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新人教版(共3页DOC).doc
-
资源ID:68629303
资源大小:96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新人教版(共3页DOC).doc
最新资料推荐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认识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通过拼、摆各种图形,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使学生直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初步建立空间概念。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教材第34页的内容。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重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难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实物。1出示各种形状的实物学具分一分,揭示概念。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师:小朋友试试看。(教师巡视。)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2摸一摸,感知各种形状的实物的特点。(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师: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什么不同的发现。(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1分提示概念。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师:每组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上出示各类实物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师: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2感知长方体。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3感知正方体、圆柱、球。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们还想认识什么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1)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不能滚动。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球:光光的,能滚动。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2)比较(学生讨论)。师(出示圆柱和球的滚动图):圆柱和球都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方式一样吗?4形成表象。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认识了立体图形(板书:认识立体图形),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联系实际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1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题。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2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2题。图中有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学生们都是刚从幼儿园升为一年级的,他们的年龄小,好奇心大,思维方式多是以想象为主。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从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体会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2022年3月27日星期日2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