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68523657
资源大小:210.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上海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于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一定有Ba2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SO42D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2、需在容量瓶上标出的是下列中的:浓度 温度 容量 压强 刻度线( )ABCD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Ba2+ + OH+ H+SO42= H2O +BaSO4B稀硫酸与铁粉反应: 2Fe + 6H+ = 2Fe3+ + 3H2C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 Cu2+ + Fe = Fe2+ + CuD碳酸钠溶液与醋酸反应: CO32+ 2H+ = H2O + CO24、向 10mL0.01mol/L 的 Ba (OH)2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mol/L 的 H2SO4 溶液,溶液的导电性(以电流 I表示)和滴入的稀硫的体积(用 V 表示)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编号实验现象A加热放在坩埚中的小块钠钠先熔化成光亮的小球,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B在酒精灯上加热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铝箔变软,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C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小球迅速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同时生成红褐色沉淀D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黑色粉末变为红褐色AABBCCDD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时,用量筒量取9.82 mL浓盐酸C配制1 L 0.1 mol·L1的NaCl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量5.85 g NaCl固体D定容时,为防止液滴飞溅,胶头滴管紧贴容量瓶内壁7、要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下列哪组物质进行实验ACu、FeCl2溶液、MgCl2溶液BFe、Cu、MgCl2溶液CMg、CuO、FeSO4溶液DFe、CuSO4溶液、MgCl2溶液8、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对表中3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项目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描述总悬浮颗粒52良二氧化硫7I优二氧化氮24I优A焚烧垃圾B使用含磷洗衣粉C汽车排放的尾气D用煤和石油产品9、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21,那么等体积的溶液中,NaCl、MgCl2、AlCl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321 B123 C632 D931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焰色反应体现了元素的物理性质B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待测溶液中是否存在SO42-C有色玻璃是某些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到玻璃中制成D用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11、通过加入过量的化学药品,采用恰当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除去某溶液里溶解的杂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A氯化钠溶液(氯化钡):加硫酸溶液,过滤B硝酸钾溶液(硝酸银):加氯化钠溶液,过滤C氯化钠溶液(单质碘):加酒精,分液D硝酸钾溶液(单质碘):加四氯化碳,萃取分液12、实验室需配制480mL1mol·L1的硫酸铜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选用500mL的容量瓶B应称取80.0gCuSO4C应称取120.0gCuSO4·5H2OD应称取125.0gCuSO4·5H2O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3.2 g NaCl固体B过滤和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相同C容量瓶使用前应洗涤、干燥、检漏D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刻度线,只能重新配置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2SO4 的摩尔质量是 98 gBCl的摩尔质量是 35.5 g/molC1 mol H2O 的质量是 18 g/molD1 mol氧原子的质量就是氧的相对原子质量15、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盛有干燥的固体过氧化钠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已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颗粒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气球a变大B试管b内有气泡冒出CU形管内浅红色褪去DU形管水位d高于c16、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碘和四氯化碳B水和四氯化碳C酒精和水D汽油和植物油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E 是核电荷数均小于 20 的元素。已知:A 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B 原子的 L 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 倍;C 元素的原子 M 层比 L 层电子数少 1 个;D 元素的+2 价阳离子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E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 B 相同。(1)写出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B_;C_;D_;E_。(2)写出 D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3)写出 C 形成离子时的电子式_。(4)A 与 B 可形成两种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分别为 2:1 和 1:1,且这两种化合物中电子总数分别为 10和 18。请写出这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_、_。