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1-温病条辨·绪论.ppt

    • 资源ID:68603503       资源大小:610KB        全文页数:7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温病条辨·绪论.ppt

    温病条辨温病条辨研究绪论研究绪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院马晓北马晓北2011年年1月月什么是温病?什么是温病?教材:u因感受温热之邪而引起的以热象偏重,因感受温热之邪而引起的以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易于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疾病的急性外感疾病的总称总称。包括多种外感急性热病,如风温、。包括多种外感急性热病,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冬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冬温、温疫、温毒、大头瘟、烂喉痧等。温疫、温毒、大头瘟、烂喉痧等。据美国据美国新闻周刊新闻周刊报道,仅报道,仅1992年全年全美就有美就有13300名患者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名患者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感染,感染,1997年年2月,月,发现发现杂志认为这种杂志认为这种神奇药物已走向穷途末路。神奇药物已走向穷途末路。温病的危害温病的危害l自自1948年年4月月WHO正式成立以来确立的正式成立以来确立的49个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就有个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就有10个与传个与传染病有关。染病有关。l人类取得的成绩人类取得的成绩:天花已被消灭;天花已被消灭;麻疹、脊髓灰质炎被彻底消灭的日子为期不麻疹、脊髓灰质炎被彻底消灭的日子为期不远。远。WHO警告警告!传染病是人类的传染病是人类的第一杀手第一杀手l年度报告:年度报告:1995年全球有年全球有5190万人死亡万人死亡而而传染病传染病造成的死亡就有造成的死亡就有1760万例(每万例(每天有天有5万人因患传染病致死),其中包括万人因患传染病致死),其中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肺炎、疟疾、乙肝、艾呼吸系统疾病、肺炎、疟疾、乙肝、艾滋病和麻疹等。滋病和麻疹等。传染病的威胁传染病的威胁l57亿人中有半数受到传染病的威胁;亿人中有半数受到传染病的威胁;l疟疾每年发病人数高达疟疾每年发病人数高达5亿亿,其中其中200多万人丧生多万人丧生;l急性呼吸道感染每年造成急性呼吸道感染每年造成400万儿童死亡万儿童死亡;l霍乱、痢疾等每年导致霍乱、痢疾等每年导致300万人死亡;万人死亡;l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携带者3.5亿,亿,1995年就导致年就导致110万人死万人死亡;亡;l卫生部卫生部2008年年4月月21日上午公布日上午公布2006年全国人群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乙肝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病毒携带者约有9300万人万人l丙肝病毒携带者达丙肝病毒携带者达1亿,其预后较差。亿,其预后较差。WHO警告警告!l一些被征服的传染病重新出现一些被征服的传染病重新出现1990年俄罗斯白喉流行,波及东欧年俄罗斯白喉流行,波及东欧15国逾国逾10万万人;人;l有些区域性传染病在昔日有些区域性传染病在昔日“安全地带安全地带”蔓延蔓延局限于印尼个别地区的埃尔托型霍乱已在全世界局限于印尼个别地区的埃尔托型霍乱已在全世界流行流行l某些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某些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结核病耐药菌株严重流行,结核病每年造成结核病耐药菌株严重流行,结核病每年造成300余万人死亡。余万人死亡。WHO警告警告!新的不治之症不断出现新的不治之症不断出现l近近25年来又确认了年来又确认了38种新的病原微生物和传染种新的病原微生物和传染病病。(病毒。(病毒20,细菌,细菌9,寄生虫、立克次体及,寄生虫、立克次体及相关感染病相关感染病9)由人免疫缺陷病毒(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爱滋病()引起爱滋病(1983)感染人数已达感染人数已达2400万,其中万,其中400万人已死亡。