作业等操作难度大、 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重点进行管控。1.7.4.2 风险点划分方法公司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风险点的辨识:企业组织艺、技术、安全、机电 等专门小组力量,与现场车间员、管理人员起发对生产艺、设备设施、作 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排査。1.7.4.3 确定风险点本公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风险点:序号名称区域位置12345678表(7-3)1.7.4.4 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公司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将排查出的风险点名称、风险点详细位置、诱发 事故类型等信息汇总填入风险点排查表。格式见风险点辨识信息表(表7-4) 风险点辨识信息表(表7-4)填表时间:年 月 日(示例)填报单位:填表人:号风 险点 名称类 型线别所在单 位可能发 生的事故类 型及后果责任单 位责任人备 注1.7.5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对所有风险点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包括辨识方法的选择、辨 识范围的确定、辨识活动的开展等环节。1.7.5.1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公司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辨识。对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对每个作业步骤或作 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保持工作危害分析记录及危险源 辨识信息表。对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确保 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1.7.5.2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风险点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辨识过程充分 考虑四种不安全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一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材料、成品等的运输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气候及环境影响等。1.7.5.3 危险源辨识企业应组建危险源辨识工作组,在对危险源的辨识方法进行培训的基础上, 按照确定的辨识范围有组织地有序开展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步骤:发动全员参加、讲述方法、辨识、填写危险源信息、汇总、 审查补充完善。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应依据GB/T 1386I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物、 环境、管理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如,造成火 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 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 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 因等;辨识危险源也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 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例如;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 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等。危险源造成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 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 炸、中毒和室息,以及其它伤害等;危险源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 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175.4危险源辨识信息台账将按照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辨识的风险 点的危险源及可能的事故类别、位置等相关信息填入下表。(表7-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策划信息表填报单位:填表人:填表时间:年 月 日号风 险点 名称所 在位 置主 要危 险源可 能导 致作业条件 危险性评价危 险级 别典型控制措 施层 级对识别出的每项危险源,均应进行风险评价。本公司的风险评价采用作业 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评价其风险程度。评价方法过程中,对各项指标 的取值和风险程度的选择,遵循企业建设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确定的风险准则 的要求取值评价。并将评价计算结果填入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 制措施信息表(表7-5)。1.7.6.1 风险评价方法及取值标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简称LEC)。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consequence, 一旦发生事 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 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XEXC。D 值越大,说明该作业活动危险性大、风险大。根据加工企业的实际确定取值标 准如下: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表7-6)分数 值事故、事件或偏差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现场没有采 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事件或偏 差。3可能,但不经常。或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或保护 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大防护用品等),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未严格 按操作规程执行: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 在预期情况下发生。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 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事件或偏差;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 事故、事件或偏差。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能定期进行监测。0.2极不可能。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安全卫 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0.1实际不可能。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表7-7)分数值大员暴露于危险, 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数 值大员暴露于危险, 环境中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 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0.5非常罕见的暴露(1次/年)暴露发生事故事件偏差产生的后果严重性(C)判别准则(表 7-8)分 值法律法规 及其他要 求人员伤亡直接经 济损失(万元)停 公司形象1 00严重违反 法律法规和标 准5人以上死亡, 或2。人以上重伤1000 以上公 司停 产重大国内影 响40违反法律 法规和标准3人以上5人以 下死亡,或10人以上 20人以下重伤500 以上装 置停 行业内、省 内影响15潜在违反 法规和标准3人以下死亡, 或10人以下重伤100以上剖 分装置 停地区影响7不符合上 级或行业的安 全方针、制度、 规定等丧失劳动、 截肢、骨折、听丧 失、慢性病10万 以上分设备 停公司及周边 范围2不符合公 司的安全操作 程序、规定轻微受伤、间 歇不舒服1万以上1 套设备 停引人关注, 不利于基本的安全 卫生要求1完全符合无伤亡1万以下没 有停形象没有受 损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D)(表7-9)风险值风险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 限>320/I级极 其危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 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6320/2级iWj 度危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 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立即或 近期整改7160/3级显 著危险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 加强培训及沟通2年内 治理2070/4级轻 度危险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但需定期检査有条 件、有经费时 治理<20/5级稍 有危险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1.7.6.2 风险评价及分级根据5.6.1确定的风险评价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对识别 的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价;根据表7-9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D)的定 量值确定风险级别,填入表7-5中。