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市违约小史:民企国企信仰俱破城投信仰还能撑几何?.docx
-
资源ID:68555404
资源大小:249.0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债市违约小史:民企国企信仰俱破城投信仰还能撑几何?.docx
中国债市违约小史:民企国企信仰俱破,城投信仰还能撑几何?中国的信用债从1985年首发到现在,有37年的历史,但其中的29年零违约,到了2014年才迟迟地开启违约元年,至2022年三季度,距离首单违约的“超日债”,过去了八年半。我们做债券投资的一直说,要努力提高信用研究能力,要总结违约规律,尽早适应违约正常化,但这太难了,过去八年半的债市违约特征,真的是一年一个样啊!有什么规律?!咱们一年年盘一下:2014年,违约元年,只有一支公募债违约,就是超日债。剩下5支都是私募债。总计违约金额13.4亿。超日债的违约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太阳能行业从2012年开始就持续不景气了嘛,到2014年全市场都在等着它违约的消息了。所以它挣扎了几次之后真违约了,市场反应还算平静。到了2015年,违约开始常态化了,并且首次出现了国企,最开始只有民企违约的时候,大家还想着,只要买国企就没事儿。但是很快,这种简单的信仰就被打破了!2015年违约金额上升到121.77亿。这个数字对债市来说没多少,但是看增长率可是很高的,所以这一年市场还是有点慌张的。到了2016年,违约迎来一个高峰,违约金额上升到393.77亿。当年以为是高峰,后来才知道我们太天真了,一山还有一山高。2016年违约爆发的背景是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大力去杠杆,所以“过剩产能行业”集中违约。特别是东特钢的违约,打破了市场对地方国企的信仰。2014年和2015年,虽然有违约,可是真正踩雷的人家很少,大家聊起违约来,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心态。可是东特钢违约规模特别大,牵涉机构特别多。市场对违约的重视,恐慌可以说是从这一年开始的。可是不是说你重视了,恐慌了,马上就有能力信用研究了,还是没人,没方法,很多机构只能选择用脚投票,对煤炭、钢铁、光伏这些过剩产能行业一刀切。危险的行业我干脆都不投总行了吧!我们国家的垃圾债市场也可以说是这一年初步形成的,现在活跃的垃圾债策略产品,很多也是这时候开始做的。2017年,我国经济迎来一个短暂的景气回升,违约也跟着减少。全年违约债券34支,违约金额312.49亿。债券市场算是喘了一口气吧,大家以为2016年的违约大爆发过去了。可以放心买债了。加上这一年债券市场是单边熊市,买利率亏死你啊!所以个别收益压力大的投资经理,开始搬出老一套提高收益的方法,就是拉低评级,买烂债,吃票息。然后,2018年来了,资管新规是在这一年公布的嘛。整个金融行业都在清理整顿,各种去杠杆,银行压缩贷款,造成了2018年上半年信用的急剧收缩。这一年违约债券有125支,违约金额1209.61亿。现在回忆2016年,违约三百多亿,算什么?!东特钢在2016年还被叫做违约王,放在2018年,算什么?!而且2018年的违约特点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是私募债违约比公募债多。发债企业都要脸嘛,流动性实在青黄不接了,先违非标,再违贷款,实在不行了,违私募债,最后才会违公募债。因为一旦公募债违约,名声就彻底坏了,社会影响比较大。可是2018年新增的违约,全是公募,而且行业特点也不明显了,明显的是企业性质。新增违约企业43家,33家是民企。所以这一年,大家吸取的教训是,干脆不买民企债了。这下轮到政府着急了!民企是支撑着中国就业的大半边天啊!所以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政策日趋放松。特别是央行、银保监会方面尤其明显,积极鼓励银行、信托给中小企业放贷。大家不是不敢买民企债么?“中债增信”还牵头重启了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央妈出钱保着你发债。这样一顿操作下来,到了2019年一季度,市场本来预计,违约情况会好转,一季度也确实有好转的迹象。然而最终啊,走过全年我们再看,184支违约,违约金额1494.89亿元,更胜2018年。但是我们已经不会管2019年叫“违约大爆发之年”了。因为我们已经是见过世面的投资者了。进入2020年,见证历史的时刻来了。爆发了新冠疫情。这对经济的冲击,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是非常可怕的。