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68518076
资源大小:32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中含有的氢原子子数约为B NaCl溶液中含的物质的量为0.5molC8g S在足量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约为D标准状况下,22.4 L 和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约为2、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能同时实现汽车尾气中的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化合物X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其含有N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Ba(NO3)2 B图示的转化中,被还原的元素是N、OC图示生成X的转化中NOx做氧化剂 D图示中的所有转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3、 “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以加速过滤B蒸发到析出晶体时才需要用玻璃棒搅拌C待溶液蒸干后即停止加热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就应停止加热4、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Mr(Y)=0.5M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数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是ZB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L,则他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molC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gY气体和1gZ气体,则压强比为2: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B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C等质量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711D98g H2SO4溶解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6、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为A分散质直径介于1100 nmB丁达尔效应C电泳现象D能发生聚沉7、有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则甲、乙、丙三种溶液可能是( )ABaCl2、H2SO4、MgCl2BBaCl2、HCl、Na2SO4CCaCl2、HNO3、NaClDCaCl2、HNO3、BaCl28、最近湖南都市台报道,长沙市周边农田由于焚烧稻草导致烟雾弥漫,致使高速公路限行,航班停飞。烟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9、将新制氯水滴向下列物质,没有明显现象的是A有色布条溶液B硫酸钠溶液C硝酸银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10、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可作萃取剂的是A水B四氯化碳C酒精D食醋11、11.2g Fe加入一定量的HNO3充分反应后,生成Fe2+、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将生成的气体NXOY与一定量的O2混合后通入水中,反应后无气体剩余(NXOY+O2+H2O-HNO3 ),则通入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A0.12molB0.14molC0.2molD0.13mol12、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氯化钠B乙醇C木炭D氢氧化钠13、为了使硫酸溶液导电性几乎降低为零,应加入适量的ANaOHBNa2CO3CBaCl2DBa(OH)214、下列化学反应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CO2使Na2O2变白色B点燃时Fe在Cl2中燃烧产生红棕色的烟CH2使灼热的CuO粉末变红色DCO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15、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分离乙醇和水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从食盐水中获取氯化钠用排空气法收集氯气(Cl2)ABCD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是质量数和电子数相等的两种微粒,中子数也相等B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差50C35Cl和37Cl两者互为同位素D当氘原子转变为氕原子发生了分解反应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K+、Ag+、Mg2+、Cu2+、Fe3+中的几种,请按要求填空:(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确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 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氨水(NH3·H2O),出现白色沉淀(已知:Ag(NH3)2 + 在溶液中无色),说明原溶液肯定有_,(4)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验证其是否存在可以用_(填实验方法)(5)原溶液大量存在的阴离子可能是下列中的_。ACl- BNO3- CCO32- DOH-18、现有A、B、C、D四种气体,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把四种气体分别通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通入B、D气体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纯净的A可以在B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把无色无刺激气味气体C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变浑浊。(1)A、B、C、D的分子式分别为:A_ B_ C_D_。(2)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与B_;B与水_;C与澄清石灰水_。19、化学实验室实验桌上陈列的药品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金刚石的同素异形体为_(填字母,下同),属于碱的为_,属于电解质的为_。(2)中Na2SO4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与h混合溶液中的四种离子均发生反应。(3)中一瓶气体为CH4,一瓶气体为CO2,_ (填化学式)属于有机物,CH4中混有CO2 ,选用中_(填字母)除去。20、需要0.2 mol·L1的Na2CO3溶液480 mL,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该溶液。(1)应称取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是_g , 配制过程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外,还有_。(2)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要求: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填序号,下同),偏低的有_,(3)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21、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1)图中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的名称是_。(2)以Na、K、H、O、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后面。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化学式HCl_Ba(OH)2Na2CO3_CO2Na2ONH3H2O2 (3)写出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_。(4)实验室制备常用_和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A由的分子式可知,1mol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约为,故A错误;B未说明溶液体积,故无法计算含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S在足量中完全燃烧生成SO2,1molS失去4mol电子,8g S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故失电子的数目约为,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22.4 L SO2和CO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3mol原子,个数为:1.806×1024,故D正确。答案选D。