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肠道菌群移植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docx

    • 资源ID:68525636       资源大小:42.47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肠道菌群移植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docx

    2022肠道菌群移植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肠道菌群移植(FMT )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 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外疾病的治疗。近十年来,FMT在 治疗肠道内和肠道外疾病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给肠道内和肠道外疑难 疾病的治疗带来了颠覆性的新策略。鉴于FMT在国内外缺乏统一的临床 管理标准,并且存在相关法规和政策还有待完善、临床应用经验尚需积累 等诸多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委托临床FMT专家工 作组,组织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在充分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分析行业政 策及相关制度、以及结合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开展FMT较为成熟经验的基 础上,编写了适用于医疗机构开展FMT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以进 一步加强临床应用、规范管理和提高FMT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肠道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 FMT )在临床上的 应用发展迅速,临床疗效也不断得到科学肯定和推广。美国胃肠病学会制 定了 FMT管理共识,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建立了标准化法规, 涉及规范的供体选择和微生物筛查程序进行粪便制备,受体接受FMT的 准入标准从而减少致病因子传播的可能性,旨在提高FMT的安全性和长 期疗效0。近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 FDA )对FMT引发耐药菌感染的事件发出了警示,对 敏性疾病以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等,FMT均显示出一定的临床疗效14-18o 但作为一项新技术,对于符合如下适应证的前提下,还应该在常规治疗无 效、或者高复发的情况下实施FMT。1 .适应证:(1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CDI):复发 性(难治性)CDI感染;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功能性便秘、IBS、菌群紊乱相关腹泻、肝硬化等。(2 )肠道菌群紊乱所 致的消化系统外疾病:肠道外疾病的适应证必须伴随有胃肠道症状,或者 当前研究证实该疾病与胃肠道症状或肠道菌群紊乱相关。神经系统疾病: 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 AD )、肌萎缩侧索硬化 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 ALS 癫痫等。精神系统疾病: 自闭症、焦虑症或抑郁症、多动症、抽动综合征等。代谢相关疾病:代 谢综合征、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高脂血症等。肿瘤相关疾病:肿 瘤免疫治疗的增敏、肿瘤免疫治疗及放化疗所致肠炎等。过敏性或免疫 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制性脊柱炎、免疫性骨 关节炎、过敏性皮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成人或儿童移植物 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 GVHD .禁忌证:(1 )各种原因导致伴有脓毒症、消化道活动性大出血、穿孔等 肠道屏障严重受损的患者。(2)当前诊断为暴发性结肠炎或中毒性巨结肠 者。(3 )因存在严重腹泻、显著纤维性肠腔狭窄、严重消化道出血、高流 量肠屡等原因无法耐受50%热卡需求的肠内营养者。(4 )先天或获得性免 疫缺陷病患者。(5)近期接受高风险免疫抑制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者:例 如利妥昔单抗、阿霉素或中高剂量类固醇激素(20 mg/d泼尼松或更高剂 量)持续应用4周以上。(6 )严重免疫抑制者:成人中性粒细胞1 500/mm3 ,儿童性粒细胞1 000/mm3o (7 )怀孕或哺乳期女性口。2 .实施FMT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治疗目的、风险、注意事项及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整的电子化临床数据库及严格的术后随访制度,在 完成每例FMT治疗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FMT后相关信息上报卫生健 康行政部门。