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20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ument 73页).docx
-
资源ID:68620756
资源大小:522.63K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GS20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ument 73页).docx
最新资料推荐时速200公里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新工艺标准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二六年二月目 录GS2001 基础1GS200101 横腹杆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柱杯型基础1GS200102 硬横跨钢柱基础7GS200103 钢筋混凝土柱式拉线基础12GS2002 支柱安装与整正18GS200201 横腹杆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安装18GS200202 硬横跨钢柱安装22GS2003 支持结构装配25GS200301 硬横梁及吊柱安装25GS200302 支柱装配预配与安装28GS2004 接触网架线与超拉33GS200401 承力索额定张力架设与超拉33GS200402 接触线额定张力架设与超拉44GS200403 承力索、接触线同时架设与超拉49GS2005 接触悬挂调整56GS200501 载流整体吊弦制作56GS200502 自动过分相装置安装与调整60GS200503 交叉线岔安装与调整63GS200504 四跨绝缘锚段关节调整67GS2006 接触网检测72GS200601 动态包络线检测72GS2001 基础GS200101 横腹杆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柱杯型基础1.施工准备1.1.组织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 注1测量人232基坑开挖人23混凝土拌合人34基础浇制人685养护人11.2.工机具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钢板3×1500×2000mm块12铁锹短把把13铁锹长把把64十字镐短把把25钢钎25mm实心钢根16经纬仪台1测量7测量绳米608钢钉2kg0.59红布块若干10标杆根111油漆红kg0.5标记12毛笔支1标记13钢卷尺5m把1测量14钢卷尺50m把1测量15电子配料机套116混凝土搅拌机台117发电机1015kw台1驱动配料机、搅拌机18发电机35kw台1振捣器电源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9插入式振捣器1.5kw台220手推车台2321钢模板200×1500块6内模使用22钢模板300×1500块223钢模板(阴角)150×150×1500块424钢模板200×900块外模使用,根据基坑所在位置需要准备25钢模板300×900块26钢模板200×600块27钢模板300×600块28钢模板100×1500块229钢模板100×1200块230钢模转角50×50块431模板扣件件若干32钢板480×980×3块33抹子把234木抹子把235塑料薄膜卷1养护基础用36草袋块6冬季养护用1.3.材料设备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水泥32.5t若干按配合比定2砂子中粗河沙m3若干按配合比定3石碴32cmm3若干按配合比定2.操作工艺2.1.操作程序测 量开 挖安装模型浇 制拆 模养 护2.2.操作要领2.2.1.测量1)交桩:新线杯形基础施工一般在站前单位路基级配碎石碾压完成铺设道砟之间进行,若站前单位路基的底层做好后不能紧接着施工级配碎石,杯型基础亦可在碾压好的路基上施工。路基上无明显参照基准,需站前单位提供里程桩、线路中心桩、级配碎石标高等基准桩。2)站前单位在级配碎石路面达到设计标高后每隔一定距离(一般为20m)会在线路中心打一处线路桩,站前单位提供这些桩的里程后即可开始测量。