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云南省元江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68518062
资源大小:178.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2023学年云南省元江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 -1 ),所得溶液的密度为g·mL -1,质量分数为,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 -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17V+22400)/(22.4+22.4V)B=17c/1000C=17V/(17V22400)Dc=1000V/(17V+22400)2、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a%和 5a%的 H2SO4 溶液等体积混合均匀后,则混合溶液中 H2SO4的质量分数为A等于 3a%B等于 6a%C大于 3a%D小于 3a%3、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也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石墨) C(金刚石) BCuSO4 + 2NaOH Cu(OH)2 + Na2SO4CCl2 + 2KBr Br2 + 2KCl D3CO + Fe2O3 2 Fe + 3CO24、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A卢瑟福B伦琴C道尔顿D汤姆孙5、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中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6、歼-20 将 209 84 Po涂于表面以屏蔽雷达,起到隐身作用。该 Po(钋)原子核外电子数是A42B84C125D2097、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是( )A将40g NaOH溶解在1L水中B将22.4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C将1L 10 mol/L浓盐酸加入9L水中D将10g NaOH溶于少量水,在稀释到溶液为250ml8、化学实验中若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则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在如图所示有编号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A3个B4个C5个D6个9、胶体和溶液的特征区别是( )A胶体属于介稳体系 B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nm100nm之间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D胶体粒子不能透过滤纸10、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A一氯甲烷B酒精C甲苯D硝基苯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H+OHH2O BNaHSO4溶液与NaOH反应:H+ + OH=H2OC铁与H2SO4反应:Fe+2H+Fe3+H2 DNaHCO3溶于盐酸中:CO32- +2H+CO2+H2O1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21H核外电子数为1 B硝酸钡的化学式:BaNO3CD2与H2互为同位素 D钾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 )A标况下,22.4L由N2和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氮原子个数为2NAB1mol·L-1 K2SO4溶液所含K+数目为2NAC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所含分子数目为NAD18g D2O中所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14、下列反应中符合离子反应 HOHH2O 的是A稀硫酸与稀氨水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C浓硝酸与氢氧化钡溶液 D盐酸与氢氧化铁胶体反应15、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NH3BNaHCO3CH2SO4DFe(OH)316、将绿豆大小的方形金属钠投入足量且含酚酞的水中,根据相应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钠浮于水面游动水的密度大于钠B方形金属钠变成小球方形金属钠反应速率快C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有NaOH生成D钠球游动有吱吱声有气体生成AABBCCD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现有 0.1L 无色溶液,其含有的阳离子可能是 K+、Cu2+、Ca2+,含有的阴离子可能 Cl-、CO32-、SO42-现做以下实验:取 50mL 溶液置于大烧杯中,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洗涤, 干燥,后称得 4.30g 固体将所得白色固体配成悬浊液后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产生;将剩余固体过 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 2.33g取少量实验后上层清液滴入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溶液中肯定不含有_(填离子符号),一定含有_(填离子符号),可能含有_(填离子符号),请设计方案证明原溶液中可能含 有的离子:_。(2)写出上述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若经证明没有 Cl则该溶液中的 K+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18、由A和B两种可溶性盐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了下列实验:(1)若A溶液有颜色,试判断,A、B分别是_、_。(写化学式)(2)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顺序不限)19、在实验室里,某同学取一小块金属钠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试完成下列问题:(1)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最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A有气体生成B钠熔化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C烧杯底部有银白色的金属钙生成D溶液变浑浊(3)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在反应过程中,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mL的H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20、为验证氯、溴、碘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1)A中发生反应生成氯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3)B、C管口“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_。(5)过程实验的目的是_。(6)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氯、溴、碘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_。21、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250mL 1.25mol/L的NaOH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250mL 1.25mol/L的NaOH溶液应称取NaOH的质量_g;(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NaOH的质量,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C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3)操作A中,应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_;(4)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 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C定容时仰视液面达到刻度线;D定容时俯视液面达到刻度线;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NH3溶于水绝大部分与水生成一水合氨,但是计算时,以NH3算。