(三)供体筛选与管理要求1 .供体筛选要求:目前,国际公认非亲属标准供体与亲属供体均可为患者 提供粪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优先使用标准供体8,10,19。现有供体筛 选标准以欧美国家为主,但欧美国家人群与亚洲人群体质指数、饮食结构、 肠道菌群等均存在差异。因此,结合相关指南及本中心治疗经验,建立了 从生理、心理、个人史、稳定性、持续性和限食耐受性6个维度的供体筛 选标准20-21。2015 , Moayyedi等22首次提出超级供体的概念,并 认为FMT的成功取决于供体的粪便质量。因此有人建议,通过将多名供 体的粪便混合使用,可以提高疗效,从而限制患者仅接受无效粪便的可能 性23-24。标准化供体入选后,需加强供体与供体管理员间的信任,供 体的依从性、供体的日常饮食、运动及健康状态均需要随访与监测,对提 高FMT的疗效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对少数民族病例行FMT治疗,必须尊 重其民族的饮食和信仰,合理选择供体。2.供体筛选标准7,21 : ( 1 )供体的生理标准:主要依赖科学测量与实验 室检测完成。开展FMT年龄1830周岁(儿科开展FMT,在符合伦 理条件下,可使用23岁以上的儿童供体);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 BMI) 18.523.9kg/m2。血液学检测: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电解 质和C反应蛋白正常 传染性肝炎、HIV、梅毒syphilis 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1新型冠状病毒(CO VID- 19 )抗体、线虫(nematodes )、阿米巴(Amoeba )等病原检测阴性。 粪便检测:常规检查正常,隐血实验阴性,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弯曲菌(bacterium flexuosus )、沙门菌(Salmonella 志 贺菌(Shigella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 -producing escherichia co I i)及虫卵、囊泡、寄生虫、泡子、诺如病毒(norwalk viruses , NV )、轮状病毒(rotavirus )和新型冠状病毒(SARS<oV-2 ),真菌如白 色念珠菌(canidia albicans )等病原学检测阴性;多重耐药基因(超广 谱B内酰胺酶、碳青霉烯酶等)检测阴性。呼气试验:无小肠细菌过度 繁殖,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阴性。(2)供体的心理标准:主要依赖访谈与量表完成。心理科医师或心理 咨询师访谈认定心理状态良好。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 SDS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 SAS )、匹兹堡 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 PSQI)等评分正常。(3 )供体的既往史:近2周未出现胃肠道不适。近3个月内未使用抗生 素、抑酸剂、免疫抑制剂或化疗药等。无慢性疼痛症状,无消化系统手术 史,无传染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无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代谢性 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或精神疾病史;无恶性肿瘤病史。未接受 过静脉注射生长激素、胰岛素或凝血因子等。(4)供体的个人史:主要依赖访谈与问卷完成。作息规律,饮食健康, 家庭和睦,无不良性交,无吸烟、饮酒、吸毒等嗜好和无药物成瘾;近6 个月未接种过疫苗或参加药物试验。近6个月未接受纹身或出现皮肤破损。 近6个月无热带地区旅游史。无胃肠道病变、恶性肿瘤和传染病家族史。 非孕期,非月经期。(5)供体的稳定性:依赖生化检查及粪便微生物组测序完成。每8周复 查以上项目,符合上述要求;每次捐赠的粪便均留样行16s rDNA测序, 验证菌群组成及多样性稳定。(6)供体的持续性要求:建立档案与随访系统。供体应保证长期捐赠粪 便,至少每周2次,每次100 g。(7)限食耐受性:通过限食实验完成。部分患者存在食物过敏及食物不 耐受(如鸡蛋、牛奶等1根据受体要求,供体需在捐赠粪便前5 d限制 食物种类,如该供体不可耐受,则不可作为本次移植的捐赠者。(8 )供体的遗传学:通过基因谱检测完成。应剔除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尤 其注意隐性遗传)致病基因阳性的供体。3.供体的管理:(1 )每次提供粪便前,必须填写相关基本信息,包括3个 月内旅居史、健康状态和心理状态,并提供每日粪便日记和布里斯托粪便 评分25。( 2 )每4周供体需要上报近期的健康状态、饮食、旅居史和心 理评估。(3)每8周需重复进行粪便和血液学检测,心理科医师进行心理 和行为评估。(4 )管理人员需定期指导供体的饮食管理,并严格按照"中 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8条平衡膳食准则及健康生活方式,做好供体 的诚信管理,根据供体反馈的信息及时作出相应反馈和指导,建立及时合 理的退出机制。(5 )必须配备1名以上取得培训合格证的供体管理专职人 员进行供体的管理。(四)建立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总体上,FMT在我国至今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安全性较高。