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物质中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常数个HCl分子的是( )A2.24L HCl气体B将1 mol HCI气体溶于足量的H2O得到的盐酸C36.5gHCl气体D1molH2和1 mol Cl2充分化合后的产物2、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制品、旧轮胎、废纸等属于A单质 B有机物 C氧化物 D无机物3、下列物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A固体NaCl B食盐水 C酒精 D熔融的NaCl4、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 H2+Cl2+2NaOH 生成4mol 的NaOH,(a为饱和食盐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X极生成2mol Cl2B在X极生成2molH2C在Y极生成4mol Cl2DNaOH在Y极生成5、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关于“NaHCO3”的分类正确的是A酸 B有机物 C盐 D氧化物6、向一定量的Fe、Fe2O3、FeO的混合物中加入200 mL 1 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反应溶解,放出4.48 mL(标准状况)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那么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得到铁的质量为A11.2 gB5.6 gC2.8 gD无法计算7、高温下用 CO 还原 m g R 2 O 3 得 n g R ,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 ,则 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 m n )/3 nB24 n /( m n )C( m n )/8 nDn /24( m n )8、下列关于化学科学的发展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777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B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原子学说C1965年,我国化学家合成了牛胰岛素,首次实现了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1.8g的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C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10克氖气所含原子数约为6.02×102310、下列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不对应的是 选项分类标准分类结果A根据化学反应中有无单质参加或生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B根据化学反应中有无离子参加或生成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C根据混合物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胶体、溶液和浊液D根据无机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特点酸、碱、盐、氧化物等AABBCCDD11、下列反应中水只做还原剂的是( )AC+H2OCO+H2BF2+ H2OHF + O2C2Na +2H2O2NaOH+H2 D2Na2O2+2H2O4NaOH+ O212、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目的操作A配制100 mL 1.0 mol/L CuSO4溶液将25 g CuSO4·5H2O溶于100 mL蒸馏水中B除去KNO3中少量NaCl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C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D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AABBCCDD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B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氧化反应C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还原剂在同一反应中既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012 kg 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B1 mol H2O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C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D0.1 mol氢气和2.24 L氯化氢气体所含分子数相同1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馏操作时,应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B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C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D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溴水中萃取溴16、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AO2BN2CCl2DCO217、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具有致癌性。酸性KMnO4溶液与Na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4+NO2+ Mn2+NO3+H2O(未配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NO2被还原B生成1 mol NaNO3需消耗0.4 mol KMnO4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增强D中的粒子是OH1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在足量的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B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數为2NA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D常温常压下8gO3中含有8NA个电子19、下列四幅图中,小白球代表的是氢原子,大灰球代表的是氦原子。最适合表示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混合气体的图示是·ABCD20、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3Fe22S2O32-O2xOH=Fe3O4S4O62-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4B每生成1mol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molC1 mol Fe2被氧化时,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D可以通过丁达尔效应判断有无Fe3O4纳米颗粒生成21、下列各组中物质间的反应,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的是A盐酸与碳酸钠溶液;稀硫酸与碳酸钾溶液B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C铁与盐酸;铁与稀硫酸D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硝酸2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强酸溶液中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的是ANa+、Ca2+、Cl-、BK+、Na+、CMg2+、Na+、Cl-D、Al3+、OH-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有一包白色粉末,由BaCl2、K2SO4、CaCO3、NaOH、CuSO4、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它的成份,进行了如下实验:(1)气体B的化学式_,白色沉淀的成分为_。