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68522178
资源大小:21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广谱消毒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并且用于除甲醛。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则反应后Na2SO3转化为( )ANa2SO4BSO2CSDNa2S2、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A豆浆B淀粉溶液C烟、云、雾D蔗糖溶液3、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4、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X+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AmolBmolCmolDmol5、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B和氢组成的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为金属元素,且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K层电子数;往E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A与12A有相同的质子数,属于同一种核素B某物质焰色反应呈黄色,该物质一定是含C的盐CC单质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DE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6、Na2CO3和NaHCO3可用作食用碱。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ANa2CO3与食醋混用产生CO2气体:+2H+=CO2+H2OBNa2CO3可用NaOH溶液吸收CO2制备:2OH-+CO2=+H2OCNaHCO3可用治疗胃酸过多:+H+=CO2+H2ODNaHCO3可作发酵粉:2NaHCO3Na2CO3+CO2+H2O7、有碳酸钠、碳酸氢钠、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物27.2g,把它们溶于足量的水里,此时溶液中的Ca2+、CO32-、HCO3-全部转化沉淀,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物质共29g,则原混合物中含Na2CO3的质量为:A1.8gB5.3gC10.6gD无法计算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表示的是ABaCl2+H2SO4= BaSO4+ 2HClBBa(OH)2+H2SO4=BaSO4+ 2H2OCBa(NO3)2+CuSO4=Cu(NO3)2 + BaSO4DBa(OH)2+Na2SO4=BaSO4+ 2NaOH9、现有下列10种物质: 液态氧 空气 Mg 二氧化碳H2SO4 Ca(OH)2 CuSO4·5H2O 牛奶C2H5OHNaHCO3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属于混合物的是B属于盐的是C属于电解质的是D属于分散系的是10、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ClCl2BFe3+Fe2+CCuOCuDH2SO4BaSO4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N2的质量为28 g/molB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22.4 LCCl2的摩尔质量为71 gD3.01×1023个SO2 分子的质量为32 g12、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1Fe1+Br1=1Fe3+1Br- 1Br-+Cl1=Br1+1Cl- 1Fe3+1I-=1Fe1+I1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元素在反应中被还原,在中被氧化B反应中当有1mol Cl1被氧化时,有1mol Br-被还原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1I1Br1Fe3+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1+Br-Cl-13、等质量的CH4和NH3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它们的分子个数比为1716B它们的原子个数比为1716C它们的氢原子个数比为1716D它们所含氢的质量比为171614、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干冰、二氧化硫、三氧化硫B同素异形体:石墨、金刚石、C60C碱性氧化物:氧化钙、氧化铁、过氧化钠D电解质:硫酸、烧碱、氯化钠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7 g OH中所含的电子数为9 NAB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1 NAC通常状况下, 2.24L CO2气体含有的0.1 NA 个CO2分子D1.06g Na2CO3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溶液中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16、把0.05molBa(OH)2固体加入1L下列液体中,溶液导电能力明显减小的是( )A水B0.05mol/lMgCl2溶液C0.05mol/L的醋酸溶液D含0.05molCuSO4的溶液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五瓶损坏标签的试剂,分别盛有AgNO3溶液、稀硝酸、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钾溶液,为了确定各瓶中是什么试剂,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B、C、D、E,用小试管各盛少量,多次进行两两混合反应,反应现象为:A与B、A与E产生沉淀,B与D、B与E产生沉淀,C与E、D与E产生气体,而C与D无反应现象。由此,可判定各试剂瓶中所盛试剂为:A_,B_,C_,D_,E_。另外,请写出下面要求的离子方程式。(1)A与E:_。(2)B与E:_。(3)C与E:_。18、现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由Na2SO4、CaCO3、NaCl、BaCl2、CuSO4中的三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向滤出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原白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_,一定不含有_(填化学式)。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3)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向过滤得到的无色滤液中,加入少量某无色溶液,根据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判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加入的无色溶液不可以是下列溶液中的_(填序号)。 ANa2SO4溶液 BBaCl2溶液 CNa2CO3溶液 DAgNO3溶液19、混合物分离和提纯常用下图装置进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的名称_。 (2)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分离明胶的水溶液与Na2CO3、Na2SO4的混合溶液应选用装置的为(用上图字母填写)_。如何证明SO42-已分离出来_。 (3)在装置D中加入10 mL碘水,然后再注入4 mL苯,盖好玻璃塞,按操作规则反复振荡后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操作完毕后,为得到碘并回收苯可用_法。20、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需配制含有NH4+、Cl-、K+、SO42-的植物培养液450mL,且要求该培养液中c(Cl-)=c(K+)=c(SO42-)=0.4mol·L1。