万人已死亡。我们处在一场传染性疾病的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我们处在一场传染性疾病的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传染病新威胁传染病新威胁l病原体进化和自然选择的结果病原体进化和自然选择的结果病原体繁殖迅速,进化很快;病原体繁殖迅速,进化很快;一些动物身上的病原体不断传播到人类中间,一些动物身上的病原体不断传播到人类中间,常常导致一种新的传染病的流行,如爱滋病、常常导致一种新的传染病的流行,如爱滋病、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新威胁传染病新威胁l社会因素:社会因素:贫穷(贫穷(10亿多人)亿多人)-一半人口得不到最基本的医疗一半人口得不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和药物;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截断其传播流服务和药物;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截断其传播流行环节;行环节;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住房拥挤、环境卫生恶化、住房拥挤、环境卫生恶化、并且缺乏清洁水,是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温床。并且缺乏清洁水,是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温床。l战争、武装冲突和自然灾害引起大规模人口迁战争、武装冲突和自然灾害引起大规模人口迁徙流动促使了传染病的大流行;徙流动促使了传染病的大流行;l跨国旅行、国际贸易和海空运量大幅度增长等跨国旅行、国际贸易和海空运量大幅度增长等加快了某些传染病的流行。加快了某些传染病的流行。非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的防治非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的防治l医院获得性肺炎医院相关感染中占第医院获得性肺炎医院相关感染中占第2位,死亡率位,死亡率70%;l大肠杆菌大肠杆菌0157引起的出血性结肠炎发病率不引起的出血性结肠炎发病率不断上升。可能与食物链多层次的改变有关,断上升。可能与食物链多层次的改变有关,牛羊肉及奶制品是可能的感染原,能引起出牛羊肉及奶制品是可能的感染原,能引起出血性结肠炎、阑尾炎、食管狭窄和结肠穿孔血性结肠炎、阑尾炎、食管狭窄和结肠穿孔等严重胃肠道并发症,等严重胃肠道并发症,抗生素治疗无效抗生素治疗无效,还,还可产生不良影响。可产生不良影响。温病学面临的严峻问题温病学面临的严峻问题l如何运用其理论和方法防治如何运用其理论和方法防治传染病;传染病;非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1959年年中医救治白喉中医救治白喉l天津地区流行白喉,以何世英为首的天津市立儿童天津地区流行白喉,以何世英为首的天津市立儿童医院中医科,共收治白喉儿童医院中医科,共收治白喉儿童107例,在临床观察例,在临床观察中,确认了白喉发病的病机是阴虚肺燥,在治疗上中,确认了白喉发病的病机是阴虚肺燥,在治疗上以以“养阴救燥养阴救燥”为治则,并以吹喉药配合养阴清肺为治则,并以吹喉药配合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对于合并心肌炎,则按病情轻重辨证汤加减治疗。对于合并心肌炎,则按病情轻重辨证论治处理。论治处理。l治疗结果,仅一例死于合并心肌炎。临床呈现阴分治疗结果,仅一例死于合并心肌炎。临床呈现阴分已竭,阳气虚脱的严重败象。治愈率达已竭,阳气虚脱的严重败象。治愈率达99.1%。机理探讨机理探讨l用三种吹喉药分别做抑菌试验时,根据用三种吹喉药分别做抑菌试验时,根据化验室的报告,化验室的报告,l一号对白喉杆菌呈耐药性;一号对白喉杆菌呈耐药性;l二号及三号对于白喉杆菌均有中度敏感二号及三号对于白喉杆菌均有中度敏感现象现象轻型患者大都给用一号,只有重型或极重型轻型患者大都给用一号,只有重型或极重型的患者,才给以二号及三号的患者,才给以二号及三号 1954、1956中医救治乙脑中医救治乙脑l1954年石家庄地区流行乙型脑炎年石家庄地区流行乙型脑炎-郭可明运用白虎汤加减治疗,大大降低了死亡率;郭可明运用白虎汤加减治疗,大大降低了死亡率;l1956北京地区流行乙型脑炎北京地区流行乙型脑炎蒲辅周化湿通阳法取得满意疗效;蒲辅周化湿通阳法取得满意疗效;l西医流行病研究无效。西医流行病研究无效。白虎汤白虎汤l知母六两(味苦寒)知母六两(味苦寒)石膏一斤(碎,味石膏一斤(碎,味甘寒)甘草二两(甘温)粳米六合(味甘寒)甘草二两(甘温)粳米六合(味甘平)甘平)l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升,日三服。