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全册各章节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docx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全册学案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2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14章末总结23第2章 神经调节31第1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3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39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47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62第5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70章末总结78第3章 体液调节86第1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86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97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11章末总结122第4章 免疫调节130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30第2节 特异性免疫139第3节免疫失调151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161章末总结167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76第1节植物生长素176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189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98第4节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206章末总结215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学法指导标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1.理解内环境的核心概念,1.通过讨论内环境的主要组 解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建立人体内的稳态与平衡成成分及其理化性质,形成结 读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观(生命观念)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2 .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2.通过分析体液各成分相2.通过构建人体细胞通过内 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互转化的模型图,培养理性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 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思维能力(科学思维)换的模型,理解内环境的含义境的形成和维持3.通过分析人体内环境物与作用3 .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质组成,关注人体健康(社3.应用归纳概括法,理清血 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会责任)浆、血液、血清、血浆蛋白、环境间的物质交换血红蛋白等易混概念必备知识、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 .体液(1)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 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2)组成及比例存在于细胞内,存在于细胞外,约占2/3约占1/32 .内环境及其各组分(1)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a.血浆: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组织间隙液。c.淋巴液:存在于淋巴管中,是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2)内环境的作用: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名师点拨(1)血液W体液,血浆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 巴液,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 部分。(2)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 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3)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动物的个概念,单细胞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 环境。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蛋白质:7%9%/ .无机盐:约1%血液运输的其他物质:少量逐f - 蛋白质 无机盐(2)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成分的异同点:成分和各成分含量相近,但又不完 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有渗透压、酸碱度、温度三个方面(1)渗透压:指溶液中 溶质微粒 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 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无机盐、 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dH为7.357.45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HCOH2c3等物质有关。(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亚C左右。名师点拨(1)血浆渗透压与质量分数为0. 9%的NaC!溶液渗透压大致相等,故0. 9%的NaCl 溶液为血浆的等渗溶液,又叫作生理盐水。(2) 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K+主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三、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 .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细胞作为个开放系统,可以直接与 内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 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 正常的生命活动。2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 各个系统 的参与。 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 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互动探究关键能力主题学习体液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情境探究观察下列图示,探究相关问题:小C(1)图A草履虫和图B中的血细胞生活环境有何不同点?(2)图B中的血细胞和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分别是什么?(3)根据图C及所学知识,归纳出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及细胞内液之间的关 系?(4)尿液、汗液和泪液属于体液吗?(5)下列物质哪些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并说明原因。纤维蛋白原尿素呼吸酶消化液血红蛋白胰岛素答案:提示:(1)个体的血细胞生活在血浆(内环境)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 外界水环境中。(2)血管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等血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血管壁细胞所处 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3) 、淋巴液(4)不属于,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尿液、泪液和汗液既不是细胞内 液也不是细胞外液。(5)不是内环境成分,存在于细胞内,存在于外界环境。归纳总结1 .细胞外液(内环境)各成分的比较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生活各种血细胞体内绝大多数细胞淋巴细胞的细胞成分从消化道吸收而来;从组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由消化道吸收而 来源织液中回渗而来;淋巴液在渗出到细胞间形成;来;组织液渗入毛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细淋巴管形成化学营养物质、代谢废物、2、C02与血浆相比,除蛋白质与组织液成分大体 成分等气体、血浆蛋白、激素等含量低外,其他成分大相同致相同2 .用单、双向箭头判断内环境成分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单箭头!淋巴液形成:组织液 一淋巴液.1淋巴液流向:淋巴液一浆双箭头!组织液5=血浆'组织液=金细胞内液 结论 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液3 .