(2)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有_;可能含有的物质有_;(3)如若需要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应如何操作:_。24、(12分)某淡黄色粉末可在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常被用作供氧剂。根据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及现象填空:(1)该淡黄色粉末为_;(2)X粉末的名称或化学式为_;(3)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_;(4)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_;(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5、(12分)需要0.2 mol·L1的Na2CO3溶液480 mL,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该溶液。(1)应称取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是_g , 配制过程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外,还有_。(2)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要求: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填序号,下同),偏低的有_,(3)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26、(10分)实验室欲配制8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如图是配制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实验步骤(1)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g,水_mL(水的密度为1 g·mL1)。(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用规格为_(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的烧杯中。(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27、(12分)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1)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_d;(2)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碳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B的作用是_(4)用量筒量取20mL E中溶液,倒入已检查完气密性良好的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mL CCl4,盖好玻璃塞,振荡,静置于铁架台上(如图),等分层后取上层液和下层液,呈黄绿色的是_(填“上层液”或“下层液”),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_(填“上层液”或“下层液”)(5)在A、B、C、D、E装置中有一处需要改进,说明需要改进的理由并在方框中画出改进后的装置图_28、(14分)有以下反应方程式:ACuO+H2Cu+H2OB2KClO32KCl+3O2CCl2+2NaOH=NaCl+NaClO+H2OD2FeBr2+3Cl2=2FeCl3+2Br2E.MnO2+4HCl(浓) MnCl2+Cl2+2H2OF.KClO3+6HCl(浓)=KC1+3H2O+3Cl2G.HgS+O2=Hg+SO2I.按要求将上述化学方程式序号填入相应空格内:(1)一种单质使一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元素被还原_;(2)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3)所有元素均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II.已知方程式F:KClO3+6HCI(浓)=KCl+3H2O+3Cl2。(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2)标准状况下当有33.6L的氯气放出时,转移电子的数目是_;(3)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29、(10分)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但很多化学实验并非在标准状况下进行,而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下图为测定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实验装置图。图中反应原理为:2C2H5OH+2Na2C2H5ONa+H2(反应放热)。(1)该装置有明显错误处,请指出错误之处:_;作图修改(只针对需修改部位):_。(2)经过(1)改正后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a.检查装置气密性;b.常温常压下,取4.6g 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并利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H2(假设广口瓶和量筒足够大);c.当圆底烧瓶中不再有气泡产生,不能立即读数,必须先_,后_,再平视读取量筒中收集到水的体积为1240.0 mL。经计算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为_。(3)经过(1)改正后仍有实验误差,下列哪些选项会导致实验误差_。A收集到的氢气中含有装置中原有的空气B收集H2前导管B中无蒸馏水C分液漏斗中的无水乙醇进入圆底烧瓶后占用了装置内气体空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A、没有指明气体的存在状态,不一定为标况下,2.24L HCl气体不一定为1mol,故A错误; B、将1 mol HCI气体溶于足量的H2O中,氯化氢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不存在HCl分子,故B错误;C、36.5g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6.5g/36.5g/mol=1mol,即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常数个HCl分子,故C正确;D、根据H2+ Cl2=2HCl反应可知,1molH2和1 mol Cl2充分化合后,生成2molHCl,因此该反应有2NA个HCl分子生成,故D错误;故答案选C。2、B【解析】塑料袋等塑料制品、旧轮胎主要成分为橡胶,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废纸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的纤维是纤维素,它们都属于有机物。答案选B。【点睛】本题是一道物质组成材料题,解题的关键是对组成这些物质的材料成分的掌握,难度不大。3、D【解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能导电的物质中含有自由电子或离子。【详解】A、固体NaCl是电解质,但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A不符合;B、食盐水溶液是电解质溶液,能导电,但是混合物,故B不符合;C、酒精是非电解质且不导电,故C不符合;D、NaCl是盐,属于电解质,熔融状态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D符合;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解题关键:对物质组成和概念理解,易错点B,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4、B【解析】X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Y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结合离子的放电顺序和电解原理解答。