(5)A 元素与 C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离方程式:_。18、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Na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有关离子方程式为_。(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NaOH,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4)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下列的_。ACl BNO3- CCO32- DOH19、蒸馏是实验室制备蒸馏水的常用方法。(1)仪器A的名称是 _,仪器B的名称是 _。(2)图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常用装置,图中明显的一个错误是 _(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其作用是_。(4)图装置也可用于少量蒸馏水的制取(加热及固定仪器略),其原理与图I完全相同。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 _;烧杯中最好盛有的物质是 _(填名称)。20、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供选试剂:Na2SO4溶液、K2CO3溶液、K2SO4溶液、盐酸。(1)试剂a是_,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应如何改进?_(若能,此问不用回答)。(3)若要测定原混合物中BaCl2的质量分数,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至少还要获得的数据是_的质量。(4)用所(3)所制备的KCl固体配制0.1mol/LKCl溶液450mL,回答下列问题:(i)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_。(ii)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_gKCl固体。21、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下列状态的物质:干冰 NaHCO3晶体 氨水 纯醋酸 FeCl3溶液 铜 熔融KOH 盐酸。其中能导电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2)将3p%的硫酸与同体积的p%的硫酸混合得到q%的稀硫酸,则p、q的关系是_(3)在同温、同压下,实验测得CO、N2和SO2三种气体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20倍,其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若其中CO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白色沉淀也可能是CaCO3,溶液中还可能含有Ca2+,故A错误;B.白色沉淀也可能是AgCl,溶液中还可能含有Ag+,故B错误;C.加入足量稀盐酸,排除溶液中的Ag+,CO32-,SO32-等,再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一定有SO42,故C正确;D.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O32,故D错误。故选C。2、B【解析】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容器,所以需标有容量、刻度线,由于物质的热胀冷缩特性,容量瓶应在瓶上标注温度下使用,故选,所以答案B正确。故选B。3、C【解析】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不符合定组成规律;稀硫酸具有弱氧化性,能将铁氧化为亚铁离子;Fe比Cu活泼,Fe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Cu;醋酸为弱酸,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详解】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A错误;稀硫酸具有弱氧化性,能将铁氧化为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B错误;Fe比Cu活泼,则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u2+Fe=Fe2+Cu,C正确;醋酸为弱酸,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4、A【解析】硫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方程式为H2SO4+Ba(OH)2=BaSO4+2H2O,随着稀硫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逐渐降低,导电性降低,当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几乎为零,导电性几乎为零,继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过量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导电性增强,最后溶液为稀硫酸溶液,所以导电性不再变化,A图象符合。故选A。【点睛】本题是图象解析题,分析图象时要注意曲线的“原点”、“转折点”等的意义,对“数”、“形”、“义”、“性”进行综合思考,从中发掘隐含信息快速解题。5、D【解析】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发生反应:3Fe4H2O(g) Fe3O44H2,生成物Fe3O4为黑色固体,故D错误。6、A【解析】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需要干燥,因定容时还需要加水,故A正确;B量筒的感量为0.1mL,可量取9.8mL浓盐酸,故B错误;C托盘天平的感量为0.1g,可称量5.8g固体,故C错误;D定容时,胶头滴管要悬空正放,不能紧贴容量瓶内壁,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为高频考点,把握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BC,注意仪器的感量。7、D【解析】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以利用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出后面的金属,而不能置换出前面的金属,题目中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于铁的活动性排在Mg、Cu之间,故可以利用铁可以置换出Cu而不能置换出Mg来进行实验,所以用铁来分别置换铜与镁,置换出来,说明比铁的活泼性弱,否则比铁的活泼性强;故选D。8、B【解析】A、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和有害气体,含有表中项目,A错误;B、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污染,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B正确;C、汽车排放的尾气还有较多的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含表中项目,C错误;D、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燃烧会有二氧化硫生成,含表中项目,D错误;答案选B。