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评估试题.docx
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综合入学测验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配置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 C2. 【问题】 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是在()。A.1904 年B.1922 年C.1949 年D.1986 年【答案】 A3. 【问题】 人身权的最基本权利是()。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答案】 A4. 【问题】 (2022上半年真题)幼儿对自己消极情绪的掩饰,说明其情绪的发展已经开始( )。A.深刻化B.丰富化C.内隐化D.精细化【答案】 C5. 【问题】 个体实践活动中,最高层次的是()活动。A.认识活动B.社会实践活动C.创造活动D.精神活动【答案】 B6. 【问题】 1993年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新型的棉花类型,其中运用的生物技术是()。A.酶技术B.克隆技术C.转基因技术D.细胞融合技术【答案】 C7. 【问题】 某教师通过设置问题“陷阱”,让同学解答,“先错后纠”,达到强化学习的作用。这位教师运用的强化技能的类型是()。A.标志强化B.活动强化C.动作强化D.变换方式强化【答案】 B8. 【问题】 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A.B.C.D.【答案】 A9. 【问题】 关于动脉血管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管壁厚.弹性小B.血流速度快C.数量多,分布广D.有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答案】 B10. 【问题】 我国学者廖世承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于()出版。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0年【答案】 C11. 【问题】 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属于()。A.吞噬B.易化扩散C.同向协同转运D.逆向协同转运【答案】 C12. 【问题】 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段,()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A.知识B.能力C.练习D.活动【答案】 C13. 【问题】 关于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都需要消耗能量B.高尔基体与肽链合成有关,还聚集着一些酶原,参与糖蛋白的形成C.生物膜系统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D.细胞膜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中起决定性作用【答案】 B14. 【问题】 某校教师在讲解“鸟的生殖和发育”时,师:“大家知道,鸡是由鸡蛋孵化出来的,那是不是市场上或养鸡场里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呢 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究竟哪些鸡蛋能孵出小鸡 ”属于哪种导人方式()。A.俗语导入B.故事导入C.悬念导入D.情境导入【答案】 C15. 【问题】 某校教师在讲解“细胞中的无机物”时,提问学生:“炎热夏天男生打篮球后球衣晾干后会有一道白色印记。你们知道这个印记是什么吗?是怎么出现的?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属于哪种导入方式?()A.俗语导入B.故事导入C.悬念导入D.情境导入【答案】 C16. 【问题】 高中生物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属于()。A.观察实验B.验证性实验C.探究性实验D.设计和制作实验【答案】 B17. 【问题】 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答案】 D18. 【问题】 普通教育学是()的教育学代表作。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杜威【答案】 B19. 【问题】 教师在进行“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课的教学时,请家里做水果生意的学生给全班同学讲水果保鲜方法和经验。这利用的课程资源是()。A.教师资源B.学生资源C.教材资源D.网络资源【答案】 B20. 【问题】 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答案】 C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终身学习又特指(),这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成长的支柱。A.学会求知B.学会做事C.学会共处D.学会做人【答案】 ABCD2. 【问题】 一个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A.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B.明确的共同目标C.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D.有详细的班级管理规定E.一定的组织结构【答案】 ABC3. 【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人保护法提出保护未成人的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B.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C.教育与保护相结合D.因材施教E.严禁体罚未成年人【答案】 ABC4. 【问题】 下列表述中符合传统学校教育特点的有( )。A.等级制教育B.开放式教育C.较严格的“年龄段教育”D.跨时空教育【答案】 AC5. 【问题】 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智商分数差异E.环境差异【答案】 ABC6. 【问题】 大脑皮层有三条大的沟裂,即()A.中央沟B.枕顶裂C.外侧裂D.顶枕裂E.内侧沟【答案】 ACD7. 【问题】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 )特点。A.对象的观念性B.动作的外显性C.执行的内潜性D.运用的闭合性E.结构的简缩性【答案】 AC8. 【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三个水平的有(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中习俗水平【答案】 ABC9. 【问题】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体现在( )。A.公正性B.客观性C.计划性D.可比性【答案】 BCD10. 【问题】 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是()。A.明确的共同目标B.定的组织结构C.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D.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E.集体成员间平等的、心理相容的氛围【答案】 ABC11. 【问题】 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将评价分为( )。A.常模参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答案】 AD12. 【问题】 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 )。A.陈述性组织者B.程序性组织者C.比较性组织者D.分析性组织者E.综合性组织者【答案】 AC13. 【问题】 我国法律规定,中小学生的身份是()。A.国家公民B.国家和社会未成年公民C.国家和社会的成年公民D.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E.接受教育的成年公民【答案】 ABD14. 【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 )。A.说服B.群体约定C.榜样学习D.奖励与惩罚【答案】 ABCD15. 【问题】 说服的方法包括( )。A.讲解B.谈话C.报告D.讨论E.参观【答案】 ABCD16. 【问题】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A.学前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社会教育【答案】 ABCD17. 【问题】 高中生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A.自我意识的发展B.意识高涨C.价值观的确立D.自治需求E.反抗心理【答案】 ACD18. 【问题】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研究者倾向于将其分为两类,即( )。A.有结构的问题B.无结构的问题C.创造性的问题D.认知性的问题E.一般性的问题【答案】 AB19. 【问题】 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包括( )。A.知B.情C.意D.行【答案】 ABCD20. 【问题】 以下属于原型定向教学要求的是( )。A.了解活动的结构B.发挥学生主动性与独立性C.要变更活动的对象D.教师示范要正确【答案】 AB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某校班主任许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刘俊辉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收的信件,许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刘俊辉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许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刘俊辉提出了批评。