l卷四卷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温病学简史温病学简史l宋前混沌期宋前混沌期l金元萌发期金元萌发期l明清成熟期明清成熟期宋前混沌期宋前混沌期l内经内经记载了记载了“温病温病”和和“温疫温疫”的病因病机;的病因病机;素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六元正纪大论曰:辰戌之岁,初之气,曰:辰戌之岁,初之气,民厉民厉温病温病。卯酉之岁,二之气,厉大至,民善。卯酉之岁,二之气,厉大至,民善暴死,终之气,其病温。寅申之岁,初之气,暴死,终之气,其病温。寅申之岁,初之气,温病温病乃起。丑未之岁,二之气,温厉大行,远乃起。丑未之岁,二之气,温厉大行,远近咸若。子午之岁,五之气,其病温。己亥之近咸若。子午之岁,五之气,其病温。己亥之岁,终之气,其病温厉。岁,终之气,其病温厉。宋前混沌期宋前混沌期l难经难经将温病纳入广义伤寒之中将温病纳入广义伤寒之中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风,有,有伤伤寒寒,有,有湿湿温,有温,有热热病,有病,有温温病。病。为后世温病不能从伤寒中脱颖而出设为后世温病不能从伤寒中脱颖而出设置了理论上的障碍;置了理论上的障碍;宋前混沌期宋前混沌期l伤寒论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有温病之名,无温病之实有温病之名,无温病之实宋前混沌期宋前混沌期l晋晋王叔和王叔和伤寒例伤寒例“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则时行之气也”,l时行即温疫时行即温疫宋前混沌期宋前混沌期l晋晋葛洪葛洪肘后方肘后方中称时行为温病,其或中称时行为温病,其或温病为温疫,并初步指出三者的区别;温病为温疫,并初步指出三者的区别;l晋晋陈延之陈延之小品方小品方指出伤寒、天行、温指出伤寒、天行、温病的病源为病的病源为“异气异气”;l唐唐孙思邈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要方,将温病与伤寒列,将温病与伤寒列于一门,并搜集治疗温病方二十首,如葳蕤于一门,并搜集治疗温病方二十首,如葳蕤汤、犀角地黄汤、太乙流金散等,对温病的汤、犀角地黄汤、太乙流金散等,对温病的治疗和预防有了治疗和预防有了初步认识初步认识。宋前混沌期宋前混沌期l宋宋朱肱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伤寒类证活人书“风热相搏,即发风温风热相搏,即发风温”、“桂枝汤自西北二方居人,桂枝汤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用之无不应验,自四时用之无不应验,自江淮间,江淮间,唯冬月及春初可行,唯冬月及春初可行,自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加黄芩半两桂枝证加黄芩半两,夏至后,夏至后桂枝桂枝证加知母一两、石膏二两或升麻半两证加知母一两、石膏二两或升麻半两,若病人素体虚若病人素体虚寒者,正用上方,不再加减也寒者,正用上方,不再加减也”l宋宋庞安常庞安常伤寒总病论伤寒总病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对温病的治疗有初步的。对温病的治疗有初步的新认识。新认识。宋前混沌期宋前混沌期l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概念还十分模鉴别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概念还十分模糊;糊;l资料零星地散在医籍中;资料零星地散在医籍中;l其医家及医籍对温病尚无明确认识,仍宗伤寒其医家及医籍对温病尚无明确认识,仍宗伤寒一派,一花独放。一派,一花独放。金元萌发期金元萌发期尚未将温热病从伤寒病单尚未将温热病从伤寒病单列出来列出来l金金刘完素: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六气皆从火化”、“燥化燥化”的病的病机理论,提出以辛凉、清下法治疗热病;机理论,提出以辛凉、清下法治疗热病;l自拟双解散、防风通圣散、凉膈散、天水散等自拟双解散、防风通圣散、凉膈散、天水散等清里泄热、辛凉解表的两解方法,突破了用清里泄热、辛凉解表的两解方法,突破了用伤寒论伤寒论治疗温病的准绳;治疗温病的准绳;l开创了应用开创了应用清热解毒、辛凉解表清热解毒、辛凉解表治疗温病的先治疗温病的先河河重大转折!重大转折!金元萌发期金元萌发期温病学自成温病学自成学科的开端学科的开端l元元王履王履医经溯洄集医经溯洄集“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喧热之时,怫热自内而达于外,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喧热之时,怫热自内而达于外,郁其腠理,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郁其腠理,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以解之”主张伤寒、温病分列主张伤寒、温病分列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l拟订出治疗温病的初步原则,奠定了基础;拟订出治疗温病的初步原则,奠定了基础;l尚未建立完整、系统的温病学理论体系和治疗范围。