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湘潭市重点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68522243       资源大小:29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湘潭市重点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的是( )A石墨、氧化铜、冰水、盐酸、火碱、小苏打B水银、水、碘酒、冰醋酸、纯碱、硫酸铜C硫磺、三氧化二铁、粗盐、硫酸、熟石灰、碘化钾D臭氧、二氧化锰、石油、硝酸、苛性钠、生石灰2、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A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B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钾晶体C分离CCl4中的Br2D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3、向60mL Na2SO4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关数据见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实验编号12345BaCl2溶液体/ mL 03060100120沉淀质量/g00.699x2.0972.097A混合前,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B混合前,Na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0 mol/LC实验3中沉淀的质量x为1.398gD完全沉淀60mL Na2SO4溶液,消耗BaCl2溶液的体积为80mL4、在一定条件下,PbO2 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若生成3mol Cr2O72则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A7.5mol B3mol C9mol D6mol5、标况下,等质量的SO2和SO3相比较,下列正确的是( )A它们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B它们的体积之比为54C它们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45D它们所含的硫原子数之比为546、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Mg反应制取H2B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C实验室中用H2O2与MnO2作用产生O2D实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7、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选项ABCDX氧化物酸、碱、盐溶液置换反应Y化合物电解质胶体氧化还原反应Z纯净物化合物分散系化学反应AABBCCDD8、某学生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五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如图所示。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和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个数分别为( )A复分解反应、1B分解反应、1C化合反应、2D置换反应、29、光纤通讯是一种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光纤通讯容量大,一对光纤上可同时传送3万门电话的信号。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下列关于Si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SiO2摩尔质量是60B1 mol SiO2中含有1 mol O2C1.5mol SiO2中含有1.806×1024个氧原子D1 mol SiO2质量是60 g mol-110、在100mL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6mol/L。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值为(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225 mol/LB0.3 mol/LC0.36 mol/LD0.45 mol/L1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有白雾C钠在氯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淡黄色固体D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红棕色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1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铜B蔗糖溶液C氯化钠溶液D氯化钠晶体13、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A灼烧B过滤C分液D蒸馏14、常温常压下,等质量的CH4、CO2、O2、SO2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4的是( )ABCD15、用如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XYZA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B电解质盐化合物C胶体分散系混合物D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AABBCCDD16、下列烃的命题正确的是( )A5-甲基-4-乙基已烷 B2-乙基丙烷C2,2,3-三甲基丁烷 D3,3-二甲基-4-乙基戊烷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电解NaCl溶液可得到NaOH、Cl2和H2,它们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和物质省略)回答下列问题:(1)Cl2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制取“84”消毒液,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 。(2)B溶液A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若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足量的Fe反应,则反应过程中转移_mol电子。(3)A溶液能刻蚀铜印刷线路板,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4)若检验A溶液中的阳离子,所用的试剂是_,现象是_。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用含有少量泥沙、CaCl2、MgCl2、Na2SO4的粗盐制取纯净的NaCl,实验前他们设计了如图方案(框图)(1)请写出操作第步所加试剂名称及第步操作名称:_,_。(2)写出第步操作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如何检验第步操作中硫酸根离子已完全除尽:_。(4)你认为该设计里哪些步骤调换后不影响实验结果:_。19、(6分)用98%(密度为1.84g/mL)的浓硫酸配制1.84mol/L的硫酸240mL,回答问题:(1)该实验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是:烧杯、量筒、胶头滴管、 。(2)配制时需要用量筒量取98%硫酸 mL(3)若配制1.84mol/L的硫酸溶液的其它操作均正确,但出现下列错误操作,其中将使配制的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填序号)。