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6 整理和复习《综合与实践》绿色出行教案 新人教版(共4页DOC).doc
-
资源ID:68635468
资源大小:23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数学下册 6 整理和复习《综合与实践》绿色出行教案 新人教版(共4页DOC).doc
最新资料推荐绿色出行教学内容(1)概念原理:绿色出行、平均数;(2)思想方法:统筹安排;(3)能力素养:数学化。内容解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乘平均数、单位换算、统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估算、百分数等知识和方法,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本课是整理与复习这一单元“综合与实践”这部分的起始课,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以及教师的适当引导,充分挖掘数据中蕴涵的信息,以理服人,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绿色出行的重要意义。教学目标(1)通过综合应用平均数、单位换算、统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估算、百分数等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对这些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2)通过对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出行方式相关数学问题的研究等,理解绿色出行的意义。(3)培养环保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目标解析(1)通过活动使学生巩固简单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通过对交通出行方式有关数学问题的研究,理解绿色出行的意义。(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运用代数及统计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问题1】大家知道雾霾的形成与什么有关吗?你有什么感想?设计意图:首先以一组雾霾的图片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雾霾的形成的原因,进而引出绿色出行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思考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预设师生活动:(1)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3)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北京五日游。自主探究 出示教材105页第一段材料:据统计,2011年末全国民用轿车保有量4962万辆,同比增长23.2%。其中私人轿车4322万辆,同比增长25.5%。北京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由2010年的40%上升到2011年的42%,2011年小汽车出行比例为33%,为近年来首次下降。北京市民的“绿色出行”意识不断增强。【问题2】(1)每辆汽车平均每千米排放160 g二氧化碳。一辆汽车一年排放二氧化碳多少千克?合多少吨?全国2011年末之前购买的汽车和私人轿车在2012年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碳?(2)怎样才能知道一辆汽车每年的平均行驶量呢?(3)你能自己解决吗?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提出简单情境中的问题并解决,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进一步提高了运算能力,又能通过具体的数据切实感受到汽车排放二氧化碳对环境的破坏之大。预设师生活动:(1)学生小组独立思考。(2)全班汇报交流。(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示教材105页第二段材料:小明的爸爸每天开车上下班,从单位到家往返的平均速度为20千米/时,单程用时45分钟。妈妈上班乘地铁单程用时30分钟,地铁的平均速度为30千米/时。小明每天步行上学,单程用时15分钟,平均步行速度为50米/分。【问题3】(1)小明的爸爸从家到单位有多远?如果全年按245个工作日计算,一年上下班行驶多少千米?排放多少二氧化碳?根据所给的信息,我们还能知道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行程问题数量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在比较中感受“绿色出行”方式的好处。预设师生活动:(1)学生小组独立思考。(2)全班汇报交流。(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示教材106页表格:【问题4】(1)调查本班同学及家长的交通出行方式,计算绿色出行所占的百分比。你有什么好的建议?(2)调查的内容是什么?(3)设计调查表时应包含什么呢?设计意图:从身边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得活动体验得到升华,通过具体的数据感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绿色出行意识。预设师生活动:(1)学生小组独立思考。(2)全班汇报交流。(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后检测据测算,每生产5000双一次性筷子需要1棵大树的木材。每棵大树每天可吸收0.1千克二氧化碳,产生0.75千克氧气。一家饭店,如果平均每天使用500双一次性筷子。(一年按365天计算)(1)一年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大约需要消耗多少棵大树的木材?(2)这样每天将少吸收多少千克二氧化碳?少产生多少千克氧气?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绿色出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学会利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本部分内容旨在运用实际知识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运用相关数学知识。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数据和相关资料让学生明白绿色出行的含义。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2022年3月27日星期日2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