但是恰恰因为是出了大事儿。前四个月,央妈都在开仓放水,泽被苍生,五月开始虽然边际收紧,但减税降费的政策陆续落实了,政策还要求银行不能随意抽贷断贷。所以前三季度,违约情况还好,甚至没超过2019年。但是,四季度,大雷们排队来了啊!紫光、永煤、华晨,这三支AAA信用债一个月内三连炸,直接让信用债市场信仰崩塌了。虽然之前AAA也有违约,虽然之前地方国企也有违约,但现在这是几个意思?要主动通过违约降杠杆了么?机构投资者一度都干脆不碰河南发的任何信用债了。不过随即,为了防止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无论是企业,地方政府都进行了一些补救,央妈又直接放水放到把隔夜利率逼到1%以下。2020年算再度归于平静了吧。这一年的违约特点变成了:民企有所改善,国企超出预期。在2020年11月,债券投资人情绪最恐慌的时候,就是永煤出事儿的时候,很多人甚至喊出:是时候彻底告别信用债了!以后咱不玩了。但是个人投资者或许可以,作为投资债券的资管机构,是不大可能的。而且永煤事件还让大家关注到另一类投资机会,会产生多么激动人心的收益。20永煤SCP007在11月12日曾经有不到10块钱的成交,但是11月30日,永煤就公告说先兑付投资者50%的本金,剩余展期兑付了,这笔投资半个月翻了五番了啊!但还没完,到了2021年6月21日,永煤发布公告称20永煤SCP007展期的50%本息兑付。半年翻十番的投资机会,大家见过多少?这就是垃圾债市场的刺激!其实债券违约是正常的,有违约才能促进优胜劣汰。只要是高风险对应高收益,低风险对应低收益,有体系化的信评方法,有清晰的违约处置路径就好了,只是我们还没有建设好,才这么恐慌。然后进入2021年,我们看到违约金额1600多亿,是比2020年下降了的。但这是我们刚刚经历过的生活啊,靠体感都能知道,经济形势不可能是比上一年还好的,疫情下,企业承担的压力肯定是越来越大了。那为什么违约数据反而好了一些呢?是因为靠各种特殊到期处置方式避免直接违约的情况越来越多了,比如展期、场外兑付和债券置换。2021年有150多亿的债券是明确展期了的。然后像恒大,花样年集团,都跟投资人协商出了场外兑付的方案,像苏宁电器采用了债券置换来缓解偿付压力。好多债都只能说现在暂时没有违约,但是风险都是一期期压下来了,不断积累的。2021年的违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国企违约大爆发。2018年不是民企违约大爆发之年么?所以在那之后,市场一直都对民企很警惕,觉得民企不靠谱,还是得优选国企。但是2020年四季度,几个大国企一暴雷,给市场都整懵了,2021年,延续了这个趋势,国企的新增违约家数首次超过了民企。国企信仰是彻底信仰不下去了。2021年违约的另一个特点是房地产债券的集中暴雷。房地产行业经历调控、降温,本来有违约是大家能预期,可接受的。但是之前,大家总觉得高杠杆的小房企,民营房企才会出事儿。头部的、关系到民生、甚至国家经济稳定的,不可能出问题。所以早年有个买房企债的简单粗暴划分方法,就是排名前100的划入投资库,100开外的不投。后来随着经济形势紧张,大家不断收缩这个名单,变成前50,前30直到这些绝对的头部,接连地爆炸,真是让投资者输麻了。甚至大家踩雷到最后已经不以为耻了,互相劝说,你没踩过恒大,没踩过华夏幸福,没有协信,没有蓝光,说明你压根没做过地产啊。展望未来,还有一个让人非常担心的问题,是城投债。到2022年三季度末,城投债没有出现实质性违约,虽然非标债权的违约早就屡屡发生了,但标准化的债券没有。城投债成了中国债券市场信仰的最后一块净土。但是这也很可怕。我们一方面看到地方政府因为土地财政受影响,收入减少,对城投企业的支持能力是下降的,另一方面呢,看到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因为信用研究体系不健全,违约处置能力不足,不得不集中持有城投债。这个模式眼前看来还挺好,因为疫情下,需要地方政府出力,冲杀在前,需要维持经济形势的稳定,中央对地方的资金支持力度是很大的。可这不是能够永续的,地方政府迟早要面对问题,城投债迟早会有违约。可是金融机构,资管产品的持仓这么集中,都不要说连踩几只城投债的雷,会出风险,就算压根没踩到雷,一旦有城投债开始违约了,那么整个城投债的信用利差都会急速扩大,就像2011年城投债大调整,持仓的估值会大受影响。这个亏损要怎么应对呢?大家没有准备好,甚至还没有开始准备。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虽然这种情况尚未发生,也不知道会什么时候发生,但应该开始思考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