A将 98%的浓硫酸溶于水后立即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B将稀释的硫酸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加水时溶液凹液面高于容量瓶刻度,此时立即用滴管将瓶内液体吸出,使溶液凹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相切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20、A、B、C、X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B、C含有相同的元素甲,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转化(水参与的反应,水未标出):(1)若C为淡黄色固体,则B为_,写出C在潜水艇中作为供氧剂牵涉的两个反应方程式_、_。(2)X为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C为_(填化学式)。若固体B中混有少量C杂质,除杂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B是膨松剂的主要成分,则A、C、X的化学式依次为_。21、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含铁元素2g,这2g铁元素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Fe2+易被吸收,所以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补充含Fe2+的亚铁盐(如FeSO4)。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成Fe2+,有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为常见的铁元素的几种微粒,其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A .Fe BFe2+ CFe3+(2)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在此过程中_是氧化剂,说明维生素C具有_性。(3)己知下列反应: 2I+2Fe3+2Fe2+ +I2 2Fe2+H2O2+2H+2Fe3+2H2O, 则Fe3+、I2 、H2O2三者的氧化性由强到弱为_。 (4)在Fe+4HNO3Fe(NO3)3+NO+2H2O的反应中, HNO3表现的性质为_ ,毎有1 molFe参加反应转移电子_mol。(5)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据此分析。【详解】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A. 石墨、氧化铜、冰水、盐酸、火碱、小苏打分别是单质、氧化物、纯净物、混合物、碱和盐,故A错误;B. 水银、水、碘酒、冰醋酸、纯碱、硫酸铜分别是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酸、盐和盐,故B错误;C. 硫磺、三氧化二铁、粗盐、硫酸、熟石灰、碘化钾分别是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酸、碱和盐,故C正确;D. 臭氧、二氧化锰、石油、硝酸、苛性钠、生石灰分别是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酸、碱和氧化物,故D错误。答案选C。2、A【解析】A、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的分离应用分液法,A正确;B、氯化钠、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差异大,除去氯化钠晶体中的氯化钾晶体,用重结晶法,B错误;C、分离中的,用蒸馏,C错误; D、NaOH溶液不仅吸收HCl、而且吸收CO2,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应选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D错误;答案选A。3、C【解析】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生成沉淀最多为2.097g,n(BaSO4)=0.09mol,则Na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L,选项A错误;B2号实验中n(BaSO4)=0.003mol,混合前,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选项B错误;C实验3号中,x为实验2中的2倍,则x=0.699g×2=1.398g,选项C正确;D完全沉淀60mL Na2SO4溶液消耗BaCl2溶液的体积为=0.09L=90mL,选项D错误;答案选C。4、C【解析】反应中Cr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失去3个电子,若生成3molCr2O72-反应失去18mol电子。Pb元素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得到2个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18mol÷29mol,答案选C。5、D【解析】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其物质的量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即为80:64=5:4。A. 它们的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即为5:4,故错误;B. 标况下,三氧化硫不是气体,故体积不能进行比较,故错误;C. 它们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5×2:4×3=1012=5:6,故错误;D. 它们所含的硫原子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比,即为54,故正确。故选D。6、D【解析】可以用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详解】A制取氢气的原理为:MgH2SO4=MgSO4H2,镁和氢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A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制取氧气的原理为:2KMnO4K2MnO4+MnO2O2,锰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B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制取氧气的原理为:2H2O22H2O O2,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为:CaCO32HCl=CaCl2CO22HCl,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D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选D。7、C【解析】A、纯净物分为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它们存在这样的从属关系;B、电解质属于化合物,但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包括部分金属氧化物、酸、碱、盐,它们之间存在从属关系;C、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浊液,它们之间没从属关系;D、化学反应分为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不全部是置换反应,它们之间存在从属关系。答案为C。8、B【解析】Fe与稀盐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NaCl和水,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NaOH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也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但两个反应都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个数为1个,答案选B。