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docx

    • 资源ID:68517489       资源大小:36.1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docx

    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政策、市场与机遇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伴随着巨大的经济增长 潜力和技术创新活力, 为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1.政策支持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国要抓住新一轮科 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可 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此后,中国政府在多个国际场合重申碳达峰、碳 中和 目标及坚定不移加以落实的决心。同时,政府重要文件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 具体工作要求,金融监管 部口把金融支持碳中和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把科技 创新作为优先事项。中国人民银行把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 机制,以及提升金融科技应用和管理水平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行 易纲在2020年12月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探索利用金融 科技发展绿色金融。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在绿色 金融中的运用前景非常 大。中国银保监会提出,推动创新和科技赋能,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促 进科技创新的各种金融服务,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要提高协 同监管能力和科技运用能力。中国证监会也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科技和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聚焦”数据让监 管更加智慧”的愿景,全面提升监管科技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大力促进大数 据、云计算、 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在金融行业的推广应用。自2018年底平台上线以来,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注册中小微企业近3万余家, 是2019年的两倍;帮助2万余家绿色小微企业获得银行授信超过2000亿元, 2020年同比增加了 25%;为近90个项目和投资机构对接融资86.44亿元,2020 年同比增加了 30%。2020年,该平台还新增了信用担保和司法保障功能,并对 企业ESG评级进行功能升级,并在 国内其他地区成功复制推广。上线“担保集市”:将传统的“企业一银行一担保机构”的“串联模式”,改为 贷款与担保两 个流程完全融合的“并联模式”,实现银行与担保公司同时调查、 审核,提高融资效率。截至2020年底,湖州市五家政策性担保机构全部进驻, 已累计为350余家企业提供担 保,担保金额近9亿元。打造“智慧法院”:把司法保障接入“绿贷通”平台,建立绿色金融纠纷调解中 心,打造了 “大数据+普惠金融+智慧法院”的湖州模式,高效、便捷、低成本 地防范和化解银行与企业间的融资纠纷。升级绿色融资主体ESG评价模型:在“绿信通”基础上,对绿色融资主体ESG评 价模型进行升级,旨在实现企业绿色评价自动化、全面化及绿色融资主体ESG 评价和绿色企业一 站式认定。在其他省市的复制推广:湖州市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在甘肃省兰州市、四川省 成都市新都区、河北省邢台市、浙江省舟山市等其他省市得到成功复制推广, 对各地小微企业实现绿色融资的帮助支持作用成效显著。案例三:湖州银行绿色信贷管理系统2019年3月系统上线以来,截止2020年底,已累计对约4万笔信贷业务进行了绿 色智能识别和全流程贴标,推动信贷规模优先支持环境效益表现优良的绿色项 目,并至少压缩了三分之二的数据报送时间周期。依靠大数据自动生成预警提 示以强化贷后管理,帮助湖州银行有效提升环境口险管理水平。2020年,该系 统在绿色识别效率、环境效益测算及ESG评价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升级,并在 国内其他中小银行得到了复制推广。绿色识别效率及能力提升:2020年,通过使用该系统,绿色项目的贷款数量较 2019年提高了近30%,绿色识别准确率提高了 15%,超过98%,数据报送时间大 幅缩短,仅为原来的三分之一。系统升级:2020年,环境效益测算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加强绿色信贷业务的全 流程智能化管理;新增对接银保监会绿色金融综合监管的系统,进行T+1、高质 量、全体量数据报送。