主要的 不良事件包括自限性的腹痛、腹胀、腹泻、便秘、发热和肠源性感染,经 暂停FMT后可治愈。1 .管理原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管理,遵循预防为主、紧急处理、 合理控制、防微杜渐、持续改进的原则。2 .上报要求:凡科室医务人员均有权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可通过 网络、书面、电话上报,上报时限要求在不良事件发生后2448h之内。3 .审核和处置要求:科室负责人24 h内审核、处置科室发生的不良事件, 并呈报至相关职能部门。主管职能部门自接报之日起,24 h内审核、处置 不良事件;对于接报的H级以上(含口级)不良事件,应呈报至主管院领 导。主管院领导对于接报的口级以上(含H级)不良事件,必要时组织委 员会进行讨论分析,并提交院务会。(五)FMT的营养管理.FMT前的营养筛查:需要行FMT的患者,往往合并肠功能障碍,导致 营养不良的发生。因此,在FMT前应常规给予营养筛查,如存在营养风 险,应给予营养支持方案。1 .围FMT期营养管理:预期进食摄入量50%热卡的患者,应给予鼻饲肠 内营养,移植期间需摄入50%的热卡,并逐渐增加至104.60125.52 kJ (25-30 kcal )kg-1d-1 ,蛋白质摄入量需1.0 g-kg-1-d-l ,并根据疾 病的类型和肠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碳水化合物、脂 类和蛋白质占每日总能量摄入的比例应分别为50%60%、30%35%和 15%20%。2 .围FMT期饮食管理:根据疾病特点,提供个性化的食谱。如IBS患者推 荐的饮食应含较低的可发酵低聚糖、单糖、双糖和多元醇(低FODMAP 饮食);被证实有食物过敏的患者,应将这些食物过敏原排除在该患者的 食物选择和供给之外,已证实孰质过敏的患者应提供无效质饮食;经乳糖 呼吸试验证实有乳糖不耐症的患者应提供低乳糖饮食(每餐12 g )等。3 .膳食纤维和益生元的摄入:推荐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 g ,摄入不足应 给予补充;移植期间应联合应用益生元制剂。(六)FMT治疗后观察与随访制度.每次菌液输注后密切观察患者耐受情况24 h,如有不良反应立刻处理并 及时上报。1 .第1疗程治疗结束后4周内,应对患者临床症状和肠道菌群改善情况进 行评估。FMT治疗疾病的随访及疗效判断指标,主要遵循原发疾病的治疗 指南。移植前后重复检测粪便及血液中传染病相关指标,有条件者可行粪 便16s rDNA或者宏基因组学、粪便和血液的代谢组学检测。如第1个疗 程结束4周后无改善,可尝试更换供体,重新给予1个疗程FMT,若有 效可继续治疗若仍无效则应视为FMT无反应性,此时不应继续给予FMT 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如患者接受FMT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可重复35 次FMT后结束治疗。随访至末次FMT治疗结束后至少8周,有条件者应 进行1年、甚至5年以上的长期随访。(七)FMT临床疗效评价标准FMT治愈、改善或无效尚无统一的标准,同一疾病不同人、或者不同疾病, 其治愈和改善的时间也不一致。FMT治疗CDI临床治愈或缓解的时间在 35 d26甚至6个月27不等。共识性FMT治愈或缓解CDI的标准为"以 消除症状为主要指标”在FMT治疗后8周内症状消失作为次要终点28。 由于CDI毒性检测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因此,不作为FMT疗效的标准, 主要还是以症状为主29。其他疾病FMT疗效评价未见报道,因此,FMT 的预后评价标准仍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根据专家意见制定如下治愈和缓解标准7。1 .复发性CDI :治疗后8周,临床症状持续完全缓解(成型粪便3次/d ) 和CD毒素阴性,受体菌群多样性恢复至供体菌群多样性50%以上。2 .慢性便秘:治疗后8周,完全自主排粪次数3次/周和肠道菌群多样性 恢复至供体50%以上为治愈;排粪次数较治疗前改善,但未达到治愈标准为有效。3 .克罗恩病:治疗后12周,临床症状缓解,且菌群多样性恢复至供体菌 群多样性70%以上。(1 )缓解: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 150分, 为临床缓解的标准;(2 )有效:CDAI下降之100分。4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后12周,临床症状缓解,且菌群多样性恢复至供 体菌群多样性70%以上。(1 )缓解:Mayo内镜评分0分(临床症状消失, 结肠镜复查见黏膜大致正常或无活动性炎性反应);(2 )有效:Mayo内 镜评分42分,其中内镜子项目41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见 黏膜轻度炎性反应)30。5 .肠易激综合征(IBS ):连续3个月未出现与排粪频率和排粪形式相关的 腹痛或不适症状,且菌群多样性恢复至供体菌群多样性70%以上,即为治 愈。满足下列任一条即为显效:(1 )治疗开始后连续1周未出现腹痛或不 适;(2 ) IBS-C患者排硬或块状粪便25%、同时稀或水样粪便25% , IBS-D患者排稀或水样粪便25%、同时硬或块状粪便25% , IBS-M患 者排硬或块状粪便25%、同时稀或水样粪便25%31.自闭症:治疗第12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32 ) 31分、且 临床总体印象量表-总体改善(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global improvement, CGI-I33)评分1分,菌群多样性恢复至供体菌群多样 性50%以上为治疗显效 治疗第12周ABC评分67分且CGI-I评分1 2 分或5个ABC子量表中至少2个较基线有70%或更大的下降,而其他子 量表均未出现10%或更大的上升为治疗有效。