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武昌九曲亭记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docx

    • 资源ID:68480570       资源大小:45.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武昌九曲亭记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docx

    武昌九曲亭记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武昌九曲亭记教案一、导入这一节课我们将近距离接触九曲亭,看看苏子如此倾心的小亭到底有何可爱之处。二、疏通并理解课文第二、三段。(一)学生对照注释,试翻译。(二)师生共同疏通,落实文句翻译。1、主要词句适:去往效:显示,呈现。席众客:坐得下,容得下。睥睨:斜着眼睛看。陈:陈列,陈设。厌:满足责:责备。胜:优美的景致。(三)探究第二段文意1、子瞻在西山废亭“睥睨终日”的原因是什么?明确:(1)此处有地势之利:“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者至此必息”,供游者休息。(2)此处可得赏景之乐: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就此赏景,子瞻自得其乐。(3)此处有废亭,有树百围,不可加以斧斤,难以修亭,子瞻心存遗憾,“睥睨”既有赏景之喜,又含建亭之心。2、试赏析本段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明确:妙用动词,“倚”、“荫”、“俯视”、“仰瞻”、“旁瞩”等动词的运用,既引出了美妙的景致,又使景物之中饱含了人的情趣。“倚”的闲适洒脱,“荫”的惬意舒适,“俯视”的居高傲气,“仰瞻”的凝神敛气,“旁瞩”的游目骋怀,“笑”的自信潇洒,所有景物都为“我”所用,体现了景中之“我”的人情美,此段景物可称“有我之境”。主人公的形象与情致完美地融合在景物之中,又为下文表达“适意为悦”之情做铺。(四)探究第三段文意1、联系本文写作背景及回忆少回忆,体味“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这句话的含义。明确:少年轻狂,翩然独往山水之中,以至见者以为仙人。然而少年已逝,时过境迁,命途多舛,只能洒脱。作品难免也沾染了一些虚无主义的色彩,但这对作品的质美并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反而使本文的情致显得更真纯。这种快乐是杂有烦恼的,或者说苏轼兄弟是用这种快乐来征服烦恼的。消除内心迷惘的不仅仅是外物,而更重要的是内心“无愧于中,无责于外”的人生态度,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胸怀,他们才能真正如赤子一般的面对自然,寻找快乐,解读人生,诠释自我。三、结合文意,深入鉴赏。1、结合全文,试分析子瞻之“乐”的内涵。明确:(1)游山玩水,建亭赏景,有赏心悦目之乐;(2)寄情山水,忘却烦恼,有怡然自适之乐;(3)无愧于中,无责于外,有超然洒脱之乐。(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可适当展开。)3、试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文章巧用双线结构。描写苏轼游山建亭行动与赞美苏轼“适意为悦”的情怀相辅相成,而以后者为主线。每段结末之句前后呼应,使文章脉络清楚,结构清晰。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炉,景致美、人情美、哲理美浑然一体。句式运用上,长短相间,整散结合,严整之中有富于变化,增强了文章的音韵美。(学生就其中一点做出分析即可,教师要从旁引导辅助。)四、作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500字的小作文。武昌九曲亭记赏析武昌九曲亭记1宋苏辙子瞻迁于齐安2,庐于江上3。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4,陂陁蔓延5,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6,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7,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8,乘渔舟,乱流而南9。山中有二三子10,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11,相携徜徉而上12。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13。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14,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15。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16,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17,皆效于左右18。有废亭焉19,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20,不可加以斤斧21。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22。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23,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24。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25。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26,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27。方其得意28,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29,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30,要之一饱31,而同委于臭腐32。夫孰知得失之所在33?惟其无愧于中34,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5。【注释】1武昌九曲亭:据清一统志说:“九曲亭在武昌县西九曲岭,为孙吴遗迹,宋苏轼重建,苏辙有记。”武昌,今湖北鄂城。2子瞻:苏轼的字。齐安:古郡名,即黄州,今湖北黄冈。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有人告发他作诗文讪谤朝廷,被贬往黄州,充黄州团练副使。4江之南武昌诸山:黄州与武昌(今湖北鄂城)隔江相对。武昌诸山,指樊山,又名袁山。苏轼有记樊山,其中说:“自余所居临皋亭下,乱流而西,泊于樊山,为樊口。循山而南,至寒溪寺,上有曲山,山顶即位坛、九曲亭,皆孙氏遗迹。”又答秦太虚书:“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5陂陁(ptuó):不平坦。6浮图:梵语,亦作佛图、浮屠,即塔也。精舍:佛寺。7隐蔽松枥:林木丰茂,隐蔽天地。“枥(lì)”,同“栎”,即柞(zuò)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橡,叶子可喂柞蚕。8策:也是杖。杖策:谓扶杖。9乱流:横绝江水。10二三子:指若干青年儒生;语出论语,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们一种称呼。11幅巾:不著冠,但以幅巾束首。幅巾迎笑:表示苏轼与山中的年轻人关系之融洽。12徜徉(chángyáng):自由往来的样子。13相劳:相互慰问。14居齐安三年:本篇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已在黄州住了三年。15获小平:得到了一块稍微平缓的地方。小平:一作“少平”。16陵阜:高山。17林麓:泛指山中的林木。向背:向阳、背阴。18效:呈现。19有废亭焉:谓此地有一座荒废的亭子。20百围:是说树干的粗细。千尺:是指树的高度。21斤:斧子一类的工具。22睥睨(bìnì):侧目斜视,有所打算。23斥:排斥,驱逐。这句是说,把这棵树从它占据之地赶了出去。24褰(qin)裳:提起衣服。先之:走在前面。25移日:连续好几天。26撷(xié)林卉:摘取山林之中的花草。“卉”,草的总称。27适意:合乎自己的心意,表示自得其乐。苏轼在超然台记中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即此之谓。28“方其”二句:意谓正当苏轼获得一种适意的乐趣时,就以为这是最愉快的享受,天下万物都不能取代这种乐趣。