尚未建立完整、系统的温病学理论体系和治疗范围。明清成熟期明清成熟期-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温病学家的温病学家l明明吴有性,吴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人,字又可,江苏吴县人,1642撰成撰成温疫论温疫论;l清清叶桂叶桂(1667-1746),字天士,号香岩),字天士,号香岩著有著有温热论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指南医案(3000多多案,学生顾景文记录)案,学生顾景文记录)未刻叶氏医案未刻叶氏医案、叶叶案存真案存真;l清清吴瑭吴瑭(1758-1836););l清清薛雪薛雪(1681-1770),字生白,号一瓢,),字生白,号一瓢,江苏苏州人,著有江苏苏州人,著有湿热论湿热论;明清成熟明清成熟期期l清清王士雄王士雄(1808-1866)浙江钱塘人,)浙江钱塘人,著有著有温热经纬温热经纬、归砚录归砚录、随随息居霍乱论息居霍乱论、王氏医案王氏医案。-温病温病四大家四大家l陈平伯、柳宝诒、张凤逵、戴天章、余陈平伯、柳宝诒、张凤逵、戴天章、余师愚、雷丰、叶霖等。师愚、雷丰、叶霖等。明清成熟期明清成熟期温病学著作大温病学著作大量问世量问世l温疫论温疫论第一部急性感染性热病学专著;第一部急性感染性热病学专著;l温热论温热论温病学的第一篇论文,奠定了温病学科温病学的第一篇论文,奠定了温病学科的基础;的基础;l温热经纬温热经纬集诸家之长,上溯集诸家之长,上溯素问素问、灵枢灵枢经经、伤寒论伤寒论,下集明清吴中温病学家学说之,下集明清吴中温病学家学说之大成。大成。近代温病近代温病l孟河学派孟河学派江苏武进孟河丁甘仁为代表江苏武进孟河丁甘仁为代表的温病学家,的温病学家,丁甘仁医案丁甘仁医案、喉痧喉痧证治概论证治概论;l何廉臣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全国名医验案类编、重订重订广温热论广温热论现代现代l应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螺旋体病、登革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白喉、肠伤寒、疟疾、痢腮腺炎、麻疹、白喉、肠伤寒、疟疾、痢疾等都取得了满意疗效。疾等都取得了满意疗效。lSARS;l开展对温病有效方剂的剂型改革的研究,开展对温病有效方剂的剂型改革的研究,制出片剂、冲剂、口服液、注射液、透析制出片剂、冲剂、口服液、注射液、透析液等。液等。现代温病现代温病l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板蓝根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片、柴胡注射液、鱼腥冲剂、银翘解毒片、柴胡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参脉注射液、牛黄解毒片等。草注射液、参脉注射液、牛黄解毒片等。l现代内、外、妇、儿各科感染,与温病现代内、外、妇、儿各科感染,与温病学密切相关;学密切相关;l温病解表法、清气法用于呼吸道感染;温病解表法、清气法用于呼吸道感染;现代温病现代温病l清热祛湿法用于胃肠道感染(如幽门螺旋杆菌清热祛湿法用于胃肠道感染(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感染);l淡渗清利法用于泌尿系感染;淡渗清利法用于泌尿系感染;l和解法用于胆道感染等;和解法用于胆道感染等;l急性咽峡炎,发热,咽喉糜烂、疼痛急性咽峡炎,发热,咽喉糜烂、疼痛湿热蕴湿热蕴毒证毒证l无菌性脑膜炎无菌性脑膜炎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现代温病l温病学独特的治疗方法、方药广泛用于内温病学独特的治疗方法、方药广泛用于内科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科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l开窍法用于冠心病;开窍法用于冠心病;l通下法用于急腹证;通下法用于急腹证;l凉血化瘀用于妇科热入血室等;凉血化瘀用于妇科热入血室等;l养阴法在扶助正气,补充微量元素(三甲、养阴法在扶助正气,补充微量元素(三甲、大小定风珠含钙、镁、铜、锌等),提高大小定风珠含钙、镁、铜、锌等),提高免疫功能方面都有明显作用。免疫功能方面都有明显作用。