内环境成分判定项目成分举例内环境可以气体成分存在的物质营养成分 调节成分 代谢废物氧气、二氧化碳等水、无机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激素、抗体、组胺等尿素等内环境不应只存在于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存在的物质物质的酶等与外界相通孔道中消化酶'纤维素等 的物质(包括不能被吸收的物质)存在于细胞膜的物载体等质经典例题例1(2021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期末)如图表示人体不同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位于图中的cB.c中的水可来自组织液、淋巴液和消化道等C.图中a处的CO2浓度最高D.组织细胞的代谢废物大部分经b进入c答案:B解析: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c血浆中的水可 来自组织液、淋巴液和消化道等,B正确;C02在组织细胞中产生,所以图中d 处的CO2浓度最高,C错误;组织细胞的代谢废物大部分经a组织液进入c血浆, D错误。素养解读通过“内环境的成分、组成和相互转化”等内容的分析,能运用模型构建法 理清关系,明晰概念,渗透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的考查。素养落实1. (2021辽宁协作校高二联考)下列有关人体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叙述, 错误的是()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都属于细胞外液B,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C,淋巴液渗回血浆和组织液的量相等D.淋巴液含有的蛋白质的量比血浆含有的少答案:C解析: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都属于细胞外液,A正确; 血浆和组织液都是体液的一部分,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正确;淋巴液汇入血 浆,不能渗回组织液,C错误;淋巴液和组织液中含有的蛋白质的量比血浆含有 的少,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D正确。主题学习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情境探究阅读教材P5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 血浆的渗透压相当,称为血浆的等渗溶液。为什么静脉注射时要用0.9%的生理 盐水?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将会对细胞造 成怎样的影响?(2)人体剧烈运动后,会有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中的pH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请在图中画出运动前后血浆pH变化曲线。血浆PH 7.4。温动运盛止(3)组织水肿是指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 请结合渗透压的概念及下图所示模型,思考为什么营养不良会导致组织水肿。血浆q 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液(4)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请分析水肿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1)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与血浆的渗透压相同,是血浆的 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 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进而影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2)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HCO3可以和产生的乳 酸反应,从而不会引起血浆pH的剧烈变化,将pH维持在7.357.45这个正常 范围内。时间开始运动运动停止(3)营养不良会造成血浆蛋白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对水的吸引减小, 水分过多地流向组织液,从而造成组织水肿。(4)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吸水增 多形成组织水肿。归纳总结1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1)决定因素: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决定,其中细胞外液 渗透压90%以上是由Na+和。决定的。(2)大小: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 压。率(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JV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低,(3)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因素比较(以血浆为例)组织液、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所以营养不良对血浆渗透压的影响较大。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比较高,对血浆渗透压的影响比较大,使得血浆渗 透压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常常感觉渴。2 .组织水肿的实质及原因分析(1)实质:组织液总量增加。(2)原因分析:渗透压的失衡,即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渗透压降低是组织 水肿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 压升高,组织液吸水造成水肿。营养不良:摄入蛋白质不足,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 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造成水肿。毛细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蛋白质等不能渗入毛细淋巴管而使组织液渗透压升 高,吸水造成水肿。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细胞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吸水造 成水肿。肾小球肾炎: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大量进入组 织液,造成水肿。经典例题例2 (2021辽宁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二月考)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 项是()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亦然C.人的红细胞置于高渗溶液中会失水皱缩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多则渗透压大 答案:D解析: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A正确;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 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 越大,反之亦然,B正确;人的红细胞置于高渗溶液中会失水皱缩,C正确;细 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多则溶液渗透压 高,D错误。素养解读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对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结合 内环境的成分、各组分之间的相互转化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对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渗透着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的考 查。素养落实2. (2020黑龙江大庆中学高二期中)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 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原因是()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B.增加体内水分C.增加体内无机盐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答案:A解析: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使血液保持正常的渗透压,维 持了细胞的生活环境稳定,A正确;注射生理盐水可以增加体内水分,但不是与 血浆浓度基本相同的原因,B错误;注射生理盐水可以增加体内无机盐,但不是 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的原因,C错误;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 9%的氯化钠溶液, 注射生理盐水不能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D错误。主题学习三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情境探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结合初中学过的人体消化、呼吸、 循环、排泄等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 Na+、葡萄糖、氨基酸和2等分别是经过什么途径进入内环境的?(2)参与维持pH的HCO3/H2c。3是怎样形成的?(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CO2 )是通过哪些系统排到体外的?(4)分析外界环境中的?