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2 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1课时 认识公顷导学案 新人教版(共4页DOC).doc
-
资源ID:68631682
资源大小:28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年级数学上册 2 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1课时 认识公顷导学案 新人教版(共4页DOC).doc
最新资料推荐2 公顷和平方千米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以前学习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面积单位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果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用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以学生熟知的“鸟巢”的占地面积引入,引起学生对大面积单位的兴趣,再通过实际测量、推想,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结合土地面积的计算,应用平方米和公顷、平方米和平方千米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积,使学生更好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是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明确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间的换算。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1)认识公顷 (1课时)(2)认识平方千米 (1课时)(3)练习课 (1课时)(4)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1课时)本单元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使学生能够利用新旧知识迁移,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发现新知识、新经验,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能够归纳、总结学习的方法,并在自己获取的成果中享受成果、消化成果、渗透成果。第1课时 认识公顷课题认识公顷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概念教学课,内容抽象,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对此,在教学中可以做以下尝试:1.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根据教材的要求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适时创设问题情境,把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主观探究愿望的基础上,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1公顷的实际大小。2.在生活中探究与感受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在操场上亲自站一站、看一看、估一估、测一测、围一围、想一想等活动,实际感受、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这种亲身体验,远比枯燥的传授有效。学习目标1.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2.掌握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学习重点认识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学习难点掌握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卷尺、课前测量的相关数据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 案学 案达标检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6分钟)1.同学们都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谁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大小?2.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物体的面积都能用这三个面积单位来表示,要测量体育场或更大场地的面积需要引进更大的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将一起认识公顷。 (板书课题)1.学生自由交流。描述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所表示的大小。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测量哪些物体的表面会用到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作单位?答案:测量像橡皮这样比较小的物体时,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测量像课桌桌面这样稍大一点的物体时,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测量像黑板这样面积较大的物体时,用平方米作单位。2.填一填。5平方米=( )平方分米6公顷=( )平方米600000平方米=( )公顷答案:500 60000 603.一间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多少个这样的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答案:6×8=48(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0000÷48208(个)答:208个这样的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二实践活动,明确概念。(26分钟)1.组织学生到操场实际测量,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2.巡视指导并及时改正学生活动中的错误。3.引导学生看一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估一估它的面积。4.告诉学生像这个正方形这么大的面积就是1公顷。5.引导学生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6.引导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米间的进率。1.分成4组,每组组长负责分工进行测量、记录。测量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2.每组学生均匀地站在测量出的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每条边上。3.观察这个正方形,估一估有多少个1平方米。4.再仔细观察,在脑海中形成1公顷的实际大小。 5.多数同学都会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100×100=10000(平方米) 6.理解1公顷=10000平方米,在头脑中进一步形成正确的表象。三进一步探究,形成空间概念。(5分钟)回到教室,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鸟巢”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鸟巢”的面积。观察情境图,感受20公顷有多大,合多少平方米。20公顷=200000平方米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3分钟)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2.独立完成作业。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这节课上让学生感知的比较多,从看例题的图片,到自己说一说对公顷的认识,最后到揭示新知。教师没有急于求成的去布置各种巩固练习,而是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去体验和想象,再把他们的体验和想象转化成语言,描述出来,带动更多的学生。因此课上不乏精彩的回答,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衔接,也还原了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但学生的生活经历还不够多,只会拿学校、操场比较。练习中,因为进率比较大,学生对于单位间的换算不是特别有把握,所以学生在具体的计算中问题也比较多。教师点评和总结: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2022年3月27日星期日2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