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南京江浦高级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68523341
资源大小:400.5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届江苏南京江浦高级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doc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有关工业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NaCl溶液可得到金属钠B工业上利用Cl2 与澄清石灰水为原料制备漂白粉C由于海水中碘离子浓度很低,工业上是从海产品(如海带等)中提取碘D工业上制备盐酸是利用Cl2 与H2 光照化合后再溶于水而制得2、如图是某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可得出a值等于:A2B3C4D53、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SO4=Na+H+BMg(NO3)2=Mg2+2CNaHCO3=Na+H+DNa2SO4=2Na+4、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五种离子:NO、SO、Fe3、H、M。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c(NO)c(SO)c(Fe3)c(H)c(M)23131,则M可能是( )AAl3BClCMg2DBa25、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无色溶液中:Na+、Fe3+、Cl、SO42B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Ba2+、K+、NO3、OHC在强碱性溶液中:Na+、K+、NO3、CO32D滴加紫色石蕊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K+、Fe2+、Cl、CO326、有Na2CO3、AgNO3、BaCl2、H2SO4及NH4NO3无标签浓溶液,为鉴别它们,取四只试管分别装入一种溶液,向上述四只试管中加入少许剩下的一种溶液,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全部若没有什么现象变化时,则最后加的一定是NH4NO3溶液B有三只试管出现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一定是AgNO3溶液C若只有两只试管出现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可能是Na2CO3溶液D一只试管出现气体,两只试管出现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可能是H2SO4溶液7、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制品、旧轮胎、废纸等属于A单质 B有机物 C氧化物 D无机物8、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KOHK+O2-+H+ BMgCl2Mg2+Cl-CKClK+Cl- DNaHCO3Na+H+CO32-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与稀硫酸反应:2Fe+6H+=Fe3+3H2BCu与AgNO3溶液反应:Cu+2Ag+=Cu2+2Ag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HCO3-+OH-=CaCO3+H2O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2H+=Ca2+2H2OB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 OH-H=H2O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Ag+=Cu2+Ag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Mg2+2OH-=Mg(OH) 2 11、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NaNO2是还原剂 B生成1 mol 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6 molC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12、目前新一代高效、无污染的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已被许多国家广泛应用在饮用水的处理上已知工业上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之一是用甲醇在酸性介质中与氯酸钠反应,其反应关系为CH3OH+6NaClO3+3H2SO46ClO2+CO2+3Na2SO4+5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剂是甲醇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氧化产物是二氧化氯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13、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14、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后剩余的钠粒需要放回原试剂瓶中B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则不同C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与钠不反应的煤油中D将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时,能置换出铜单质1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胶体加氯化钠溶液会产生沉淀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C用平行光线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16、下列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NO3-、Cl BCu2+、K+、NO3-CH+、HCO3-、NO3- DNa+、Ba2+、SO42-17、实验室将NaClO3和Na2SO3按物质的量为2:1放入烧杯中,同时滴入适量H2SO4,并用水浴加热,产生棕黄色的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ACl2 BCl2O CClO2 DCl2O318、同温同压下,下列4种气体密度最小的是( )ACH4BO2CCO2DSO219、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析出,加入H有气体放出的是( )AH、Cu2、Cl、CO32-BFe3、K、SO42、NO3CBa2+、Al3、MnO4、SO42-DNa、Ca2、Cl、HCO320、下列溶液中,Na+浓度最大的是( )A1mol·L-1Na2SO4溶液100mLB0.9mol·L-1Na3PO4溶液10mLC2.5mol·L-1NaOH溶液50mLD1 mol·L-1NaHCO3溶液100mL21、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CO2气体,下列有关比较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分子数比为11:16 密度比为11:16 体积比为16:11 原子个数为11:16A B C D22、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浑浊,则该溶液中可能有CO32B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再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NH4+C某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K+D向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则溶液中一定有SO42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由FeCl3、CaCO3、Na2SO4、KCl、Ba(NO3)2中的几种物质组成,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假设下列过程中,能反应的物质之间的反应恰好完全):(1)步骤所用分离方法叫做_,要从步骤所得“无色溶液”中提取溶剂,所用分离方法叫做_。