现代温病现代温病l将系统性红斑狼疮、再障、白血病、艾滋病等列将系统性红斑狼疮、再障、白血病、艾滋病等列入入“伏气温病伏气温病”的范围,在伏气理论指导下可得的范围,在伏气理论指导下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到一定程度的缓解。l急性心肌炎,为气阴两伤,气阴欲脱证;急性心肌炎,为气阴两伤,气阴欲脱证;l神经系统的损害,出现肢体瘫痪神经系统的损害,出现肢体瘫痪湿热阻滞经络湿热阻滞经络(中(中67杏仁薏苡散)杏仁薏苡散)现代温病现代温病l原虫类传染病疟疾,由辨证论治过度到以青蒿原虫类传染病疟疾,由辨证论治过度到以青蒿素辨病治疗为主。素辨病治疗为主。l又由青蒿提取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素栓、又由青蒿提取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素栓、青蒿素琥珀、蒿甲醚、双氢青蒿素青蒿素琥珀、蒿甲醚、双氢青蒿素4个一类新个一类新药)作为救治凶险性疟疾的首选药物,而且可药)作为救治凶险性疟疾的首选药物,而且可显著降低恶性疟疾的复燃率。显著降低恶性疟疾的复燃率。l7天疗程给药方案,天疗程给药方案,WHO采纳为治疗恶性疟疾采纳为治疗恶性疟疾和体内敏感度测定的标准方案。和体内敏感度测定的标准方案。中医药治疗急性发热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急性发热疾病的优优点点对于感染性热病患者,无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对于感染性热病患者,无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产生耐药菌株之虑;产生耐药菌株之虑;无论所感染的是细菌还是病毒,均可获得疗效;无论所感染的是细菌还是病毒,均可获得疗效;急性毒副作用及对人体肝肾损害小;急性毒副作用及对人体肝肾损害小;辨证用药体现治疗个体化,以调动人体抵抗力。辨证用药体现治疗个体化,以调动人体抵抗力。一、吴瑭生平一、吴瑭生平l名瑭,字佩珩,号鞠通。江苏淮阴人。名瑭,字佩珩,号鞠通。江苏淮阴人。l17581836,清代中叶(乾隆,清代中叶(乾隆1736、嘉庆、嘉庆1796、道光道光1821-51),七十八岁;),七十八岁;l顺、康、雍、顺、康、雍、乾、嘉、道乾、嘉、道、咸、同、光、宣。、咸、同、光、宣。明代明代276年,清代年,清代267年。年。1644-1911l1950年人均寿命年人均寿命36岁。岁。l2009年中国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年中国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3岁岁从医经历从医经历l少习儒学;少习儒学;l19岁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岁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l23岁侄子巧官患温病,初起喉痹,全身发黄岁侄子巧官患温病,初起喉痹,全身发黄而死;而死;l26岁游京师,校对誊抄岁游京师,校对誊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开始,开始为人治病;为人治病;l1793年,年,36岁京城温疫大流行,大显身手;岁京城温疫大流行,大显身手;人品医德人品医德 治学态度治学态度l学验俱丰,心正口直,性刚气傲。学验俱丰,心正口直,性刚气傲。l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l不隐人之善,不掩己之过,光明磊落,不隐人之善,不掩己之过,光明磊落,认真求实。认真求实。人品医德人品医德 治治学态度学态度l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之用医,必选明良,其德能也。是以古之用医,必选明良,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能知天地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能知天地神袛之次,能明性命吉凶之数,处虚实神袛之次,能明性命吉凶之数,处虚实之分,定逆顺之节,原疾疹之轻重,而之分,定逆顺之节,原疾疹之轻重,而量药剂之多少,贯微达幽,不失细小,量药剂之多少,贯微达幽,不失细小,如此乃谓良医。如此乃谓良医。晋晋博物学家杨泉博物学家杨泉物理论物理论论医论医著作著作-温病条辨温病条辨l“济病者之苦,医医者之病济病者之苦,医医者之病”,6年,年,1798年成书,年成书,1813刊刻;刊刻;l释清华释清华珍藏医书类目珍藏医书类目“治温之津梁治温之津梁”;l朱武曹:昔人谓仲景为轩歧之功臣,鞠通亦仲景之朱武曹:昔人谓仲景为轩歧之功臣,鞠通亦仲景之功臣功臣l大江南北,三时感冒取有凭焉;大江南北,三时感冒取有凭焉;l共共265条(正文条(正文238,原病篇,原病篇19,补秋燥,补秋燥8),206方方(正(正198,附,附3,补秋燥,补秋燥5)著作著作温病条辨温病条辨l上焦篇:法上焦篇:法58条,方条,方46首;首;l中焦篇:法中焦篇:法102条,方条,方88首;外附首;外附3首;首;l下焦篇:法下焦篇:法78条,方条,方64首。