3)纵向测量:方法一:以一处线路中心桩为基准,根据平面图上支柱里程找出最近的一处支柱位置,由此起逐跨测量,每十跨与相邻线路中心桩复核一次,如有误差可用该中心桩校正。方法二:根据平面图上每颗支柱的里程找出与其里程最近的中心桩,由该桩测量该支柱位置。纵向测量在每个支柱的位置处用钢钉穿一块红布钉在级配碎石路面上(钉入一半即可以便横向测量时移动)。在红布上用笔标出支柱号。4)横向测量:方法一:将经纬仪架设在测量范围内任意一点线路中心桩上方,将经纬仪的对准该桩中点,使经纬仪的望远镜分划板中心对准远处任意一个线路中心桩后锁死经纬仪水平制动手轮。然后一人看镜一人沿垂直线路的方向移动纵向测量时钉在地上的支柱位置桩,使其位于线路中心。方法二:用测量绳在支柱位置两端的线路中心桩之间绷紧,测量绳所在位置即是线路中心,将支柱位置桩移到测量绳位置处即可。注意事项:如图,曲线上测量时在两线路中心桩之间测量的直线不是线路中心线,通过计算可得出此处线路中心与直线的距离,但每处都详细计算测量速度会很慢。经计算当曲线半径为2000米时相距40米的两中心桩间直线与线路中心的最大距离CD为10cm。而高速铁路采用的曲线半径最小为2200m,站前单位曲线段交桩一般为20米,所以测量造成的误差对最终支柱限界影响不大,可在曲线外侧杯形基础测量时适当向曲外偏移25cm。区内杯形基础测量无需修正。为防止测量标桩遭破坏,可在路基不易被破坏的位置打副桩并做好详细记录以便主桩丢失后根据副桩修正。2.2.2.开挖1)基坑中心据线路中心3500mm,坑口顺线路1.2m×1.5m,坑深2.6m。由技术人员用钢卷尺根据测量得出的中心桩测量基坑限界和确定坑口尺寸,并在坑中心线上前后左右做好基准桩标志供基础浇制时复核。2)将坑口处的地面清理干净,并使坑口平面水平。3)由前往后或由后往前按层次进行挖掘(在信号、电务、铁通交底有光、电缆的地段,地面以下1.2m深的范围内不得进行镐刨开挖)。坑浅时可直接弃土,坑深时采用吊篮。4)坑挖完后,应对基坑类型、中心线、坑深等进行检验。5)在坑口各边修出50mm宽,100mm深的槽以便安装坑口模板,形式如下图。6)施工完毕后及时作隐蔽工程记录。技术标准:1)基坑开挖长宽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允许误差0+50mm。基坑四壁应平整并垂直于水平面。2)基坑开挖深度以级配碎石压实表面为基准,施工误差0+50mm2.2.3.基础浇制2.2.3.1安装外钢模型板:基坑位于平地时仅需安装100mm高的坑口模板;当在线路两侧路肩上的基础边界超出路肩的情况下需安装外钢模,如图2。根据基础侧面限界、方向确定模型板的位置,安设钢模型板。模板顶面与地面平齐,用水平尺测量保证模板顶面四边水平。最后,复核钢模型板的限界、方向和高度准确无误。如果基坑坑口整体位于平整的级配碎石面(如两线间或未偏出路肩)则仅需在坑口处安装模型板,形成基础可见的部分的轮廓线。注意事项:当基础位于边坡处,仅安装部分模型板,在浇注到上部时混凝土的压力可能使模型板位移或连接部膨胀变形造成基础走样,需对模型板进行加固。2.2.3.2 混凝土拌合:搅拌场搅拌混凝土人员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配合比将水泥、沙子、石子经电子配料机配比后送入搅拌机充分搅拌。技术标准: 水泥应干燥,不得受潮。保管期超过三个月以及水泥品质有怀疑时,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验。不同品质的水泥应分别存放,不得混合使用。 石碴应采用坚硬清洁的砾石和碎石。2.2.3.3基础浇制:1)浇制在基础浇制前,再次复核基坑位置、侧面限界、基础型号、外形尺寸、模型板位置等,浇制混凝土应从钢模内侧进行均匀灌注,每浇制200300mm,按技术要求用电动振动棒捣固。技术标准: 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3m,否则应设置斜槽,或竖向吊桶等措施。 在捣固中,应随时检查调整模型的位置。 同一个基础应连续浇制,间歇时间不得大于2小时。当混凝土浇注到离地面1500mm时安设内模板。内模板尺寸为1000mm(垂直线路)×500mm(顺线路)×1500mm(高)。内模板铅垂面中心与基坑中心重合。注意事项:内模在浇制过程中会由于混凝土的压力位移或变形造成基础走样,需用480mm长的短木棒对内模板进行支撑加固。2)基础抹面基础面光洁平整,横线路、纵线路方向均保证水平。3)拆模:基础浇制完成大约24h后拆除基础模型板。