(2)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3)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下同)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_。(4)将固体粉末可能的组成填入下表(可以不填满,也可以再补充)。_序号化学式(5)设计一个实验,进一步确定混合物的组成,简述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24、(12分) (1)写电离方程式:NaHCO3_。H2CO3_。(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3)下列3个小题中的物质均由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组成,按要求填写化学式。最外层分别为4个和6个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化合物是_、_。由5个原子组成的电子总数为10的分子是_。由三个最外层是6个电子的原子结合成的分子是_。25、(12分)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b._,c._。(2)仪器ae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_。(填序号)(3)若利用装置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_处。冷凝水由_口流出(填f或g)。(4)现需配制0.1mol/LNaOH溶液450mL,装置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_。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B准确称取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C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m处(5)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没有进行A操作_;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26、(10分)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成熟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灼烧干海带通常在_中进行(填仪器名称)。(2)步骤名称是_,步骤名称是_。(3)验证反应已经发生的实验操作是_。(4)步骤中的CCl4能否改为乙醇,解释原因_。27、(12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是化学的重点,根据下列实验目的,分别选择相应的实验装置。(1)除去氯化钠晶体中的碳酸钠_。 (2)除去碳酸钙中的氯化钠_。(3)分离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的混合液(两者互溶):_。(4)从溴水中提取溴_。 (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_。(6)分离固体食盐和碘的方法_。28、(14分)某研究小组以绿矾(FeSO47H2O)为原料制备化合物AK3Fe() (C2O4)xyH2O并通过如下实验步骤确定A的化学式: 步骤1:准确称取A样品4.91g,干燥脱水至恒重,残留物质量为4.37g;步骤2:将步骤1所得固体溶于水,经测定含Fe3+0.0l00mol;步骤3:准确称取A样品4.91g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3. 00mol-L'1的H2SO4,溶液和适量蒸馏水,用0.500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当MnO4-恰好完全被还原为 Mn2+时,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24.00 mL。请回答下列问题:(1)绿矾(FeSO47H2O)若保存不当或长期放置,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该反应中 FeSO4表现的性质为_(填字母)。A氧化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和还原性 D酸性(2)用物质的量浓度为18.0 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mL3.00 molL-1的H2SO4溶液时,量取浓硫酸需要的量筒规格为_(填字母)。A10mL B25mL C50mL Dl00mL(3)步骤2发生的离子反应如下,将该离子方程式配平:_MnO4-+_ C2O42-+_H+=_Mn2+_CO2+_H2O。通过计算确定化合物A中x、y的值(请写出计算过程)。_29、(1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略)(1)装置A中两个玻璃仪器名称分别是_和_;(2)实验室用MnO2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实验时多余的氯气可用F装置来吸收,有关化学方程式是_;(4)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5)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依次放入湿润有色布条;_;(可供选择的用品有:无水氯化钙、碱石灰)和干燥的有色布条。(6)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当向D中缓缓通入少量氯气时,D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A海水晒盐得到NaCl,通过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Na,电解NaCl溶液不能得到金属钠,故A错误;B.因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为提高漂白粉的产量,工业上利用Cl2与石灰乳反应来制备漂白粉,故B错误;C.由于海水中碘离子浓度很低,工业上一般从海产品(如海带等)中提取碘,故C正确;D.由于Cl2 与H2 光照化合会发生爆炸性反应,所以工业上制盐酸通常将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化合后,再溶于水制得盐酸,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工业制取钠为电解熔融氯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2NaCl(熔融)2Na+ Cl2;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2NaCl+2H2O2NaOH+2H2+2Cl2,这是氯碱工业的反应。2、C【解析】根据在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得:2 mol/L×1 L=0.5 mol/L×a L,解得a=4 L,故合理选项是C。3、C【解析】A硫酸为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在溶液中也发生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A正确;BMg(NO3)2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Mg(NO3)2=Mg2+2,B正确;C碳酸为弱酸,所以在水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C错误;DNa2SO4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2SO4=2Na+,D正确;故选C。4、C【解析】c()c ()c (Fe3)c (H)c (M)23131,由电荷守恒可知,2+3×2=8>1×3+3=6,则M为阳离子,且带2个单位正电荷,因、Fe2+、H+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与Ba2+会结合生成BaSO4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只能是Mg2+,C正确;答案选C。5、C【解析】离子间如果不发生化学反应,则可以大量共存,结合离子的性质和题干限制条件分析解答。