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江苏省丹阳市丹阳高级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68538653       资源大小:22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江苏省丹阳市丹阳高级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10%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200g水后得到20%的NaOH溶液160mL,则该20%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6.25mol·L-1B12.5mol·L-1C7mol·L-1D7.5mol·L-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 铁和高温水蒸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B常温常压下,1mol 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11. 2 L 乙醇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 5NA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 NA3、下列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K、Cl、CO、Ca2BOH-、Cu2+、NO、NaCH、SO、K、OHDNa、NH、Cl、NO4、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含碳原子数为0.1NA标准状况下,a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含有的分子数约为aNA/22.40.1molFeCl3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生成0.1NA个胶粒 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A1 L 0.5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2NAA B C D5、判断下列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A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B溶液与胶体:本质不同的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C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无电子转移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与稀硫酸反应:BCu与溶液反应: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D向碳酸钙中加入足量稀盐酸:7、下列微粒中其 K 层和 L 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L 层和 M 层之和的是AKBMgCCaDS8、完成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AHClHNO3BBa(OH)2BaCl2CK2SO4KNO3DFe2O3Fe(OH)3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10、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判断不正确的是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在反应中一定做氧化剂根据是否仅含一种元素将物质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本质区别是水溶液中导电性强弱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MgO、Na2O2、CuO、Al2O3都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A B C D11、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品的名称与警示性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烧碱爆炸品B浓硫酸剧毒品C汽油腐蚀品D酒精易燃品12、下列日常生活及化工生产中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B蜡炬成灰泪始干C古人云:“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 D氢气球遇明火发生爆炸13、下列关于1.0mol·L-1的NaCl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含1mol NaCl B1L溶液中含58.5克NaClC1mol NaCl溶于1L水中 D58.5克NaCl溶于941.5克水中14、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Cl-、K+、SO42、CO32B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Mg2+、Na+、CO32、SO42C含有大量Na+的溶液中:H+、K+、SO42、NO3D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Cu2+、NO3、SO42、CO3215、结晶水合物KAl(SO4)2·12H2O是( )A纯净物B混合物C溶液D俗称胆矾1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CaCO3、Ca(HCO3)2、Cu2(OH)2CO3都属于碳酸盐B盐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C蓝矾(CuSO4·5H2O)和干冰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属于混合物DBa(OH)2 、NaOH、Ca(OH)2属于强碱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一固体粉末,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NH4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检验它们所含的物质,做了以下实验。将固体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往此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将沉淀置于稀盐酸中,发现沉淀不溶解。(1)试判断: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含有_,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肯定没有_;可能含有_(2)检验是否含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的实验方法是:_化学方程式_。18、某强酸性溶液X中仅含有Ba2、Al3、NH4、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的离子分别是_。 (2)若中所用氢氧化钠浓度为2 mol/L,当加入10 mL时开始产生沉淀,55 mL时沉淀的量达到最大值0.03 mol,继续滴加沉淀的量保持不变,随后再滴加沉淀部分溶解,到60 mL时沉淀的量降为0.025 mol且保持不变,则原溶液中:c(Fe2+)为_mol/L、c(Fe3+)为_mol/L、c(Cl-)为_mol/L。(若有些离子不存在,请填0 mol/L)19、实验室需配制480mL 2.0mol/L的KOH溶液。(1)若用固体KOH配置,则需选用_mL容量瓶。(2)用托盘天平称取KOH的质量_。(3)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4)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B_G (用字母表示) 。