六、信息化管理及溯源要求建立信息化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率,实现FMT全流程和规范化的闭环管理, 努力实现电子化存档。FMT的信息化管理应嵌入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对接 处方、医嘱、仓储场所管理等子系统,并自动纳入相应计费名录,实现集 中统一规范管理。提供移植物安全溯源及临床使用记录,确保临床诊疗安 全性、合理性和适宜性。七、移植物(菌液和胶囊)监管要求(-)仓储场所管理医疗机构应设立FMT专用仓储场所,并制定和执行FMT仓储场所管理制 度。1 .仓储场所的选址、设计、布局、建造、改造和维护,应当符合FMT储存 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及避光设施等),防止FMT移植物的交叉 污染和混淆。2 .应建立和完善验收、入库、出库、退货制度,有清晰准确的台账。仓储 于FMT的供体筛选和质量监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3。总体上,不同国家 对FMT的政策差别较大,缺乏统一的有效监管4。可见,开展机构的审 查、资质的认证、FMT供体的筛选与管理、标准化菌液和胶囊的制备与质 量控制、FMT移植方式、FMT移植是作为技术还是药物等,仍需要进一 步明确和标准化5-7。我国FMT临床应用目前处于初始、但又快速发展 的阶段,上述问题的明确对国内FMT的健康发展尤为关键。目前,除了 上海市卫健委出台的"菌群移植技术管理规范"外,尚无任何其他层面的管 理规范来引领FMT的健康发展。因此,为规范FMT的临床应用,国家卫 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讨论制定了该共识,以期 规范我国FMT的临床应用,促进FMT的良性健康发展。一、总则(-)菌群移植(FMT )的定义菌群移植(FMT )是将特定的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肠 道内,重塑失衡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8-9。在早期,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被翻译成粪菌移植,但从美学、伦理 学以及肠道菌群发挥最主要作用的角度考虑,逐渐将FMT定义为肠道菌 群移植",简称"肠菌移植本共识专家组一致同意使用"肠菌移植”名称在临床和科研中使用。但为了 更好地与国际同行交流,英文仍保留为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场所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FMT移植物需有明确的标识,并做到先进先 出。(二)配送管理.配送人员应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及时配送,配送过程中注意药物安全, 防止交叉污染。1 .FMT移植物有效期应在配置后6个月内,并低温保存送达。(三)配制管理.医疗机构或者企业应按规定,建设标准的P2实验室或GMP车间,有独 立的二次更衣室和配制室(包含刷洗消毒区、配制区和发放区),且各分 区明确。其供水、排水、清洁消毒、个人卫生、通风和照明等配制设施, 均应符合P2实验室或者GMP车间的相关规定,与污染源隔离,不能有 明沟,做到人流与物流分开,有标准的传递窗口 ,可配备自动的粪菌处理 仪和冷冻干燥机。1 .制定领料控制要求并保存记录。结合配制产品特点和工艺标准要求,建 立配制场所温度和空气的洁净度和湿度标准,并制定相关微生物监测及消 毒清洁制度。配制人员进入配制区需二次更衣,且接受定期或不定期体表微生物检查。2 .建立配制设备维护及清洁消毒卫生制度。八、消毒隔离要求(-)实验室.实施两级隔离:一级隔离通过生物安全柜、负压隔离器、正压防护服、 手套和眼罩等实现;二级隔离通过实验室的建筑、空调净化和电气控制系 统来实现。实验室入口处需配备有缓冲间及风淋系统,操作人员进入前需 穿隔离衣,佩戴帽子、口罩和手套,操作时需佩戴眼罩。1 .致病微生物监测:实验室地面、台面、各种消毒后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 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二)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日常监测包括灯管 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内进 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100 pW/cm2 "吏用中灯 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70 pW/cm2 ,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进行一次。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00% 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0%。(三)使用中的消毒剂和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 cfu/ml ,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 生物。