4)基础养护:在混凝土浇制完毕后1012小时内,开始进行遮盖并浇水养护,养护日期一般不少于7天,浇水次数以保持基础经常湿润为原则,直至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作业。2.2.4隐蔽工程记录按要求填写隐蔽工程记录。GS200102 硬横跨钢柱基础1.施工准备1.1.组织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 注1施工负责人人12搅拌混凝土人4机械搅拌3捣固人14防护人21.2.工机具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发电机2.53kw台12混凝土搅拌机JZC350台13插入式振捣器1.1kw台14基础框架钢套15钢钎根16抹字把17钢卷尺5m把18丁字尺3.5m把19水平尺500mm把110线坠个111扳手300mm把112绳尺50m根1两基础定位13棕绳长56m根21.3.材料设备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基础模型板按设计个12基础螺栓框架个1按基础型号选用3水泥32.5t1.5一个基础用量4砂子中粗河沙m3若干按配合比定5石碴32cmm3若干按配合比定6片石2040cmm3若干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7基础螺栓按设计套18钉子80mmkg若干9水管皮管m若干10铁线4.0kg3411草袋个46一个基础用量12润滑脂kg113非金属套管长130150mm个816保护螺纹2.施工程序2.1.操作程序安装模型板安置基础螺栓框架安装基础螺栓基础浇注基础养护支柱安装整正浇制基础帽填写隐蔽工程记录2.2.操作要领2.2.1.安装模型板1)将安装模型板的地面清理干净、平整。2)安装上部模型板。用水平尺调整模型板使之保持水平状态。3)复核安装好的模型限界、标高、型号等是否复核设计。技术标准:1)模型板须稳固、可靠、不得漏浆。2)模型板的限界、标高、尺寸等应与基础的类型相符,其中心线应与软横跨中心线重合。3)应保证位于田野侧、两线间的基础顶面高于路基面200mm。站台面上的基础顶面应高于站台面100mm。注意事项:按基础型号、基础顶面高度选取相应的模型板。2.2.2.安置基础螺栓框架1)根据基础型号选择框架类型。2)将框架固定到模型板上口。技术标准:框架中心线与基础、模型板的中心线重合。2.2.3.安装基础螺栓1)按设计要求选择基础螺栓型号、数量等。2)将基础螺栓由框架孔中穿上来。每个螺栓戴一个螺母,外露的螺栓、螺母用套管(或塑料布)保护好。3)在地脚螺栓下部用一根带钩的钢筋钩住,将钢筋打入基础土层,将地脚螺栓固定。技术标准:1)螺栓(有长、短两种型号)的布置方向、数量等按设计要求安放。2)保持螺栓外露长度为130140mm。2.2.4.基础浇注1)在坑底摊铺100mm厚的石渣,在石渣上浇注砂浆,使砂浆充分浸入石渣中作为垫层2)搅拌场搅拌混凝土人员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配合比将水泥、沙子、石子经电子配料机配比后送入搅拌机充分搅拌。3)在基础浇制前,再次复核基坑位置、侧面限界、基础型号、外形尺寸、模型板位置等,浇注基础时,每浇制200300mm,按技术要求用电动振动棒捣固。技术标准:1)振捣器垂直或略带倾斜插入混凝土内部,并插入已捣实层3050mm。振捣器应与模板保持100mm净距,并不得触及钢筋及螺栓,必要时配合人工捣固,尤其是边角处的捣固质量。注意事项: 1)水泥应干燥,不得受潮。保管期超过三个月以及水泥品质有怀疑时,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验。不同品质的水泥应分别存放,不得混合使用。2)石碴应采用坚硬清洁的砾石和碎石。3)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3m,否则应设置斜槽,或竖向吊桶等措施。4)在捣固中,应同时检查调整基础螺栓的位置。5)同一个基础应连续浇制,间歇时间不得大于2小时。2.2.5.基础养护1)待表面初凝完成后,将基础螺栓框架轻轻取下,用12水泥砂浆将基础顶面抹至与上部模型板相平。2)用草袋将基础覆盖并洒水进行养护。3)当混凝土强度不低于2.5MPa后,即可拆除上部模型板。技术标准:基础顶面呈水平状态,用水平尺检验。2.2.6.