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出师表》里的一些官职素材 新人教版(共2页DOC).doc
-
资源ID:68642313
资源大小:162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出师表》里的一些官职素材 新人教版(共2页DOC).doc
最新资料推荐出师表里的一些官职 表文云:“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此处的侍中,指郭、费,侍郎指董允。 侍中,从秦汉到北宋都置此官,但历代侍中任职不一。在秦汉时期,侍中是加官,无实职,无定员;三国时期,则是皇帝左右的侍从官员,出入官廷,备顾问应对,成为禁中决策的顾问人员,职位渐显。唐代的侍中,是门下省的长官。门下省在侍中主持下审议,副署皇帝诏令,签署臣下章奏、职任,与三国时的侍中不同。要注意区别,免得学生视同一律。 侍郎,在三国时,为郎官之一。“郎”即“廊”字,郎官即宫殿廊底之官,皇帝近侍之臣。出师表里的董允,官黄门侍郎。黄门(黄阅)即宫门,因其受事于黄阅之内,故称黄门侍郎。职任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当时的侍郎,与后世的同名职事官不一样,后世称大部(吏、户、礼、兵、刑、工)的副长官为侍郎。 表中又说:“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皆贞良死节之臣,”侍中仍指郭攸之、费,尚书指陈震,长史专指张裔,参军专指蒋琬。 尚书,在战国秦时官位较低,自汉武帝时候起,地位逐渐重要。尚书是在皇帝左右办事的官员,掌文书章奏,有点像皇帝的秘书人员。东汉时,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三国时亦然。后世则称六部长官为尚书。 长史,在三国时,是丞相府属官。(其前,西汉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均置此属官,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府亦然;此外,两汉边郡太守亦置长史。)张裔为丞相府长史,诸葛亮出征,留张裔统管丞相府事宜。 参军,三国时的参军,全衔是:参丞相军事,为丞相属官。参军数额往往不少,在表文中专指蒋琬,当时琬与祎共同留丞相府,处理府事。诸葛亮最信任蒋琬,曾密谓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为付琬。” 出师表专门提到:“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此处所说的“督”,不是都督,更不是大都督。按:都督一官,为领兵将帅,汉末始有这个军事职称;后来称都督中外诸军事者,即大都督,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三国后期魏国司马氏父子就先后担任过大都督或大将军。汉称都督诸州军事者,尚非大都督。 蜀国向宠,先曾充牙门将,公元222年刘备征吴,彝陵一战全军惨败,独宠营完好无损,“先帝称之曰能”指的就是表现在这一战事中的军事才干,“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向宠担任的是中部督,并不是专镇一方的都督,而是典宿卫兵,为皇帝的近卫军长官。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四月五日2022年4月5日星期二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