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和 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对戊二醛的监测应每周不少于一次。应同时对 消毒和灭菌物品进行消毒和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 物,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四)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 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尚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预真 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布维-狄克试验(Bowie-Dictest )。生 物监测应每月进行,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 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 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采用。九、培训管理要求(-)拟开展FMT治疗的医师培训要求.应当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 过GCP培训并取得证书。1 .接受至少3个月的系统培训,并在指导医师的指导下,参与20例以上 FMT患者的全过程管理,包括适应证选择、供者筛选、制定方案、并发症 处理、移植后管理和随访等,并考核优良,取得资格证书。2 .本规范印发之日前,从事临床工作满10年,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近3年独立开展FMT治疗临床应用不少于50例,未 发生与FMT相关医疗事故的,可免于培训。(二)培训基地要求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定FMT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三级甲等医院,符合FMT治疗管理规范要求。2 .近3年累计完成FMT治疗不少于200例,每年完成FMT治疗不少于 100 例。3 .本医疗机构具有开展FMT的相关科室、实验室及检测条件。4 .有至少4名具有FMT能力的指导医师,其中至少1名为副主任医师, 研究生学历。5 .有与开展FMT治疗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和设施等条件。6 .近3年举办过全国性与FMT治疗相关的专业学术会议、或者承担过FMT 治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O(三)培训工作基本要求.培训教材和培训大纲满足培训要求,课程设置包括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1 .保证接受培训的医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培训。2 .培训结束后,对接受培训的医师进行考试或考核,并出具是否合格的结 论。3 .为每位接受培训的医师建立培训及考试或考核档案。十、其他管理要求.FMT治疗相关的器械和耗材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重复使用 与FMT治疗相关的一次性医用器材。1 .供体粪便来源合法,供体应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在供体库中注册。2 .建立供体-菌液-受体登记制度,保证菌液来源可追溯、质检信息可查询、 菌液去向可追踪。不得通过FMT治疗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泄露供体及 受体个人资料。3 .符合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法。附录一、菌液制作SOP流程与质控要求(一)菌液SOP流程要求粪便应在粪菌库的特定一次性容器中现场收集;在粪菌库外收集,应将收 集的粪便迅速冷却至4。: ,6 h内送至粪菌库,在粪便库中接受信息登记、 粪便鉴定、称重、评估和处理12,25。处理过程尽量保持在厌氧环境中。菌液制备后放置-80(冰箱内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10。在菌液的使用 当天,需放置37(水浴箱解冻,解冻后的菌液必须在6 h内使用完毕8。制定标准如下。1 .粪便采集:应采用无菌容器采集,粪便重量不少于100 g,性状为Bristol 评分标准中35分方为合格,立即进入菌液制作流程,或立即密封后28 保存。2 .制作流程每次需取不少于50 g粪便与无菌生理盐水以1 : 3比例混合,充分搅拌混匀后过滤从粪便排出体外至菌液制作完成应保证在6 h以内,整个处理过程应在无菌环境下操作。每批次菌液应随机抽取5%进行冻存 保留1年,用作治疗后追溯。3 .冻存与复融:菌液制备完成后放置-80(保存,6个月之内使用不影响疗 效;如放置-2CTC保存,应在14周内使用。使用前放置室温复融,6 h 内输注;如使用水浴锅复融,则水温不得超过370(二)胶囊制备SOP流程.上述制备的菌液经4C离心,去上清液,加入冻干保护剂(脱脂奶粉联 合甘油或特殊保存液,已申请专利),用振荡器混匀,制成菌悬液预冻。1 .迅速将冻结样品移入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24 h ,将冻干后的菌粉进行 胶囊封装,胶囊采用当前通用的耐酸羟丙甲纤维素胶囊,密封包装后在-2CTC 冰箱中保藏。