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市促进居民增收(2022—2024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参考范文.docx
-
资源ID:68565072
资源大小:27.51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X市促进居民增收(2022—2024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参考范文.docx
X市促进居民增收(20222024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参考范文为认真贯彻落实xx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2 2024年)(xx2022x号)文件精神,加快提升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深入贯彻xx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xx的意见(x2022x号)文件,认真落实xx行动方案工作措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全力推进农民增收、城镇居民增收和劳动力素质提升“三大行动”,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加快缩小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到2024年,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x%和x%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x左右。二、大力实施农民增收攻坚行动(一)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1.积极与匀籍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广东、浙江、福建等城市建立劳务协作机制,采取“企业+村“两委”+合作社”“驻外党组织+老乡会+劳务公司”模式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工作,实现我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达到x%以上。建立劳务协作站,积极为我市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就业岗位推荐、职业指导、劳动维权等服务,提高农民工工资议价能力和工资待遇。(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各镇<乡、街道>)2.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交通、水利、乡村旅游、林业等农村基础设施及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领域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将5%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优先聘用当地农村劳务人员,加强技能培训,并按照国家、省、州要求,支付农村劳动力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不低于x%。(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旅发办、市林业局、市乡村振兴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局,各镇<乡、街道>)3.深入开展根治欠薪,推进欠薪源头治理。根据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要求,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根治欠薪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落实欠薪清偿责任,建立欠薪台账,强化部门协同,压实“属地清欠、主体清偿、行业监管责任”,加大依法查处投诉举报案件力度。依托贵州省劳动用工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严格按照“项目全入库、人员全覆盖、工资支付全监管”工作要求,统筹抓好市内在建项目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作,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定期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及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以政府投资项目、用工密集型生产制造行业企业等为重点,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加强工资支付动态监测和实时管理,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旅发办、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等有关单位)4.严格执行省州乡村公益性岗位待遇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政策。研究制定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考核激励办法。按照“总量控制,合理开发”的原则,使用就业补助资金、东西部劳务协作资金等开发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积极指导各镇(乡、街道)开展情况摸排,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三类人员”纳入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指导做好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工作。(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统计局等有关单位)5.加强农村教师、村医待遇保障,按规定发放工资报酬。推行贫困地区“全科教师”“全科医生”等定向培养,深入做好农村“特岗计划”教师招聘工作,做好三年一轮的特岗教师转接工作,按照“补紧缺、调结构、禁挪用”的原则,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及幼儿教师进行补充。(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等有关单位)6.加强部门协调合作,制定支持企业使用本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政策措施。积极支持我市建筑施工企业开拓市外、州外建筑市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机构、劳务合作社、外出务工带头能人带动作用,带动我市农村建筑务工人员外出就业、增加收入。鼓励在匀建筑施工企业优先使用本地农村劳动力,积极与施工企业对接,收集岗位需求,推介建筑用工岗位,到2024年,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建筑劳务就业x人以上。(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各镇<乡、街道>)7.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扶持。积极挖掘绿茵湖产业园区、匀东工业园区及市内重点企业就业岗位,开展各类搬迁安置点招聘活动;围绕护林员、巡逻员、保洁员、保安等用人需求,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录用当地搬迁群众进行运营维护。到2024年,搬迁劳动力就地就业x人以上,开发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x个以上,确保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每户至少x人实现就业。(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林业局、市发展改革局等有关单位)8.鼓励各乡镇及村集体组织当地土专家、技术能手、农村闲置劳动力等成立“劳务合作社”,积极承接当地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的小型工程项目、季节性农业生产、企业辅助性用工等业务,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各镇<乡、街道>)(二)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9.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实施粮油单产提升工程,围绕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油茶、大豆等主要粮油作物,加大高产优质品种、高产技术推广力度,强化项目资金支持,加强防灾减灾,提高粮油单产水平。加快山区微型耕作、轨道运输、植保无人机等适用农机引进、推广、使用。加快具有灌溉功能的骨干水源工程输配水管网建设,推进xx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做好灌区项目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的衔接。加快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到2024年,新建x万亩以上的高质量高标准农田,新增机械化作业面积x亩万以上。按市场价对优质粮油进行收购,提高农民种粮收入,促进农民稳定增收。(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发展改革局、市水务局,各镇<乡、街道>)10.盯紧粤港澳大湾区、贵阳及周边省市“菜篮子”市场需求,做大做强生猪、茶叶、蔬菜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引进培育生猪精深加工优强企业落户xx,实现生猪存栏达x万头、出栏x万头;依托xx市茶叶产业基础,创建高产茶园,着力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重点跟踪服务xx毛尖大宗茶加工出口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品牌运营和市场开拓,将xx毛尖打造成为品牌最强产业;实施蔬菜基地提质扩面计划,建强一批蔬菜产业示范园区,鼓励发展早春及秋延晚蔬菜,开展刺梨抚育提质增效工作,力争将x%的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发展农业产业,支持培育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等模式,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林业局,各镇<乡、街道>)11.整合系统农资供应资源,为农民供应平价低价农药、肥料、饲料、种子、种苗等农业生产资料,做好化肥淡储工作,降低投入成本。