实验室提供的药品有:NH4Cl、KCl、(NH4)2SO4、K2SO4和蒸馏水;提供的实验仪器有:药匙托盘天平烧杯胶头滴管量筒。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培养液中,NH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该研究小组配制该植物培养液时,还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3)若配制该培养液的其他操作均正确,则下列错误操作将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_。a.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b.将烧杯内的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时,容量瓶中还有少量的水c.将烧杯内的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时,因操作不当使部分溶液溅出容量瓶d.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e.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21、实验室用密度为1.25 g·mL1,质量分数36.5%的浓盐酸配制 0.1 mol·L1的盐酸240 mL,请回答下列问题:(1)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配制240 mL 0.1 mol·L1的盐酸应选用_mL的容量瓶,需要浓盐酸体积为_mL。(3)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大小有何影响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浓度 _ ;容量瓶未干燥,浓度 _ ;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凹面低于刻度线,加水至刻度线,浓度 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反应物为NaClO3和Na2SO3,NaClO3生成ClO2是化合价降低的过程,由此可知在反应中NaClO3为氧化剂,Na2SO3为还原剂,NaClO3被Na2SO3还原生成ClO2,则Na2SO3被氧化生成+6价S,由选项可知,只能为Na2SO4;故选A。2、D【解析】豆浆、淀粉溶液、烟、云、雾均为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的性质,而蔗糖溶液无此性质,答案为D。3、C【解析】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为H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则Y为O元素;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R为S元素,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均为24,则Z的原子序数为11,W的原子序数为13符合,即Z为Na,W为Al,以此来解答。【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H,Y为O,Z为Na,W为Al,R为S。A.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因此元素Y、Z、W形成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A错误;B.元素X与元素Y可形成的化合物H2O2,B正确;C.Y、R是同一主族的元素,均可与X形成结构相似的氢化物,元素的非金属性Y>R,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与H形成的化合物的稳定性就越强。所以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C正确;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铝、硫酸,硫酸为强酸,氢氧化铝为弱碱,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把握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元素的位置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4、B【解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详解】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X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m-n,而X+含有电子数=m-n-1;wgX+的物质的量=mol,则电子的物质的量=×(m-n-1),答案为B。5、C【解析】A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可确定A为C元素,B和氢组成的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B为N元素。C、D为金属元素,且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K层电子数,且原子序数大于7的只有Mg元素,即D为Mg元素,则C为Na元素。往E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所以E为Cl元素。据此解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为C元素,B为N元素,C为Na元素,D为Mg元素,E为Cl元素。则A、14C与12C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不属于同一种核素,二者互为同位素,A错误;B、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元素受热时发生电子跃迁而产生的现象,可用来检验这种元素的存在,只要含有这种元素的任何物质都会产生同样的现象,所以焰色反应呈黄色的物质不一定是含Na的盐,也可能是含Na的碱、单质等,B错误;C、Na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变红色,C正确。D、氯气在化学反应中既能作氧化剂,也能作还原剂,例如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错误。答案选C。【点睛】准确判断出元素种类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结合。本题在B选项上易出错。焰色反应是检验某种元素的,不论这种元素形成的是哪类物质都可以,另外要注意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6、A【解析】ANa2CO3与食醋混用,产生CO2气体:+2CH3COOHCO2+H2O+2CH3COO-,故A选;B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离子方程式:2OH-+CO2CO32-+H2O,故B不选;CNaHCO3可用治疗胃酸过多,碳酸氢钠与强酸反应,离子方程式+H+=CO2+H2O,故C不选;D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2NaHCO3 Na2CO3+CO2+H2O,所以可以做发酵粉,故D不选;故选:A。7、C【解析】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CO32-、HCO3-均转化为沉淀,即为CaCO3,溶液中溶质为NaOH,将溶液蒸干,所得固体为CaCO3、NaOH混合物,发生反应为:CaO + H2O = Ca(OH)2Na2CO3 + Ca(OH)2=CaCO3+2NaOHNaHCO3 + Ca(OH)2=CaCO3+NaOH+H2O将+得:CaO+H2O+Na2CO3=CaCO3+2NaOH 将+得:CaO+NaHCO3=CaCO3+NaOH 可以看做发生反应、,反应即CaO 与Na2CO3反应,由于H2O参加反应,会引起固体质量增加,反应即CaO 与NaHCO3反应,不会引起固体质量增加,即: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结合反应进行计算。