2、C【解析】化合物X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其含有NO3-,故X为Ba(NO3)2,故A不符合题意;图所示的转化中N、O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B不符合题意;图示生成X的转化中O2做氧化剂,故C符合题意;图示中的所有转化均有化合价变化,故都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图像中箭头的方向正确判断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而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出反应的类型。3、D【解析】A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但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液体,否则易损坏滤纸,故A错误;B蒸发过程中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安全事故,故B错误;C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就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故C错误;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就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明确操作规范性是解本题关键,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可溶性杂质中的Ca2+,Mg2+,则可通过加入BaCl2、NaOH和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而除去,也可加入BaCO3固体和NaOH溶液来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4、C【解析】根据题意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Mr(Y)=0.5Mr(Z),即Mr(X)<Mr(Y)<Mr(Z),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解答。【详解】A. 根据m=nM=,分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质量越大;因为不确定X、Y、Z三种气体分子中原子个数和组成,所以原子数相等的三种气体就不能确定三种气体的分子数,故A错误;B. 气体的物质的量n=,Vm和气体的状态有关,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Vm不一定等于22.4L/mol,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不一定均为0.1mol,故B错误;C. 根据密度= = = ,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由分析可知三种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故C正确;D. 同温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Y、Z气体所承受的压强比为= = = = =4:1,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涉及物质的量以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等有关知识,注意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的使用是关键,B项注意Vm=22.4L/mol的使用条件。5、B【解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即H2SO4的摩尔质量应是98 g·mol1,A不正确。B、O2和O3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单质,因此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B正确。C、等质量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17,C不正确。D、98g H2SO4溶解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0.5L,所以所得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2 mol L1,D不正确;答案选B。6、A【解析】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本题选A。【点睛】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7、B【解析】A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硫酸,应该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不会看到沉淀溶解,A错误;B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盐酸,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B正确;C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硝酸,该生成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再加入氯化钠溶液没有反应,不会生成沉淀,C错误;D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硝酸,该生成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没有反应,不会生成沉淀,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设计,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以及反应现象的判断。8、D【解析】根据分散系的概念,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析。【详解】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大雾时,用灯照射时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烟雾属于胶体分散系。故选D。9、B【解析】A选项,新制氯水使有色布条溶液褪色,故A有现象;B选项,新制氯水不与硫酸钠溶液反应,故B无现象;C选项,新制氯水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C有现象;D选项,新制氯水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D有现象;综上所述,答案为B。10、B【解析】萃取时萃取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条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详解】碘水中提取碘单质,需要通过萃取方法,选取的萃取剂不能与水相溶,所以不能选用水、酒精、食醋,可以选用不溶于水的四氯化碳,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萃取的原理,抓住萃取剂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11、B【解析】11.2gFe的物质的量为0.2mol,Fe全部溶解,生成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所以Fe2+的物质的量为0.04mol,Fe3+的物质的量为0.16mol,共失去电子为0.04mol2+0.16mol3=0.56mol;由得失电子守恒O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6mol,所以O2的物质的量为0.56mol/4=0.14mol。 答案:B。12、B【解析】A. NaCl俗称食盐,是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品,没有腐蚀性,A不符合题意;B. 乙醇是可燃性液体物质,因此属于易燃液体,B符合题意;C. 木炭属于可燃性物质,但不具有自燃性质,C不符合题意;D. 氢氧化钠属于腐蚀性药品,不具有剧毒性,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13、D【解析】A.A项中反应为2NaOHH2SO4=Na2SO42H2O,Na2SO4=2NaSO42-,溶液导电性几乎无变化,故A错误;B.B项中发生反应为Na2CO3H2SO4=Na2SO4CO2H2O, Na2SO4=2NaSO42-,溶液导电性几乎无变化,故B错误;C.C项中发生反应为BaCl2H2SO4=BaSO42HCl,HCl=HCl,溶液导电性几乎无变化,故C错误;D.D项中发生反应为Ba(OH)2H2SO4=BaSO42H2O,反应后溶液离子浓度非常小,导电性几乎降低为零,故D正确。故选D。14、B【解析】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二氧化碳中元素化合价不变; B点燃时Fe在Cl2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CH2使灼热的CuO粉末变红色生成铜和水,氢气中氢元素化合价升高;DCO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碳酸钙和水,元素化合价都不变。【详解】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二氧化碳中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CO2没有被还原,故不选A; B点燃时Fe在Cl2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氯气被还原,故选B;CH2使灼热的CuO粉末变红色生成铜和水,氢气中氢元素化合价升高,氢气被氧化,故不选C;DCO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碳酸钙和水,元素化合价都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D。