创新运用ESG评价工具:在该系统基础上,构建了包含ESG因子的违约率模型, 提升对 信贷客户未来履约能力预判的准确性,加强银行自身口险管理能力。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复制推广:多家金融机构学习借鉴湖州银行绿色信贷管理系统 经验,苏州农商行已构建了苏农银行绿色信贷系统,邢台银行也建设了邢台银 行绿色信贷管理系统。案例四:人保财险巨灾保险远程定损理赔系统经过近五年的试点推进和持续完善,人保财险打造的巨灾保险远程定损理赔系统 在浙江省宁波市得到了广泛推广,覆盖面、数字化水平和数据管理能力等均明 显提高,为提升服务巨灾口险的保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保险覆盖面:截至2020年底,人保财险在宁波市推行的公共巨灾保险已基本 覆盖 全市低洼易涝地区,在7个县(市)区、55个乡镇/街道、650个行政村设 立了水位桩系 统,录入了 40万户居民的高程数据和基础信息,实现动态管理。提高查勘定损的数字化水平:系统新上线了移动端应用,通过手机即可实现报灾、 核灾等查勘定损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巨灾保险的数字化水平。同时,结合前期 推广经验,对 系统界面进行了优化,人机交互更加智能,并试点了使用物联网 技术的自动化系统,实现更高效精准的理赔服务。绿色保险产品创新方面,人保财险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等空间信息技术,持续推动绿色保险产品创新,打造了 “天空地一体化”的保险服务体系,实现灾前 预警、灾中响应、灾后赔付的口险减量管理。该体系可 以提供三维空间数据信息,有助于 在承保环节提供准确的标的信息,在理赔时 快速评估损失情况,提高理赔的精度和效率。目前,该体系可为农险、财产险、工程险、责任险和货运险等险种提供支持,已在26个 省市分公司得到应用。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2021年案例研究案例一:嘉实基金ESG评分系统1 .背景尽管全球经济遭遇新冠疫情冲击,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可持续投资,特别是ESG 投资逆 势上扬且增速迅猛,ESG投资已成为欧美市场的一种主流投资理念。从 全球市场来看,截至2020年H月,ESG资产规模达到31万亿美元,占全球资产管理规模的30%。全球ESG基金规模在2020年突破1万亿美元,增幅高达 102%; ESG股票在欧洲、美国及亚洲的表现比普通股票分别高出20%, 46%和 77%O2020年也是中国ESG投资,特别是ESG基金增幅最快的一年。2020年中国ESG基 金发行 规模比2019年增口了 36%,是2018年的近两倍,ESG基金年内平均收益 率超过45%o 与欧美市场相比,中国ESG投资虽有较大提升但在整个资管市场 的比重还很小。中国自2005年首次推出泛ESG公募基金以来,截至2020年10 月,共发行了 127只泛ESG公募 基金,整体规模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中国 ESG基金占基金总规模的比例仅为2%左右。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及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ESG投资和绿色 金融市 场发展潜力巨大。目前,中国ESG投资主要面临缺少ESG评价工具方法、 国内外标准不兼容、信息披露完整性及数据可靠性不足等挑战。成熟的国际市 场主要采用明晟 (MSCI)、富时罗素(FTSERussell).标普(S&P)等第三方 机构服务,为投资者提 供ESG数据和评价。但国际市场ESG评价体系在中国资本市场普遍存在不完全适用和覆盖不足的问题,而中国本土的评价体系往往缺 乏投资逻辑和投资策略验证,导致中国ESG投资信号不能被有效发掘。因此,需要在国际认可的ESG框架基础上,结合中国投资实践,建立本土化的 ESG评价 体系,有效引导机构投资者把ESG评价纳入投资决策,促进中国ESG 投资市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对于中国本土金融机构来讲,目前大多使用第三 方机构的评价服务,尚缺乏自 己的ESG评价体系服务于自身投资需求。2 .举措:金融科技推动ESG投资嘉实基金是中国规模最大且最早成立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嘉实基金口期践 行可持续 投资,是首批签署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UNPRI)的中国公募基金管 理公司之一,也 是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和全球环境信息研究 中心(CDP)的联署支持投资机构。嘉实基金的ESG投资实践获得国内外权威机构的认可,除了在中国获得了多项责 任投资 最佳基金公司奖,嘉实基金还获得了 UNPRI公司ESG管理“战略与治理” 模块的全球最高等 级A+级别评定,嘉实基金”在中国构建全面、有效的ESG研 究整合项目”入围2020年UNPRI全球年度新兴市场奖项短名单,成为首次入围 这一奖项的中国公募基金公司。嘉实ESG研究团队与数据化研究中心DataLab联手,基于在中国本土的深度ESG 数据挖 掘与研究,采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科技手段,自主 研发建立了一套本 土化ESG评分系统,不仅与国际通用的ESG框架及标准接轨, 而且充分考虑和反映了中 国市场现状和特点。