29“及其”句:意谓等到苏轼对这种乐趣享受够了,他又总是对自己满足于这种乐趣感到吃惊,觉得好笑。“厌”,满足。“洒然”,吃惊。30杂陈:陈列着各种各样食物。31要之一饱:重要的是以求吃个饱。32委:抛弃。腐臭:腐烂发臭。这句是说,吃饱之后,就把剩下的食物统统丢掉,让它们腐烂发臭。33“夫孰知”句:意谓没有人能够知道人生乐趣是从哪里获得的,又是在哪里失掉的。也就是说,人生乐趣的得失是无常的。34“惟其”三句:意谓由于得失无常,因此只能要求自己问心无愧,处世无可责备,而姑且这样地生活在人世。“姑”,姑且。“寓”,寓世,住在人世。35是:这,即指适意而言。【作者及题解】苏辙(1039一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十九岁与苏轼同登进士第。仁宗时,为商州军事推官,徙大名。神宗时,为王安石属官,因反对新法,调任他职。后因苏轼诗罪株连,谪迁筠州监盐酒税。哲宗至徽宗时,仕途几经起落,最后以太中大夫退职,住在许(今河南许昌),自号颍滨遗老。死后追赠端明殿学士,谥号“文定”。他是著名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栾城集。本篇选自栾城集。它作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作者贬谪筠州,苏轼贬谪黄州,政治遭遇不得志,但他们都并不消沉。这篇题记便是记述苏轼重建武昌九曲亭的由来,阐发苏轼“适意为悦”的思想情趣,表现出苏轼的游乐山水中自有磊落胸怀和洒脱风度。显然,其中也寄托着作者自己的意绪。它的构思很有特色,既抓住建亭的事实特点,更突出苏轼的思想性格。苏轼谪迁黄州,不居武昌,因此文章先从苏轼好游武昌诸山写起,特为指出苏轼在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就在武昌西山风景好,山里人也好。这是为叙述建亭武昌铺垫,显出苏轼在失意遭遇中善于自得其乐。然后,便引出九曲亭址所在。这是游西山者“至此必息”的一处胜境,而且“有废亭焉”,但长久无人治理,冷落荒废,古木盘踞,重建困难,使苏轼有心无力。然而天助人愿,一场大风雷雨刮倒一棵大树,创造重建的条件,苏轼心愿实现,九曲亭重新建成。这就具体说明建亭的经过,含蓄地赞美建亭此举,兴废利众,符合天意,而苏轼获得了最大乐趣。最后就具体议论苏轼所追求的乐趣是“以适意为悦”,精神上求得符合心意的满足,并不计较个人的功利得失,因而处世为人,“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这就委婉地说明苏轼建亭的目的,也是他处世为人的态度,从而赞扬他的品德风度,光明磊落,超然洒脱。如果结合他们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作者写作这篇题记赞美其兄的思想情趣,确乎也表现出作者政治坚定和胸怀坦荡。苏轼曾说苏辙文章“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答张文潜书)。本篇风格即如其说。武昌九曲亭记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武昌九曲亭记苏辙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坡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注释】齐安,即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州。陂陁(tuó):高低起伏。不平坦。乱流:横渡江水。褰(qin)裳:提起衣服。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庐:结庐,居住B.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易:容易C.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效:显现D.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委:归,付2.下列各纽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兹欲以成吾亭耶B.行于松柏之间/譬之饮食,杂陈于前C.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D.车马之迹不至/子瞻与客入山视之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武昌诸山“萧然绝俗”的景象和苏轼“适意为悦”的心境的一组是()A.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B.依山临壑,隐蔽松枥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C.风止日出,江水伏息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D.羊肠九曲而获少平风云变化,林麓向背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经常游历西山,和山中的几个朋友开心自在地游玩,互相娱乐,朋友们并不觉得子瞻到齐安已经很久了。B、作者写自己年轻时跟随子瞻游玩,遇到可以攀登的山,可以游泳的水流,子瞻总是撩起衣服走在前面,尽显适意快乐之情。C、文章叙写了九曲亭的扩建情况,表达了子瞻着意建亭的愿望,也表达了九曲亭建成后子瞻极为高兴的心情。D、文章以“武昌九曲亭记”为题,着力描写了西山的胜景,展现了子瞻“游于物外”,自得其乐的形象特点。5.(10分)(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译文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译文:(2)用叙线(/)给下面文中画横线的文言文断句。(4分)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参考答案三、(12分,每小题3分)1.B(易:替换,换取)2.B于:在(A项中,第一个“以”,介词,因;第二个“以”,介词,用来。C项中,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关系;第二个“而”,连词,表承接关系。D项中,第一个“之”,助词,的;第二个“之”,代词,指古木。)3.B(A项中,是对废亭旁边古木的描写。C项中,是对苏轼登山时环境的描写。D项中,是写九曲亭位置好,适于观赏景色。)4.A(宜为“子瞻”不觉得到齐安已经很久)5.(1)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开辟出它所占据的地方,亭子才得以扩大。(3分,“一旦”“斥”“广”各1分;大意正确,1分)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姑且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3分,“中”“责”“寓”各1分;大意正确,1分)(2)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4分,每错、漏2个断句处扣1分,扣完为止。)【参考译文】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房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锦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丛中,寂寥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欣赏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反两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平地上有一个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眼看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老树倒下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的朋友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可攀登的山,可泛舟的水,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赡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佳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姑且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注意事项

    本文(武昌九曲亭记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