首。l杂说:短篇论文杂说:短篇论文18篇,讨论温病有关内篇,讨论温病有关内容;容;l解产难:论妇女胎前产后的治法;解产难:论妇女胎前产后的治法;l解儿难:论小儿病辨治方法。解儿难:论小儿病辨治方法。l此外,四篇序文和凡例十四条。此外,四篇序文和凡例十四条。共共41篇医论篇医论著作著作温病条辨温病条辨方方l206方方(正(正198,附,附3,补秋燥,补秋燥5)l仲景原方及加减:仲景原方及加减:58首,占首,占27.9%;l抄录于抄录于临证临证,并冠以方名,并冠以方名,86首,首,占占41.3%;l后世方及自创方,后世方及自创方,64首,首,31%l-详列四时温病的病因、证候、治疗,并详列四时温病的病因、证候、治疗,并附列了疟、痢、疸、痹及寒湿的证治。附列了疟、痢、疸、痹及寒湿的证治。著作问心堂版附有汪瑟庵、朱武曹、征以园问心堂版附有汪瑟庵、朱武曹、征以园评注;评注;嗣后有章虚谷嗣后有章虚谷评温病条辨评温病条辨、叶霖叶霖评注温病条辨评注温病条辨陆士谔陆士谔增评温病条辨增评温病条辨曹炳章曹炳章增补评注温病条辨增补评注温病条辨著作著作-医医病书医医病书l道光八年,道光八年,1828年,胡沄促写年,胡沄促写医医病书医医病书;l越人进士胡云南,尚书莫宝斋受时医补阴之误越人进士胡云南,尚书莫宝斋受时医补阴之误而病痰饮,得吴治而愈,终成挚友。而病痰饮,得吴治而愈,终成挚友。l1831年,年,73岁成书,鉴于当时医生在医理、病岁成书,鉴于当时医生在医理、病理、证治、用药等方面流弊甚多,切中时弊,理、证治、用药等方面流弊甚多,切中时弊,批判性文章;批判性文章;l“此书一以医流俗之病,一以补前刻(即此书一以医流俗之病,一以补前刻(即温病条辨)所不及,温病条辨)所不及,盖前未及内伤及杂证也盖前未及内伤及杂证也”著作著作-医医病书医医病书l以重视阳气,顾护胃气为要旨,反对恣以重视阳气,顾护胃气为要旨,反对恣用苦寒;用苦寒;l补上焦如鉴之空,补中焦如衡之平,补补上焦如鉴之空,补中焦如衡之平,补下焦如水之注。补下焦之阴,以收藏纳下焦如水之注。补下焦之阴,以收藏纳缩为要,补下焦之阳,以流动充满为要;缩为要,补下焦之阳,以流动充满为要;l1915年后才正式刊行。年后才正式刊行。著作著作l道光道光16年年2月,因长子病故,抑郁成疾,衄血不止而月,因长子病故,抑郁成疾,衄血不止而逝世,葬于京郊。逝世,葬于京郊。78岁。岁。l去世后,由金月笙据其手稿编成去世后,由金月笙据其手稿编成吴鞠通医案吴鞠通医案,四,四卷本和五卷本;卷本和五卷本;l共共317案,案,1786-1833年年47年积累,记录完整,最长年积累,记录完整,最长73诊;诊;为后学师范,堪作诊断术之专书为后学师范,堪作诊断术之专书;l为为温病条辨温病条辨理论的具体运用提供了实例,而且补理论的具体运用提供了实例,而且补充了许多在充了许多在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中没有的温病证治方法,与中没有的温病证治方法,与温病条辨温病条辨相得益彰。相得益彰。吴瑭学术渊源吴瑭学术渊源l遵内经遵内经l宗仲景宗仲景l师叶桂师叶桂l汇众长汇众长-发煌古义,融会新知发煌古义,融会新知吴瑭学术渊源吴瑭学术渊源l一、集一、集内经内经有关论述,构建有关论述,构建温病条辨温病条辨理论基础;理论基础;l二、其中二、其中86条,来源于条,来源于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指南医案(顾(顾景文、华岫云辑),并未见著叶天士的景文、华岫云辑),并未见著叶天士的温热温热论论。l三、汇众长三、汇众长l刘河间:三焦辨证,以三焦带五脏,辛凉解表刘河间:三焦辨证,以三焦带五脏,辛凉解表源于河间;源于河间;l吴又可:吴又可:辨明伤寒释义辨明伤寒释义;吴瑭学术吴瑭学术渊源l喻嘉言:主张三焦分证,辟秽解毒,温燥部分创喻嘉言:主张三焦分证,辟秽解毒,温燥部分创制清燥救肺汤,提出清热解毒的思想。制清燥救肺汤,提出清热解毒的思想。l罗谦甫;治疗阴黄用茵陈五苓散;罗谦甫;治疗阴黄用茵陈五苓散;l沈目南,秋燥胜气论。沈目南,秋燥胜气论。l生地黄治疗热病开始于孙思邈生地黄治疗热病开始于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要方犀角犀角地黄汤。地黄汤。吴瑭学术吴瑭学术渊源l揉入了后世许多医家的论述,引用医籍有:揉入了后世许多医家的论述,引用医籍有:千金要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外台秘要名医类案名医类案达生篇达生篇本草经本草经别录别录局方局方本事方本事方医贯医贯陶氏六书陶氏六书伤寒六书伤寒六书医征医征 一、重继承善发扬,遵经而不泥古重继承善发扬,遵经而不泥古l内经内经可信者十之八九,其不可信者十之一二,以伤可信者十之八九,其不可信者十之一二,以伤寒统急性热病温病。寒统急性热病温病。l继承继承伤寒论伤寒论最多的是方药。桂枝汤开头,三甲复脉最多的是方药。桂枝汤开头,三甲复脉汤收尾。汤收尾。198方,仲景原方方,仲景原方35,1/5;加减;加减58,1/3。l喻家言:温燥,复气。沈目南:凉燥,胜气。喻家言:温燥,复气。沈目南:凉燥,胜气。