(三)质控标准 每次制作完成的菌液应随机抽样,进行致病菌监测、细胞计数及16s rDNA 菌群测序,菌液中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s弯曲菌(bacterium flexuosus).沙门菌(salmonella)、志贺菌(shigella)、产志贺毒素大肠杆 M(shiga-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及虫卵、囊泡、寄生虫、抱 子、诺如病毒(norwalk viruses , NV 轮状病毒(rotavirus )和新型 冠状病毒SARSoV-2等病原学检测阴性,多重耐药基因(超广谱0内酰 胺酶、碳青霉烯酶等)检测阳性,其中细菌活性应不低于80% ,每1 ml 菌液中活细胞数应(5x108 )个,同供体、同批次样本,应达到菌群组 成一致,6个月内同供体、不同批次样本,应达到菌群组成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制作完成的菌液应有独立包装和标签。如制作胶囊,还应取胶囊内 容物进行细菌活性监测和活细胞计数,其中细菌活性应不低于70% ,每1 g内容物包含活菌数(1 x109 )个,厌氧菌的含量需要90%。二、FMT操作要求.菌液输注前需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及疾病种类行肠道准备。1 .应根据指南及操作规范选择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进行菌液输注,详见 FMT途径的选择与建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0 , 23 (Z1 ): 14-2034o.操作时应观察患者耐受情况,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参考文献Kelly CR, Kim AM, Laine L, et al. The AGA's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national registry: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 understanding risks and benefits of microbiota therapeuticsJ.Gastroenterology, 2017,152(4):681 -684. DOI:10.1053/j.gastro.2017.01.028.1 Giles EM, D'Adamo GL, Forster SC. The future of faecal transplantsJ. Nat Rev Microbiol, 2019,17(12):719. DOI: 10.1038/s41579-019-0271-9.2 No authors listed. Faecal quality controlJ. Nat Microbiol, 2019,4(8):1243. DOI:10.1038/S41564-019-0535-1.3 Verbeke Fz Janssens Yz Wynendaele E, et al.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a regulatory hurdle?J. BMC Gastroenterolz2017Z17(1 ):128. DOI:10.1186/s12876-017- 0687-5.4 Hoffmann Dz Palumbo F, Ravel X et al. Improving regulation of microbiota transplantsJ. Science, 2017,358(6369):1390-1391. DOI: 10.1126/science.aaq0034.6张雪莹,陈启仪,李宁,等.菌群移植适应证的选择和临床应用策略J.中华胃肠外科杂 2020,23(5):509-515. DOI: 10.3760/.441530-20200110-00015.7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交流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中国微生态治疗 创新联盟,等.菌群移植标准化方法学的建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胃肠外科杂 志,2020,23(Z1 ):Z5-Z13. DOI:10.3760/.441530-20200420-00231.8 Cammarota G, laniro G, Tilg H, et al. European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Gut, 2017,66即:569-580. DOI:10.1136/gutjnl-2016-313017.9 van Nood E, Vrieze A, Nieuwdorp Ml, et al. Duodenal infusion of donor feces for 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J. N Engl J Med, 2013,368(5):407-415. DOI:10.1056/NEJMoa1205037.10 Mullish BHZ Quraishi MN, Segal JR et al. The use of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as treatment for recurrent or refractory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and other potential indications: