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展现思想风采 6 敬业与乐业教案 新人教版(共7页DOC).docx
-
资源ID:68621437
资源大小:311.3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展现思想风采 6 敬业与乐业教案 新人教版(共7页DOC).docx
最新资料推荐第二单元6 敬业与乐业1.学习“总分一总”的结构。 2.学会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引用材料)。3.明确文章中心论点。4.通过诵读和合作研讨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 5.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建立快乐学习观:尊敬学习,就是尊敬自己。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表演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第一课时一、课前导入。人生是短暂的,如同一颗闪烁即逝的流星。在你有限的生命里,你最向往的、最能体现你人生价值的职业是人各有志,那你的志向是什么?如果让你选择下面的职业你会选择什么?(展示图片)利用证俨法师的话“真正的光明在我们的心里,该点燃的是我们的心灯。”导入。二、析题、明确目标、了解作者及背景。1.考考你:题目中哪两个字是题眼?(敬、乐)敬业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发愤忘食”)乐业把学习工作当作一件乐事(“乐以忘忧”)2.应该怎样理解“业”的含义?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即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3.展示目标对本文论证层次的梳理和论证方法的辨别。 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深入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促进学生学习精神与生活态度的转变与升华。4.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政治、经济、文学、史学、哲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5.背景资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三、文学常识介绍1.演讲的基本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认清对象,确立主旨。既要有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思路清晰,节奏明快。感情充沛,例证动人。语言准确,形象生动。2.议论文常识简介A.表达方式:议 论B.三要素:论 点、论 据、论 证。(1)论点:作者的见解和主张。(2)论据:提出论点的理由和根据。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3)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C.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D.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提出论点-分析论点-得出结论四、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的字词读音、意思。2.听朗读思考问题A.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有业 敬业 乐业B.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C.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D.依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划分文章结构。见板书五、研读课文阅读25节课文合作讨论:作者是怎样分析”有业之必要”的?举了哪些例子?先谈有业的原因:有业是敬业的基础无业的害处 反面论证 用孔子的话做理论论据有业的重要 正面论证 用百丈禅师做事实论据六、拓展延伸作业听了同学们的讨论,请写一段文字补充论证有业之必要。(讨论可能会一晃而过,要求学生写出来,有助于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第二课时一、知识回放听写词语: 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理至易明、饱食终日、言行相顾、心无旁骛、趋之若鹜、亵渎、发愤忘食、老之将至、强聒不舍。二、继续研读课文1课文是如何论述敬业之重要的?请勾划原文句子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1)首先解释什么是敬?明确:“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2)接着论证“为什么该敬呢?”作者用了一个极具感情的词语来说明职业是可敬的。明确:“神圣”。(3)作者还举了事例来证明“职业的神圣”。明确:“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4)“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觉得哪些人是“天地间第一等人”?示例: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勤奋工作,提炼出了镭,获得了诺贝尔奖,她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梁启超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说,他演讲到紧张处,就是表演。手舞足蹈,叹息,狂笑等,梁先生至情至性的演讲就如他所说,做一种劳作做到了圆满,所以他是天地间第一等人。邰丽华自小失聪,但这并没有阻挡她对舞蹈的热爱。她始终不渝地舞蹈着,一场千手观音向世界展示了灵动优美的舞姿,使世界为之震撼。她是天下第一等人。(5)接下来作者又讲到“如何敬”的问题,体现这一思路的句子是哪句?明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6)庄子“佝偻丈人承蜩”是什么意思呢?请讲述这个故事。(7)接下来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信得过同一价值。” (8)你们赞同这个观点吗?示例:我认为这几件事并非有同样的价值。比如说,一个木匠做好的桌子只能使极少数人受益,当它消失之后,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也不会太大,而一个共和国的存在与否却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价值是不等的。我同意梁启超的观点。价值是不能有职业的高低来衡量的,同样是为社会作贡献,虽然功劳不一样,但价值是等同的。如果人们的职业有价值高低之分,那一位清洁工辛勤工作一辈子,他的价值就不如其他人吗?每一个敬业的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是同一价值。(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培养质疑精神。名家的观点也不一定全面,我们应该有怀疑精神,要敢于说“我认为”。不同的职业创造的价值也许会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不能用价值来判定职业的高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树是可敬的,小草同样装点着春天。)2课文是如何论述乐业之重要的?(1)朗读课文,体会演讲的特点。语言通俗,如话家常。“做工好苦呀!”注意结合现场气氛。“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结合前文,看看还有什么特点,尤其是引用名言方面。引用名言,通俗注解。(2)乐业之重要。梁先生首先说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人应该“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四个方面可概括为:睹其变化乐、奋斗前行乐、竞争得胜乐、杜绝游思乐。(加点字板书,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请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教师可以自己的教育快乐观证明职业是有趣味的:“在浅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今天,语文给了我一片宁静的天空,一颗自由的心灵,一份自在的生活,一袭自然的情感。在语文园地里耕耘,我快乐!”三、拓展延伸请结同学们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段文字,谈谈如何在学习中找到快乐。(1)完成课后练习。(2)关于论点的中考题型:“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答题技巧: 看题目看开头语段看结尾看中间过渡句这篇课文教学后,我在课外又设置了关于立足本职工作和树立远大理想的辩论,激发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兴趣,效果很好,是本节课的延伸和补充。在辩论中,大多数学生更赞成应有远大理想,认为二者相矛盾。我做了点拨纠正,启发他们,如果不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远大理想就会成为空谈,启发学生要全面具体地看问题。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四月五日2022年4月5日星期二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