【详解】AX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氢离子放电,在X极生成2molH2,A错误;BX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氢离子放电,在X极生成2molH2,B正确;CY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氯离子放电,在Y极生成2molCl2,C错误;D氢离子在阴极放电,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NaOH在X极生成,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电解原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明确电解原理和离子的放电顺序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氢氧化钠生成的分析。5、C【解析】A.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B.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并非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比如CO,CO2,CO32-和HCO3-等;C.盐是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D.氧化物是指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为O的化合物。【详解】NaHCO3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其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为碳酸氢根离子,符合盐的定义,所以属于盐。答案选C。6、B【解析】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盐酸没有剩余,向反应所得溶液加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溶液为FeCl2溶液,根据氯元素守恒可以知道n(FeCl2)=1/2n(HCl);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得到铁,根据铁元素守恒可以知道n(FeCl2)= n(Fe),据此结合m=nM计算得到的铁的质量。【详解】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盐酸没有剩余,向反应所得溶液加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溶液为FeCl2溶液,根据氯元素守恒可以知道n(FeCl2)=1/2n(HCl)=1/2×0.2×1=0.1mol;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得到铁,根据铁元素守恒可以知道n(FeCl2)= n(Fe)=0.1 mol;质量为0.1×56=5.6g;B选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B。7、B【解析】根据已知物质的质量,结合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可列方程求解,也可用R与O的质量比通过个数比求R相对原子质量。 方法一: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2x+48):2x=mg:ng 所以选B。 方法二: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所以答案为B。8、B【解析】A.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反应的氧化学说,故A正确;B.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故B错误;C. 1965年,我国化学家合成了牛胰岛素,首次实现了蛋白质的人工合成,故C正确;D. 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故D正确;选B。9、B【解析】试题分析:A、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A,A错误;B、标准状况下,1.8g的H2O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电子数为NA,B正确;C、标准状况下,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C错误;D、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20克氖气所含原子数约为6.02×1023,D错误;答案选B。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10、A【解析】A、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B、依据反应中有无离子参加或生成对反应分类;C、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区分分散系;D、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详解】A、化学反应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化学反应根据有、无离子参加或生成,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故B正确;C、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故C正确;D、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无机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故D正确;故选A。11、B【解析】A在该反应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做氧化剂,A不符合题意;B水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氢元素化合价不变,水只做还原剂,B符合题意;C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元素化合价不变,水做氧化剂,C不符合题意;D水中氧元素、氢元素化合价不变,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12、A【解析】A、将25gCuSO4·5H2O溶于100 mL蒸馏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0.1L,所以不能实现目的,A错误;B、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相差大,因此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即可除去KNO3中少量NaCl,B正确;C、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把双氧水氧化为氧气,而高锰酸钾被还原为锰离子,导致溶液紫色消失,所以能实现目的,C正确;D、NaCl和CaCl2不反应,Na2CO3和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可以检验是否含有Na2CO3,则可以实现目的,D正确;答案选A。【点晴】该题的易错点是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具体如下:分离提纯物是固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例如选项B;分离提纯物是液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分液,萃取,蒸馏;分离提纯物是胶体:盐析或渗析;分离提纯物是气体:洗气。13、C【解析】A.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A错误;B.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B错误;C.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所以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 还原剂只能是反应物,还原产物是生成物,所以在同一反应中还原剂不可能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D错误。14、A【解析】A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标准进行判断;B使用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粒子的具体名称,如1molO、2molH等;C摩尔质量的单位错误,应该为g/mol;D2.24 L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在标况下才是0.1mol。【详解】A. 0.012kg12C中含有1mol碳原子,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碳原子,约6.02×1023个碳原子,故A正确;B. 1mol水中含有1mol氧原子、2mol氢原子,必须指出具体的粒子名称,故B错误;C. 