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年宏观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总结.doc

    • 资源ID:68542567       资源大小:38.5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宏观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总结.doc

    一.GDP的概念、含义、局限性(缺陷)、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体系1、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期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涉及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含义:(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是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衡量的,其计算公式为:市场价值=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产量。(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 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导致反复计算。(3)GDP是一定期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4)GDP是 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一定期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点上存在的变量。(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区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所有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7)人均GDP,它反映一国的富裕限度和生活水平,而GDP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2、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有局限性的: 1不能反映社会成本;2、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3、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4、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派的状况;5、忽视了道德因素:计入犯罪活动和色情活动发明的价值。 6、计入不增长社会福利的活动发明的产值。 7、错误和漏掉:(1)忽视地下经济:黑市交易;( 2)忽视非市场活动:如自给自足的生产、慈善机构的活动、家务劳动等等(3)一般转移支付、证券的买卖、旧货的交易等等; 8、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3、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体系国民生产总值 GNP() 国民生产净值 NNP 国内生产总值 GDP()国内生产净值 NDP 国民收入 NI () 个人收入 PI()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五个基本总量的含义和他们的关系:(1) GDP(2) NDP=GDP-折旧(3) NI=NDP-间接税-非税支付-公司转移支付+政府补贴金(对现期政府公司的补贴-现期政府公司的盈余;其中,政府公司的盈余不是分派给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故不构成国民收入;)(4) PI=NI-公司未分派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和公司转移支付+个人利息和红利收入(5) DP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支付)=I+S二经济周期出现的因素1、经济周期定义:所谓经济周期(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2、经济周期重要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3、对经济周期因素的解释1.外因战争、革命、政治事件、黄金的发现、新能源的发现、创新、人口增长率;2.内因经济体系内投资、储蓄、政府支出、货币供应和公司心理;在内因中,投资与储蓄因素特别重要,由于由此导出的乘数理论与加速原理,被认为是经济周期的根源 3.其他理论纯货币理论:经济周期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增减是经济发生波动的唯一因素。投资过度理论 :这种理论强调供应一方生产资料生产过多引起经济周期 消费局限性论 :萧条产生的因素是消费局限性,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的增长,消费局限性的根源重要有在于国民收入与分派不平均导致的私人储蓄过渡。心理理论 :当任何一种因素刺激了投资活动,引起高涨后,资本家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一般总超过合理的限度,于是导致过多的投资,形成繁荣。而当这种过度乐观情绪所导致的错误被察觉了以后,又变成了合理的过度悲观预期。 创新理论 :熊彼特认为经济周期是创新所引起的旧均衡破坏和向新均衡的过渡。 太阳黑子理论 :太阳黑子农业减产影响到工业、商业、工资、购买力、投资等方面经济萧条 4、经济周期的分类:西方经济学家根据经济周期的时间长短分为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经济社会不断面临的三个连续阶段繁荣、危机、清算平均每个周期约9-2023。这就是中周期,称为朱格拉周期1923年,美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经济周期实际有大周期与小周期两种,小周期平均长为40个月,大周期涉及两到三个小周期 1925年,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在经济生活中的长波一书中认为有一种较长的循环,平均长度约为50年左右。 熊波特把以上各种观点概括,并根据他自己的创新理论提出,长周期为48-60年(涉及6个中周期)中周期为9-2023(涉及3个短周期),短周期为40个月 库兹湿茨光波理论,15-25年长期消长过程,平均为2023三.通货膨胀的概念、因素、经济效应1、通货膨胀的概念: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2、通货膨胀的分类: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温和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10%以内。涉及爬行(5)、步行(510)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10%-100%,小跑式通货膨胀;1001000是飞跑式、奔腾式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超过1000%,亦称超级通货膨胀。飞行的通货膨胀。(2)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平衡通货膨胀:每一种产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 非平衡通货膨胀: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3)按照人们的预料成都加以区分: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和预料到的通货膨胀。(4)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区分公开型通货膨胀,指通过物价水平记录反映出来的通货膨胀。隐蔽型通货膨胀,指没有通过物价水平记录反映出来的通货膨胀。克制型通货膨胀,指价格管制条件下,通过排队、搜寻、寻租等途径反映出来的通货膨胀。3、通货膨胀的因素:(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基本思想是,每一次通货膨胀后都有货币供应的迅速增长。 通货膨胀来源于三个方面:货币流动速度的变化,货币增长和产量增长。(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应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连续显著的上涨。(3)成本拉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应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应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连续和显著的上涨。 根据生产成本的构成,又可分为工资推动、原料推动和利润推动三种不同类型。 1、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重要的,它重要是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中,强大的工会组织、工资刚性等因素): 工会规定工资成本P、AS通货膨胀实际购买力下降工会继续规定工资工资价格螺旋。 2、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少数大公司可以操纵商品价格,定价很高,价格上涨超过成本上涨的速度。): 完全垄断、寡头垄断限制产量、提高价格超额利润、通货膨胀。