次日刘俊辉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刘俊辉家长找到许老师理论并要求将刘俊辉找回。许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刘俊辉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请问:(1)许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2)许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1)许老师私自拆阅学生刘俊辉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刘俊辉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教师法第八条第1项“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和第4项“爱护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规定。(2)许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许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许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刘俊辉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 材料:下面是让友谊之树常青的课堂教学片段。师:友谊像一株慢慢生长的植物,只有精心养护,才能经受风雨的洗礼和时间的磨砺。我们要用心呵护友谊。那么如何用心呵护友谊呢?请同学们思考:遇到下列情况时,你是怎样做的?当同学、朋友生病,不能到校上课时,_;当同学、朋友遇到烦恼时,_;当同学、朋友生活有困难时,_;当同学、朋友学习遇到困难时,_;学生填写卡片,班级交流分享。师: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关怀对方,体会朋友的需要,在朋友需要的时候站在他身边,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请你帮忙”的活动。小波喜欢给别人起“绰号”,且不分场合就叫。同学们都不愿意理他,他很伤心,你能帮帮他吗?学生各抒已见。【答案】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2分)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该教师创设情境,通过填写卡片让学生联系自己在同学、朋友遇到各种烦恼和困难时是如何做的,从而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6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道德实践的机会。该教师创设了小波遇到烦恼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小波和被他起“绰号”的同学的感受,并请学生想办法帮助他,让学生初步参与实践,提高他们的道德践行能力。(6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与朋友发生冲突的经历,共同思考如何解决,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恰当评价自己的行为表现。(6分)3.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向教育实践的研究者转变。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提出为化学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根据上述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化学教学研究中较为常见的方法有哪些?(2)谈谈化学教学研究的意义。【答案】(1)化学教学研究中较为常见的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2)化学教学研究的意义:化学教学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化学教学研究是提高化学课程实施质量的有效途径;化学教学研究有助于解决化学教学实践问题。4.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说明“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少于二种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答案】本题考查小学体育教学设计。(1)教学重点:按拍球的位置准确,跨步、转体、前倾、探肩等动作协调连贯。教学难点:手脚配合协调,节奏清晰。(2)知识与技能:能够复述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85%的学生能够流畅、准确的做出正确动作。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赛、练习等方法,提高控球的能力以及速度、协调、灵敏、灵活性等身体素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勇敢、果断、顽强的团队精神,并形成尊重对手、勇于承担责任的良好体育道德精神。(3)原地运球设计理由:教学前多做提高控球、运球能力的练习,不但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控球、运球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清楚自己的运球水平和能力,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行进间运球设计理由:由原地运球强化巩固学生运球手法,在行进间运球练习中,先进行直线运球再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便于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两种运球技术的不同点,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行进间曲线运球接力设计理由:设计游戏可以增强练习的趣味性和对抗性,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并且通过比赛提高学生运球能力和检验学生的练习效果,让学生在课堂学练中提高实战运用能力。5.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氯气的漂白性”。材料二某高中化学教科书化学1“氯气与水的反应”的教学片段。目前,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我们偶尔闻到的自来水散发出的刺激性气味就是余氯的气味。氯气溶于水为什么能杀菌消毒呢在250C时1体积的水可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在常温下,溶于水中的部分Cl2与水发生如下反应:次氯酸(HClO)具有强氧化性,因此,次氯酸能杀死水中的病菌,起到消毒的作用。氯水也因为含有次氯酸而具有漂白作用。次氯酸是很弱的酸,不稳定,只存在于水溶液中,在光照下易分解放出氧气:近年来有科学家提出,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时,氯气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因此,人们已开始研究并试用新的自来水消毒剂。如二氧化氯(C102)、臭氧等。最初,人们直接用氯气作漂白剂,但因氯气的溶解度不大,而且生成的HCl0不稳定,难以保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效果也不理想,在C12与水反应原理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验、改进,才有了今天常用的漂白液和漂白粉。【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氯气与水反应的实质及产物;知道氯水的成分;认识次氯酸的性质和应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化学现象和反应,学会善于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的意识。(2)教学重、难点【重点】氯气和水的反应、氯水的漂白性。【难点】氯水的成分和漂白性。(3)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有时候我们打开水龙头会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这种刺激性的气味来源于氯气,目前有很多自来水都采用氯气来杀菌、消毒,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导入: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氯气和水的作用。环节二:探究新知对比启迪:我们知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氯气能不能溶于水实验表明l体积的水大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氯气的水溶液称之为氯水。氯气可以和水反应吗请同学们提出假设或猜想。提问:如何证明氯气和水发生了反应请大家进行讨论。【实验探究1】方案l: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的氯水点到紫色石蕊试纸上;方案2:检验氯离子,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硝酸银置于小试管中,再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氯水滴加到硝酸银溶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