支柱安装整正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能进行支柱安装。2.2.7.浇制基础帽用不低于C8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制。技术标准:1)人工搅拌混凝土。2)将基础螺栓及钢柱底座外露部分全部覆盖。3)基础帽表面光滑平整。2.2.8.填写隐蔽工程纪录由施工负责人填写隐蔽工程记录。水沟、电缆等位于基础中间时的处理措施:1)先将预制的模型板预埋在基础中。2)按设计规定在模型板四周加入事先预制好的钢筋骨架。3)继续浇制基础。技术标准:1)位于基础中间的水沟,允许在基础中预留一个排水孔洞,孔壁距基础螺栓不得小于100mm,孔底与水沟底相平,孔底与基础顶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2)电缆位于基础中间时,应将电缆放入木槽密封后填入细沙,不得漏浆、渗水,且保证电缆能抽动。GS200103 钢筋混凝土柱式拉线基础1.施工准备1.1.组织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 注1测量人22基坑开挖人2根据基坑开挖数量增减3基础浇制人684养护人11.2.工机具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钢板3×1500×2000mm块12铁锹短把把13铁锹长把把64十字镐短把把25钢钎25mm实心钢根16标杆2m根2测量7油漆红kg0.5标记8毛笔支1标记9钢卷尺10m把1测量10电子配料机套111混凝土搅拌机台112发电机1015kW台1驱动配料机、搅拌机13发电机35kW台1振捣器电源14插入式振捣器1.5kW台215手推车台2316钢模板块根据基坑情况准备17模板扣件块若干18抹子把219木抹子把220塑料薄膜卷1养护基础用21草袋块6冬季养护用1.3.材料设备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水泥32.5t若干按配合比定2砂子中粗河沙m3若干按配合比定3石碴32cmm3若干按配合比定4钢筋骨架件1MLJ-1型拉线基础用5拉环件1MLJ-2、MLJ-3型基础用2.操作工艺2.1.操作程序测 量开 挖安装模型浇 制拆 模养 护2.2.操作要领2.2.1.测量1)确定转换柱A的中心线与下锚支的交点B。2)地面上确定锚柱的中心点C。3)用标杆测出B、C两点连线。4)确定拉线坑位置单拉:根据安装图查出承锚角钢距轨面的距离Hc,地面至轨面的距离Hd。在拉线与地面呈45º角的情况下,Hg+Hd即为锚柱至拉线坑中心的距离L1。在B、C连线的延长线上以C中心量出距离L1,该点即为拉线基础中心D。钉一木桩作为标记。双拉:根据安装图查出承锚角钢距轨面的距离Hg,线锚角钢距轨面距离Hj,地面至轨面的距离Hd。L,在B、C连线的延长线上以C中心量出距离L,该点即为拉线基础中心D。钉一木桩作为标记。注意事项:拉线坑的测量一般应在杯形基础浇制完成后进行。2.2.2.开挖1)按照施工台帐及施工图纸核对基础中心桩上标注的基础号、基础型号。2)按照基础类型以基础中心桩为中心在地面用石灰粉标记出坑口形状。3)根据标记垂直开挖。技术标准:1)开挖应注意MLJ-1、MLJ-2、MJL-3等各型拉线基础尺寸的不同。2)基坑开挖长宽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允许误差0+100mm。为保证基础浇制时顺利放置钢筋骨架,基坑四壁应平整并垂直于水平面。3)基坑开挖深度以级配碎石压实表面为基准,施工误差0+50mm2.2.3.拉线基础浇制2.2.3.1支模、准备:根据基坑所处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钢模板安装基础外模型。位于边坡处的拉线基础需将基础裸露在路基外面的部分利用模型定型,模型安装方式如下图。如果基坑坑口整体位于平整的级配碎石面(如两线间或未偏出路肩)则仅需在坑口处安装模型板,形成基础可见的部分的轮廓线。注意事项:当基础位于边坡处,仅安装部分模型板,在浇注到上部时混凝土的压力可能使模型板位移或连接部膨胀变形造成基础走样,需对模型板进行加固。2.2.3.2 混凝土拌合:搅拌场搅拌混凝土人员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配合比将水泥、沙子、石子经电子配料机配比后送入搅拌机充分搅拌。