A冷却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转移  G.摇匀(5)现实验室需要量取稀盐酸24.5mL,宜选用的量筒最大体积应为_。A50mL B10mL C25mL D20mL20、下图是我校实验室化学试剂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用该浓硫酸配制480mL1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量筒。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_(写仪器名称)。(2)经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约为_mL;若将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49%(填“>”、“<”或“=”)。(3)对所配制的稀硫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大于1molL1,配制过程中下列各项操作可能引起该误差的原因_。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经干燥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后,立即进行后面的实验操作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出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正放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21、将Fe2O3、Al2O3两种固体混合物溶于100mL稀硫酸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缓慢加入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1)原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是_g。(2)所用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3)稀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根据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计算出溶液的质量,根据质量分数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详解】设10%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有x×10%=(x-200g)×20%,解得x=40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1mol,所得20%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6.25mol·L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本题要先计算蒸发后溶液的质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2、B【解析】A、1mol铁和高温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转移的电子数为NA,A错误;B、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B正确;C、标准状况下乙醇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1.2 L乙醇含有的分子数目,C错误;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无法确定含有Cl-个数,D错误。答案选B。3、D【解析】ACO、Ca2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BOH-、Cu2+反应生成Cu(OH)2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COH-、H+反应生成H2O,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DNa、NH、Cl、NO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D符合题意。答案选D。4、D【解析】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四氯化碳中含碳原子数,错误;标准状况下,a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的物质的量是a/22.4 L,因此含有的分子数约为aNA/22.4,正确;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则0.1molFeCl3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生成的胶粒数小于0.1NA个,错误;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原子数不相等,原子数之比是2:1,错误;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是“NO2”,则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是1mol,含有原子数为3NA,正确;1 L 0.5 mol·L1 Na2SO4溶液中硫酸钠是0.5mol,但溶剂水分子还含有氧原子,则含有的氧原子总数大于2NA,错误;答案选D。5、D【解析】A. 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的依据为是否仅含有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与臭氧组成的混合物只有一种元素,A不正确;B.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不同,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B不正确;C.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分类依据是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不同,与导电能力无关,C不正确;D.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转移,D正确。答案选D。6、B【解析】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不符合客观事实,A项错误;BCu与溶液反应生成银河硝酸铜,离子方程式为:,B项正确;C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钡和水,、和前面的系数应为2,C项错误;D碳酸钙是难溶物,应写成化学式,D项错误;故选B。7、B【解析】设M层电子数为x,则K 层电子数为2、L层电子数为8,由K 层和 L 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L 层和 M 层之和可得2+8=8+x,解得x=2,该微粒为Mg,故选B。8、D【解析】A. HCl可与AgNO3反应AgCl沉淀与硝酸,其化学方程式为HCl +AgNO3AgCl+HNO3,A项正确;B. Ba(OH)2可与FeCl3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与氯化钡,其化学方程式为:3Ba(OH)2+2FeCl32Fe(OH)3+3BaCl2,B项正确;C. K2SO4可与Ba(NO3)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硝酸钾,其化学方程式为:2K2SO4+Ba(NO3)2BaSO4+2KNO3,C项正确;D. 氧化铁与水不反应,则氧化铁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铁,D项错误;答案选D。9、D【解析】A.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错误;B.