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为40g/mol,40g为1mol氢氧化钠的质量,故C错误;D. 没有说明是标况,只有在标况下2.24 L氯化氢气体所含分子数才是0.1mol,故D错误;【点睛】涉及到气体体积的时候,必须要确定是否是标况才能确定能否计算其物质的量。15、A【解析】蒸馏时若不加沸石或碎瓷片,液面容易剧烈翻滚,若加入沸石就比较平稳,故可防止暴沸,故A正确;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外焰接触,故B错误;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放出,故C错误;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作为萃取剂从溴水中萃取溴,但是,酒精与水互溶,故酒精不可作为从溴水中提取溴的萃取剂,故D错误;故选A。16、B【解析】因M(Cl2)M(CO2)M(O2)M(N2),根据n=可知,相同质量的气体,N2的物质的量最大,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N2的体积最大,故选B。17、B【解析】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所以MnO4-是氧化剂,NO2-应该作还原剂,亚硝酸根离子中N元素应该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生成硝酸根离子,根据转移电子相等、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2MnO4-+5NO2-+6H+=2Mn2+5 NO3-+3H2O。A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5价,所以亚硝酸根离子失电子被氧化,故A错误;B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生成1molNaNO3需消耗KMnO4的物质的量= =0.4mol,故B正确;C根据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知,中是H+,氢离子参加反应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则溶液的酸性减弱,故C错误;D由C分析可知,中是H+,故D错误;故选B。18、B【解析】A项,n(Mg)=1mol,Mg在足量O2中燃烧生成MgO,1个Mg原子失去2个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2NA,错误;B项,1个NO2分子和1个CO2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为2NA,正确;C项,由于CO和O2所处温度、压强未知,1LCO和1LO2的质量无法比较,错误;D项,n(O3)=mol,1个O3中含有24个电子,含有的电子物质的量为4mol,错误;答案选B。19、C【解析】试题分析:氦气的摩尔质量为4g/mol氢气的摩尔质量为2g/mol,设质量为4g,则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所以氢气分子与氦气分子的分子数之比为:2mol:1mol=2:1,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故B、D错误;A中氢气与氦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中为2:1,故选C。考点: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相关知识。20、B【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分析。【详解】A. 根据氢原子守恒,水的化学计量数为2,则OH-的化学计量数为4,即x=4,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 反应3Fe2+2S2O32-+O2+4OH-Fe3O4+S4O62-+2H2O中,Fe和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O2为氧化剂,每生成1mol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mol,故A但符合题意;C. 1molFe2+被氧化,转移1mol的电子,而1molO2被还原生成H2O或OH-需要转移4mol的电子,因此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其1/4即0.25mol,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21、B【解析】A.盐酸与碳酸钠溶液、稀硫酸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2H+CO32-=H2O+CO2,故不选A;B.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O42-+Ba2+2OH-=BaSO4+ Cu(OH)2;故选B;C.铁与盐酸、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Fe+2H+=Fe2+H2,故不选C;D.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OH-+H+=H2O,故不选D;本题答案为B。22、C【解析】A 会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在强酸溶液中大量共存,故A不选;B 在溶液中呈紫红色,不能在无色溶液中存在,故B不选;C Mg2+、Na+、Cl-能在强酸溶液中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故C选;DOH-会与、Al3+、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故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O2 BaCO3 BaCl2 、CaCO3、NaOH CuSO4、K2SO4 KCl 取无色滤液C,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淡紫色,则存在KCl,否则不存在KCl 【解析】白色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溶液,说明不含有硫酸铜,白色滤渣加入盐酸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B,说明该滤渣为碳酸盐沉淀,气体B为二氧化碳,肯定有碳酸钙,无色滤液加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氯化钡。据此解答。【详解】白色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溶液,说明不含有硫酸铜,白色滤渣加入盐酸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B,说明该滤渣为碳酸盐沉淀,气体B为二氧化碳,肯定有碳酸钙,无色滤液加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氯化钡和氢氧化钠,则一定不含硫酸钾。(1)气体B 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白色沉淀为BaCO3;(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白色粉末一定含有BaCl2 、CaCO3、NaOH,一定不含CuSO4、K2SO4,可能含有 KCl;(3)确定氯化钾是否存在,可以用焰色反应,即取无色滤液C,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淡紫色,则存在KCl,否则不存在KCl。【点睛】掌握各物质的溶解性和离子反应,根据溶液为无色,确定不含铜离子,根据白色滤渣能完全溶于盐酸生成气体分析,该物质为碳酸钙,气体为二氧化碳,因为通入二氧化碳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钡离子,但氯化钡和二氧化碳不反应,所以应还含有氢氧化钠,当溶液中有钡离子时,不能含有硫酸根离子,即不含硫酸钾。24、Na2O2或过氧化钠 铜或Cu 2Na2O2 + 2CO2 =2Na2CO3 + O2 Na2CO3+Ca(OH)2 =CaCO3 + 2NaOH 2NaOH +CuSO4 =Na2SO4 + Cu(OH)2 【解析】淡黄色粉末为Na2O2 ,生成气体为氧气,固体为碳酸钠,由氧气和X反应的产物以及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的颜色可以知道X为Cu,反应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沉淀为碳酸钙,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淡黄色粉末为Na2O2 ,生成气体为氧气,固体为碳酸钠,由氧气和X反应的产物以及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的颜色可以知道X为Cu,反应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沉淀为碳酸钙,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1)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淡黄色粉末为Na2O2 或过氧化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Na2O2 或过氧化钠。