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机物氧化分解,至少需要穿过几 层生物膜(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单层细胞构成)。答案:提示:(1)Na+等离子来自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可直接被吸收。葡萄 糖、氨基酸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 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小肠内的Na+、 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 各处毛细血管中,再经过物质交换进入组织液和淋巴液中。02从外界空气中获 得,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经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 管,再通过气体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液。(2)细胞代谢产生的C02与0结合,形成H2c。3 ,然后在碳酸肝酶的催化 下发生反应:H2c。3 T H+ HCO (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分泌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以及 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4) 11层,进肺泡细胞(1层)+出肺泡细胞(1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到 达血浆(2层)+进红细胞(1层)+出红细胞(1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到达 组织液(2层)+进组织细胞(1层)+进线粒体(2层)。归纳总结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1)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营养物质(如水、 葡萄糖、氨基酸等)小肠绒毛壁、闻_循环系统一的织处的.毛细血管壁浆 运输 毛细血管细胞内 I细胞膜JT组织液)细血管唾(2) ?进入细胞内被利用呼吸道肺肺泡壁、血循环系统组织处的毛,泡细血管壁,液运输细血管线粒体膜引细胞膜S 一毛细血管壁线粒 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肺泡。(3) C02排出体外与2进入细胞内所经历的途径正好相反。二氧化碳浓度最 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的线粒体。(4)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两因毛细血管壁血函半彎而画.汁腺分泌瞬卜肾小管和集合管参与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 系统。经典例题例3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废物A.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都必须通过细胞外液才能完成D.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答案:C解析:通过消化系统完成,可通过排泄系统完成,A错误;体液包括内环境 和细胞内液,B错误;为细胞和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都必须通过细 胞外液才能完成,C正确;表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D错误。素养解读本题从营养物质和。2的吸收,代谢废物和COZ的排出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 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渗透着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的考查。素养落实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II、III、IV表示 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或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 n内的葡萄糖通过进入血浆和淋巴液C.表示重吸收作用D. IV表示的器官是皮肤答案:B解析:I是内环境与体外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并能为内环境提供。2和排出内 环境的CO?,这说明I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 细血管壁,a正确。n内的葡萄糖通过只进入血浆,b错误。in是泌尿系统, 表示重吸收作用,c正确。w表示的器官是皮肤,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 来排出些代谢废物,d正确。课堂小结主要包括青喜木内环球 主要理化性质主要通过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系统单细胞生物,、 =Q卜界环境I包括国度)解透圧)酸碱度(pH 课堂检测1 .下列叙述,正确的打“ J”,错误的打'X"。(1)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X )(2)人体细胞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Na+ ( V )(3)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X )(4)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X )(5)剧烈运动会导致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 X )(6)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X )(7)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COa的含量相等。(X )2 .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8 .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 ,细胞外液约占2/3C.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淋巴液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答案:C解析: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人体的体液中, 细胞内液约占2/3 ,细胞外液约占1/3 , B错误;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 接生活的环境,C正确;淋巴液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少的蛋白质,而血浆中的蛋白 质含量较多,D错误。3. (2020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月考)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血浆蛋白的合成B.丙酮酸的氧化分解C.乳酸被缓冲物质中和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答案:C解析: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A错误;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的场所是细 胞内,B错误;乳酸由细胞产生后,进入血液中,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中和,C 正确;食物中的淀粉的消化发生在消化道中,D错误。4.分析下列有关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方面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K+和C厂浓度C.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答案:B解析: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方面,A正确;血浆渗透 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Na+和。,B错误;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 C正确;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c左右,D正确。5. (2021山东滕州一中高二定时训练)高等动物心肌细胞从外界获得葡萄糖的 途径是()A,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内环境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内环境循环系统细胞D,外界食物一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答案;B解析;高等动物体内心肌细胞从外界获得葡萄糖的途径是;外界食物中的淀粉、 蔗糖等糖类经消化系统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后,葡萄糖经循环系统运输到内 环境,由内环境直接与心肌细胞进行物质交换。6. (2021辽宁锦州二中高二月考)如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 质交换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人们把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内环境包括图中的标号部分,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2)图中CO2浓度最高的是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 是以方式从组织细胞到达血液的。