【详解】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CO32-、HCO3-均转化为沉淀,即为CaCO3,溶液中溶质为NaOH,将溶液蒸干,所得固体为CaCO3、NaOH混合物,发生反应为:CaO + H2O = Ca(OH)2Na2CO3 + Ca(OH)2=CaCO3+2NaOHNaHCO3 + Ca(OH)2=CaCO3+NaOH+H2O将+得:CaO+H2O+Na2CO3=CaCO3+2NaOH 将+得:CaO+NaHCO3=CaCO3+NaOH 可以看做发生反应、,反应即CaO 与Na2CO3反应,由于H2O参加反应,会引起固体质量增加,反应即CaO 与NaHCO3反应,不会引起固体质量增加,即: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参加反应水的质量= 29 g27.2 g = 1.8 g,其物质的量= =0.1 mol,由反应方程式CaO+H2O+Na2CO3=CaCO3+2NaOH可知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碳酸钠的质量为m = n M = 0.1mol×106g/mol=10.6 g,答案选C。8、B【解析】A.BaCl2+H2SO4=BaSO4+2HCl的离子反应为Ba2+SO42-=BaSO4,故A不选;B.Ba(OH)2+H2SO4=BaSO4+2H2O的离子反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B选;C.Ba(NO3)2+CuSO4=Cu(NO3)2 + BaSO4的离子反应为Ba2+SO42-=BaSO4,故C不选;D.Ba(OH)2+Na2SO4=BaSO4+ 2NaOH的离子反应为Ba2+SO42-=BaSO4,故D不选。9、C【解析】液态氧属于非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空气属于气态混合物;Mg属于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属于酸性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H2SO4属于酸,属于电解质;Ca(OH)2属于碱,属于电解质;CuSO4·5H2O属于盐,属于电解质;牛奶属于混合物,属于分散系中的胶体;C2H5OH属于醇,属于非电解质;NaHCO3属于酸式盐,属于电解质。【详解】A、属于混合物的是,错误;B、属于盐的是,错误;C、属于电解质的是,正确;D、属于分散系的是,错误;答案选C。10、A【解析】A、Cl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需要加入氧化剂,故正确;B、Fe3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需要加入还原剂,故错误;C、CuO中CuO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需要加入还原剂,故错误;D、H2SO4BaSO4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需要氧化剂也不需要还原剂,故错误;答案选A。11、D【解析】A、质量的单位是g,1molN2的质量为28g,N2的摩尔质量为28g/mol,故A错误;B、标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是22.4L,不是气体则不一定,故B错误;C、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C错误;D、n(SO2)=0.5mol,m(SO2)=nM=0.5mol×64g/mol=32g,故D正确。故选D。点睛:B选项为易错点,注意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体,而固体、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12、D【解析】A、反应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A错误。B、反应中应该是Cl1被还原,Br-被氧化,B错误。C、根据在同一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的规律可知各物质的氧化性的大小关系,中:Br1Fe3+、 中:Cl1Br1、中:Fe3+I1,所以氧化性的大小顺序为:Cl1Br1Fe3+I1,C错误。D、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大,其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小,可知还原性的大小顺序为:I-Fe1+Br-Cl-,D正确。正确答案为D 点睛:氧化性越大,其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小,反之,还原性越大,其对应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小。13、A【解析】令CH4和NH3的质量都为1g,CH4的物质的量为=mol,NH3的物质的量为=mol。A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质量的CH4和NH3分子数之比为molmol=1716,故A正确;B每个CH4分子含有5个原子,1gCH4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5×mol,每个NH3分子含有4个原子,1gNH3含有的原子物质的量为4×mol,所以等质量的CH4和NH3含有原子数目之比为5×mol4×mol=8564,故B错误;C每个CH4分子含有4个H原子,1gCH4含有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每个NH3分子含有3个H原子,1gNH3含有H的原子物质的量为3×mol,所以等质量的CH4和NH3含有H原子数目之比为4×mol3×mol=1712,故C错误;D氢元素质量之比等于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由C可知等质量的CH4和NH3含有H氢元素质量之比为4×mol3×mol=1712,故D错误;故选A。14、C【解析】A干冰(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都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都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B石墨、金刚石、C60都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C氧化钙、氧化铁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为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能够与酸反应放出氧气,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D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的水溶液均能够导电,且都是化合物,均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C。15、D【解析】A. 17 g OH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OH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A错误;B. 没有给定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出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B 错误;C. 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所以 2.24LCO2气体的量不是0.1mol,不能确定含有的CO2分子为0.1 NA 个,C错误;D.1.06g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溶液中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16、D【解析】A水中离子浓度较小,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固体后,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故A不符合;B向1L0.05mol/lMgCl2溶液中加入0.05molBa(OH)2固体,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钡,电解质氯化镁转变为氯化钡,都是强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只是离子的转化,则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故B不符合;C 醋酸是弱酸,溶液的导电性比较弱,但向1L0.05mol/l醋酸中加入0.05molBa(OH)2固体,反应生成醋酸钡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故C不符合;D向1L 0.05mol/LCuSO4中加入0.05molBa(OH)2固体,CuSO4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能力明显减弱,故D符合;故答案为D。