9、D【解析】体积一定时,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根据题意求出物质的量浓度即可;【详解】设NaCl溶液的浓度为a mol/L,则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也为a mol/L,设MgCl2溶液的浓度为b mol/L,则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b mol/L,设AlCl3溶液的浓度为c mol/L,则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c mol/L,由于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21,即a:2b:3c=321,即a:b:c=931。由n=cv可知,等体积溶液,物质的量之比即为浓度之比,故NaCl、MgCl2、AlCl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931。综上,本题选D。10、B【解析】A. 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挥发性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焰色反应体现了元素的物理性质,A正确;B. 检验硫酸根离子可以先加入盐酸,无明显实验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但同时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则不能检验待测溶液中是否存在SO42-,因为氯化银也是一种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错误;C. 有色玻璃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某种金属氧化物制成的,例如加热氧化钴呈蓝色,C正确;D.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基于试样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由光源发出的该原子的特征性窄频辐射产生共振吸收,其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浓度成正比,以此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可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D正确;答案选B。11、D【解析】根据除杂的原则回答,所选试剂要能把杂质除掉,且不能带入新的杂质,不能和原物质反应,原物质的质量不能减少,可以增加;尽量把杂质转化为与原物质状态不同的物质,便于分离,在选择除杂方法和试剂时要从杂质和原物质的性质来考虑。【详解】A、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除去杂质又引入新的杂质,故A错误;B、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除去杂质又引入新的杂质,故B错误;C、酒精易溶于水不能分层,不能利用分液来分离,故C错误;D、四氯化碳和水溶液分层,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于水溶液,可以萃取静置分液,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12、C【解析】实验室没有480mL的容量瓶,应选择大于480mL且规格相近的容量瓶,故应选择500mL容量瓶配制溶液的体积为500mL,根据n=cV计算硫酸铜的物质的量,需要硫酸铜物质的量等于硫酸铜晶体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cVM计算所需硫酸铜的质量或硫酸铜晶体的质量,据此判断注意500mL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为500mL【详解】由于实验室没有480mL的容量瓶,只能选用500mL容量瓶,配制500mL 1mol·L1的硫酸铜溶液,需要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1mol·L1×0.5L=0.5mol,硫酸铜的质量为:160g·mol1×0.5mol=80g,需要胆矾质量为:250g·mol1×0.5mol=125g,A、应选用500 mL容量瓶,配制500mL溶液,故A正确;B、根据以上计算,应称取80.0gCuSO4,故B正确;C. 根据以上计算,应称取125.0gCuSO4·5H2O,故C错误;D. 根据以上计算,应称取125.0gCuSO4·5H2O,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解题关键:根据c=n/V理解溶液的配制、物质的量浓,易错点,错误的做法:用480mL计算称取的溶质,注意一定容量规格的容量瓶只能配制相应体积的溶液。13、C【解析】A. 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因此可以用托盘天平称取3.2 g NaCl固体,A项正确;B. 过滤和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均为引流,作用相同,B项正确;C. 容量瓶使用前应先检漏,再进行洗涤,无需干燥,C项错误;D. 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刻度线,所配置的溶液变稀,只能重新配置,D项正确;答案应选C。14、B【解析】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mol,单位错误,A项错误;B.离子的摩尔质量若以g/mol为单位,数值就是离子的式量,Cl-摩尔质量是35.5g/mol,B项正确;C.1molH2O的质量是18g,单位错误,C项错误;D.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若以g为单位,数值就是其相对原子质量。1mol氧原子质量若以g为单位,数值就是氧的相对原子质量,D项错误;答案选B。15、C【解析】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反应放热,可使广口瓶内压强增大,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 反应生成氧气,则气球a变大,故A正确;B. 反应生成气体,则试管b中有气泡冒出,故B正确;C. 由于浅红色的水是在U形管中而非试管中,则试管内溶液不变色,U形管内的红水不褪色,故C错误;D. 产生O2使气球膨胀,该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使锥形瓶中空气受热膨胀而出现U形管中水位d>c,故D正确;故选C。16、B【解析】互不相溶的液体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详解】A. 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A项不符合题意;B. 水和四氯化碳不互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B项符合题意;C. 酒精和水可以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C项不符合题意;D. 汽油和植物油可以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点睛】分液漏斗用于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的分离或萃取分液,分离液体时,需注意下层液体由下口放出,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H O Cl Mg S H2O H2O2 HCl=H+Cl- 【解析】A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H;B原子的L层(第二层)电子数是K层(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即第二层6个电子,则B为O;C元素的原子M层(第三层)比L层电子数少1个,即第三层7个电子,C为Cl;氖原子电子数为10,即D元素核外电子数为12,D为Mg;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相同且E原子序数小于20,E为S。