嘉实ESG评分系统自上而下由环 境、社会和治理三个主题的一级指标(主题),环境口险、污染治理、产品和 服务质量及公司治理等八个议题的二级指标 (议题),23个事项的三级指标(事项)以及超过110个底层指标构成。(1)三大特点与海外通用的ESG评价体系相比,嘉实ESG评分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本土化与兼容性:与国际通用ESG框架和标准接轨的同时,结合中国标准与监管 要求、以及市场发展特点和现状,细化研究维度和评判标准,提升ESG评价框 架的本土适用性。智能化投研: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进行数据与研究主导的深度分 析, 实现智能化投研。可拓宽ESG数据信息获取维度,提高时效性,完善前置 预测能力,开展趋势研究,减少人力投入,为ESG投资产品设计提供更加客观、透明和一致性方法学。投资逻辑验证和经验赋能:ESG框架与中国本土基本面投资逻辑结合,把内部投 研团 队基本面研究成果纳入ESG评价系统和构投资策略的构建中,从而增强ESG 与本土投 资的相关性和有效性,实现ESG评价系统的落地和投资应用。(2)四大功能嘉实ESG评分系统致力于提高数据质量、时效性及可获得性,帮助投资者识别其 投资组 合对ESG等因素的口险暴露和投资机遇,发掘有效的本土化ESG投资信 号。主要体现在 以下四大功能:提高ESG数据质量和可获得性:基于多样化的本土数据源,借助行业领先的ESG 自然语言处理系统,提升数据更新频度,对金融监管主体披露渠道进行全面爬 取,并增加对另类数据的挖掘和处理。保证ESG数据客观性和时效性:数据以定量指标为主,基于量化评分流程,80%以 上的底层指标为量化指标,降低专家评估等主管指标比重。同时,使用自主开 发的ESG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及时抓取和集成ESG高频事件,关注信息披露率。实现市场全覆盖:实现了对全A股市场的底层数据和评分覆盖,以及2017年1月 起的月度完整历史数据时间序列。发掘市场投资信号:基于底层数据质量和覆盖的大幅提升、评价模型的领先性以 及嘉 实内部投研和策略的不断验证,嘉实ESG评分系统能够更加有效和客观地 识别和区分 中国市场的ESG领先者与落后者,并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利用ESG的 信息优势来获取超额收益。多维度的因子分析证明,将嘉实ESG评分纳入到标的 筛选和投资策略中能获取更好的组合口险收益特征,可以创造ESG阿尔法。3 .成效嘉实基金在本土资管业内率先构建和推出自主研发的适用中国本土的ESG评分系 统,并在自身投研和产品策略层面进行了深入验证和实践。该系统大幅提升了 ESG基础数据质 量、覆盖率、即时性以及投资相关性和有效性,推动ESG投资 在中国的发展。嘉实ESG评分目前可覆盖中国A股市场包括创业板在内的4,000+家上市公司,为 投资者 提供客观且具有时效性的ESG投资参考。由中证指数公司在2019年11月编制发布的“中证嘉实沪深300 ESG领先指数”, 其核心是 依据嘉实ESG评分在沪深300各行业中优选ESG绩优的成分股构成, 在2016-2020年间 持续跑赢沪深300基准指数,年化超额收益达到5. 1%,充分 表明嘉实ESG评分在投资策 略中的有效性及其在中国市场的应用潜力。2020年7月,嘉实ESG评分数据在万得金融终端(Wind)上线,向市场投资者提 供ESG评价和投资工具,进一步推进ESG投资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落地和发展。2021年3月,Wind推出7只可持续ESG系列指数,嘉实提供ESG评分及投研支 持,双方进一步合力推动绿色可持续投资在中国的发展。4 .展望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及行动落实,中国的ESG投资将迎来更多的 政策助力和资本市场各参与方的关注,其内涵也将逐步扩展延伸至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等更广泛的领域,并与国际的可持续发展和投资框架接轨。投资者也越来越关注与低碳转型、绿 色可持续相关的投资机遇,从而获取口期可持续 收益。这都需要有更加本土和细化的专题 深度研究和数据的支持。嘉实基金ESG评分系统正在强化和优化对气候变化相关口险机遇的评估,基于 TCFD和 中国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等国内外标准框架进行完善, 结合科学的碳排放测算模型,对气候变化口险机遇以及碳足迹进行创新性建模 和测算,为市场提供更 多的创新性ESG评价工具和金融产品,发挥资产管理机 构的专业优势,助推中国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实现。嘉实与国际金融终端彭博合作,于2021年6月在BloombergEnterpriseAccessPoint _k 线嘉实ESG评分数据,成为首个由中资机 构自主研发在国际性金融终端上线的ESG评分 体系。这将为全球投资机构提供 更加贴合中国市场的ESG评价工具,助力海外资本在中 国的ESG投资以及中国 资产管理公司走出去,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互联互通。案例二:中国华电集团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统.背景作为落实中国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一项重要措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市场启动运行在即。