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doc
院外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一、 现场环境评估:在确认院外不明原因倒地的患者是否为心脏骤停之前就先要确认周环是否安全。由于现场救援的第一原则就是保证自己的安全(尤其是对非专业人而言)因此在施救前判别救助地点是否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一般来说如果不明倒地事件发生在普通的路边或是家庭中与灾害性事件无关,通常周围环境是较为安全的。若是车祸等事件就需要注意周围的车辆可能会对伤者和救援者造成伤害,必要需要转移伤者以保证救援者的安全。若灾害事件所致则需要对异常情况作出判断,以避免在过程中受到继发事件的威协,以免不必要的伤害。二、评估患者1、判断患者的意识: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喂,你怎么了?”确认患者意识丧失。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确认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10秒)。判断呼吸:解开上衣看-病人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口鼻有无出气,约5秒(1001、1002、1003、1004、1005),确认呼吸停止。(意识、脉搏、呼吸同时判断)。2、呼救:高声呼救并寻求旁人帮助,“快来人呀,这里有人晕倒了快拨打120”。3、安置体位:仰卧位放置硬质平面上,头、颈、躯干保持一条直线。4、记录复苏时间。二、行心肺复苏(CPR)1、首先行(C)胸外心脏按压:部位-1)剑突上两横指(胸骨中下1/3交界处)即一食指、中指放肋边缘向上滑倒胸骨底部,另一手手掌根部靠在手指上,第二只手重叠交叉,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骨,两手重叠、手指相扣,左手五指翘起,双肘关节伸直,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按压30次;2)两乳头连线中点即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手指相扣,左手五指翘起,双肘关节伸直,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说明:(按压和放松时间1:1,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对儿童及婴儿则至少胸部前后径的13)。2、 (A)开放气道;判断颈部无损伤,患者置于仰卧位,判断无义齿,头偏向一侧,清理口鼻分泌物,头复位。开放气道方法:1)仰头举颏法:抢救者将一手掌小鱼际(小拇指侧)置于患者前额,下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帮助头部后仰,气道开放。必要时拇指可轻牵下唇,使口微微张开。注意事项:a、食指和中指尖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b、不能过度上举下颏,以免口腔闭合。c、头部后仰的程度是以下颌角与耳垂间连线与地面垂直为正确位置。d、口腔内有异物或呕吐物,应立即将其清除,但不可占用过多时间。e、开放气道要在3-5秒钟内完成而且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通畅。2)仰头抬颈法:病人仰卧,抢救者一手抬起病人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侧下压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气道开放。3)双手抬颌法:病人平卧,抢救者用双手从两侧抓紧病人的双下颌并托起,使头后仰,下颌骨前移,即可打开气道。此法适用于颈部有外伤者,以下颌上提为主,不能将病人头部后仰及左右转动。注意,颈部有外伤者只能采用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不宜采用仰头举颏法和仰头抬颈法,以避免进一步脊髓损伤。注意事项:食指和中指尖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不能过度上举下颏,以免口腔闭合。头部后仰的程度是以下颌角与耳垂间连线与地面垂直为正确位置。口腔内有异物或呕吐物,应立即将其清除,但不可占用过多时间。开放气道要在3-5秒钟内完成,而且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通畅。3、 (B)人工呼吸:(1)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吹起见胸廓抬起即可,嘴包严患者的口部。(2)口对鼻人工呼吸,有些情况下,不能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牙关紧闭、口部严重损伤或抢救者不能将病人口部完全紧密地包住等。这时应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具体方法:一手按于前额,使病人头部后仰,另一手提起下颌,并使口部闭住,抢救者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口包住病人的鼻部,用力向病人鼻孔吹气。4、 CPR操作要点:按压与人工比例为30:2,持续进行5周期2分钟CPR(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再次判断效果,时间不超过10秒。四、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可扪及颈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以上;瞳孔由大缩小,对光反射恢复;口唇指甲由紫绀变红润;自主呼吸恢复。结束后,整理病人,头偏向一侧等待进一步救治,计录时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