(4)供应和需求两方面及其互相影响说明通货膨胀理论(5)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价格水平的连续上涨。其中涉及1、部门需求移动论2、攀比论(6)政府的因素 1)财政支出膨胀。2)政治局势的动荡。4、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一、通货膨胀的再分派效应1、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如领取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人最显著。此外,依靠工资生活的长期被雇佣者。2、依靠变动收入的人,从中收益。其货币收入与通货膨胀同步增长,甚至要早于通货膨胀。如扩张、工资水平不断上涨的行业,领取短期变动工资的个人。3、通货膨胀对储蓄这不利。各种形式的储蓄、存款的实际价值下降。有闲置钞票的人损失最大。4、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派的作用。发行公债的国家,获利丰厚。二、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1、随着通货膨胀出现,产出增长,收入增长。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会是收入或产量减少,引致失业。3、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三、强制储蓄效应四、投机效应与信用危机四、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思想(内涵)(1) 货币的供应和需求决定利率水平,而投资又是利率的函数通过货币供应影响利率,在间接影响总支出;(2)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它是由交易需求、防止需求、投机需求决定的,交易需求和防止需求由收入决定,和收入成正比,投机需求由利率决定,和利率呈反向变化;(L=L1(Y)+L2(r))(3) 提出流动性陷阱的思想。流动性是指利率降到一定水平,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货币需求曲线成为水平直线,随着收入增长,货币需求曲线将平行向右上方移动。五、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因素:(P与Y的反向关系)总需求的含义: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总需求量1、 利率效应: PM/P(实际货币供应)超额L抛出债券换取货币债券价格利率IY <P­Þ Md­ Þ r­ Þ I ¯ Þ AE和Y ¯ >(凯恩斯利率效应) 2、 实际余额效应: P­ Þ Wealth ¯Þ 相对贫穷ÞC¯ Þ AE和Y¯ (庇古的财富效应) 3、 税收效应: P ­Þ名义Wage ­Þ T ­Þ Yd¯ Þ C¯ Þ AE和Y¯ 4、 进出口效应:本国物价上涨p­,本国人会增长对对外国产品的需求,减少对本国品的需求,外国人会减少对该国产品的购买,进口增长,出口减少,净出口减少,y¯ (蒙德尔弗莱明汇率效应)六、总供应曲线的三个形式1、古典总供应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潜在产量或充足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2、凯恩斯总供应曲线:在达成充足就业前,经济社会能按照既定价格提供任何数量的产量或国民收入y0,在达成充足就业后,社会没有多余的生产能力,不能生产更多的产品,所以增长需求不仅不会增长产量y,反而会增长价格。3、常规总供应曲线七、总投资的增长是否意味着资本存量的增长:不是。投资是一定期期内增长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而资本存量则是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上的资本总量。由于总投资等于重置资本(即折旧)加净投资,因此,总投资的增长不仅取决于资本存量的增长还取决于折旧。当投资水平大于折旧量时,即资本存量增长;反之,则减小。当投资和折旧相等时,无资本存量增长和减少的压力,代表了经济长期均衡的稳定状态。八、资本积累的黄金率水平的含义,形成过程,产生条件。(另附纸)九、简述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P4621、稳定器的定义:经济系统自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可以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克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用任何措施。2、(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萧条时,国民产出水平低,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会相对增多一点,刺激消费,达成克制衰退作用。经济繁荣时同理。(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经济衰退时,失业增长,政府救济增长,转移支付增长,克制人们因可支配收入减少引起的消费需求下降。反之,克制增长。(3)政府转移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都有维持经济稳定的作用。经济萧条时,国民产出水平低,农产品价格下降,采用该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是农民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反之,同理。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搭配使用P448十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内容、工具、局限性、特点1、货币政策的内容: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成一定经济目的的行为。工具:再贴现政策。(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机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应量就会减少,贴现率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机会增长,准备金从而货币供应量增长)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的政策行为。一方面直接受回市场资金,一方面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政府债券价格上升,从而影响利率下降)。法定准备金(有必要增长货币供应就可以减少准备金,反之,亦然)。 其他途径:1、利率途径2、财富变动效应3、非货币资产价格4、信贷配给途径5、汇率途径货币政策局限性:1、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也许比较显著,但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大家对以后的预期悲观)。2、货币政策通过增长或减少货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要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3、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的外部时滞性。4、在开放经济当中,政策效果还要由于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2、财政政策的内容: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得的决策。工具:政府收入(税收:在国内需求局限性时,可减税刺激消费克制经济衰退,反之亦然和公债:发行公债一方面可以增长政府收入,影响财政收支,另一方面能影响货币市场的货币需求)和政府支出(政府购买:当整个社会的总支出过低时,政府可增长购买,克制衰退,反之成立和转移支付:经济衰退时,失业增长,政府救济增长,转移支付增长,克制人们因可支配收入减少引起的消费需求下降。反之,克制增长。)财政政策的局限性:1、财政政策发挥作用品有一定的时滞性2、乘数的大小及达成政策效果所需要的时间都具有不拟定性3、外在存在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4、财政政策存在“挤出效应”,影响政策效果。(政府支出在多大限度上挤占私人支出,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2、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限度。k越大,挤出效应越大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限度。h越大,较大的货币需求变动只能导致较小利率变动,挤出效应越小;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限度。d越大,挤出效应越大;)充足就业: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意愿的报酬参与生产的状态。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的:充足就业 价格稳定 经济连续均衡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宏观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总结.doc)为本站会员(教****)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