以五大电力集团一一华能、大唐、华电、国家能源、国家 电投一一为主体的222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将率先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作 为中国碳排放占比最大的行 业,发电行业碳排放量相当于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 量的30机参与全国碳市场将极大促进 电力企业实现低碳转型、碳达峰目标及 碳中和愿景。对于首批参与全国碳市场的电力企业以及未来将要纳入碳市场的其他行业的控排 企业来讲,如何在成本合理的前提下,确保碳排放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摸 清碳家底,主动开展碳资产管理和进行碳交易?如何理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强化碳管理考核,提高绿色低碳投资比例?如何通过参与碳市场,加强技术创 新,降低减排成本,把碳价纳入战略规划 和生产决策中?如何开展碳资产管理, 加强资金转换与口险管理,把碳资产作为投资组合配置的基本要素?以央企为 主的发电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其重要性和紧迫性,需主动作为,或通过机构设置 开展能力建设,或借助科技手段加强技术储备,积极应对参与全国碳市场 所面 临的挑战与机遇。1 .举措:金融科技助力电力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中国华电集团是世界第三大发电集团,中国五大电力集团之一。按照中国碳市场 设定的准 入口槛要求,即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 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中 国华电集团下属100余家火电企业将纳入全国碳市场,预计碳配额现货资产规 模将超百亿元。在五大电力集团中,只有中国华电集团一家没有成立碳资产管理公司。为高效开 展碳排放管理工作,有效防范碳交易、碳金融口险,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中国华电集团积极谋 划部署,利用科技手段,建立了一套基于实时数据的数字 化、智能化、可视化的电力企业 集团碳排放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的碳排放数 据管理、国家自愿减排(CCER)项目管理、碳配额履约管理、碳交易管理、智 能分析决策和监督考核管理等功能。(1)三大优点提高数据获取的可靠性及效率: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实现数据集成与共享, 简化 填报和审查程序,自动生成数据月报和年度排放报告。大幅减少人工数据 报送量,每 月每台机组由原填报9个口面40多个数据,减少为1个口面3个数 据,减少企业至少80%的工作量。提升碳排放配额履约及碳资产管理效率:可根据全国和试点碳排放配额分配不同 规则的设定进行灵活配置;实现燃煤和燃气不同机组排放量运算方案的设定, 供企业自行优化选择;利用规则配置自动比对及算法优化,提升碳资产管理水 平。实现自上而下的可视化管理:可从“集团公司一区域公司一项目公司一机组设备” 逐级 对数据指标及工作进度进行管控;构建碳交易资讯平台,可快速在集团内 实现交易信 息公开、资讯检索、新闻快报、资料分享、专家答疑等交流互动。(2)七大功能中国华电集团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系统管理、碳排放数据管理、碳配额履 约管理、CCER项目管理、碳交易管理、分析决策管理、综合资讯七大功能模块。系统管理:实现组织机构管理、碳排放量及配额核算基础参数配置管理(可根据 要求 随时变更)、全国和试点碳交易不同规则要求的配置管理、标准工作流程 管理等功能。碳排放数据管理:具有企业基本信息登记、碳排放数据核算、企业碳排放监测、 报告与核查(MRV)管理功能。碳配额履约管理:具有配额登记管理、配额盈缺分析、履约口险评估和履约登记 管理等功能,并能够通过规则配置满足国家及地方主管部口不同配额分配方法 的要求。CCER项目管理:具有CCER备案项目信息管理、项目进展登记和减排量管理等 功能,并对未来具备开发条件的项目预留数据接口。碳交易管理:具有市场交易动态展示、交易台账管理和交易意向平台等功能。其 中市场交易动态展示能够实现不同交易所基本交易情况展示,交易台账管理能 够实现碳配 额和CCER交易详细信息的登记,交易意向平台能够实现控排企业交 易意向的发布和查看。分析决策管理:具有碳排放、碳配额履约和碳交易分析等功能,并可把分析结果 进行 可视化展示,便于集团公司进行决策管理。综合资讯:发布市场动态和通知公告、能力建设材料上传管理、搭建集团内部问 答平 台,并可链接到全国碳市场问答平台。2 .成效自2019年8月上线以来,该系统已实现对中国华电集团国内全部30家直属单位、 下属110余家火力发电企业碳排放数据、碳排放权履约交易和碳资产管理的全 面实时监管,大大提 升了企业碳排放数据获取速度及可靠性,赋能企业碳交易 管理和履约交易策略及开展能力建设。该系统不仅符合现存不同试点碳市场规则,而且可以满足全国碳市场的注册交易 系统要求,为集团主动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开展碳排放权履约交易和碳资产 管理提供了有力的 抓手,也为电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树立了典范。3 .