A根据,则,选项中的表达式利用的是,但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气体体积(V)和溶剂体积(1L)的加和,A项错误,符合题意;B根据公式,得;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带入有,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A。【点睛】两个体积不同的溶液混合在一起,混合后的溶液体积不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之和,所以混合后的溶液的体积一般根据计算,此外注意单位的换算。2、C【解析】试题分析:设a%、5a%的H2SO4溶液的密度为d1、d2,硫酸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则可知d1d2,所以两种溶液混合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a%+×4a%a%+×4a%=3a%。故选C。考点:考查了混合溶液质量分数的的相关计算。3、A【解析】A.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D.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故选A。4、D【解析】A项、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B项、最早发现x射线的科学家是伦琴,所以x射线也叫伦琴射线,故B错误;C项、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C错误;D项、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里有电子,故D正确;故D正确。5、B【解析】A选取的萃取剂与原溶剂必须互不相溶,且萃取剂和碘不发生反应,故A错误;B选取的萃取剂与原溶剂必须互不相溶,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故B正确。C萃取剂必须和水不互溶,但密度不一定比水的大,故C错误。D萃取剂必须和水不互溶,但密度不一定比水的小,故D错误。故选:B。【点睛】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根据萃取的定义知:萃取剂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两种溶剂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溶质与萃取剂不反应。6、B【解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该Po(钋)原子核外电子数是84,答案选B。7、D【解析】An(NaOH)=1mol,1L水为溶剂的体积,则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L,其浓度不是1mol/L,故A错误;B状况未知,22.4L 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则浓度不一定是1mol/L,故B错误;C1L 10 molL-1浓盐酸加入9L水中,HCl的物质的量为10mol,但溶液的总体积小于10L,浓度不是1mol/L,故C错误;D10g NaOH的物质的量为n(NaOH)=0.25mol,溶于少量水,在稀释到溶液为250ml,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mol/L,故D正确;故答案为:D。8、A【解析】Na2Cr2O7中Cr为6价,CrCl3中Cr显3价,Cr的化合价降低,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中Cr的化合价都显3价,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中Cr的化合价都显3价,没有化合价的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rCl3中Cr显3价,Na2CrO4中Cr显6价,化合价发生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r的价态都是6价,没有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r的化合价由6价3价,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故选项A正确。9、B【解析】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详解】A. 胶体属于介稳体系,胶体的性质,故A错误;B、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子直径大于100nm。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胶体的光学性质,故C错误;D. 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故D错误。故选B。10、C【解析】四种物质中只有甲苯分子中只含C、H两种元素,属于烃而不属于烃的衍生物,故C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C。11、B【解析】A项,Fe(OH)3难溶于水应以化学式保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错误;B项,NaHSO4属于强酸的酸式盐,应改写成Na+、H+、SO42-,NaOH属于强碱改写成Na+、OH-,正确;C项,Fe与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H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错误;D项,NaHCO3属于弱酸的酸式盐,应改写成Na+和HCO3-,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离子方程式常见的错误:(1)不符合客观事实(如C项);(2)拆分不正确,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改成离子形式,其余物质以化学式保留,如NaHSO4在水溶液中拆成Na+、H+、SO42-,NaHCO3拆成Na+、HCO3-;(3)漏写部分离子反应;(4)“”、“”、“=”、“”等符号使用错误;(5)不符合量的要求;(6)离子方程式不平,原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12、A【解析】A.21H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为1,A正确;B. 硝酸钡的化学式为Ba(NO3)2,B错误;C. D2与H2均是氢气分子,不能互为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C错误;D. 钾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错误。答案选A。13、A【解析】A. 因为每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氮原子,标况下,22.4L由N2和N2O组成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氮原子个数为2NA,故正确;B. 没有说明1mol·L-1 K2SO4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所含K+数目,故错误;C. 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 22.4 L水不是1mol,故所含分子数目不为NA,故错误;D. 18g D2O的物质的量为18/20=0.9mol,其中所含有的质子数为9NA,故错误。故选A。14、C【解析】试题分析:A项:稀氨水的主要成分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开,故错;B项:还有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故错;D项:氢氧化铁是不溶物,不能拆开,故错。故选C。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点评:离子反应的实质是能代表一类反应,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5、C【解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可知:NH3属于氢化物、NaHCO3属于盐、H2SO4属于酸、Fe(OH)3属于碱,故答案选C。