【详解】A、在溶液中铁离子为黄色,不是无色,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铁离子会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强碱性溶液中,这些离子都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滴加紫色石蕊试剂显红的溶液应该显酸性,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反应,所以不能大量共存,且亚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也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C。【点睛】掌握离子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发生下列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发生复分解反应,即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生成难电离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氧化性离子,比如Fe3+、NO3(H+)、ClO、MnO4等与还原性离子,比如S2、I等不能大量共存。6、B【解析】A、硝酸铵和Na2CO3、AgNO3、BaCl2、H2SO4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所以若全部没有什么现象变化时,后加的是NH4NO3溶液,A正确;B、在所有溶液中,硝酸银可以和氯化钡、硫酸以及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氯化钡也可以和Na2CO3、AgNO3、H2SO4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有三只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不一定是AgNO3溶液,B错误;C、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钡以及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若只有两只试管出现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可能是Na2CO3溶液,C正确。D、如果最后加入的是硫酸溶液,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硝酸银、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银、硫酸钡沉淀,因此一只试管出现气体,两只试管出现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可能是H2SO4溶液,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属于文字叙述型推断题,给出物质范围和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根据物质的性质来逐步推理,明确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实验现象是解答的关键。7、B【解析】塑料袋等塑料制品、旧轮胎主要成分为橡胶,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废纸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的纤维是纤维素,它们都属于有机物。答案选B。【点睛】本题是一道物质组成材料题,解题的关键是对组成这些物质的材料成分的掌握,难度不大。8、C【解析】A. KOH是一元强碱,电离方程式为KOHK+OH,A错误;B. 氯化镁是盐,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MgCl2Mg2+2Cl-,B错误;C. 氯化钾是盐,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KClK+Cl-,C正确;D. 碳酸氢钠是弱酸的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D错误。答案选C。9、B【解析】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氢气,不是三价铁离子,应改为:Fe+2H+Fe2+H2,故A错误;B、铜和AgNO3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遵循电荷守恒,故B正确;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反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C错误;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NH4+HCO3-+Ca2+2OH-=CaCO3+NH3H2O+ H2O,故D错误。故选B。10、D【解析】A澄清石灰水中的Ca(OH)2,在离子方程式中应该拆成离子形成,离子方程式为OHH=H2O,A项错误;B遗漏了Ba2和SO42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2OHSO422OH=BaSO42H2O,B项错误;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会置换出银,选项中电荷不守恒,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2Ag,C项错误; 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D项中化学方程式正确,D项正确;本题答案选D。11、D【解析】A、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作氧化剂,故A错误;B、每生成1molN2,消耗1molNaNO2得3mol电子,消耗1molNH4Cl失去3mol电子,即转移的电子为3mol,故B错误;C、NH4Cl中的N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故C错误;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故选D。12、D【解析】该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氯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4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还原剂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详解】A该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所以甲醇是还原剂,故A错误;B该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氯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4价,所以氧化剂是NaClO3,还原剂是甲醇,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6:1,故B错误;C该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氯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4价,所以氧化剂是NaClO3,则二氧化氯是还原产物,故C错误;D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CO2,还原产物是ClO2,所以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6:1,故D正确;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D项,故答案为D。13、C【解析】A.分散系都是电中性的,胶体不带电,故A错误;B.胶体粒子可能不带电,不做定向移动,故B错误;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故C正确;D.溶液中的溶质粒子的运动也是布朗运动,故D错误;故答案选C。14、D【解析】钠的性质非常活泼,常温下易与水、O2等反应:2Na+2H2O=2NaOH+H2,4Na+O2=2Na2O,2Na+O2Na2O2,由此分析。【详解】A.为了保证药品的纯净,实验中大部分药品取出后不能放回原试剂瓶。由于钠极易与O2、水反应,尽管保存在煤油中,但钠的表面仍有氧化物等杂质包裹着,所以剩余的钠粒放回原试剂瓶对钠的纯度影响不大,钠属于易燃固体,随意丢弃易引发火灾,所以实验后剩余的钠粒需要放回原试剂瓶中,A项正确;B.常温下钠与O2缓慢反应生成Na2O,加热时钠与O2剧烈反应生成Na2O2,B项正确;C.