展望中国华电集团提出,将适应国家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对能源电力行业的新要 求,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有望202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中国华电 碳排放管理信息系 统可根据全国碳市场交易规则,实时更新内部规则设定,未 来也可对境外下属企业碳交易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加强碳资产体系建设及碳 资产集团化管理。中国华电集团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统体现了通过创新技术赋能企业碳资产管理,提 升企业数字化管理能力,利用碳市场的价格信号促进企业开展绿色投资和低碳 转型升级的成功实践,在全国能源电力行业中具有示范意义。随着全国碳市场建设的不断加速,钢铁、建材、有色等行业也将逐步纳入市场, 该系统的 应用范围将从电力企业集团向其他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延展,为它们 参与全国碳市场提供参考借鉴。金融科技在中国绿色金融的应用:挑战2.市场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金融科技应用的引领者之一,在运用金融科技推动绿色金融创新 发展方面 也走在世界前列。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为金融服务数字化 转型以及金融科技广泛应用带来强劲的市场需求,金融科技在疫后经济复苏中 发挥了积极作用。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从2019年起开始对中国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 域的应用情况进行年度跟踪调研。2020年,活跃在中国绿色金融领域的金融科 技公司有59家, 包括41家以服务绿色金融为主业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和18家 金融机构或金融投资集团下 属的科技服务公司。考虑到现阶段金融机构或金融投资集团下属的科技服务公司规模大、业务覆盖范 围广,绿色金融科技服务并非其主要业务,为更准确地反映中国绿色金融科技 企业现状及发展趋 势,本报告主要针对41家以服务绿色金融为主业的中国金融 科技公司进行深入调研分 析。调研结果显示,中国绿色金融科技的生态体系不断发展完善。金融科技已在绿色 金融的多个业务领域开展实践探索,各类应用场景层出不穷,金融科技在绿色 金融业务领域和应用场景的交叉融合尤为突出。从绿色金融业务看,金融科技工具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 能源市场、绿色债券等业务领域。其中,这些工具在绿色信贷和绿色基金业务 领域的使用率较高,而在环境权益市场、绿色信托、绿色租赁业务领域则相对 欠缺。从应用场景看,金融科技工具的使用覆盖了 ESG投融资、全国碳市场交易、绿色 建筑、 绿色消费、绿色农业、小微企业等多个领域。从基础数据与工具看,金融科技在环境数据、ESG数据与评价、环境效益测算及 口险监测、信息共享系统和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信息管理系统得到较广泛应用。随着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气候环境口险识别、 流程管理与整合等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对于信息的规范性、时效性、 整合度、精准度等要 求越来越高,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过 去一年,金融科技在促进绿色金 融监管、有效识别绿色项目、加强绿色金融管 理流程、开发ESG指数和产品等方面取得 了一些进展,同时,金融科技助推绿 色金融发展在政策、市场和技术方面仍然面临很多的挑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 方面:1 .政策角度缺少金融科技支持绿色金融领域的具体政策指引。有关部口对现有成功应用案例 还缺乏总结和推广。缺少为绿色金融科技创新提供监管沙盒。中国在北京、上海等地都设立的金融科 技监管沙盒,但是缺乏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几乎没有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等场 景设计的产品进入监管沙盒,也没有监管沙盒试点地区明确提出支持绿色金融产 品的金融科技服务措施。支持或用于绿色金融科技的数据不可溯源、数据质量不高。尽管政府部口已经在 公共数据 的开放共享中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对于公共数据存在更新不及时、难 以溯源、数据质量不高的问题,这样造成绿色金融科技使用数据成本高、效率低、 可靠性差等问题。未来,因 为数据无法溯源,相关金融科技产品在用于支持央 行货币工具和监管问责等方面无法提供 很好的支撑。2 .金融机构角度金融机构很少提出运用金融科技进行绿色低碳转型的明确、具体的战略发展目标。 金融机构决策者对于运用、协调金融科技进行绿色低碳转型的认识不足。金融机构对于绿色金融科技的资源投入不足。在促进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深度的 融合方 面,金融机构在战略规划、组织架构设计和人力与财务资源投入至关重 要。绿色金融科技专业人才缺失,相关培育缺失。