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第1课时 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共3页DOC).doc
-
资源ID:68676215
资源大小:96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第1课时 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共3页DOC).doc
最新资料推荐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本册教科书在这一单元集中认识条形统计图,在三年级初步认识了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基础上,本单元用了一个例题进一步学习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例题在选材上都注意了生活现实,一是学习生活现实,二是日常生活现实;在呈现方式上都采用了图表结合,统计表提供统计数据,通过统计图反映其直观优势;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上,都通过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为什么要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怎样确定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以及如何制作统计图等过程。侧重于由1格表示1个单位过渡到1格表示多个单位,体会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优势。分类整理数据是基本的统计活动,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教材要求学生采用画“正”字的方法,并提供了分类统计的记录单。在分段整理数据时,要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并把各个数据正确归属到统计表里去。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是一种常用的统计量,平均数的教学,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第1课时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材第4041页例1及相关练习。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填写统计表,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能依据所给的数据,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的直条。了解统计表、统计图的作用,并能对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2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思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重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能绘制条形统计图的直条,对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难点:理解条形统计图中1格表示几。课件、空白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节目吗?你们喜欢看一些什么电视节目呢?生: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类、体育类师:同学们喜欢的电视节目真不少,如果限定每人喜欢其中的一种,你喜欢哪一种呢?学生口头说一说。1填统计表。师:张丽华同学调查了班上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这是她的调查记录(课件出示例1中张丽华的调查记录单。)(1)仔细观察张丽华的记录单,你能获得什么信息?(2)如果想一眼看出同学们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你会怎么做?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要把调查得到的数据整理制成统计表。(3)你能根据张丽华的调查记录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吗。(课件出示教材中的统计表。)2汇报交流。师:这个班级中最喜欢动画类、体育类节目分别有多少人?师:统计表中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出来的?你觉得合计数有什么用?师:除了填写动画类、体育类人数及合计数之外,还要填写什么?教师提醒学生不能忘记填写填表日期,并让学生说一说统计表的组成部分。3制作条形统计图。师:收集来的数据可以制成统计表,也可以制成统计图。下面就是张丽华同学根据自己的调查记录制作的还未完成的统计图。(课件出示教材例1中的条形统计图。)师:一张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应包括哪几个部分?师:这张条形统计图上,张丽华已经完成了什么?师:从张丽华制作的条形统计图上你知道最喜欢科普类节目的有几人?你是怎么知道的?(1)设疑讨论。最喜欢科普类节目的有6人,为什么直条只画3格高呢?最喜欢综艺类节目的有多少人?表示最喜欢综艺类节目人数的那根直条最上面那个格子为什么只有半格高?(2)全班交流。让学生明白纵轴上一格高度表示2人,所以6人应画3个格子的高度。一格高度表示2人,一人只能用半格来表示。最喜欢综艺类节目的有15人,15÷27(格)1(人),所以要用7格半来表示。(3)深入探究。这幅条形统计图为什么要用一格高度表示两人,如果用一格表示一人会怎么样?你觉得一格还可以表示几人呢?直条的高度反应数量的多少,为什么直条上方还要标注数据?让学生在深入思考中明白一格表示多个单位以及直条上方标注数据的必要性。(4)完成条形统计图。师:你能帮张丽华完成这张条形统计图吗?让全体学生在课本上完成条形统计图。学生绘图,老师巡视检查。重点检查直条高度是否准确,直条上方是否标注了数据。汇报制图过程。师:最喜欢动画类节目的有几人?你是用几个格子高度的直条来表示的?为什么?最喜欢体育类节目人数的直条你又是怎么画的呢?4认识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优点。(1)仔细观察条形统计图,哪一根直条最高?哪一根最低?为什么?(2)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还能知道什么?(3)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反应调查结果,它们在反应调查数据时,各有什么特点?(4)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又有什么优点?1教材第41页“练一练”。 讨论:1格表示几人比较合适?(1)小组进行调查,小组长汇报调查情况。(2)在课本上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2教材第44页“练习七”第1题。 (1)出示统计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回答后面的问题。(2)从这幅统计图中,你还能想到什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教学本节课时,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每格表示多少,半格表示多少,并且要联系实际进行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及分析练习,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体会条形统计图中直条的长度所代表的含义,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2022年3月27日星期日2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