钠极易与水、O2反应,水和O2都不溶于煤油,且煤油密度比钠小,钠沉在煤油里,煤油将钠与空气和水隔开,所以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C项正确;D.钠与水反应非常剧烈:2Na+2H2O=2NaOH+H2,Cu2+在水溶液中以水合铜离子存在,所以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2+反应:Cu2+2OH=Cu(OH)2,所以溶液中不可能有铜单质生成,D项错误;答案选D。【点睛】钠投入盐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钠投入酸溶液中,钠先与酸反应。15、C【解析】分散系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小于100nm为溶液,大于100nm为浊液,在1nm100nm的为胶体,胶体具有的性质主要有;均一、稳定、有吸附作用,具有丁达尔现象、聚沉、电泳等性质,其中丁达尔现象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方法,据此判断。【详解】A. 氢氧化铁胶体加氯化钠溶液会发生聚沉,因此产生氢氧化铁沉淀,A正确;B.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B正确;C. 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Fe(OH)3胶体中会产生光亮的通路,产生丁达尔现象,NaCl溶液无此现象,C错误;D. Fe(OH)3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D正确;答案选C。16、A【解析】A. Na+、NO3-、Cl之间不发生反应,且都是无色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B. 含有Cu2+的溶液为蓝色溶液,不满足溶液无色的要求,故B错误;C. H+、HCO3-之间发生离子反应生成H2O和CO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 Ba2+、SO42-之间反应生成难溶物硫酸钡,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A。【点睛】常见在溶液中有色的离子:Cu2+、Fe3+、Fe2+、MnO4等离子。17、C【解析】NaClO3和Na2SO3按物质的量比2:1加入烧瓶中,再滴入少量H2SO4溶液加热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Na2SO3的氧化产物是Na2SO4,由于S在反应前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化合价为+6价,所以1mol的S元素失去2mol电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2mol Cl元素得到2mol电子,1mol的 Cl元素得到1mol电子,化合价降低1价,因为在反应前Cl的化合价为+5价,所以反应后Cl的化合价为+4价,因此棕黄色的气体X是ClO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的计算,明确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A【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大,其密度越大,据此分析解答。【详解】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是64g/mol、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44g/mol、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甲烷的摩尔质量是16g/mol,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其密度越小,与气体的分子数无关,摩尔质量最小的是甲烷,则其密度最小的是甲烷。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密度与摩尔质量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只与摩尔质量有关,与其质量、分子数、体积都无关。19、D【解析】A该组离子之间反应,不能共存,加OH-有氢氧化铜沉淀析出,但加入H+有气体放出,故A错误;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加OH-有氢氧化铁沉淀析出,但加入H+没有气体放出,故B错误;C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加入OH-可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加入酸没有气体放出,故C错误;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加OH-有碳酸钙沉淀析出,加入H+有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故选:D。20、B【解析】A. 1mol·L-1Na2SO4溶液中Na+的浓度为1mol/L×2=2mol/L; B. 0.9mol·L-1Na3PO4溶液中Na+的浓度为0.9mol/L×3=2.7mol/L;C. 2.5mol·L-1NaOH溶液中Na+的浓度为2.5mol/L×1=2.5mol/L; D. 1 mol·L-1NaHCO3溶液中Na+的浓度为1mol/L×1=1mol/L;根据分析可知,Na+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B;答案:B【点睛】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质的化学式组成有关,与溶液的体积大小无关,据此对各选项进行计算与判断。21、B【解析】试题分析: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CO2气体,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16,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所以分子数之比是11:16,正确;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64g/mol:44g/mol=16:11,错误;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则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16,错误;每个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相同,所以其原子个数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11:16,正确;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以及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以及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有关知识,注意有关公式的利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其推论有:同温同压下,V1/V2=n1/n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同温同压时,M1/M2=1/2。22、A【解析】A. CO32、HCO3等均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B.加入NaOH溶液后混合溶液呈碱性,再加入酚酞试液显红色,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显碱性;C.焰色反应显黄色,溶液中一定含有Na+,但是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钾离子,需要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判断是否存在K+;D.能够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盐酸的沉淀可能为氯化银,不一定为硫酸钡,即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也有可能含有HCO3等,故A项正确;B.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只能说明溶液呈碱性,不能证明含有NH4+离子,故B项错误;C.