发展绿色金融科技的过程中,掌握 绿色金融与金融科技双重技能的专业人才缺失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专业人 才的缺失会导致对绿 色金融科技产品设计,应用和创新等系列问题,无法保障 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和绿色金融科 技发展规划的执行效果。同时,也缺少针对绿 色金融科技的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3 .金融科技企业角度绿色科技企业对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在绿色金融中应用的研发投入相对缺失。 课题组观察到的科技公司的主要投入集中在解决运行效率的问题的场景,例如 应用大数据、人工智 能、云计算技术等技术提升绿色标准、项目识别、环境效 益测算和ESG指数编制等方 面。但对可以解决信息透明度、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问题的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比较欠缺。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建议过去一年来,金融科技在绿色标准落地、绿色金融审核与反洗绿、促进环境信息 披露与共 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支持。针对绿色金 融科技所面临的上述问题、瓶颈和下一步发展需求,我们从监管机构、金融机 构、金融科技企业等不同视角, 提出如下建议:1 .对监管机构的建议建立支持绿色金融科技的监管沙盒。监管沙盒可鼓励创新运用区块链技术为绿色 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底层标的资产建立项目池,实时向投资者披露项 目口险情况和环境效益,以此减少第三方鉴证成本、提高债券发行效率、增强 信息透明度。利用沙盒监管机制,支持绿色资产跨境交易,鼓励以区块链技术为境外资金登记记账凭证,全程监控记录 境外资金投资机构的收益和变化情况, 做到低成本实时跟踪并不可篡改。同时,利用区块 链记录信息,在境外资金赎 回的过程中,提供资金交易记录和收益记录,以便快速完成赎 回手续。建立高效绿色金融统计监测管理系统。运用区块链技术记录绿色低碳项目和资产 的来源与识别认定过程,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方法提高绿色低碳项目和资 产环境效益测算以及口险量化的效率。在提高绿色金融业务数据报送、统计分 析效率的同时实现了绿色资产可 追溯、反洗绿的效果。建立完整、有效的非财务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建议监管机构进一步发挥管理部口 职责将企 业和公共信息集成共享。将环境处制信息、企业排污许可证信息、绿 色项目可研报告、信 用数据等信息整合在统一的公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对已 经集成共享的数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管理,并对数据来源进行统一标 注,以解决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并实现数据 的可溯源。同时,通过提升政府对 企业、项目、金融机构三方绿色专业服务能力的时效性 和科学性,帮助绿色融 资主体降低用于第三方审核的成本,帮助金融机构对融资主体进行进一步ESG 口险识别。可借鉴湖州绿贷通案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实现绿 色 融资主体进行自动化的ESG评价,实现了对企业和项目的融资主体口险动态监测。建立碳排放数据共享平台。建议相关部口运用区块链、云技术等建立碳排放数据 共享平 台,建立高效的碳排放核算和信息披露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全国碳市场 的行业碳排放数据和企业碳排放数据。探索开展碳排放数据集成和个人/企业碳 足迹核算。2 .对金融机构的建议制定绿色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加大对绿色金融科技的资源投入。制定金融科技推动 绿色金融发展战略、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人才队伍、 技术储备。借助金融科技建立ESG数据库和评价能力。建议金融机构运用金融科技,规范内 部数据信息标准,整合如地方大数据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全国碳市场交易 所等多方外部数据 资源,提高绿色识别及环境口险管理能力,以碳中和为目标 加强口险管理、绿色运营和信 息披露。运用大数据和AI等技术进行绿色资产、 棕色资产识别、分类。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进行绿色资产、棕色资产的统计、 分析与披露,全面衡量信贷资产的转型口险。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AI等技术 进行企业和项目的ESG评价与业务全流程纳入,实现非财务信息 的信用口险应 用及管理。运用区块链等技术进行投融资活动碳排放计算与披露。对金融机构 自身碳排放和碳足迹进行核算,自动生成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利用金融科技创新绿色ESG主题产品。