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 二 比较教案 新人教版(共11页DOC).doc
-
资源ID:68672631
资源大小:208.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一年级数学上册 二 比较教案 新人教版(共11页DOC).doc
最新资料推荐第二单元 比较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对图形和图画的辨认和叙述,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理解“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这些知识对今后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比较质量的多少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能力目标:通过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观察能力。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活动中,体会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情感目标:通过比较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精神,渗透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及社会、人与自我等关系的价值引导。(例如, “给挥汗劳动在田间的父母端茶水”、“搀扶老奶奶过街”、等,都体现了人文情怀、行为规范或伦理道德的价值,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比较的过程中,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感知了“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数学知识的存在,但还不会用专业的数学方法去比较,更不会准确运用数学语言去叙述。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进行准确的比较和叙述。单元教学重点经历比“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单元教学难点1、渗透比较的数学思想方法。2、三个量进行比较。教学方法1、 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提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材料。2、 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模仿、有利于他们对概念及方法的掌握。3、 用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比较方法。学困生突破方法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从生活中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身边生动有趣的素材,开展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时划分课题过生日(比大小)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比较的方法,初步了解比较的思维方法。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初步感知直接比较的方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在掌握了“”多“少”“最多”“最少”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比较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比较的方法,会用多种方法比较。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课件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小朋友们,你们过生日时妈妈会买什么?今天是小红的生日,看,他们在开生日会呢?(课件出示)2、 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二、 合作研讨,探索新知1、 小红将蛋糕切成了3块,也将西瓜切成了3块。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那一块最大,哪块最小。2、 接着观察主题图,你发现桌上的杯子有什么不同?(1) 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杯子。(2) 分别往3个杯子中倒上水,3杯水的高度一致。(3) 你现在能一眼看出哪杯装得最多吗?A、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B、 说一说自己的理由。C、 教师小结3、 动手操作,比较多少(1)4人小组,每组两个不同的瓶子;(2)提问:请你猜一猜那个瓶子里装的饮料多。(3)动手试一试。(4)各组演示比较的方法学生观察后说出自己看到的一些东西。学生观察后,说出谁最大,谁最小。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学生活动小组演示汇报。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三、 加深理解,拓展延伸1、 出示教材p19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2、 出示教材p19第4题(1) 说说图意,并说说你要向淘气学习什么。(2) 谁喝得多?说一说理由。3、 完成教材p19第5题学生独立试一试,集体评讲。四、 全课总结通过小红的生日聚会,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板书设计: 过生日 比大小教学反思:课题下课啦(比高矮、长短)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懂得比较垂直(水平)摆放的物体长度叫高矮(长短),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爱(有长有短)。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探索操作,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高矮与长短。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高矮、长短的概念教学难点高矮、长短的比较方法。教具准备课件、几根长短不同的尺子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一、 问题引入1、 出示几组高矮不同的物体的图片,引导:他们一样高吗?为什么?2、 你是怎么知道到的?二、 探索新知1、 出示刚才的例子,随意标出高矮,有学生判断对错,并说一说为什么?2、 你知道怎样比较物体的高矮吗?以你身边熟悉的物体为例,探究出方法来。3、 汇报交流4、 强调:比两个认的高矮时,一定要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不能踮脚跟。5、 那么,要是需要给学生甲乙丙丁四人比高矮,又该用什么方法呢?请同学们认真讨论,并进行实际论证。 学生汇报后给予肯定,并选择最佳方案。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估计、猜测,然后回答。1、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2、 学生分组活动,经历有猜测动手验证的过程,探究比较物体、人之间谁高谁矮的方法。3、 学生分小组汇报交流。4、 学生聆听。5、 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并进行认真的实验操作,总结出比较多个人高矮的方法。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6、 我们可以用刚才总结出的比高矮的的方法来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吗?7、 拿出学具(两根绳子)比一比,并说一说怎样比他们的长度。8、 强调:一定要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并拉直,在比另一端。三、 巩固练习1、 完成课本p21“练一练”第1题2、 完成课本p21“练一练”24题四、 课堂总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6、 学生猜测并讨论。7、 学生活动,比绳长,并总结方法。1、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2、 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讨论交流第2、4题,在集体订正。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课题跷跷板(比轻重)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能力目标: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教学难点轻重的含义以及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教具准备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一、小实验,感受重量1、引入:今天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有兴趣吗?将一名同学叫到讲台上,两臂侧平举。将不同重量的两个书包同时放到手臂上。2、提问:大家观察这位同学,你发现了什么?3、提问2:问做实验的同学,你有什么感受?4、引出“轻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轻重”的知识板书课题:跷跷板二、互动探究1.说一说:看图说一说谁轻谁重?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说出:往下沉得说明比较重,往上翘的说明比较轻。看第二图:这次小老虎又跟其它的小朋友玩了,这次谁重?提问:根据这副图,你能用“谁比谁轻”或“谁比谁重”说一句话吗?提问:你能说一说,在他们三个当中,谁最重,谁最轻?请一名同学到台上感受感受两个书包的轻重,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哪个轻、哪个重。生:狮子比老虎重生:跷跷板重的一端会下降生:老虎比豹子重,狮子比老虎重,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2.掂一掂、比一比操作1:把你的数学书拿到一只手上,练习本拿到另一只手上,两手同时掂一掂,比一比,练习本和数学书谁比谁重,谁比谁轻?操作2:再拿出铅笔盒和语文书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谁轻、谁重?3.猜一猜、称一称出示:大小差不多的梨和苹果各一个提问: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判断出究竟谁轻谁重? 出示天枰 来称一称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23页“练一练”1-4题四、小结同学们,本节课学会了什么?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小朋友们猜一猜,谁比谁轻,谁比谁重?板书设计: 跷跷板(比轻重) 狮子比老虎重 老虎比豹子重 老虎比狮子轻 豹子比老虎轻 教学反思: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2022年3月27日星期日2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