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计划总结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doc
-
资源ID:68453464
资源大小:1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思想品德教学计划总结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doc
思想品德教学计划总结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根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构成和社会性开展的综合课程。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力求打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方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知识在互相联络中得到和谐开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的”。一、教材分析该教材按照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加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兴趣性,方式爽朗,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上下册教材各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四个主题,各单元体例构造如下: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展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考虑或开展相应的活动。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考虑方向或提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征询题。作用相对灵敏。情境对话:一般是通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协助学生对本人得生活经历进展反思和整理,深化地感受本人、感受别人。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协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材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造、搜集整理信息等。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表达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消费生亲切感,加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白框:启发学生表达本人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本人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制造者。二、教学理念1、全面把握课程目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目的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协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构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习惯和参与社会的才能,掌握必备的根底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的。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在教学时要擅长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征询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开展学生的生活经历,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构成符合社会标准的价值观。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构成和社会性开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本身与外界的互相作用来实现的。老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敏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爽朗的开展提供充分的空间。留意引导学生从本人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觉察和处理征询题,要及时鼓舞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制造性的考虑,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严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络,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络起来。教学内容能够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开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络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开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亲切联络,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老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制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遭到教育,获得经历,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习惯社会的才能。三、教学建议1、积极转变观念(1)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方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方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按照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构本钱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开放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制造性地使用教材。要留意联络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关注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征询题和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征询题、预设的活动进展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的,灵敏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加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的品德构成和社会性开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历,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协助他们尝试着去处理生活中的征询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个性开展,在根本的是非标准根底上,同意他们在多元价值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展开放性的、开展性的、鼓舞性的评价,协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3)树立与时俱进的老师观新课程理念下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敏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方式,协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为到达如此的目的,我们要放低姿势,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推断,不用既定的结论代替学生的考虑;要和学生交朋友,勇于面对真实的本人,要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勤于学习,不断吸收时代的信息,与时惧进;关于教材倡导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展探究和创新。2、留意整体把握为了表达一种儿童文化,使教材能真正成为学习喜欢的朋友,让他们愿意与教材中的儿童对话,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有特别多细腻的生活场面和真实个案。然而教材中的范例只是一种提示,它并不是唯一的或最好的。因而,我们要通过这些提示去整体把握教材,既能够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又能够按照本人的教学需要进展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第二学期1 2.252.26 可爱的地球 1课时 2月25日上课2 3.13.5 可爱的地球 2课时3 3.83.12 从世界看中国 2课时4 3.153.19 从世界看中国 1课时我们互通有无 1课时5 3.223.26 我们互通有无 1课时网络连接你我他 1课时6 3.294.2 网络连接你我他 1课时地球在“发低烧” 1课时7 4.54.9 地球在“发低烧” 1课时天有不测风云 1课时 清明节放假8 4.124.16 天有不测风云 1课时许多物种消失了 1课时9 4.194.23 许多物种消失了 2课时10 4.264.30 可怕的物种入侵 2课时 期中考试11 5.35.7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2课时 国际劳动节放假12 5.105.14 战争何时了 2课时13 5.175.21 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2课时14 5.245.28 我在结合国作报告 2课时15 5.316.4 我的这6年 2课时16 6.76.11 去中学看看 2课时17 6.146.18 我们的毕业典礼 2课时 端午节放假18 6.216.25 复习 期终复习19 6.287.1 考核 期终考试7月1日放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