建议金融机构将绿色ESG策略纳入金融产 品创新流程,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绿色债券、绿 色资产支持证券化 (ABS)底层资产池,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标准化水平, 降低成本,推动绿色债券和 绿色ABS和绿色REITS产品发行.对金融科技企业的建议重点研发区块链技术支持绿色供应链产品和服务创新。利用区块链的信息可靠、 可追溯等特点,增强企业绿色供应链融资信息透明度,为金融机构开发绿色供 应链相关产品提供技术和数据产品服务。例如,运用区块链技术为监管提供绿 色资产贴标、溯源,便利金融监管机构的标准推广、审计、反洗绿等技术应用 场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金融机构研发ESG风险识别与定价的绿色金融科 技产品和服务。例如,针对银行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生成授信主体的ESG 信用画像,并将其全面纳入信贷管理流程。在个人绿色消费信贷领域,运用大 数据和人工智能形成绿色消费行为画像,探索个人绿色信用评价创新应用。重点研发金融机构碳排放核算产品和服务。例如,针对金融机构碳排放核算中的 难点,运用人工智能对授信企业进行碳核算和碳足迹追踪,自动生成环境信息披 露报告。3 .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培养拥有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综合技能的专业性人才。建议将绿色金融科技纳入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高精尖跨领域的复合型专业型人才。积极开展 面向社会绿色金融科 技的职业技能教育,开展绿色金融科技和ESG培训,向市 场输送业务能力扎实的技术型 人才。4 .对国际合作的建议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绿色金融科技技术。积极引进推广应用于碳中和、绿色债务、 清洁能源交易等领域的国际先进的绿色金融科技技术。解决在绿色资产识别、 转型口险量化、数据溯源等方面的关键问题,为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减少信息 差、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积极推动绿色金融科技国际资本合作。近年来,随着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快速发展, 以穆 迪、汇丰银行等为代表的国际机构积极参与中国绿色金融科技市场的股权 投资。建议积极 引进国际投资人,促进绿色金融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中 国乃至全球绿色金融科技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金融科技在绿色资产识别与溯源、环境气候金融口险量化评估与信用口险管理 等领域的应用成为下一步需求。从应用主体看,绿色金融科技主要服务于政府机构、金融监管部口、金融机构、 企业、 个人用户。从项目个数来看,地方金融监管部口的占比达50%左右,中 央金融监管部口 和个人用户的项目各仅有一例,分别是为中央金融监管部提 供绿色监管服务和针对个人的碳足迹和碳积分。从技术应用看,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仍是目前中国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三 大主要技术。区块链和物联网应用相对较少,但可预口在未来实现全流程实时 信息采集中将得到快速发展应用。从区域分布看,北京、上海两地的绿色金融科技企业聚集效果显著。其中,北京 的企业数量16家,位列全国第一;上海的企业注册资本金居全国第一,超13. 4 亿元人民 币;约80%绿色金融科技从业人员集中在上海和北京两地。从资金流动看,国际资本对中国绿色金融科技关注度在不断提高。本次调研中, 有近四分之一的绿色金融科技公司为外资或合资,其中,六家在境外注册的科 技公司在中国开展绿色金融服务业务,包括绿色基金、绿色能源市场和碳金融。3.需求与机遇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不仅意味着大量的资金需求,也带来巨大的投 资机遇。从资金需求来看,国内外研究预测,中国实现碳中和需要百万亿元资金。清华大 学4对中 国低碳转型发展路径的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满足全球温升控制在2P 目标导向转型路径,预计到2050年,中国能源系统需新增投资约100万亿元人民 币。中金公司研究预计,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的绿色投资总需求约为 139万亿元人民币。高盛研究的投资展望提出,中国实现净零碳排放,预计到2060年清洁能源技术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 达到16万亿美元。此外,在绿色金融领域,中国正在搭建另一个规模或达万亿级别的市场即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 场,预期将于2021年6月底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从投资机遇来看,碳中和的核心是实现能源零碳化。