观察钾离子的焰色反应的火焰颜色时,需要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否则无法观察到紫色,所以某溶液焰色反应的火焰呈黄色,溶液中一定含有钠离子,但是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钾离子,故C项错误;D.能够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盐酸的沉淀可能为氯化银,不一定为硫酸钡,因此不能排除Ag+的干扰,故D项错误;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过滤 蒸馏 Ba2+SO42-=BaSO4 H+CaCO3=Ca2+CO2+H2O CuSO4 KCl 序号化学式ICaCO3、Na2SO4、Ba(NO3)2IICaCO3、Na2SO4、Ba(NO3)2、KCl 用试管取少许步骤中的“无色溶液”,滴入HNO3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原白色固体粉末中含有KCl;若无白色沉淀出现,则原白色固体粉末中不含KCl 【解析】假设这些物质都有,经步骤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说明原粉末中没有FeCl3,在该假设的前提下,白色沉淀是CaCO3、BaSO4,向该沉淀中加入稀硝酸产生无色气体,则说明沉淀中一定有CaCO3,题中告知能反应的物质之间的反应恰好完全,加入稀硝酸之后,沉淀的质量减少,说明还含有BaSO4,则原粉末中有一定有CaCO3、Na2SO4、Ba(NO3)2;KCl不和上述的任何物质反应,也不能通过实验现象去确定其是否存在,故可能有KCl。【详解】(1)经步骤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则该步骤为过滤;要从步骤所得“无色溶液”中提取溶剂,需要采用蒸馏;(2)经分析,原粉末中一定有CaCO3、Na2SO4、Ba(NO3)2,则步骤中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步骤中,仅CaCO3和HNO3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aCO3=Ca2+CO2+H2O;(3)经分析,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CuSO4,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是KCl;(4)由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CuSO4,一定有CaCO3、Na2SO4、Ba(NO3)2,可能有KCl,故其组成由两种情况:序号化学式ICaCO3、Na2SO4、Ba(NO3)2IICaCO3、Na2SO4、Ba(NO3)2、KCl(5)KCl是唯一可能存在的物质,故只需要鉴定KCl即可,可以用AgNO3溶液检验KCl:用试管取少许步骤中的“无色溶液”,滴入HNO3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原白色固体粉末中含有KCl;若无白色沉淀出现,则原白色固体粉末中不含KCl。【点睛】“白色粉末”的推断题,是酸碱盐的常考题型,解答思路一般是先假设粉末还有所有的固体,再根据后续的实验现象,确定这些固体的存在情况。24、NaHCO3=Na+HCO3- H2CO3H+HCO3-,HCO3-H+CO32- CO CO2 CH4 O3 【解析】(1) NaHCO3是盐,属于强电解质,电离产生Na+、HCO3-;H2CO3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2)先确定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原子是O原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S原子获得2个电子形成S2-,据此书写离子结构示意图;(3)先确定相应的元素,然后根据要求书写化学式。【详解】(1) NaHCO3是盐,属于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产生Na+、HCO3-,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H2CO3是二元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为H2CO3H+HCO3-,第二步电离方程式为HCO3-H+CO32-; (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原子是O原子,O是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6,所以O原子结构示意图为:;S是16号元素,S原子获得2个电子形成S2-,则S2-离子结构示意图是;(3)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中,最外层分别为4个和6个电子的原子分别是C原子、O原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CO、CO2;由5个原子组成的电子总数为10的分子是CH4;最外层是6个电子的原子是O原子,由三个最外层是6个电子的原子结合成的分子是O3。【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综合判断的知识,包括化学式、电离方程式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等。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根据原子结构特点推断元素,然后根据物质分子中含有的微粒数目的要求及物质结构进行书写。掌握物质微粒结构特点与性质的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关键。25、蒸馏烧瓶 冷凝管 容量瓶 c 酒精灯 蒸馏烧瓶支管口 f 未用玻璃棒引流 2.0g BCAFED 偏低 无影响 偏高 【解析】(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a、b、c分别是蒸馏烧瓶、冷凝管、容量瓶。(2)带有活塞或旋塞的玻璃仪器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则仪器ae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容量瓶,答案选c。(3)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需要蒸馏,因此还缺少的仪器是酒精灯。蒸馏时温度计测量蒸汽的温度,则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水应该是逆向冷却,则由g口进水,f口流出。(4)根据示意图可知图中的错误是未用玻璃棒引流;配制0.1mol/LNaOH溶液450mL,需要500mL容量瓶,所需NaOH的质量为0.5L×0.1mol/L×40g/mol2.0g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FED。(5)若没有进行A操作,即没有洗涤,则溶质减少,浓度偏低;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无影响;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26、坩埚 过滤 蒸馏 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若变蓝,证明反应已经发生(合理答案也给分) 不能,乙醇和水互溶(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海带灼烧后用水浸泡,过滤后的滤液含有碘化钾,加入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用四氯化碳萃取,最后蒸馏分离得到碘单质。【详解】(1)灼烧固体用坩埚。(2)步骤名称是过滤,步骤名称是蒸馏。(3) 验证反应为碘离子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碘单质,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性质,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若变蓝,证明反应已经发生。(4) 乙醇和水互溶,不能萃取碘。27、 【解析】(1)碳酸钠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进行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答案选;(2)氯化钠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答案选;(3)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的沸点不同,故可以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