技术标准: 水泥应干燥,不得受潮。保管期超过三个月以及水泥品质有怀疑时,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验。不同品质的水泥应分别存放,不得混合使用。 石碴应采用坚硬清洁的砾石和碎石。2.2.3.3基础浇制: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至坑边卸在钢板上由操作人员人工推入坑中。1)浇制垫层。技术标准: MLJ-1型拉线基础浇制时应首先在坑的浇制垫层。垫层的厚度需根据实际坑深确定,即:Hd=Hk-(Hg-180)Hd -垫层深度(mm)Hk -基坑实际深度(mm)Hg -拉环下沿至钢筋骨架底部的高度(mm)180-各种型号的拉线基础均要求拉环下沿高于地面180mm 除MLJ-1型拉线基础外其余各型号的拉线基础由于没有钢筋骨架仅放置拉环,则仅需在基础浇制到距地面:拉环高度-180时放置拉环即可。2)安放钢筋骨架或拉环MLJ-1型拉线基础安放钢筋骨架由4人平抬钢筋骨架垂直缓缓放入打好垫层的基坑正中即可。MJL-2、MJL-3型拉线基础放置拉环需用支架固定在基坑正中规定的高度。技术标准:应保证钢筋骨架四周距坑壁的距离(即钢筋保护层厚度)不低于25mm。拉环下沿高于地面180mm。3)浇制操作人员将运来的混凝土用铁锹倒入基坑中并使用振捣器振捣。技术标准: 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3m,否则应设置斜槽,或竖向吊桶等措施。 在捣固中,应同时检查调整拉环的位置,保证其在基坑正中。 同一个基础应连续浇制,间歇时间不得大于2小时。4)抹面由拉环中心向四边各抹出四个平面形成类似散水的四面锥体,中心比四边高出100mm。拉下环下延距基础顶面的距离为80mm。技术标准: 表面处理光洁平整,面与面交界线清晰、笔直。 拉环处于基础顶面正中的位置。5)拆模:基础浇制完成大约24h后拆除基础模型板。6)基础养护:在混凝土浇制完毕后1012小时内,开始进行遮盖并浇水养护,养护日期一般不少于7天,浇水次数以保持基础经常湿润为原则,直至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作业。2.2.4隐蔽工程记录按要求填写隐蔽工程记录。GS2002 支柱安装与整正GS200201 横腹杆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安装1.施工准备1.1.组织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 注1负责人人12车长人2指挥列车运行及调车3轨道车司助人员人45立杆人456整正人47浇注人468抹面人29防护员人11.2.工机具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安装列车列1包括轨道车、平板车、吊车,行进时连挂,作业时摘开2浇注列车列13电子配料机台14混凝土搅拌机JZC350台15发电机15kw台16发电机3kw台17插入式振捣器1.5kw台28支柱整正器套29斜率测量仪套110丁字尺3.5m把111水平尺500mm把112钢卷尺5m把113大储水桶只414水桶个215小方锨把4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6抹子把417木抹子把418塑料薄膜卷11.3.材料设备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支柱混凝土根根据施工计划准备2圆木长2.53m根140以上3铁线4.0m204垫木300×200×200mm块25木楔子块若干6水泥32.5kg若干7河砂中、粗m3若干8石子35cmm3若干2.施工工艺2.1.操作程序清理杯口立杆整正养 护填写隐蔽工程记录撤除木楔子抹面撤除整杆器浇注木楔子固定2.2.操作要领2.2.1.立杆1)轨道吊车就位,核对支柱号、支柱类型。2)将钢丝套套在自杆顶向下的第4腹孔内;并挂在吊钩上。3)司机操作吊车将杆吊起后对准坑位。4)支柱对准杯口后,徐徐下落,落至坑口时扶杆人员将支柱方向扭正,使杆落入坑底。5)待支柱靠在杯壁稳定时,进行摘钩,取下钢丝套、吊臂复原,安装列车继续前进重复以上流程继续立杆。注意事项:在有列出运营的复线或车站立杆作业,吊车转向时,应防止侵入邻线限界,并采取防护措施。2.2.2.