(3)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4)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是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5) A与D相比,成分中明显少的物质是。答案:(1)细胞外液;ABD; AD (2) E:自由扩散(3)消化系统;循环系统(4) A (5)蛋白质解析:(1)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包括A组织液、B淋巴液、D 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A组织液和D血浆。(2)组织细胞中 的COZ在E细胞内液中产生后,通过自由扩散进入A组织液,再通过毛细血管 壁进入D血浆,所以CO2浓度最高的是E细胞内液。(3)组织细胞所需要的营 养物质需要通过消化系统的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并运输到细胞间隙,才能到达各种 组织细胞。(4)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是A组织液。(5) A 组织液与D血浆相比,成分中明显少的物质是蛋白质。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课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学法指导标1.以血糖、体温、pH和渗1.通过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建立1.运用稳态与平衡观阐明机 解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稳态与平衡观(生命观念)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读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2.通过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 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定,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常生命活动 正常生命活动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科学思维)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分析稳2.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3.通过分析稳态失调的实例,养态失调的原因与表现,理解机 官、系统协调一致地共同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并关体器官、系统对于内环境稳态 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心和影响他人(社会责任)的重要作用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必备知识、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原因(1)外因:外界环境的变化。(2)内因: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2.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1)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比较自来水、磷酸盐缓冲液、生物材料(肝匀 浆)在加入酸或碱后引起pH的变化,定性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体内液体环境与 缓冲液相似,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2)方法步骤籽25me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01 pH计或pH试纸测试起始的pH,并作记录一次加一滴0.1 mol/L的HC1.然后轻轻 摇动 加入5滴后再测pH,测定并记U来水、 磷酸盐缓 冲液、生 物材料(肝 匀浆)依次 进立实婪求一次pH. H至滴人30滴为止充分冲洗烧杯并向K中倒入25 mL自来 水.记录起始pH,再如以上操作一滴 一滴加入0.1 mWL的Na()H.测定并记 衆pH充分冲洗烧杯.分别用缓冲液、肝匀 浆代替自来水亜复以上步骤.并记录 结果以4)上!为纵坐标.以酸或状的満敷 为横坐标并氾朮数据作图 pH计或pH试纸 pH 酸或碱的滴数(3)实验结论生物材料类似于缓冲液 ,加入少量酸或碱不会发生pH的 大幅度变动 人体内环境中也有很多 缓冲对 ,其中最重要的是 HC03/H2c。3,其次还有HPOt/H2Poz等。当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后, 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3 .实例体温变化(1)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差异。(2)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 J。(3)尽管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c 4 .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 调节作用 ,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 的相对稳定状态。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及意义1 .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基础(1)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 _基 (2)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2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探究历程 神经系统 神经调节3.内环境稳态失调: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曲)一定限度的。4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1)内环境稳态形成的原因 代谢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2)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5 .稳态概念的发展(1)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 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2)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等。(3)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血压、心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 的稳态。(4)在群体水平上,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存在稳 态。特别提醒内环境稳态W绝对的稳定: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相对稳定状态,即内 环境的各种成分、理化性质在允许的范围内波动,是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内环 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在内因和外因的干扰下会发生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如发烧、脱水、高血糖等。互动探究关键能力主题学习一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情境探究阅读教材P7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梳理实验思路、实验现 象及原因,回答相关问题:(1)该实验的结果会出现误差吗?误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实验过程中,在5、6、7三个步骤中出现了三次的“充分冲洗烧杯”,这样 做的目的分别是什么?(3)该实验中,缓冲液的pH变化为什么与自来水的不同?(4)根据该实验的原理与结果,尝试对肝匀浆维持pH稳定的机制进行解释。 答案:提示:(1)实验是有误差的。误差产生的原因:加入酸、碱后不摇动 或摇动不均匀、不彻底。加入酸、碱后不待其稳定就立即测pH。肉眼分辨 色度有误差。试剂配制的浓度或使用的量不准确。烧杯清洗不干净等。(2)第一次是为了避免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使实验现象不明显; 第二次和第三次是为了防止不同的实验材料混合,影响实验效果。(3)缓冲液加入少量酸或碱后,p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磷酸盐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4 ,其中NaH2PO4呈酸性,当加入少量NaOH时,NaH2P04可 以中和OH- ; Na2Hp4呈碱性,当加入少量HC1时,Na2Hp4可中和H+ 自来水则不同,加入酸或碱后,pH变化明显。(4)生物实验材料维持pH稳定的机制: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H2Pol/HPOt、 H2cO3/HCO等,它们能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归纳总结L进行该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加入酸或碱时,要一滴一滴加入,并严格控制滴数。(2)冲洗烧杯一定要充分,否则将影响实验结果。(3)生物材料至少选两种进行实验。(4)绘制pH变化曲线时一定要用不同颜色的笔或实、虚线标明。2.