学术思想学术思想1 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桃仁承气汤桃仁承气汤共有共有桃仁、大黄、芒硝功效功效攻逐瘀血特有特有桂枝、甘草宣阳行气当归、白芍、丹皮顾阴分,泄热凉血消瘀病机病机寒邪侵犯太阳经,病邪在经不解化热,随经深入下焦与血相结于少腹部位温热毒邪内陷于血分,致瘀热互结于少腹血分血分瘀热瘀热见证见证 较轻重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黄大黄芒硝芒硝厚朴厚朴枳实枳实阳明腑实重证阳明腑实重证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大黄大黄厚朴厚朴枳实枳实轻证阳明腑实谵语轻证阳明腑实谵语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黄大黄芒硝芒硝甘草甘草阳明腑实热结旁流证阳明腑实热结旁流证斑疹内壅甚外出不快者斑疹内壅甚外出不快者增液承气汤增液承气汤大黄大黄芒硝芒硝玄参玄参麦冬麦冬生地生地阳明腑实阳明腑实素体阴虚者素体阴虚者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新加黄龙汤新加黄龙汤人参人参当归当归海参海参姜汁姜汁阳明腑实正虚不能运药者阳明腑实正虚不能运药者宣白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大黄大黄生石膏生石膏杏仁杏仁栝楼皮栝楼皮阳明腑实痰热壅肺者阳明腑实痰热壅肺者导赤承气汤导赤承气汤大黄大黄赤芍赤芍生地生地黄连黄连黄柏黄柏阳明腑实小肠热盛者阳明腑实小肠热盛者牛黄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大黄末大黄末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阳明腑实邪闭心包者阳明腑实邪闭心包者护胃承气汤护胃承气汤大黄大黄增增知母知母丹皮丹皮下后热未除或未尽除脉实下后热未除或未尽除脉实承气合小陷胸汤承气合小陷胸汤三焦俱急痰涎壅甚三焦俱急痰涎壅甚桃仁承气汤桃仁承气汤大黄大黄芒硝芒硝桃仁桃仁当归当归芍药芍药丹皮丹皮少腹坚满,下焦蓄血少腹坚满,下焦蓄血加减桃仁承气汤加减桃仁承气汤大黄大黄桃仁桃仁生地生地丹皮丹皮泽兰泽兰热入血室热入血室神气忽清忽乱神气忽清忽乱补秋燥补秋燥胜气胜气论论全面论述秋燥全面论述秋燥l本气本气清凉干燥清凉干燥胜气胜气过于过于凉燥凉燥复气复气热(火)热(火)凉燥温燥化气化气湿凉之重者寒寒 长夏 秋 冬二、力辨寒温有别,不可偏执一家。力辨寒温有别,不可偏执一家。“本论原以温热为主,而类及四时杂感本论原以温热为主,而类及四时杂感”素问素问热论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也。难经难经五十八难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伤寒有五,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以寒统温。伤寒、湿温、热病、温病。以寒统温。l伤寒论伤寒论详寒略温。温病:太阳中喝。详寒略温。温病:太阳中喝。学术思想学术思想2三、创立三焦体系,治温病当辨脏腑三、创立三焦体系,治温病当辨脏腑l卫气营血辨证实质上是气血辨证在温病中的应卫气营血辨证实质上是气血辨证在温病中的应用与发展。用与发展。伤寒论辨证体系六经辨证实质上是阴阳辨证。(太伤寒论辨证体系六经辨证实质上是阴阳辨证。(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阴阳之气各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有多少。l王叔和:伏寒化温。王叔和:伏寒化温。l三焦体系是病理概念。三焦之始于内经,为生三焦体系是病理概念。三焦之始于内经,为生理概念。理概念。灵枢灵枢以三焦盖五脏。以三焦盖五脏。学术思想学术思想3l三焦体系三焦体系l定位:定位:l定性:定性:上焦,表证;上焦,表证;中焦,里证;中焦,里证;下焦,虚实夹杂证。下焦,虚实夹杂证。l传变趋势。传变趋势。学术思想学术思想3l四、九种病名为目,形成广义温病,辨四、九种病名为目,形成广义温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证与辨病相结合。l把温病的范围由狭义温病扩大到广义温把温病的范围由狭义温病扩大到广义温病。病。