整正1)将整正器的框架安装在支柱上,框架与支柱之间垫20mm厚塑料板;整正器丝杠一端用钢轨卡子联至支柱两侧钢轨上;整正器丝杠的另一端联至框架;同时摇动整正器手柄,用其丝杠长度的变化调整支柱限界。2)若需要移动支柱根部时,则将垫木放至支柱根部的内侧(或外侧),再用手柄调整丝杠长度,使支柱根部移动;若需要调整支柱二个“小面”时,则将圆木插入腹孔进行调整。3)整正时,应将丁字尺、水平尺、斜率测量仪放置在适当位置,边调整、边观察。4)当支柱侧面限界、倾度,达到标准后,停止整正,将整正器手柄卸下。5)用准备好的木楔子塞在杯口处支柱与基础之间,用锤子打紧楔块将支柱位置卡牢固。6)确认楔块固定牢靠后拆除整杆器,继续到下一支柱位整杆。技术标准:1)固定框架距轨面高度一般不超过500mm。2)两钢轨卡子距支柱一般为2.53m。3)支柱整正标准:顺线路方向应直立,允许偏差不应大于支柱高度的0.2;锚柱端部向拉线侧倾,其斜率不超过1。5)横线路方向直线上和曲线外侧的支柱:腕臂柱外倾斜率为0.3%0.5;曲线内侧支柱,两侧挂支柱,安装隔离开关支柱,硬横跨支柱,均应直立,允许向线路侧倾斜0.30.5。6)横线路方向,支柱中心应与线路中心垂直,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7)支柱侧面限界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00。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侵入基本建筑限界。注意事项:1)整正器的各个部位不得侵入机车车辆限界。2)支柱整正施工中,防护员应增强瞭望,确保施工及行车安全。3)操作整正器用力要均匀,不得猛拉、猛推,以免支柱断裂。4)调整支柱限界严禁用石头等硬物代替垫木。5)在无缝轨区段严禁在钢轨焊接处固定钢轨卡子,炎热天气应应注意防止胀轨。2.2.3.浇注1)整杆器撤除后,浇注列车进入将平板车上的搅拌机出料口对准杯口。2)操作人员根据规定的水灰比、配合比将水泥、石子、沙子、经过电子配料机计量后送入混凝土搅拌机充分搅拌后通过滑槽倒到杯口处钢板上。地面操作人员用铁锹将混凝土送入杯口内,并用振捣器振捣。3)当杯口浇注满后,操作人员清理工具,随浇注列车继续前进到下一个整正好的支柱处重复这一工作流程。技术标准:1)混凝土配合比及水灰比由技术部门经试验后提供。2)砂子应选用清洁的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得超过砂重的5。3)每浇注300mm用振捣器振捣一次。4)振捣器垂直或略带倾斜插入混凝土内部,并插入已捣实层3050mm。振捣器应与模板保持100mm净距,并不得触及钢筋及螺栓,必要时配合人工捣固,尤其是边角处的捣固质量。注意事项: 1)水泥应干燥,不得受潮。保管期超过三个月以及水泥品质有怀疑时,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验。不同品质的水泥应分别存放,不得混合使用。2)石碴应采用坚硬清洁的砾石和碎石。3)在捣固中,应同时检查调整基础螺栓的位置。4)同一个基础应连续浇制,间歇时间不得大于2小时。2.2.4.抹面混凝土浇制完经过初凝后(大约1.5小时)抹面工作组人员拆除杯口与支柱间的木楔子,用同等级的细骨料混凝土磨平杯口,并光面。注意事项: 1)抹面应用木抹子提浆,用原浆进行,禁止用干水泥涂抹表面。2)抹面用的混凝土与杯型基础之间的分界线应笔直美观。及时清除多余的混凝土。2.2.5.养护待表面初凝完成后,用塑料薄膜将覆盖并洒水进行养护,养护日期一般不少于7天,浇水次数以保持基础经常湿润为原则,直至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作业。注意事项: 冬季混凝土养护应采用草袋覆盖或泥土掩盖等防冻措施。2.2.6.填写隐蔽工程记录GS200202 硬横跨钢柱安装1.施工准备1.1.组织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 注1机车司机人9每班3人2吊车司机人2吊杆、立杆3车长人2指挥列车运行及调车4负责人人1负责施工5立钢柱人346整正人457防护员人11.2.工机具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安装列车列1包括机车、平板车、吊车、生活车、守车等2斜率测量仪套1带线坠3撬棍根14钢丝刷把15铁锹把16钢丝套个17扳手300mm把28防护旗红、黄面各11.3.