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行动计划.docx
建设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行动计划一、建设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创新体系,在大同市打造绿色氢 源产业,建设山西省乃至全国的绿色氢源储运和供应基地,在太原市、 晋中市打造全省燃料电池汽车创新与产品研发中心,在长治市建设服 务全省、辐射中原经济圈的氢源基地,在运城市建设中重卡整车制造 基地。大力发展焦炉煤气副产氢提纯、氯碱化工副产氢提纯、煤层气 裂解制氢、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等多元方式并存的氢能供给体系。二、基本原则1、坚持把创新理念作为核心统领加快推进我省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构建,加强未来产业 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打好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发挥 创新联合体的创新先锋作用,构建良好的未来产业创新生态。2、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关键突破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未来产业的市场导向机制,破除科技与 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励原创性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切 实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3、坚持把人才引育作为根本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引育计划,把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摆在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根本位置,深化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改革,培育打造 一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未来产业人才队伍。4、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基本准则以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加快推进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绿 色低碳行动,全面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低碳能源,积极 研发绿色材料,着力实现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5、坚持把国际视野作为重要导向立足双循环,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类创新资源,把未来产业 培育与扩大对外开放相结合,使我省成为未来产业重要领域的参与者 和重要规则的贡献者,提高山西在全球未来产业中的话语权。三、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 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以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为抓手,围 绕优中培精,加速直道冲刺有中育新,推进弯道超车新中求变,助力 换道领跑无中生有,着力赛道竞赛四大路径,重点培育未来数字、未 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装备、未来生活等5大未来产业重点领域, 全力构建主导性、先导性、颠覆性、前瞻性等4层培育体系,着力形 成5+4未来产业发展矩阵,持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水平,不断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 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具有山西特色、持续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率 先将山西建成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和引领区,为我省 换道领跑、抢占先机、赢得未来竞争优势、实现转型踵新路提供强大 动力。四、未来产业孵化工程1、打造未来产业孵化平台 围绕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创新创业需求,建设以未来产业为特色的智创城、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星创天地等各级各类众创空 间,全方位、多角度地为相关企业提供从种子期、创业期发展到快速 成长阶段的技术平台、投融资、市场拓展、人力资源等综合化服务,形成创业苗+孵化器+加速器的全产业链培育模式,为我省未来产业 发展提供重要载体。2、建设未来产业服务载体建设一批促进创新的未来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技术研发、检 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搭建未来产业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利 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建立网上技术大市场,为未来产业创新成果产业 化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配置,提供技术向产业的转化全流程便捷化服务, 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专业化与市场化相互动的共享平台,加快未 来产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3、创建未来产业展示场景依托山西综改示范区、开发区、高新区等未来产业集聚区域,整 合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优势资源,云计算与区块链产业、量 子产业、虚拟现实产业、生命科学产业等重点领域,选取一批前沿性、 可演示、互动性较强的科技创新成果,建设我省未来产业黑科技展演 展示中心,展示宣传最新科技创新成果。举行高端论坛,提升我省未 来产业的影响力,吸引全球科技创新资源。五、创新平台建设工程1、培育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进一步聚焦我省未来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方向,完善稳定支持机制, 推动煤转化、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不锈钢材料及智能制造等国家 重点实验室,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参与国家 实验室建设,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省特色优势的领域,积极 推动引进若干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国家实验室在我省建 设分支机构。参照国家建设首期国家实验室的做法,聚焦未来产业重 点领域,加快山西省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全力推动基于 量子光源的引力波大型地基观测装置建设,积极吸引中国科学院、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在晋建设大科学装置,争取在前沿领域取得突破, 孵化更多前沿技术应用到工业领域。2、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围绕我省未来产业的研究和发展需求,加快谋划顶天立地的重大 创新平台布局,持续推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 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顶端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工 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重点创新平台培育, 集中力量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打造未来产业发展创新策源地。推动 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向各未来产业主体开放共享。争取国内外知名大 学在山西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未来产业研究院, 开展重大技术研究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应用,或将承担国家重大平台的 建设任务及重大项目放在山西实施,力争产生一批重大创新成果。3、培育技术创新联合体围绕我省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引导相关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 业搭建一批未来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率先实现对未来产业重点领域 的全覆盖。依托产业技术联合体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大中小企 业融通创新,推动联合体成员单位开展联合创新活动,以龙头企业为 核心,联合联合体内配套中小企业共同推进研发一批对我省未来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重点关键技术,加快成 果产业化,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六、人才队伍培育工程1、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未来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育计划,结合高校三个调整,围绕 未来产业发展需要,设立面向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学科、专业和课程, 加大基础研究人才培育力度。深化校企合作,强化研究生教育创新中 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培养满足未来产业不同层次发展需求的 专业技术人才。建设一批未来产业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企业。开展专 业技能培训教育,实现高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与输送。实施卓越未来 企业家和高水平创新人才培育行动,组织企业家及创新人才深入国内 外未来产业龙头企业、研发平台、服务机构进行培训交流,提升发展 素养。2、开展创新人才引进坚持长期化、常态化、品牌化推进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 围绕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需求,建立完善晋商晋才未来产业信息 数据库和招商项目数据库,及时发布人才需求和未来产业项目需求目 录,吸引各类人才加速回流。推进未来产业聚才行动,聚焦全球视野, 重点引进一批未来产业龙头企业或潜力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院士、国际顶尖科学家、青年科学家 等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3、创优人才使用生态依托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 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 台,积极争取国家重大课题,为未来产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提供 发展空间和载体。健全人才跟踪培养体系,保障引进人才待遇,提高 人才服务质量,研究制定一人一策一事一议人才引进办法,精准引进 高层次创新人才,打好激励组合拳。参考资料:山西省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