工业领域绿色制造、建筑和 交通领域能效提升,规模化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发展,数字 化技术在节能、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融合,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等 领域都有巨大的投资机会。中国要实现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气候承诺,每年需 要万亿元 级的绿色投资,而政府财政资金只能负担其中的10-15%,巨量的投资 有赖于社会资本的 参与,这为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带来巨大的投资机遇。随着中 国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和规模持续扩大,对金融科技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口。 金融科技在绿色识别、口险管理、环境气候效益测算、信用评价等等许多绿色 金融发展领域都可提供降本增效、准确高效的技术和服务。下一步,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延伸到ESG投资、碳交易、绿 色建筑、绿色消费、绿色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 多个创新业务领域和应用场景。(1) ESG投资随着大规模的绿色可持续融资需求,投资者意识不断增强以及中国政府的政策支 持,在未 来5至10年内,中国ESG投资有望迈入高增口期。然而数据是当前中 国ESG投资市场发展 的最大制约因素。ESG数据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信 息披露不充分,主要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数据少或者缺失;数据源分散、无 统一标准,具有明显的非结构化特征;披露低频、缺乏及时性,导致评估时效 性差;难以验证,数据不充分、不连续的特点导致ESG数据的无效或失真。中国金融科技创新也延展到ESG投资领域。针对ESG投资领域存在的数据问题, 运用大 数据、人工智能及自然语言识别等金融科技技术,通过对分布广泛的ESG信息的洞察、 整合与有效管理,提供ESG数据平台、口险或价值分析工具、 业务流程整合系统等功 能,深度赋能ESG投资分析和投资决策。(2)碳交易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全国碳市 场将于2021年6月底正式启动上线。首批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发电行业,涉及 2225家重点排放单位。随着全国碳市场建设的不断加速,重点排放行业纳入范 围有望迅速扩大。预计在“十 四五”期间,水泥、电解铝、钢铁、化工、造纸、 航空等高耗能行业都有望纳入全国碳市场,这些行业的年碳排放总量预计在80 亿吨至100亿吨之间,将有效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技术创新可帮助企业准确高效地开展碳盘查,完成碳排放配额履约清缴,加强碳 资产管理交易,利用碳市场的价格信号,推动绿色投资和低碳转型升级。随着 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碳金融产品创新和市场发展也值得期待,“十四五”期间将有望推动碳期 货等金融衍生品上市。金融科技助力全国碳市 场发展将发挥更大的作用。(3)绿色建筑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推动绿色金融 与绿色建筑深度融合,有效解决绿色建筑产业包括信息共享不充分、企业信用 体系不完善、融资成本高、产融对接难、关联各方协同性差等在内的普遍问题, 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区块链+绿色建筑”供应链金融:主要以银企系统对接及数据交互为基础,以应 收账款类 供应链融资为核心产品,通过支付结算和理财类产品构建资金闭环, 为绿色建筑业企业提 供一站式、综合化、线上化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有 效解决了绿色建筑供应链行业对外透明度低、交易成本高、以及核心企业信用 转移难的问题,重塑建筑行业供应链融资模 式。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协同信息平台:汇集绿色建筑项目形成绿色建筑项目库,并 在此基础 上建立多方协同与联动机制,从而在绿色建筑企业、金融机构、政府 管理部口、以及金融 监管部之间建立信息共享与工作协同,实现对绿色建筑项 目全生命周期、全流程、跨部口 的统一监督和管理,一方面可以辅助银行及保 险机构获关键项目信息,同时也可帮助绿色建筑项目获得更为便捷的综合金融 服务。(4)绿色消费中国在绿色消费领域展开了积极广泛的探索和实践,主要表现在支撑绿色生活和 绿色消费 的基础设施,如环境标志认证、节能环保产品认证、绿色供应链等逐 步建立和完善;绿色产品在线推荐购买、智能打口绿色出行、共享单口、废旧产 品在线回收、蚂蚁森林绿色互动分享等充满科技元素的绿色消费模式正在潜移 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5G、社交媒体、APP等新兴技术的综

    注意事项

    本文(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