9、C【解析】A、摩尔质量有单位,单位为g/mol,所以SiO2摩尔质量是60g/mol,故A错误;B、1 mol SiO2含有2molO原子,不存在氧气分子,故B错误;C、1.5mol SiO2中含有3mol氧原子,其个数为3mol×6.02×1023mol-1=1.806×1024,故C正确;D、质量的单位是g,1 mol SiO2质量是1 mol×60gmol-1=60g ,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需要强调化学中计算均要带单位。摩尔质量有单位,单位为g/mol,当单位为g/mol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物质的量n=m/M=N/NA。10、C【解析】有关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4H2O,由上述反应方程式可知,NO3和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时,氢离子与硝酸根恰好反应,生成的铜离子物质的量最大,设HNO3、H2SO4各为x、ymol,则n(NO3):n(H)=x:(x+2y)=1:4,x+y=0.6×0.1,据此计算x、y的值,再根据方程式计算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c=n/V计算铜离子浓度【详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4H2O,铜足量,由上述反应方程式可知,NO3和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时,氢离子与硝酸根恰好反应,生成的铜离子物质的量最大,设HNO3、H2SO4各为x、ymol,则n(NO3):n(H)=x:(x+2y)=1:4,x+y=0.6×0.1,联立解得x=0.024mol、y=0.036mol,由方程式可知,生成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4mol×3/2=0.036mol,故铜离子的最大浓度为0.036mol÷0.1L=0.36mol·L1,故选C。11、B【解析】A 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故A错误;B 氢气在氯气中点燃后产生苍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了氯化氢气体,瓶口上方形成白雾,故B正确;CNa在氯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NaCl为白色固体,故C错误;D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红棕色烟,产物溶于水,但氯化铁溶液呈黄色,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12、D【解析】A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B蔗糖溶液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属于电解质溶液,故C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晶体是盐,属于电解质,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13、C【解析】A、灼烧需在坩埚中进行,选项A错误;B、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选项B错误;C、分液要在分液漏斗中进行,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选项C正确;D、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且烧杯加热应垫石棉网,选项D错误;答案选C。14、D【解析】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气体,体积之比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即摩尔质量越大,气体占有的体积越小,以此解答。【详解】CH4的摩尔质量为16g/mol,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SO2的摩尔质量为64g/mol,故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H4、CO2、O2、SO2占有体积大小为:CH4>O2>CO2>SO2,故选D。15、B【解析】A、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化合物又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电解质和盐都属于化合物,盐均属于电解质,则电解质包含盐,应X包含Y,故B错误; C、胶体属于分散系,而分散系都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则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氧化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学生应能识别常见物质的种类,并能利用其组成来判断物质的类别是解答的关键。本题中要注意电解质包括酸、碱、盐和金属氧化物、水等,电解质均为化合物。16、C【解析】A、烷烃命名时,应从离甲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且取代基编号总和必须最小,正确的命名为2-甲基-3-乙基已烷,故A错误;B、丙烷中不可能出现乙基,选取的主链错误,应该是2-甲基丁烷,故B错误;C、主链选取和编号均合理,故C正确;D、戊烷主链为4个碳,不可能出现4-乙基,则主链选取有误,正确的命名为3,3,4-三甲基己烷,故D错误。故选C。点睛:烷烃的命名必须遵循主链最长,取代基编号之和最小等原则;1甲基、2乙基,3丙基都是主链选择错误的典型。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l22NaOH=NaClNaClOH2O 2Fe2+Cl2=2Fe3+2Cl- 2mol 2Fe3+Cu=2Fe2+Cu2+ Cu KSCN溶液 A溶液变成血红色 【解析】(1)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可以制取“84”消毒液,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2)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A固体为氯化铁,氯化铁溶于水得到A溶液为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反应生成B溶液为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故B溶液A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若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足量的Fe反应生成氯化铁,根据氯元素由0价变为-1价,则反应过程中转移2mol电子;(3)A溶液为氯化铁溶液,能刻蚀铜印刷线路板,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该反应中铜由0价变为+2价被氧化,作为还原剂,故还原剂是Cu;(4)若检验A溶液中的铁离子,所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现象是A溶液变成血红色。