学术思想学术思想4中风中风 温病温病 热病热病 湿温湿温 伤寒伤寒 风温风温温热温热 暑温暑温 湿温湿温 秋燥秋燥 温疟温疟 温疫温疫 冬温冬温 (伏暑(寒湿)(伏暑(寒湿)温毒温毒广义伤寒,详寒略温广义伤寒,详寒略温广义温病,九种病名广义温病,九种病名l共同的研究对象:共同的研究对象:传染病、感染性疾病、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其他一些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其他一些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l不同时代不同医家对于具体研究对象的不不同时代不同医家对于具体研究对象的不同证治体系;同证治体系;l广义温病包括了一年四时所有的外感热病;广义温病包括了一年四时所有的外感热病;风、热、暑、湿、燥;风、热、暑、湿、燥;l第一位全面论述秋燥的医家;第一位全面论述秋燥的医家;l25条论寒湿,用参、术、芪、姜、桂、附;条论寒湿,用参、术、芪、姜、桂、附;学术思想学术思想4l五、温热、湿温分类,用药阴阳刚柔有别五、温热、湿温分类,用药阴阳刚柔有别l温温-阳邪,易化燥伤阴,喜柔忌刚,用阴柔药,阳邪,易化燥伤阴,喜柔忌刚,用阴柔药,用清热养阴;用清热养阴;l湿湿-阴邪,喜刚忌柔,用刚药,大多是温药,参阴邪,喜刚忌柔,用刚药,大多是温药,参术芪、姜桂附。术芪、姜桂附。学术思想学术思想5六六.治疗温病重阴精,治疗内伤重阳气治疗温病重阴精,治疗内伤重阳气l上焦生津;上焦生津;l中焦增液;中焦增液;l下焦填精。下焦填精。学术思想学术思想6l温病条辨温病条辨的三焦辨证论治体系的三焦辨证论治体系以三焦为纲,九种病名为目,以是否挟湿分以三焦为纲,九种病名为目,以是否挟湿分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理法方药俱全的温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理法方药俱全的温病证治体系。病证治体系。学术思想总结学术思想总结温病条辨温病条辨评介评介l继承继承内经内经伤寒论伤寒论和叶学的基础上,一和叶学的基础上,一部最全面、最系统、集大成、有创建、切实用部最全面、最系统、集大成、有创建、切实用的温病学专著。的温病学专著。l最全面:最全面:所论述的内容涵盖四时六气所致的外所论述的内容涵盖四时六气所致的外感热病;将温燥和凉燥用胜复观点统一起来论感热病;将温燥和凉燥用胜复观点统一起来论述;述;l最系统:最系统:提出完整的证治体系;理法方药俱全。提出完整的证治体系;理法方药俱全。温病条辨温病条辨评介评介l集大成:集大成:遵内经,宗仲景,师叶桂,刘河间、喻嘉遵内经,宗仲景,师叶桂,刘河间、喻嘉言(燥气论)温燥、沈目南(凉燥)、罗谦甫(阴言(燥气论)温燥、沈目南(凉燥)、罗谦甫(阴黄)吴又可。黄)吴又可。l有创见有创见:三焦辨证体系;把脏腑辨证引进了温病;:三焦辨证体系;把脏腑辨证引进了温病;创造了许多传世名方(银翘散、桑菊饮、安宫牛黄创造了许多传世名方(银翘散、桑菊饮、安宫牛黄丸、七个承气汤、三仁汤、清营汤、复脉汤、大小丸、七个承气汤、三仁汤、清营汤、复脉汤、大小定风珠、沙参麦冬汤、益胃汤)定风珠、沙参麦冬汤、益胃汤)l切实用,切实用,自文自注自文自注三仁汤l内科:左下肺炎、急性胃肠炎、急性泌尿系感内科:左下肺炎、急性胃肠炎、急性泌尿系感染、梅核气、喘证、冠心病心绞痛、黄疸、胆染、梅核气、喘证、冠心病心绞痛、黄疸、胆道感染、水肿、尿崩证、泌尿系结石;道感染、水肿、尿崩证、泌尿系结石;l外科:心脏术后切口感染、乳腺根治术后刀口外科:心脏术后切口感染、乳腺根治术后刀口不愈;不愈;l妇科:乳汁不行;妇科:乳汁不行;l儿科:重症水痘、小儿低热综合征;儿科:重症水痘、小儿低热综合征;l男科:不射精症、滑精、阳痿、阴囊水肿;男科:不射精症、滑精、阳痿、阴囊水肿;l耳鼻喉科:渗出性中耳炎、化脓性鼻窦炎、慢耳鼻喉科:渗出性中耳炎、化脓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性扁桃体炎。温病条辨温病条辨评介评介l温病由学说走向学科,是温病学史上的一个里温病由学说走向学科,是温病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程碑;l论述外感急性热病,以河间为先导,吴又可奠论述外感急性热病,以河间为先导,吴又可奠基,叶天士初创,经吴瑭整理、提高的体系。基,叶天士初创,经吴瑭整理、提高的体系。l学说学说-学派学派-学科,包括证治体系,理法方药、学科,包括证治体系,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大纲。辨证论治大纲。l在医学史上是一部羽翼伤寒之作。在医学史上是一部羽翼伤寒之作。学习要点学习要点l“条”“辨”结合,互为补充,前后互参;l条文和方剂的学习有重点;l认真分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学术探讨学术探讨关于温病的概念;温病是否都是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关于恶寒用桂枝汤,不恶寒用银翘散的问题;湿热证可不可攻下;温病是否都是始于上焦温病是否都是始于上焦 u温病伏气内发,病属初期,病位却在中焦或者下焦;u外感温病肺之化源竭绝,病位固在上焦,但与上焦肺卫初感证情悬殊,生死迥别。五大凶险证候五大凶险证候上焦篇上焦篇u肺之化源绝:喘促、鼻煽、汗涌、小便点滴不通、脉散,大剂生脉散合竹叶石膏汤救治;u心神内闭外脱

    注意事项

    本文(1-温病条辨·绪论.ppt)为本站会员(s****8)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