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四 正比例与反比例第4课时 反比例教案 北师大版(共3页DOC).doc
-
资源ID:68675775
资源大小:856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数学下册 四 正比例与反比例第4课时 反比例教案 北师大版(共3页DOC).doc
最新资料推荐第4课时反比例教材第4648页相关内容。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探究过程,能从变化中看到“不变”,认识反比例。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3经历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初步体会函数思想。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难点:能利用反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多媒体课件。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正比例及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你能说说吗?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强调。师:下面哪两种量成正比例?为什么?(1)时间一定,行驶的速度和路程。(2)数量一定,单价和总价。生1:因为时间(一定),也就是路程和速度的比值一定,所以速度和路程成正比例。生2:因为数量(一定),也就是总价和单价的比值一定,所以单价和总价成正比例。师: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在什么条件下两种量成正比例?(学生回答后师板书)生1:速度,在速度一定的条件下,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生2:时间,在时间一定的条件下,速度和路程成正比例。师:如果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反比例关系。(板书课题:反比例)1反比例的意义。(1)师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第一个问题及表。师:同学们观察表1、表2,说说两个表中各有哪两种量?生:两个表中都是长方形的长与宽。师:一行一行地看,一列一列地看,你发现了什么?生:长方形的一条边的长度都随着邻边边长的增加而减少。(2)师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第二个问题及情境图。师:表1和表2中,长方形相邻两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生1:面积是24 cm2的长方形:1×24242×123×8相邻两边的积都是24。生2:周长是24 cm的长方形:1×1111,2×1020积不相等,111210和相等。相邻两边的积不相等,但相邻两边的和相等。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小结:表1和表2中长方形相邻两边的长的变化规律不相同。(3)师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第三个问题及表。请同学们观察表格,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思考后,和同伴讨论自己的发现,教师指名学生汇报。生1:速度不同,时间也不同。生2:时间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生3:10×1260×280×1.5。师:虽然速度和时间都在变化,但路程是不变的,速度×时间路程(一定)。像这样,相关联的两个量(速度和时间),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师:第一个问题中,表1和表2中的长方形相邻两边的边长(长和宽)成反比例吗?生1:表1中长方形相邻两边的边长的积一定(24),所以长和宽成反比例。生2:表2中长方形相邻两边的边长的积是变化的,不是一定值,所以长和宽不成反比例。师: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你能用关系式表示成反比例的两个量的关系吗?生1:xyk。生2:不对,还要说明k是定值,即xyk(一定)。师给予肯定。2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1)师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试一试”第一个问题。师:要判断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是否成反比例,应从哪些方面考虑?生1:苹果的单价高了,数量就减少了;苹果的单价低了,数量就多了,说明单价和数量是两个相关联的量。生2:根据表中数据12×510×66×1060,即单价和数量的积一定,也就是总价钱一定。根据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小结:买苹果的总钱数一定时,苹果的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2)师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试一试”第二个问题。师:请同学们独立填写表格,再判断已读页数与剩下页数是否成反比例。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说说你的判断方法,指名学生汇报。生:已读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是两个相关联的量,剩下的页数随着已读的页数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的积不相同,所以不成反比例。(3)师:生活中还有很多成反比例的例子,请同学们找一找,与同伴交流。1教材第47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完成表格,再思考问题,小组内交流,教师个别指导,集体订正。2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3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3、4题。学生独立判断,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正比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结合教材实例,寻找反比例的特点,通过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再与正比例的意义进行比较,以概念的名称“正、反”两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反比例的意义展开合理的猜想,最后再通过实例得出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贯穿始终,使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新知,感受学习数学的愉悦。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2022年3月27日星期日2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