18、碳酸钠 过滤 CO32-+2H+=H2O+CO2;H+OH-=H2O 取A1中溶液少许,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浑浊产生,则硫酸根离子已完全除尽 与或与 【解析】(1)根据操作第、步所加试剂名称及第步操作的原理分析,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形成沉淀,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经蒸发操作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2)溶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以及要保留的氯化钠溶液,可以再加入盐酸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除掉;(3)根据SO42-+Ba2+=BaSO4,产生白色沉淀进行解答; (4)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详解】(1)操作第步是除Ca2+,加Na2CO3溶液转化为沉淀,Ca2+CO32-=CaCO3,同时碳酸钠还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溶液引入的杂质Ba2+,Ba2+CO32-=BaCO3;操作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溶液混合物的方法,名称是过滤;(2)滤液C1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及要保留的氯化钠溶液,可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盐酸与杂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变为气体或水除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 ;CO32-+2H+=H2O+CO2 ;(3)向混合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发生反应:SO42-+Ba2+=BaSO4,产生白色硫酸钡沉淀,若硫酸根离子已完全除尽,那么取A1中溶液少许,滴加氯化钡溶液,就不会出现浑浊现象;若出现浑浊现象,证明溶液中还存在硫酸根离子;(4)首先要把粗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然后Mg2+用OH-沉淀除去,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SO42-用Ba2+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Ba2+沉淀,至于先除Mg2+,还是先除SO42-都没有关系,Ca2+用CO32-沉淀,除Ca2+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Ca2+CO32-=CaCO3,但是加入的碳酸钠一定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溶液既可以除去原溶液中的CaCl2,也可以除去因除Na2SO4杂质加入的过量的BaCl2溶液,Ba2+CO32-=BaCO3,离子都形成沉淀,一起进行过滤,所以与或与步骤调换顺序,不影响实验结果;【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所选用除杂和净化的方法,注意除杂时不仅要能把杂质除掉,还不能引入新杂质,而且方法要简便易行,关键是除去Na2SO4在CaCl2除去之前,其它顺序都没有关系,题目难度不大。19、(1)250mL容量瓶、玻璃棒(2)25.0mL(3)AD(每空2分)【解析】试题分析:(1)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由提供的仪器可知还需要仪器有:250mL容量瓶、玻璃棒。(2)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1000×1.84×98%÷98 molL1=18.4mol/L,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mL,所以xmL×18.4mol/L=250mL×1.84mol/L,解得:x=25.0。(3)A、将98%的浓硫酸溶于水后立即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由于热胀冷缩,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B、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烧杯壁与玻璃棒上沾有少量溶质硫酸,移入容量瓶内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C、加水超过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溶液是均匀的,取出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线,剩余溶液的浓度与原溶液的浓度相等,故偏低;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使液面在刻度线以下,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故答案为:AD。考点: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基本仪器、基本操作、计算、误差分析。20、Na2O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NaHCO3 2NaHCO3Na2CO3+ H2O + CO2 CO2、Na2CO3、NaOH 【解析】(1)若C为淡黄色固体,则A为Na、X为O2、B为Na2O、C为Na2O2,Na2O2在潜水艇中作供氧剂时牵涉的两个反应方程式分别为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2)若X为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X为CO2,A可以是NaOH、B为Na2CO3、C为NaHCO3,若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杂质,可以利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HCO3,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 H2O + CO2;(3)若B是膨松剂的主要成分,则B为NaHCO3,A为CO2、C为Na2CO3、X为NaOH。21、BFe3+还原性H2O2>Fe3+>I2氧化性酸性3【解析】(1)A .Fe单质中铁的化合价为0,为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选项A不选;B.Fe2+ 化合价为+2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选项B选;C.Fe3+为铁的高价态,通常只具有氧化性,选项C不选;答案选B;(2)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在此过程中Fe3+是氧化剂,将维生素C氧化,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3)反应2I+2Fe3+2Fe2+ +I2中铁元素化合价由+3价降为+2价,Fe3+为氧化剂,I2为氧化产物,氧化性:Fe3+>I2;2Fe2+H2O2+2H+2Fe3+2H2O中氧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为-2价,H2O2为氧化剂,Fe3+为氧化产物,氧化性:H2O2> Fe3+; 则Fe3+、I2 、H2O2三者的氧化性由强到弱为:H2O2>Fe3+>I2;(4)在Fe+4HNO3Fe(NO3)3+NO+2H2O的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为+2价,被还原,HNO3表现的性质为氧化性,铁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3价,被氧化,毎有1 molFe参加反应转移电子3mol;(5)Fe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3价,硝酸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2价,该反应中1molFe反应转移3mol电子,则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

    注意事项

    本文(湘潭市重点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邱**)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