创新农业农村融资方式和金融产品,全面升级改造现有普惠金融服务点,强化智慧运营管理建设,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强化“三农”支持力度,做好农户金融服务,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打通金融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责任单位:市供销社、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监管局等有关单位)12.落实将土地出让收益x%用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完善农民参与建设发展的组织方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自然资源局等有关单位)13.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行动。拓展农产品初加工规模,积极争取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鼓励乡村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工基地,力争招引1家刺梨产品深加工企业入驻我市。开展强龙头、扶村社、扩基地、引人才、强品牌、提标准、建机制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壮大,以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目标,推进形成种养加、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到2024年,力争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x%以上。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推进黔南州xx市大宗货物、冷链综合物流园建设项目等一批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仓储冷藏保鲜项目建设,有效降低进入冷库农产品损腐率。(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局、市供销社等有关单位)14.鼓励省级、市级、县级农业龙头企业且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并带动农民增收,对新培育的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且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并分别带动x户、x户以上农民增收的经营主体,严格落实省级奖励政策。每年对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机制落实情况开展一次专项督查。(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乡、街道>)15.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以乡村旅游村寨为重点,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引导乡村旅游点积极参与标准化创建,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区,加大乡村旅游各类等级评定的力度,做好旅游重点村的申报及示范农家乐和民宿项目评定工作,争取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奖励。到2024年,力争成功创建x家标准级及以上乡村旅游村寨、客栈、农家乐。(责任单位:市旅发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镇<乡、街道>)1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方式,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项目谋划,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力争每年招引农业全产业链项目1个以上,以产业链招商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等有关单位)17.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专项行动,做好防贫监测排查和农业技术指导工作,确保脱贫人口收入年均增长x%以上,2022年底前,力争现有年收入在低保线以上x万元以下的脱贫人口收入超过1万元。(责任单位: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有关单位)18.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实施的项目,优先形成固定资产投资,通过方案、协议等形式,明确土地流转、就业务工、资产入股、收益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充分受益。对采取资产入股方式的,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章程,明确利益分配比例,确保农民股东收益,净利润分配中股东分红不少于x%,也可按有关规定,将全部或者部分可分配盈余转为对经营主体的出资,并记载在农民账户中。(责任单位: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民宗局、市发展改革局、市林业局、市财政局等有关单位)(三)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19.严格执行财政惠农补贴“一卡通”制度,确保惠农补贴资金按发放频次足额发放到位。市直行业主管部门督促指导各镇(乡、街道)对纳入财政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到人到户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退耕还林补贴、生猪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补贴资金,认真梳理预测全年应发金额,摸清农户基本信息底数,按照明确的发放频次,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严禁拖欠。建立涉农资金清查制度,对涉农补贴资金开展全面清查,成立xx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全面应用补贴系统开展补贴业务办理和数据整理工作,督促各镇(乡、街道)指导农户办理社保卡并开通金融功能,确保惠农补贴足额精准发放。(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各镇<乡、街道>)20.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质行动,规范使用农村义务教育营养餐补助专项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力度,杜绝各种形式的克扣、截留、挤占和挪用。严格落实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校财局管”报账制度,学校定期结算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公开资金明细账目,加强资金统筹使用,确保年度内日生均支出资金不低于5元/生的基础标准。(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等有关单位)21.合理统筹市属国有企业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就业补助资金等资金,结合我市市场需求及青壮年培训需求,重点用于全市青壮年文盲扫盲和技能培训。(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国资监管局等有关单位)22.优化农民技能培训补贴方式,以农民直接受益为原则,实施职业技能证书直补制度。按规定将培训补贴直接拨付给获得证书的农民,对参加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的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边缘易致贫劳动力按规定发放。(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等有关单位)23.对新跨省务工的脱贫人口(含监测帮扶对象)落实一次性交通补贴。对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易地搬迁人口首次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方式到户籍所在县以外就业的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寄带回收入的科学调查和精准统计,确保应统尽统。(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统计局、市乡村振兴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各镇<乡、街道>)24.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落实好省州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政策,积极争取更多省、州财政支持,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与全国的差距。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参保氛围,鼓励城乡居民选择高档次标准按年缴费,政府按照当年缴费金额的x%给予补贴。加强部门协作,实时掌握困难群体数据,落实好为困难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等帮扶政策。推进统一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办法。(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各镇<乡、街道>)25.按省、州相关工作部署,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严格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加强部门间沟通联系和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市残联、市发展改革局等有关单位)26.大力实施“希望工程”升级版、“善行贵州”等慈善公益项目,吸引更多公益资金资助农村困难学生和困难老人等群体。(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共青团xx市委等有关单位)(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27.深化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市x个涉农村开展“三变”工作,实现覆盖率100%。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支持将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入股村集体股份制经济合作社,指导合作社制定章程,按照农民股份合理明确股民最低分红标准,并在保底分红基础上,每年将净收益的15%分配给农民,进一步保障农民股东权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各镇<乡、街道>)28.