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为不成盐氧化物,B错误;C.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为金属氧化物,C错误;D.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D正确;故答案选D。10、D【解析】SO2具有氧化性,但在SO2+H2O=H2SO3中没有表现氧化性,错误;根据物质组成成分是否单一,可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是否单一,又可以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错误;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错误;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而不是导电性强弱,错误;根据酸分子能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如CH3COOH,1个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为4个,但电离出1个氢离子,属于一元酸,错误;过氧化钠是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错误;可见上述六种说法均不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11、D【解析】A烧碱具有腐蚀性,是腐蚀品,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是腐蚀品,故B错误;C汽油易燃,是易燃品,故C错误;D酒精易燃,是易燃品,故D正确。故选D。12、A【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进行分析。【详解】A.煅烧石灰石的反应方程式为:CaCO3CaO+CO2,无化合价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指,Fe + CuSO4= Cu +FeSO4,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氢气球遇明火发生爆炸,即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睛】所有的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大多数燃烧有氧气参与,氧气得到电子,即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13、B【解析】分析:1.0mol·L-1 NaCl溶液表示每升溶液中溶有1mol氯化钠。即1mol氯化钠溶于水配成1L溶液氯化钠浓度为1.0mol·L-1。根据c= 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溶液浓度有关,溶液体积未告诉,无法计算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B. 58.5克NaCl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液体积为1L,氯化钠溶液浓度为1.0mol·L-1,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 1mol氯化钠溶于水配成1L溶液,溶液体积为1L,不是溶剂体积,故B错误;D. 58.5克NaCl的物质的量为1mol,58.5克NaCl溶于941.5g水中溶液的质量为1000g,溶液密度比水大,所以溶液体积小于1L,浓度大于1.0mol·L-1,故D错误;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14、C【解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弱电解质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详解】ASO42-、CO32-均与Ba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错误;BH+、CO32-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且Mg2+与CO32-反应生成微溶物,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错误;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选项C正确;DOH-、Cu2+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习题信息的处理及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5、A【解析】A. 结晶水合物KAl(SO4)2·12H2O是纯净物,A正确;B. 结晶水合物KAl(SO4)2·12H2O不是混合物,B错误;C. 结晶水合物KAl(SO4)2·12H2O是固体,不是溶液,C错误;D结晶水合物KAl(SO4)2·12H2O俗称明矾,胆矾是CuSO4·5H2O,D错误。答案是A。16、B【解析】A.含碳酸根或者碳酸氢根离子的盐属于碳酸盐;B.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C.含有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含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D.在水溶液中发生完全电离的碱属于强碱。【详解】A. CaCO3是碳酸的正盐、Ca(HCO3)2是碳酸的酸式盐、Cu2(OH)2CO3是碳酸的碱式盐,都属于碳酸盐,故A正确;B.纯碱属于盐类,不属于碱,故B错误;C.蓝矾是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者都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 化合物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Ba(OH)2 、NaOH、Ca(OH)2在水溶液中都能发生完全电离,都属于强碱,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Na2SO4 Na2SO4 + BaCl2 = BaSO4+ 2 NaCl Na2CO3、CuSO4 NH4Cl 取少量药品加入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试纸是否变蓝色。 NH4Cl + NaOH NH3+ NaCl + H2O 【解析】(1)将固体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则固体中一定不含有CuSO4,(2)往此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故沉淀中可能含有碳酸钡或硫酸钡,(3)过滤,将沉淀置于稀盐酸中,发现沉淀不溶解,结合(2)可知白色沉淀只能是硫酸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SO4,一定不含有Na2CO3,NH4Cl是否存在无法确定,据此答题。【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含有Na2SO4,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 + BaCl2 = BaSO4+ 2 NaCl,肯定没有Na2CO3和CuSO4,可能含有NH4Cl,故答案为Na2SO4;Na2SO4 + BaCl2 = BaSO4+ 2 NaCl ;Na2CO3、CuSO4;NH4Cl。(2)检验是否含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的实验方法是:取少量药品加入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试纸是否变蓝色,若试纸变蓝,则含有NH4Cl,否则不含有NH4Cl,化学方程式为:NH4Cl + NaOH NH3+ NaCl + H2O,故答案为取少量药品加入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试纸是否变蓝色;NH4Cl + NaOH NH3+ NaCl + H2O。