【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区别,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15、D【解析】乙醇和水互溶,分液漏斗不能分离,应选蒸馏法,故错误;图中蒸馏装置可利用自来水制备蒸馏水,故正确;食盐溶于水,图中蒸发可分离出NaCl,故正确;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应长导管进气收集,故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操作、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是解答的易错点。16、B【解析】 中子数是136、 中子数是134;的质子数是86,中子数是222-86;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37Cl是离子;氘原子转变为氕原子是核变,核变属于物理变化。【详解】 中子数是136、 中子数是134,中子数不同,故A错误;原子的质子数是86,中子数是222-86=136,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差是50,故B正确;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37Cl是离子,故C错误;氘原子转变为氕原子是核变,核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u2+ 、Fe3+ Ag+ Mg2+ K+ 焰色反应 B 【解析】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断。限制条件“无色透明溶液”,说明溶液中不能存在有色离子,溶液中Cu2+显蓝色、Fe3+显棕黄色。加盐酸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由Ag+Cl-=AgCl说明溶液中含有Ag+;在(2)的滤液中加过量的氨水,氨水是可溶性弱碱,先与滤液中的酸中和,后产生白色沉淀,由Mg2+ 2NH3·H2O=Mg(OH)2+2NH4+可推断原溶液中含Mg2+;第(5)小题要从离子共存角度分析。【详解】(1)因为溶液是无色透明的,不存在显棕黄色的Fe3+和显蓝色的Cu2+,所以不做任何实验就可确定原溶液中不存在Cu2+、Fe3+;(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Ag+Cl-=AgCl,AgCl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难溶物,可以确定原溶液中肯定存在Ag+;(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氨水(NH3·H2O),先中和滤液中的酸:H+ NH3·H2O=NH4+H2O,过量的氨水可发生反应:Mg2+ 2NH3·H2O=Mg(OH)2+2NH4+,说明原溶液肯定有Mg2+;(4)由上述分析知,无法排除K+的存在,所以溶液中可能存在K+;通过焰色反应实验可验证K+是否存在:用铂丝蘸取待测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若火焰呈紫色则证明K+存在,否则不存在。(5)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一定存在Ag+和Mg2+,因为Cl-、CO32-、OH-可与Ag+、Mg2+发生反应:Ag+Cl-=AgCl,2Ag+CO32-=Ag2CO3,Ag+OH-=AgOH,Mg2+2OH-=Mg(OH)2,所以原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Cl-、CO32-、OH-,4个选项中只有NO3-可以大量存在,答案选B。18、H2 Cl2 CO2 HCl H2+Cl22HCl Cl2+H2OHCl+HClO CO2+Ca(OH)2=CaCO3+H2O 【解析】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应为H2 ,B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应为Cl2 ,纯净的A可以在B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HCl,则D为HCl;把无色无刺激气味气体C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变浑浊,C为CO2 ;(1)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A为H2 ,B为Cl2 ,C为CO2,D为HCl;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H2 、 Cl2 、CO2 、HCl。(2)氢气在点燃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H2+Cl22HC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H2+Cl22HCl。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l2+H2OHCl+HClO。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O2+Ca(OH)2=CaCO3+H2O。19、a b bc g CH4 【解析】(1)中金刚石的同素异形体为a,属于碱的是b,属于电解质的是bc;(2)中Na2SO4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四种离子均参加反应;(3)中一瓶气体为CH4,一瓶气体为CO2,CH4 (填化学式)属于有机物,CH4中混有CO2,选用中 除去。20、28.6 玻璃棒、500mL容量瓶 BCD 【解析】(1)根据n=cV计算溶质Na2CO3的物质的量,利用Na2CO310H2O的物质的量等于Na2CO3的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Na2CO310H2O的质量;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以及每步操作需要仪器确定所需仪器;(2)根据c=n/V,通过判断不当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体积V的影响来分析误差;(3)容量瓶是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定容仪器。【详解】(1)根据n=cV可知需要的Na2CO3的物质的量n=0.5L×0.2mol/L=0.1mol,即需要的Na2CO310H2O晶体也为0.1mol,质量m=nM=0.1mol×286g/mol=28.6g;配制溶液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根据题目提供的仪器可以知道,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28.6;玻璃棒、500mL容量瓶; (2)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后,Na2CO3的质量增大,故物质的量增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会导致所称量的固体的质量偏小,故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会导致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偏小,故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生锈的砝码质量偏大,而m物=m砝+m游,故称量出的固体的质量偏大,则配制出的溶液的浓度偏高;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所以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偏低的有,无影响的有,故答案为;(3)容量瓶是精密仪器,是用于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定容仪器,不可用于储存和溶解固体,不能用于稀释浓溶液,也不能测量除其规格以外容积的液体体积,故选BCD,故答案为BC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以及误差分析,注意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易错点是计算溶质的质量,很多同学将溶液的体积认为是480mL而导致出错。21、树状分类法 H2SO4 NaOH K2SO4 CO2+2NaOHNa2CO3+H2O CaCO3 稀盐酸 通入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生成的气体为CO2 【解析】(1)树状分类法是一种很形象的分类法,按照层次,一层一层来分,就像一棵大树分出枝丫;(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盐电离出得阳离子为金属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3)CO2与NaOH反应转化为Na2CO3;(4)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常用 CaCO3和稀盐酸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通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详解】(1)树状分类法是一种很形象的分类法,按照层次,一层一层来分,就像一棵大树,有叶、枝、杆、根,图示方法就是树状图,则为树状分类法;(2)酸就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2SO4;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如NaOH;盐电离出得阳离子为金属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如K2SO4,故答案为:H2SO4;NaOH;K2SO4;(3)CO2与NaOH反应转化为Na2CO3;其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4)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常用 CaCO3和稀盐酸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通入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生成的气体为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