材料设备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钢柱软横跨用根2垫片50×100mm片若干3螺帽M2430mm根据基础4机油若干2.操作工艺2.1.操作程序整 正清理基础面 吊 立对位安装2.2.操作要领2.2.1.清理基础面将准备安装的钢柱基础清理干净;基础螺栓螺纹部分涂抹机油;备齐螺母、垫片。2.2.2.吊立1、立杆车进入安装地点,对位、停稳;2、吊立。技术标准: 钢柱的角钢,不应有弯曲,扭转现象。 表面油漆或镀锌层应完好无锈蚀,焊接处不应有裂缝; 基础螺栓孔距误差不得超过±2mm; 钢柱弯曲不得超过钢柱全长的1/750。2.2.3.对位安装1、钢柱吊起后,由立杆人员配合扶、推,将钢柱底部孔位对准基础螺栓;2、钢柱徐徐下落,待基础螺栓全部进入孔位后,将钢柱置放基础面上;3、将每根螺栓各带上一个垫片、螺母后拧紧;4、立杆车撤离现场。2.2.4.整正1、将斜率车测量仪安装于钢柱横线路的侧面上(带线坠);2、根据线坠的倾度;松动螺母,增加或减少各螺角垫片,调整至钢柱横线路方向直立;3、倾斜度合格后,将螺母带紧;4、将斜率倾斜仪取下,置于钢柱顺线路方向的侧面上;5、按步骤2的方法调整钢柱倾斜度,至达到标准,然后紧固螺母。技术标准、钢柱整正标准: 钢柱受力后的倾斜标准从基础面算起;横线路方向应直立; 顺线路方向应中心直立; 每组硬横梁支柱支柱中心连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偏斜不应大于3; 调整钢柱的倾斜度应用薄厚不同的钢垫片,每片垫片面积不小于50×100,每个角下,垫片数不得超过3片,垫片应放在主角钢下面;紧固螺母时应对角循环进行,使受力均匀。按“接触网施工测量及支柱隐蔽工程记录”网1填写。注意事项: 螺母只能松动,不能卸下,且调一侧,松一侧的螺母,不能全部松动。 由于基础螺栓、螺母紧固目前没有确定的紧固力矩,一般M24用300扳手紧固,M30用450扳手紧固; 如钢柱紧靠挡墙,扳手不好用时,应用螺母套筒紧固,螺栓应带双帽。GS2003 支持结构装配GS200301 硬横梁及吊柱安装1.施工准备1.1.组织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 注1吊车司机人2正和副司机各1人2轨道车司机人2正和副司机各1人3车长人14负责人人1负责总指挥5技术工人人101.2.工机具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安装列车列1包括轨道车、平板车2吊车16t台1吊臂长18米3力矩扳手套44水平尺300个15细绳米406钢卷尺5m把1钢卷尺50m把17梯子台28大绳L=30m条29小绳L=30m条210电工工具套811钢丝绳套412油性记号笔1.3.材料设备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硬横梁组1型号及数量见设计图2吊柱根3型号及数量见设计图3连接板块4型号及数量见设计图4吊柱固定板块4型号及数量见设计图5横梁拼装螺栓套16型号及数量见设计图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6钩螺栓套20型号及数量见设计图7吊柱连接螺栓套128垫片套8每个接头处用料2.操作工艺吊柱安装横梁地面组装 吊柱位置测量结束吊装横梁2.1操作要领:2.1.1 横梁地面组装1)按设计文件将欲组装的横梁顶面朝下,用力矩扳手连接底面的螺栓;2)翻转横梁至顶面朝上;3)在横梁两端用垫木将横梁垫起,使中间悬空;4)用细绳在横梁两头绷紧,在横梁中间用钢卷尺测量预留挠度;5)预留挠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时,用垫片进行调整;6)用力矩扳手连接剩余螺栓; 7)在横梁两端面上标明硬横梁组号和两端硬横在钢柱上的外露位置,两边外露大小相等。技术标准:1.螺栓连接时采用力矩扳手,各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必须符合设计力矩值。2.各段梁连接后应密贴,调整垫片厚为35mm,面积与横梁角钢相同。3.各螺栓须对角循环紧固。4.横梁组装完后须平直。5)预留挠度为小于或等于1/200,一般取接近于1/200值。注意事项:组装横梁的地面须平整,放置到平板车上横梁中间须加垫木。2.1.2 吊柱位置测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