【点睛】明确溶液导电性的决定因素是解题关键,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浓度越小导电能力越弱。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BaCl2 AgNO3 HNO3 HCl K2CO3 Ba2+CO32-=BaCO3 2Ag+CO32-=Ag2CO3 2H+CO32-=CO2+H2O 【解析】C与E、D与E产生气体,五种物质中,能与两种物质的产生气体的只有K2CO3,则E为K2CO3,C、D为HNO3、HCl中的物质;D与B能产生沉淀,HNO3不能产生沉淀,而HCl能与AgNO3产生AgCl沉淀,则D为HCl,C为HNO3,B为AgNO3;A与B产生沉淀,则A为BaCl2。故答案为BaCl2;AgNO3;HNO3;HCl;K2CO3。(1)A为BaCl2,E为K2CO3,二者反应生成B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CO32=BaCO3;(2)B为AgNO3,E为K2CO3,二者反应生成Ag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g+CO32=Ag2CO3;(3)C为HNO3,E为K2CO3,二者反应生成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2=CO2+H2O。18、CaCO3、NaCl CuSO4 CaCO3+2H= Ca2+CO2+H2O D 【解析】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而本题中得到是无色的溶液和白色沉淀,所以在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铜;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钙,也可能是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而白色沉淀能全部溶于稀盐酸,所以该沉淀为碳酸钙,即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而原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所以还一定含有NaCl,氯化钡和硫酸钠二者有其一。【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NaCl;一定不含CuSO4;(2)实验中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 Ca2+CO2+H2O;(3)原白色粉末中无法确定的是BaCl2和Na2SO4A加入硫酸钠若产生白色沉淀,可以确定含有BaCl2不含Na2SO4,故A不符合题意;B加入BaCl2若产生白色沉淀,可以确定含有Na2SO4不含BaCl2,故B不符合题意;C加入碳酸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可以确定含有BaCl2不含Na2SO4,故C不符合题意;D氯化银难溶于水、硫酸银微溶于水,所以加入硝酸银溶液不能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19、冷凝管或直形冷凝管均可 E 取烧杯内的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SO42-已分离出来 溶液分层,下层无色(或颜色变浅), 上层紫色或紫红色 蒸馏 【解析】由装置图可知A为蒸馏,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B 为蒸发,常用于蒸发结晶;C为过滤,常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D为萃取分液;E为渗析,常用于分离胶体与溶液;结合混合物的性质的异同选择分离方法。【详解】(1)仪器的名称为冷凝管或直形冷凝管;正确答案:冷凝管或直形冷凝管均可。(2)分离胶体与溶液常采用渗析的方法,故选择装置E;取烧杯内的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SO42-已分离出来;正确答案:E;取烧杯内的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SO42-已分离出来。(3)在装置D中加入10 mL碘水,然后再注入4 mL苯,盖好玻璃塞,按操作规则反复振荡后静置,苯会将I2萃取到上层,所以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下层无色(或颜色变浅) ,上层紫色或紫红色;操作完毕后,为得到碘并回收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所以采用蒸馏法;正确答案:溶液分层,下层无色(或颜色变浅), 上层紫色或紫红色; 蒸馏。20、0.8mol/L 500mL容量瓶 玻璃棒 ac 【解析】(1)要求该培养液中c(Cl-)=c(K+)=c(SO42-)=0.4molL-1,依据电荷守恒计算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2)依据配制步骤选择需要仪器;(3)分析操作对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详解】(1)所得溶液中c(Cl-)=c(K+)=c(SO42-)=0.4molL-1,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规律可知:c(Cl)+2c(SO42-)=c(K+)+c(NH4+),即:0.4mol/L+2×0.4mol/L=0.4mol/L+c(NH4+),解得:c(NH4+)=0.8mol/L,故答案为:0.8mol/L;(2)配制450mL溶液,需要500mL容量瓶,配制溶液一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药匙、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还缺少的玻璃仪器:500mL容量瓶、玻璃棒;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玻璃棒; (3)a.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a选;b.将烧杯内的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时,容量瓶中还有少量的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b不选;c.将烧杯内的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时,因操作不当使部分溶液溅出容量瓶,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c选;d.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d不选;e.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属于正常操作,溶液浓度准确,故e不选;故选:ac。【点睛】实验室中容量瓶的规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所以配制450ml的溶液需要500ml的容量瓶。21、12.5 mol·L1 250 2 偏大 无影响 偏小 【解析】(1)密度为1.25gmL-1,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12.5mol/L;(2)配制240mL 0.1molL-1的盐酸,应选择250mL容量瓶,设需要浓盐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规律:稀释前后含的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V×12.5mol/L=250mL×0.1mol/L,解得V=2.0mL;(3)定容时,俯视读数,溶液体积偏小,配制溶液浓度偏大;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都不变,所以配制溶液浓度无影响;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凹面低于刻度线,加水至刻度线,则所加的水偏多,浓度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