【详解】A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H;B原子的L层(第二层)电子数是K层(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即第二层6个电子,则B为O;C元素的原子M层(第三层)比L层电子数少1个,即第三层7个电子,C为Cl;氖原子电子数为10,即D元素核外电子数为12,D为Mg;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相同且E原子序数小于20,E为S。(1)A:H B:O C:Cl D:Mg E:S(2)镁离子;(3)氯离子,电子式加中括号。;(4)A 与 B 可形成H2O和H2O2(5)氢原子和氯原子形成氯化氢,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HCl=H+Cl- 。18、Cu2+、Fe3+ Ag+; Ag+Cl=AgCl Mg2+ Mg2+2OH=Mg(OH)2 B 【解析】根据常见阳离子的检验分析解答,书写相关反应离子方程式。【详解】(1)有颜色的离子不用做实验就能判断是否存在,溶液无色说明不含有色的Cu2+、Fe3+,故答案为Cu2+、Fe3+;(2)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含有Ag+,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g+Cl=AgCl,故答案为Ag+;Ag+Cl=AgCl;(3)取上述反应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只能为氢氧化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故答案为Mg2+;Mg2+2OH=Mg(OH)2;(4)原溶液中存在Ag+,则CO32、Cl、OH不能共存,原溶液中肯定有Mg2+,故CO32、OH不能与其共存,硝酸根离子不与上述离子反应,故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O3,故答案为B。19、蒸馏烧瓶 冷凝管 冷凝管进出水口颠倒 防暴沸 冷凝水蒸气 冰水 【解析】制取蒸馏水时,可采用蒸馏操作,由于水的沸点为100,所以可不使用温度计;另外,为使水蒸气冷凝,需使用冷凝管,且需对产品进一步冷却。【详解】(1)仪器A是带有支管的烧瓶,名称是蒸馏烧瓶,仪器B的名称是冷凝管。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2)为安全高效地将蒸气冷凝,应采用逆流原理,并让冷却水始终充满冷凝管,所以图中明显的一个错误是冷凝管进出水口颠倒。答案为:冷凝管进出水口颠倒;(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便于液体平稳地沸腾,其作用是防暴沸。答案为:防暴沸;(4)装置中将冷凝管换成玻璃长导管,也是将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其作用是冷凝水蒸气;为增加冷凝效果,烧杯中的物质应能对刚冷凝的液体进一步冷却,所以烧杯中最好盛有的物质是冰水。答案为:冷凝水蒸气;冰水。【点睛】蒸馏操作时,应先通冷却水,后加热蒸馏烧瓶。20、K2CO3溶液 BaCO3+2H+Ba2+CO2+H2O 不能 应在操作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再蒸发结晶 沉淀A1(或固体B) 500mL容量瓶 3.7 【解析】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可先溶于水,然后加入过量K2CO3使BaCl2转化为沉淀,过滤后沉淀加入盐酸可生成BaCl2溶液,经蒸发、结晶、干燥后可得固体BaCl2,操作所得滤液为KCl和K2CO3的混合物,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为KCl和K2CO3,沉淀A为BaCO3,洗涤后,加盐酸,蒸发得到固体B为BaCl2,以此来解答。【详解】(1)加入试剂a,与BaCl2反应生成BaCO3沉淀,因此试剂a是K2CO3溶液;碳酸钡经过洗涤干燥后加入试剂b转化为氯化钡溶液,则试剂b是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CO2+H2O。(2)经操作得到的滤液中含有过量K2CO3,直接蒸发得到的氯化钾中混有碳酸钾,应先加入盐酸酸化,然后再蒸发结晶;(3)测定氯化钡的质量分数,可计算碳酸钡或分离后氯化钡的质量,即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至少还要获得的数据是沉淀A1或固体B的质量;(4)用所(3)所制备的KCl固体配制0.1mol/LKCl溶液450mL,由于没有450mL容量瓶,则需要500mL容量瓶,则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和500mL容量瓶;因此需要KCl固体的质量是0.5L×0.1mol/L×74.5g/mol3.725g,由于托盘天平只能读数到0.1g,则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的质量是3.7g。【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侧重于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实验能力,注意把握流程中的反应及混合物分离方法的选择。易错点是(4)中的计算,注意托盘天平只能读数到0.1g。21、 q>2p 33.3% 40% 【解析】根据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分析判断;应用溶液混合规律、气体性质规律计算推理。【详解】(1)金属或合金有自由电子,能导电,如铜;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时电离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如NH3·H2O、FeCl3、HCl在水溶液中电离,KOH在熔融状态下电离。能导电的物质有。电解质是溶于水或熔融时本身发生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等属于电解质,是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溶于水和熔融时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某些气态氢化物、大多数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是非电解质。(2)硫酸等大多数物质的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大。设3p%硫酸溶液、p%硫酸溶液的密度分别是1、2(1>2),又设两种硫酸溶液的体积都是V。据溶质总质量不变,有1V×3p%+2V×p%(1V+2V)×q%。化简为2+>2,即q>2p。(3)同温同压时,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易求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240。设混合气体中,CO、N2和SO2的体积分数分别是x、y、z,则28x+28y+64z40,且x+y+z1。解得x+y66.7%,z33.3%。当CO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原混合气体中三种成分的物质的量相等(设各1mol),则混合气体总质量120g、氧元素48g,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点睛】电解质、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