盘活农村集体资产,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开展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调查,建立集体低效建设用地空间数据库。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储备机制,学习借鉴荔波县(试点县)经验,推动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定xx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案,建立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允许农村集体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用地。鼓励农民利用土地、林地和闲置房屋与龙头企业、农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入股发展农业产业、林下经济,积极参与务工和利润分红。(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各镇<乡、街道>)29.鼓励乡村成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农民可凭农机具入股分红。积极对接争取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作业补贴和奖励,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组建。2022年力争指导成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1个。2023-2024年,每年成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1个。(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镇<乡、街道>)30.开展民宿改造提升与农村闲置校舍处置专项行动。开展农村闲置校舍清查,掌握可以释放的闲置校园校舍项目,结合发展乡村旅游、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等,认真开展好品牌民宿创建工作,通过培育和推荐,盘活农村闲置校舍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等产业。(责任单位:市旅发办、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乡村振兴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有关单位)31.加快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探索有效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发展绿色金融支持林权抵押,开展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放大公益林补偿融资渠道,规范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抵押贷款程序。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服务,为收购提供信贷支持。(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国资监管局等有关单位)32.开展盘活闲置低效扶贫资产专项行动,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等项目管护运营、规范收益分配使用,确保扶贫项目资产在促进农民增收中持续发挥效益。(责任单位: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等有关单位)三、大力实施城镇居民增收行动(一)增加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33.贯彻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建立完善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和军地信息沟通机制,落实退役军人就业安置政策,提升退役军人就业质量。强化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分类帮扶和实名制动态管理,因地制宜开发公益性岗位,到2024年,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x个以上,累计建设x个以上充分就业移民安置社区,确保有劳动力的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国资监管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财政局等有关单位)34.健全企业工资增长机制,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落实最低工资标准与经济增长、社会平均工资增长联动机制。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依法查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违法行为。督促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力争实现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达80%以上。(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总工会等有关单位)35.深化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提低、扩中、限高”的要求,制定我市重点国有企业薪酬管理指导办法,指导企业发挥职工业绩考核制度的激励导向作用,强化工资收入与企业效益、岗位价值贡献挂钩,制定相应的薪酬分配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对市农旅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市国有资本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和服务,督促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分配向关键核心岗位、高技能人才和一线苦脏险累人群倾斜,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确保群体间收入分配关系合理适度。(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国资监管局,市属国有企业、xx经开区等有关单位)36.强化部门联动,加强宣传引导,扎实推进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根据省级推动落实优化技能人才增收激励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以体现技能价值为导向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兼职兼薪,提高技能人才待遇。(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增加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37.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平台)创建,依托绿茵湖产业园区资源优势,积极谋划创建xx市创业孵化基地,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助推城镇居民创业增收。到2024年,力争创建1个市级或以上的创业孵化基地,并积极开展省级创业孵化基地申报,对于新认定的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向上争取资金补助和政策支持。(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绿茵湖产业园区等有关单位)38.积极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并及时兑现补贴。对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复员退伍军人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所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按照省相关奖补政策,及时兑现x元一次性创业补贴。高校毕业生到x个农业主导产业创办农业企业,重点围绕农产品流通、农业种养殖等农业领域创业的,按照省相关奖补政策,及时兑现x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等有关单位)39.当年新招用人员数量达到企业现有职工人数x(现有职工人数超过x人的企业需达到x),并与新招用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x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对合伙或组织创业的经营实体、小微企业,可按照吸纳就业人员数量给予人均最高x万元信贷支持。鼓励银行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开展“随借随还”金融服务。(责任单位:市国资监管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等有关单位)40.积极支持我市企业上规入统工作。严格落实省、州对企业上规入统资金补助政策,及时将奖励资金拨付给企业,对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每户给予省级资金x万元奖励;对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每户给予省级资金x万元奖励;对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每户给予省级资金x万元奖励。到2024年获得上级奖励资金x万元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有关单位)41.用好我省政银担风险补偿金政策,鼓励政策性担保机构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开展政银担风险分担融资担保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企业信贷投放。(责任单位:市国资监管局、市财政局等有关单位)(三)增加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42.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调整政策,促进基本养老金增收。不断扩大社保参保面,保证社保基金池,到2024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x万人。(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等有关单位)43.结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情况,根据上级文件严格执行调整后的失业保险金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参保人员各项失业保险待遇,确保符合失业保险领取条件的申领人员应享尽享。