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作要点doc.doc
-
资源ID:68615243
资源大小:75.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作要点doc.doc
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作要点 2017年是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工程的关键一年。推进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实施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2016-2020年),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模倍增、龙头企业倍增、示范基地倍增,突出规划引领,坚持创新驱动、项目带动,加强试点示范、集聚发展和对外开放,集中力量、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全省工业增长提供新动能。现提出如下工作要点:一、突出规划引领1.制定出台江西省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江西省“十三五”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江西省新能源汽车发展行动计划、争取出台全省各设区市购买通航公共服务的指导意见,积极对接国家和我省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方向目标,促进科学发展。 二、坚持创新驱动 2.实施重大科技研发专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实施10个左右重大科技研发专项,推进2016年启动的11个专项的实施,力争取得一批具有牵动性、集成性和标志性的科技成果和产业成果。 3.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围绕虚拟现实(VR)、硅衬底LED、有机硅、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开展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培育、筹建等工作,力争建设23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4.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全年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以上、工程研究中心40家左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以上、重点实验室10家以上。 5.推进新产品研发推广。积极鼓励企业申报省新产品、省级重点新产品,力争全年列入省新产品开发和试产计划项目达到300项以上,省级重点新产品立项600项以上。6.开展创新能力提升活动。继续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对标管理、质量品牌、知识产权运用等工作。实施九江市、新余市产品研发创新推进计划和广丰新产品研发推进计划,指导帮助区域内企业解决研发与产品创新管理难题。实施金溪香精香料区域品牌建设推进计划和新干箱包区域品牌建设推进计划,加快完善产业区域规划布局和品牌标准,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创造价值能力。 三、坚持项目带动 7.充分发挥省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引领带动作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和新医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中,推进20个左右重点产业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实施5个左右重点产业骨干工程。 8.加快南昌光谷建设。落实省政府打造南昌光谷建设江西LED产业基地实施方案各项工作措施,推进硅衬底LED照明外延材料和封装产业及相关配套产品,培育硅衬底LED产业链,建设江西LED产业基地。 9.加快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建设和打造融合开放、要素集聚、功能完善的中医药创新综合体,集聚各类中医药创新资源,促进各类创新要素交流融合发展。 10.继续抓好济民可信金水宝胶囊、青峰药业喜炎平注射液、樟树天齐堂草珊瑚饮片等6个国家中药标准化建设专项。 11.加快鹰潭“世界铜都”建设。重点支持鹰潭江南铜业有限公司微晶磷铜球等铜基新材料项目建设。 12.加快中国(赣州)稀金谷建设。重点支持赣州澳克泰工具技术有限公司高端装备用高性能硬质合金涂层刀具、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等硬质合金、稀土新材料项目建设。 13.加快中科院(江西)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中科院的资源优势,重点围绕电子信息光电、新能源汽车、医药食品、新材料及医疗器械等高科技项目进行产业引进、推进,深化推进中科院研究成果落地。 四、加强试点示范 14.培育一批“互联网+”、智能制造、新消费、创意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新经济小微企业孵化器,认定一批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优选4家进行重点培育,推荐申报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认定一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争取赣江新区列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15.全面落实我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实施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培育发展2个智能制造产业基地、4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16.着力推进南昌市、景德镇市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指导两市编制示范区实施方案,按时上报国家,并争取国家尽快批复,督导两市用好用足国家扶持政策,引导各类要素向示范区集中,全面提升两市通航产业集聚、示范、辐射和引领能力。 五、加强集聚发展 17.持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开展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申报认定工作,优选打造2-3个产业层次高、协同效应好、公共服务优、特色优势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增强发展支撑能力。 18.不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配套措施。推进建设一批技术研发、信息服务、质量检测、原料供应和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做大做强。 六、加强对外开放 19.举办宜春锂电国际高峰论坛暨产业推进会、锂电产业高峰论坛、中医药发展国际高峰论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推进会、全省智能制造推进大会等重大活动。20.组织企业参加第五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第21届中国国际软博会、2017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峰会等对外交流活动。 