18、Fe3+、Cl- 0.15 0.1 0.4 【解析】(1)强酸性溶液中一定不会存在CO32和SO32,加入过量硝酸钡生成沉淀,则该沉淀为BaSO4,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生成气体A,A连续被氧化生成D和E,则A为NO,D为NO2,E为HNO3,说明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离子,一定为Fe2+,它在酸性条件下和NO3反应生成NO;溶液B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沉淀G为Fe(OH)3,生成气体F,则F为NH3,说明溶液中含有NH4+;溶液H中通入CO2气体,生成沉淀I,则I为Al(OH)3,H为NaOH和NaAlO2,说明溶液中含有Al3+;溶液中含有Fe2+,就一定不含NO3,含有SO42就一定不含Ba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Fe3+和Cl。(2)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和阴阳离子电荷所带电荷数相同求解。【详解】(1)由分析可知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是Fe3+和Cl。(2) n(NO)=0.005 mol,根据得失电子数可知n(Fe2+)= n(NO)×3=0.015 mol,c(Fe2+)=0.015mol÷0.1L=0.15mol/L;加入氢氧化钠溶液60mL时沉淀量降到0.025mol,说明此时为氢氧化铁沉淀,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5mol,所以说明原溶液中存在铁离子,n(Fe3+)=0.025mol0.015mol=0.01mol,则c(Fe3+)=0.01mol/0.1L=0.1mol/L;加入55mL氢氧化钠溶液时沉淀达到最大值0.03mol,加入60mL氢氧化钠溶液时,沉淀降为0.025mol,说明n(Al(OH)3)=0.03mol0.025mol=0.005mol,则溶液中SO42:0.04mol,NH4+:0.005mol,Fe2+:0.015mol,Fe3+:0.01mol,Al3+:0.005mol,此时2n(SO42)=n(NH4+)+2n(Fe2+)+3n(Fe3+)+3n(Al3+),所以c(Cl)=0.4 mol/L。【点睛】注意生成的Al(OH)3会和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NaAlO2和H2O。19、500 56 g 搅拌 引流 C E A F D C 【解析】(1)实验室选用容量瓶要遵循“大而近”的原则,实验室没有480mL的容量瓶,所以需选用500mL容量瓶;(2)用托盘天平称取KOH的质量为m=M×n=M×c×V=56 g/mol×2 mol/L×0.5 L=56 g;(3)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溶解时用来搅拌加速溶解,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用来引流;(4)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5)量取稀盐酸24.5mL,遵循“大而近”的原则,宜选用的量筒最大体积应为25 mL。20、500mL容量瓶 27.2 【解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量筒量取,在烧杯中稀释(可用量筒量取水加入烧杯),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所需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详解】(1)根据提供的仪器和分析可知,还需仪器是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2)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000/M=(1000×1.84g/mL×98%)/98g/mol=18.4mol/L,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mL,根据溶液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可知: 18.4mol/L×Vml=500mL×1molL-1解得V=27.2mL;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因此等体积的浓硫酸的质量比水大,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可知,得到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向于浓硫酸的质量分数,即大于49%,故答案为:27.2,;(3)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所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故选;若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溶液浓度无影响,因为只要定容时正确,至于水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入的,对浓度无影响,故不选;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后,待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选;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出会导致溶质损失,浓度偏低,故不选;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选;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正放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的,又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则浓度偏低,故不选;符合题意,故答案为:。21、16 5 mol/L 6.5 mol/L 【解析】(1)由图象可知,从开始至加入NaOH溶液20mL,没有沉淀生成,说明硫酸溶解氧化铝、氧化铁后硫酸有剩余,此时发生的反应为H2SO4+2NaOH=Na2SO4+2H2O,即最初加入的20mLNaOH溶液的作用是中和剩余的硫酸。从20mL260mL氢氧化钠沉淀铁离子和铝离子,从260mL300mL,NaOH溶解氢氧化铝,发生反应NaOH+Al(OH)3=NaAlO2+2H2O,这说明最终得到的21.4g沉淀是氢氧化铁的质量,氢氧化铁的物质的量是21.4g÷107g/mol0.2mol,根据铁元素守恒可知氧化铁的物质的量是0.1mol,质量是0.1mol×160g/mol16g;(2)从260mL300mL,NaOH溶解氢氧化铝,发生反应NaOH+Al(OH)3=NaAlO2+2H2O,氢氧化铝的质量是37g-21.4g15.6g,物质的量是15.6g÷78g/mol0.2mol,消耗NaOH为0.2mol,所以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2mol÷0.04L5mol/L;(3)当V(NaOH溶液)260mL时,沉淀量最大,此时为Fe(OH)3和Al(OH)3,溶液中溶质为Na2SO4,根据钠元素守恒2n(Na2SO4)n(NaOH),故n(Na2SO4)0.5×0.26L×5mol/L0.65mol,根据硫酸根守恒n(H2SO4)n(Na2SO4)0.65mol,则c(H2SO4)0.65mol÷0.1L6.5mol/L。【点睛】本题以图象题的形式,考查铁铝化合物性质、混合物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分析图象各阶段的发生的反应是解题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灵活应用。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江苏省丹阳市丹阳高级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邱**)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