16、B【解析】钠与水反应放出的热能使本身熔化成闪亮的小球,说明熔点低,浮在水面,说明密度比水小,加入酚酞的液体变红,说明生成了碱性物质,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气体使小球四处游动【详解】A、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小于水,故A正确;B、钠和水反应变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不能说明反应速率,故B错误;C、酚酞遇碱变红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生成,故C正确;D、钠球游动说明钠和水反应生成气体而使钠受力不均,故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u2+ 、Ca2+ K+ 、CO32- 、SO42- Cl- 取一定量的原溶液于烧杯中,加入过量Ba(NO3)2使碳酸根、硫酸根完全沉淀后,取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有Cl- Ba2+CO32-=BaCO3 、Ba2+SO42-=BaSO4、BaCO3+2H+=Ba2+CO2+H2O、Ag+Cl-=AgCl 0.8mol 【解析】溶液无色,一定不存在铜离子;取50mL的溶液在大烧杯中加入中,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干燥,烘干后得4.30g固体,说明碳酸根和硫酸根至少含有一种;将所得白色固体配成悬浊液后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产生;将剩余固体过滤干燥后称量得到2.33g,说明白色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则一定存在碳酸根和硫酸根,因此一定不存在钙离子,根据溶液显电中性可知一定存在钾离子;取少量实验后上层清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是氯化银,但引入了氯化钡,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溶液中肯定不含有Cu2+、 Ca2+,一定含有K+、CO32-、SO42-,可能含有氯离子,证明含有氯离子的实验方案是:取一定量的原溶液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使CO32-、SO42-完全沉淀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有Cl,若无白色沉淀则无Cl;(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一定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Ba2+BaCO3、SO42-+Ba2+BaSO4、BaCO3 +2H+Ba2+CO2+H2O、Ag+Cl-=AgCl;(3)硫酸钡的物质的量是=0.01mol,碳酸钡质量4.30g-2.33g=1.97g,物质的量是0.01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若经证明没有Cl则该溶液中的K+的物质的量是0.004mol,浓度是=0.8mol/L。18、CuSO4 K2CO3 Cu2+CO32-=CuCO3 Ba2+SO42-=BaSO4 CuCO3+2H+=Cu2+CO2+H2O 【解析】A和B两种可溶性盐组成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后,过滤后所得无色溶液加入硝酸钡溶液可得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溶液,说明混合物中含有SO42-、K;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所得沉淀加入稀硫酸得CO2,说明混合物中含有CO32-,最后得到硫酸铜溶液,则混合物中含有Cu2;则混合物中含有:SO42-、Cu2、CO32-、K;这些离子可以组成两种可溶性物质是K2CO3、CuSO4,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分析,A、B两种可溶性物质是K2CO3、CuSO4,若A溶液有颜色,A为CuSO4、B为K2CO3;(2)A、B两种盐K2CO3、CuSO4在溶解时,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铜和硫酸钾,离子反应为:Cu2+CO32-=CuCO3,过滤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钾,离子反应为:Ba2+SO42-=BaSO4,过滤得到的沉淀为碳酸铜,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离子反应为:CuCO3+2H+=Cu2+CO2+H2O。19、钠块表面由银白色变为暗灰色4NaO2=2Na2O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钠的熔点低C2Na2H2O=2Na2OHH20.02 mol【解析】(1)钠放置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而变暗灰色,反应方程式为: 4NaO2=2Na2O;(2)钠熔成小球,说明钠和水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同时说明钠的熔点较低;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能观察到,故A不符合题意;B.钠的熔点较低且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钠熔成小球,所以能观察到,故B不符合题意;C.钠易和水反应生,所以钠不可能置换出钙,则看不到有金属钙生成,故C符合题意;D. 钠易和水反应生生成氢氧化钠,有部分氢氧化钙析出而导致溶液成悬浊液,所以看到溶液变浑浊,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3)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2H2O=2Na2OHH2; 224 mL的H2的物质的量为:0.224L÷22.4L/mol=0.01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0.01mol×2×(1-0)=0.02mol。20、2MnO4-+16H+10Cl-= 2Mn2+5Cl2+8H2O 淀粉KI试纸变蓝 吸收氯气,防止污染 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解析】(1)A中发生反应生成Cl2,是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浓盐酸生成的;(2)氯气遇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3)B、C管口“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4)溴单质氧化性大于碘单质,溴单质将I-氧化为I2,应将C中生成的溴加入到盛有KI溶液的D中,观察CCl4中颜色变化;(5)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时应避免氯气的干扰,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6)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详解】(1)A中高锰酸钾溶液将浓盐酸氧化生成Cl2,反应方程式为:2KMnO4+16HCl=5Cl2+2MnCl2+2KCl+8H2O,离子方程式为:2MnO4-+16H+10Cl-= 2Mn2+5Cl2+8H2O;(2)淀粉变蓝色,说明生成了I2,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氧化性;(3)B、C管口“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应将C中生成的溴加入到盛有KI溶液的D中,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静置后CCl4层变为紫红色,因此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5)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时应避免氯气的干扰,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此时关闭活塞a,否则Cl2过量,影响实验结论;(6)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21、12.5 B、C、A、F、E、D 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 容量瓶盛放热溶液时,体积不准 A、B、C 【解析】(1)根据m=cvM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2)实验操作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3)操作A中,应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减少溶质的损失,减少实验误差;根据热溶液体积偏大;(4)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根据c=n/v分析判断【详解】(1)溶质的质量m=nM=cvM=1.25mol·L1×0.25L×40g·mol1=12.5g;(2)配制250mL溶液,则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250mL,配制时步骤有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实验操作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故答案为B;C;A;F;E;D;(3)操作A中,应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是减少溶质的损失,减少实验误差;因热溶液体积偏大,冷却下来时溶液体积变小,则浓度会变大;(4)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小,故A正确;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小,故B正确;C、定容时仰视液面达到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C正确;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D错误;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浓度不变,故E错误;故答案为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