完成的本公司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 风险控制措施信息表。风险分级是指根据风险值的大小(意味着危害程度),将风险划分不同等级, 根据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实现最终降低风险的目的。下表为本公司风险分级及应对措施,根据风险划分标准将风险分析的结果进 行评级,对于不同的级别的风险制定不同的管控措施,交由不同层级管理。等级该危险源出现不可承受风 险时责任级重大红立即停产、撤人,做好应急公司二级较大橙立即采取措施,做好应急公司三级一般黄制定整改方案车间四级、五级低风险蓝下达整改指令班组立即提醒、改进岗位图1.1.7.6.3 确定重大风险重大风险是企业日常风险分级管控的重点,重大风险的确定按以下原则判定: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判定为重大风险:对于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中强制性条款的;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 条件依然存在的;涉及重大危险源的;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咼级别的风险的;有限空间、高压电器抢险等作业现场9人以上的;1.1.1.1 .1 相关方投诉涉及事故隐患的。1.1.1.4 风险点级别确定按照风险点内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风 险点的名称、类型、风险级别等信息填入风险台账,即风险点分级管控清单。1.7.7 风险控制措施1.7.7.1 风险控制的策略性方法风险控制的策略性方法有减轻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回避风险、 应急措施等。1.7.7.2 风险控制的技术性方法风险控制的技术性方法按如下顺序选择排除、替换、降低、隔离、程序 控制、保护、纪律等。1.7.7.3 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风险控制措施应结合加工企业的实际艺技术、设备设施、国家和行业法规、 标准等,充分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在制定控制措施时,按如下顺序选择控制措施: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 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5)应急处置措施等。制定控制措施前, 应首先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该项风险,应提出 改进的控制措施。7.7.3.1 设备设施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应包括;报警、联锁、安全阀、限位、 过卷等艺设备本身带有的控制措施和消防、检查、检验等常规的管理措施。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应包括;制度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 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素质等方面。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直至风险可以接 受。7.732对确定为重大风险的,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尽可能地采取较高 级的风险控制方法,并多级控制。需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才能控制的风险,制定控 制该类风险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方案。1.7.7.4 编制风险控制措施对辨识确定的所有危险源按照法规、艺、管理等要求制定风险管控措施, 填入表7-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信息表中,形成分级控制 和隐患排查的依据和责任划分的依据。对确定的风险点,按照7.7.3的原则,考虑法律法规、经验、安全管理技术、 常规控制措施和行业发展水平,制定与企业、社会及行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管控 措施。管控措施分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包括培训、个体防护和应急控 制等措施。编制的风险点管控措施填入风险点分级管控清单,作为分级管控 和隐患排查的依据。1.7.7.5 评审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风险;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1.7.8 风险分级管控1.7.8.1 风险分级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 “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4级、5级山级:蓝色风险;低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班组 应引起关注,负责D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所属岗位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 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 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3级'C级:黄色风险;一般危险,需要控制或整改。车间应引起关注, 负责C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所属班组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 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 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 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2级'B级:橙色风险;较大危险,应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较 大及以上风险危险源应重点控制管理,由各业务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 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 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1级仪级:红色风险;重大风险,极其危险,应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 业。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公司应制定管控措施,进行重 点管控。1.7.8.2 风险分级管控的原则本公司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 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分为公司级、车间(部门)级、班组级及岗位级等四级进 行管控。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 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上级 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例如:公司 管控的风险,车间、班组、岗位均应进行管控。1.7.8.3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层级公司应在每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将包括全部风险点及各类危险源 的风险分级管控层级信息,填入风险点分级管控清单中;同时绘制企业风险 点的“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并按规定及时更新。1.7.8.4 风险告知本公司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 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 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 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1.8 文件管理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 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台账、危险源统计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较大风险时,其辨识、 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应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产生的文件进行管理。如风险判定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