血浆pH维持稳态的调节机理(1)原理:内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弱酸和弱酸强碱盐组成的缓冲对,如H2cO3/HCOH2POJ/HPQ2等,其作用是结合内环境中过多的酸或碱,以维 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2)调节过程(以H2cO3/HCO缓冲对为例)当酸性物质(如乳酸)增加时:C3H603 amp; +Na+ amp; +HCO3 amp; -» amp; C3H503Na amp; +H2CO3 乳酸 amp; amp; amp; amp:乳酸钠amp;碳酸H2C03 amp; -» amp; H20 amp; + amp; C02 T 不稳定 amp; amp; amp; amp;经呼吸系统排出当碱性物质(如Na2co3 )增加时:Na2co3 + H2cO3 - 2 NaHCO3过多的NaHCO3可由肾脏排此从而延缓了体内的碱性变化。经典例题例1取甲、乙两个试管,向甲试管内加入血浆,乙试管内加入等量的蒸储水,用 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试管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盐酸或NaOH溶液,摇匀 后,再用pH试纸检测。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能可靠 B. “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馆水充分混合,确保pH试纸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储水的pH变化明显D.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加入酸或碱后,pH恒定不变答案:D解析:甲试管的血浆中具有缓冲物质,加入酸或碱时,pH会有一定的波动,但变 化不明显;乙试管加入的是蒸储水,无缓冲物质,在本实验中为空白对照,加入 酸或碱时,pH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素养解读通过对“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的实验目的与过程分析,明确生物体维持 pH稳定的机制,理解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同时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与技能, 渗透对实验探究、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的考查。素养落实1 . (2021辽宁丹东宽甸二中高二质量测试)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的代谢活动均可以影响内环境的稳态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生病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稳态的有关内容。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不会生和其相关 的病,但有可能患遗传病等,C错误。主题学习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及意义情境探究L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答案:提示: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发高烧时, 各种酶的活性发生变化,代谢紊乱,机体功能异常。发热时机体处于种明显的 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 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 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此出现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癫痫,因此应注意及时采用 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2 .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这会 带来怎样的后果?答案:提示:内环境渗透压会降低。当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 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 乱。严重时人体会出现疲倦、全身不适、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3 .援藏的技术人员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 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提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 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 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 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4 .在夏季炎热的日光下,人长时间工作,体内热量若不能及时散失,会造成中暑。“中暑”的病人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试解释其原因。答案:提示:“中暑”的病人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导致体温升高,酶活性降低, 进而引起细胞代谢紊乱。5 .如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分析并探究以下问题: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血清葡萄糖223mg/dL60 110甘油三酯247mg/dL50 200总胆固醇280mg/dL150 220(1)由表中数据可推测该男子可能患有何种疾病?(2)每种成分的正常参考值是个范围,这说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有什么特点?答案:(1)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归纳总结1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一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 .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基础(1)图解皮肤泌尿系统消化 一残渣 排溃(2)直接参与的器官与系统消化系统消化道营消化道毛细血管呼吸系统肺泡営肺毛细血管co2泌尿系统 大部分血管T肾脏形成尿液代谢废物循环系统由上述内容可看出血液是所有生命活动的中转站,它的成分能充分反 映机体的健康状况3 .内环境稳态失调归纳 (1)理化性质失调: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pH的偏高或偏低均会影响 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紊乱;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体温失调温度偏高或偏低会影响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紊乱。(2)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失衡;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血 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代谢废物含量升高,可导致尿毒症; 。2缺乏,如缺铁性贫血,可导致乳酸中毒;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 搐现象;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经典例题例2新冠肺炎疫情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该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对人体内环境稳 态产生影响。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B.病毒的入侵一定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C,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D.维持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答案;B解析;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机体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并积累,A正确;病 毒入侵可能会引起感冒、发烧等破坏内环境稳态的现象,但是由于人体有免疫系 统,内环境稳态也可能不被破坏,B错误;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 官和系统的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C正确;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 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正确。素养解读“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主要调节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 节基础与意义,常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既考査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又 渗透着对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考查。素养落实2. (2021山东济南历城二中高二月考)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靠机体的调节, 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除哪项外都支持这观点()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内容易引起“空调病”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