(2)据以上分析可知,X粉末为铜或Cu;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铜或Cu。(3) 反应(I)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CO2 =2Na2CO3 +O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Na2O2 +2CO2 =2Na2CO3 +O2。(4)反应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 =CaCO3 + 2NaOH;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Na2CO3+Ca(OH)2 =CaCO3 + 2NaOH。(5)反应()为氢氧化钠与硫酸酮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CuSO4 =Na2SO4 + Cu(OH)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NaOH +CuSO4 =Na2SO4 + Cu(OH)2。25、28.6 玻璃棒、500mL容量瓶 BCD 【解析】(1)根据n=cV计算溶质Na2CO3的物质的量,利用Na2CO310H2O的物质的量等于Na2CO3的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Na2CO310H2O的质量;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以及每步操作需要仪器确定所需仪器;(2)根据c=n/V,通过判断不当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体积V的影响来分析误差;(3)容量瓶是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定容仪器。【详解】(1)根据n=cV可知需要的Na2CO3的物质的量n=0.5L×0.2mol/L=0.1mol,即需要的Na2CO310H2O晶体也为0.1mol,质量m=nM=0.1mol×286g/mol=28.6g;配制溶液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根据题目提供的仪器可以知道,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28.6;玻璃棒、500mL容量瓶; (2)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后,Na2CO3的质量增大,故物质的量增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会导致所称量的固体的质量偏小,故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会导致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偏小,故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生锈的砝码质量偏大,而m物=m砝+m游,故称量出的固体的质量偏大,则配制出的溶液的浓度偏高;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所以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偏低的有,无影响的有,故答案为;(3)容量瓶是精密仪器,是用于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定容仪器,不可用于储存和溶解固体,不能用于稀释浓溶液,也不能测量除其规格以外容积的液体体积,故选BCD,故答案为BC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以及误差分析,注意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易错点是计算溶质的质量,很多同学将溶液的体积认为是480mL而导致出错。26、8 72 100 mL 【解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计算;(2)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详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的质量=80g×10%=8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80g8g=72g;水的密度为1g/cm3,则水的体积为72mL。故答案为8;72;(2)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应用100mL量筒量取72mL水,故答案为100 mL。27、c b 2Cl2+C+2H2O(g)4HCl+CO2 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贮存少量Cl2,避免Cl2对环境造成污染 下层液 上层液 D中反应生成的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改进后的装置图为 【解析】(1)由装置图气体的流向进行判断;(2)根据题给信息可以写出Cl2、C、H2O三者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3)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根据B瓶中气体压强的变化分析出现的现象;根据B瓶能够贮存少量氯气,起到防止空气污染的作用进行分析;(4)应用相似相溶原理,氯气在CCl4中溶解度较大,而且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呈黄绿色的是溶有氯气的下层四氯化碳层,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的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导致有色布条褪色,据此进行分析;(5)反应2Cl2+C+2H2O(g)4HCl+CO2中有HCl生成,需要尾气吸收,由于HCl极易溶于水,易产生倒吸,据此进行分析和装置的改进。【详解】(1)由装置图判断,气体由B流经C进入到D中反应,气体通过盛有水的试管时应长进短出,否则不能通过C装置;故答案为:c;b; (2)由题意知C为提供水蒸气的装置,加入的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有利于试管中的水变为水蒸气,反应为Cl2、C、H2O,生成物为HCl和C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C+2H2O(g)4HCl+CO2,故答案为:2Cl2+C+2H2O(g)4HCl+CO2; (3)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B中的气体逐渐增多,压强增大,则导致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B具有贮存少量氯气,并能防止空气污染;故答案为: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贮存少量Cl2,避免Cl2对环境造成污染;(4)应用相似相溶原理,氯气在CCl4中溶解度较大,而且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呈黄绿色的是溶有氯气的下层四氯化碳层,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氯气在无机层与水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次氯酸,而导致有色布条褪色的;故答案是:下层液;上层液;(5)反应2Cl2+C+2H2O(g)4HCl+CO2中有HCl生成,需要尾气吸收,由于HCl极易溶于水,易产生倒吸现象,应用倒置的漏斗,改进后的装置图可以为:,故答案是:D中反应生成的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改进后的装置图为。【点睛】要验证干燥氯气无漂白性,先把氯气通入到装有干燥红色布条的装置,布条不褪色;干燥的氯气进入到湿润的有色布条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布条褪色;结论;干燥的氯气无漂白作用,潮湿的氯气有漂白作用。28、A C 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