附件: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作重点任务分工10附件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作重点任务分工序号任务内容完成时间责任单位(一)突出规划引领1制定出台江西省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年内完成省发改委制定出台江西省“十三五”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年内完成省发改委制定出台2017-2020年江西省新能源汽车发展行动计划年内完成省工信委争取出台全省各设区市购买通航公共服务的指导意见年内完成省国防科工办(二)坚持创新驱动2实施重大科技研发专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实施10个左右重大科技研发专项,推进2016年启动的11个专项的实施,力争取得一批具有牵动性、集成性和标志性的科技成果和产业成果。年内完成省科技厅3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围绕虚拟现实(VR)、硅衬底LED、有机硅、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开展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培育、筹建等工作,力争建设23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年内完成省工信委、各设区市政府4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全年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以上、工程研究中心40家左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以上、重点实验室10家以上。年内完成省工信委、省发改委、省科技厅5推进新产品研发推广。积极鼓励企业申报省新产品、省级重点新产品,力争全年列入省新产品开发和试产计划项目达到300项以上,省级重点新产品立项600项以上。年内完成省工信委、省科技厅6继续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对标管理、质量品牌、知识产权运用等工作。年内完成省工信委、各设区市政府实施九江市、新余市产品研发创新推进计划和广丰新产品研发推进计划,指导帮助区域内企业解决研发与产品创新管理难题。年内完成九江市政府、新余市政府、上饶市政府、省工信委实施金溪香精香料区域品牌建设推进计划和新干箱包区域品牌建设推进计划,加快完善产业区域规划布局和品牌标准,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创造价值能力。年内完成抚州市政府、吉安市政府、省工信委(三)坚持项目带动7充分发挥省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引领带动作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和新医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中,推进20个左右重点产业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实施5个左右重点产业骨干工程。年内完成省工信委、各设区市政府8加快南昌光谷建设。落实省政府打造南昌光谷建设江西LED产业基地实施方案各项工作措施,推进硅衬底LED照明外延材料和封装产业及相关配套产品,培育硅衬底LED产业链,建设江西LED产业基地。持续推进南昌市政府、省工信委9加快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建设和打造融合开放、要素集聚、功能完善的中医药创新综合体,集聚各类中医药创新资源,促进各类创新要素交流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南昌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省工信委10继续抓好济民可信金水宝胶囊、青峰药业喜炎平注射液、樟树天齐堂草珊瑚饮片等6个国家中药标准化建设专项。持续推进省发改委、省卫计委11加快鹰潭“世界铜都”建设。重点支持鹰潭江南铜业有限公司微晶磷铜球等铜基新材料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鹰潭市政府、省工信委12加快中国(赣州)稀金谷建设。重点支持赣州澳克泰工具技术有限公司高端装备用高性能硬质合金涂层刀具、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等硬质合金、稀土新材料项目建设。持续推进赣州市政府、省工信委13加快中科院(江西)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中科院的资源优势,重点围绕电子信息光电、新能源汽车、医药食品、新材料及医疗器械等高科技项目进行产业引进、推进,深化推进中科院研究成果落地。持续推进赣江新区管委会(四)加强试点示范14培育一批“互联网+”、智能制造、新消费、创意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新经济小微企业孵化器,认定一批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优选4家进行重点培育,推荐申报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认定一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争取赣江新区列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年内完成省工信委、省发改委、各设区市政府15培育发展2个智能制造产业基地、4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年内完成省工信委、各设区市政府16着力推进南昌市、景德镇市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指导两市编制示范区实施方案,按时上报国家,并争取国家尽快批复,督导两市用好用足国家扶持政策,引导各类要素向示范区集中,全面提升两市通航产业集聚、示范、辐射和引领能力。持续推进省发改委(五)加强集聚发展17持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开展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申报认定工作,优选打造2-3个产业层次高、协同效应好、公共服务优、特色优势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增强发展支撑能力。年内完成省工信委、各设区市政府18不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配套措施。推进建设一批技术研发、信息服务、质量检测、原料供应和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做大做强。持续推进省工信委、各设区市政府(六)加强对外开放19举办宜春锂电国际高峰论坛暨产业推进会年内完成宜春市政府、省工信委举办锂电产业高峰论坛年内完成新余市政府、省工信委举办中医药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年内完成省工信委、省发改委、省卫计委、南昌市政府举办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推进会年内完成省工信委举办全省智能制造推进大会年内完成省工信委20组织参加第五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年内完成省工信委、各设区市政府组织参加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年内完成省工信委、各设区市政府组织参加第21届中国国际软博会年内完成省工信委、各设区市政府组织参加2017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峰会年内完成省国防科工办、各设区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