(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等有关单位)44.严格执行省级制定的城镇低保标准及城镇居民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困难帮扶机制,增加优抚对象的收入。(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局、市财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有关单位)45.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使补贴标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压实责任,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享受情况的摸排申报工作,争取“两项补贴”100%落实。(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残联、市财政局等有关单位)46.畅通就业渠道,加强见习政策宣传,大力支持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经济组织等各类单位企业合理开发就业见习岗位,到2024年,开发见习岗位x个以上。严格落实见习人员基本生活补助标准不低于xx市最低工资标准。(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等有关单位)47.兑现落实好困难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政策、就业创业培训政策,深入实施“10+N”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增收。(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等有关单位)48.力争启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项目,积极谋划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鼓励发展共有产权房,降低新市民、青年人落户成本。(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四)增加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49.探索实施城市“三变改革”,组织学习贵阳市城市“三变”改革试点经验,争取城镇化基金、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予以支持开发有收益的城市市政项目,组织低收入群体参股经营,促进城镇居民提高收入。(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局等有关单位)50.规范发展居民理财产品,鼓励支持城镇居民通过购买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机构家庭财富管理等正规金融产品进行投资理财。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案件以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违法行为,提高居民防范非法集资意识,实现投资收入稳健增长。(责任单位:市国资监管局)51.对居民住房拆迁过渡安置费发放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建立问题清单,做好居民沟通解释工作,加快安置房项目施工进度,积极筹集拆迁过渡安置费资金,确保足额及时发放。(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市国资监管局,各镇<乡、街道>)四、大力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行动(一)加快提升职业教育能力52.实施中职“强基”工程,继续加大强基项目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市内强基工程学校提质发展,重点打造幼儿保育、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优化专业设施设备建设,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校扩容提质发展。到2024年,中职在校生规模达到x人以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53.实施高职“双高”工程,配合市级部门支持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国家级高水平高职学校,争取xx市域内高职院校纳入贵州“双高”计划。分年度实施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全市1559周岁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到2024年,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人次达x人以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镇<乡、街道>)54.加大对市直职业院校的扶持发展,在师资、实训设备、场地建设方面予以支持,争取建设申报职业技能大赛省级集训基地。支持xx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举办综合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等有关单位)(二)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5.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职业技能证书直补制度,全面推进我市职业院校“双证书”行动,鼓励我市职业院校教师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质量以及针对性,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按规定落实培训补助资金,到2024年培训学员达x万人以上。(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56.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东西部协作,支持职业院校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对接,摸清岗位需求,加强“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协作培训。到2024年,完成三项工程培训300人。(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等有关单位)57.大力实施“技能贵州”行动,持续开展“锦绣计划”“高素质农民培育”“雨露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移培训”等技能培训项目,实行“培训+订单”模式,打造“桥城家政”“毛尖技工”等特色职业技能品牌。到2024年,新培育特色职业品牌技能人才x人以上。(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妇联、市总工会、市发展改革局、市财政局、市旅发办、市民宗局等有关单位)(三)创新产教融合平台建设58.加强与省、州部门的对接,积极创造条件,积极培育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推动集聚高素质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做好中央资金产教融合项目储备和申报,建立建成装备水平国内一流、产教深度融合的工程项目(实验实习实训基地)。(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教育局等有关单位)59.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我市县级公共实训基地,紧扣我市产业发展规划,依托“xx”“xx家政”等劳务品牌,充分发挥技能培训作用,提升培训人员收入。到2024年争取建成县级公共实训基地x个,年培训能力x人次以上。(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单位)五、实施保障(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农业农村和教育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市促进居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居民增收工作办公室)在市发展改革局,负责全面统筹推进我市城乡居民增收工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单位)(二)强化责任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农民增收攻坚行动、城镇居民增收行动、劳动力素质提升行动三个专项工作组。按照xx市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由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分年度制定xx市促进农村居民增收行动年度实施计划,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分年度制定xx市促进城镇居民增收行动年度实施计划,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市教育局联合制定各年度xx市劳动力素质提升行动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工作任务时限及要求,有力推进促进居民增收工作。其他成员单位结合职能职责,各司其职、通力配合、认真抓好促进居民增收工作。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强化住户调查工作保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强化住户调查工作保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各镇<乡、街道>)(三)强化考核督促将居民增收行动实施情况纳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考核和重大督查事项,市统计局负责对增收行动进行监测评估。市居民增收办公室会同市纪委市监委、市督查考评服务中心强化日常监管和责任监督,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统计局、市纪委市监委、市督查考评服务中心等有关单位)(四)强化宣传引导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居民增收行动宣传力度。市级媒体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宣传的主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市有关单位要加强同宣传部门的联系,共同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推动居民增收,形成促进居民增收的强大合力。(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