joint Brit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BSG) and Healthcare Infection Society (HIS) guidelinesJ. Gut, 2018,67(11):1920-1941. DOL10.1136/gutjnl- 2018-316818.11 Jorgensen S, Hvas CL, Dahlerup JFZ et al. Banking feces: a new frontier for public blood banks?J. Transfusion, 2019,59(9):2776-2782. DOI:10.1111/trf.15422.12 Cammarota G, laniro G, Kelly CR, et aL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stool banking for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Gut, 2019,68(12):2111-2121.DOI:10.1136/gutjnl-2019-319548.13 McDonald LC, Gerding DN, Johnson S,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in adults and children: 2017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IDSA) and Society for Healthcare Epidemiology of America (SHEA)J. Clin Infect Disz 2018,66(7):987-994. DOI:10.1093/cid/ciy149.14 Kang DW, Adams JBZ Gregory AC, et al. Microbiota transfer therapy alters gut ecosystem and improves gastrointestinal and autism symptoms: an open-label studyJ. Microbiome,2017,5(1 ):10. DOI:10.1186/S40168-016-0225-7.15 Costello SR Hughes PA, Waters O, et al. Effect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on 8-week re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2019,321 (2):156-164. DOI:10.1001/jama,2018.20046.16 Bajaj JS, Fagan A, Gavis EAZ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J. Gastroenterology, 2019,156(6):1921 -1923.DOE10.1053/j.gastro.2019.01.033.17陈启仪,杨波,田宏亮,等.菌群移植3 932例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5年随访分析J.中华消化杂 志,2020,40(11 1367-20200706-00432.18 Cui J, Lin Z, Tian H, et aL Long-term follow-up results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J. Front Med (Lausanne), 2021,8:710452. DOI:10.3389/fmed.2021.710452.19 Kassam Z, Dubois N, Ramakrishna B, et al. Donor screening for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N Engl J Med, 2019,381(21):2070-2072. DOI:10.1056/NEJMd913670.20李宁,田宏亮,马春联,等.菌群移植治疗肠道疾病406例疗效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 志,201671 -0274.2017.01.009.20 Zhang S, Chen Q, Kelly CR, et al. Donor screening for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 china: evaluation of 8483 candidatesJ. Gastroenterology,2022,162(3):966-968.DOI:10.1053/j.gastro.2021.11.004.22 Moayyedi B Surette MG, Kim PT, et al.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duces re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Gastroenterology, 2015,149(1):102-109. DOI:10.1053/j.gastro.2015.04.001.23 Paramsothy Sz Kamm MIA, Kaakoush NO, et al. Multidonor intensive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2017,389(100

    注意事项

    本文(2022肠道菌群移植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