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识字二语文园地教案新人教版(共7页DOC).doc
-
资源ID:68676548
资源大小:1.31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一年级数学下册识字二语文园地教案新人教版(共7页DOC).doc
最新资料推荐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发现识字方法。2.通过“我的发现”,了解形声字同一个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3.通过辨析同音字,了解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4.会读会背歇后语,激发主动积累的兴趣。5.了解寓言的内容,明白寓言中蕴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共读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发现识字方法。2.通过辨析同音字,了解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教学策略1.比较归类学习“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都包含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但角度有所不同。“识字加油站”中,在认识“饱、泡、炮”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再联系句子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联系学过的小青蛙,它是关于“青”的字族文,还可以拓展其他的字族文让学生读一读。“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同一个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的构字规律。2.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能在句子、词语等语境中理解字义,从而辨析填空。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强化学生在语境中根据字义正确选择汉字的能力。查字典环节先回顾查字典的方法,然后进行查字比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3.日积月累借助图片,图文对照,感知大意。了解歇后语的特殊形式,感受歇后语语言形式的生动、有趣。4.和大人一起读狐狸和乌鸦对话比较多,建议在初步读通的基础上,大人和孩子分角色朗读,从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说说明白的道理。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发现识字方法。2.通过“我的发现”,了解形声字同一个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3.通过辨析同音字,了解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教学过程板块一 图片导入,诵读儿歌1.看图说话,揭示谜底。(1)课件出示“饭、水、足、手、衣、火”的图片。课件出示: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2)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能用来做什么,同时逐句出示儿歌内容,引导学生相机识字。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指名读儿歌,师生正音。(3)讨论交流谜底:包。2.交流识字,背诵儿歌。(1)总结识字方法:形声字的偏旁有表意的作用,但是它们的读音比较接近,说明“包”有表音的作用。(全班共同交流由“包”加偏旁所组成的字的不同意思)(2)像这样的字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回忆识字课小青蛙,举例:清、晴、情、请。(3)引导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饭、能、饱、茶、泡、轻、鞭、炮”)读准字音:“茶”是翘舌音,“鞭”是三拼音节,泡(pào)和炮是同音字。认清偏旁,说说字义和偏旁的关系。交流识字方法。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生字:饱、泡、炮。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5)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生字放入儿歌,速读速背儿歌。【设计意图】以直观的图片代替抽象的理解,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帮助识记。联系已学识字课小青蛙,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板块二 仔细观察,发现规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年一度的汉字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2.引导观察,发现规律。(1)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口字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的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吃、叫、吹、咬”)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4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口字旁)出示课本泡泡框内的提示语:课件出示: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指名表演这4个口字旁的字。这支队伍想扩充,还有哪些字宝宝可以参加呢?(预设:“喊、叹”等)(2)课件播放第二支走来的队伍提手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的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提、拔、捉、拍”)观察生字,你发现了什么?(这4个字都是提手旁)引导学生思考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并再举几个例子。(出示图片,帮助思考)课件出示:(3)课件播放第三支走来的队伍足字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的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跑、跳、踢、踩”)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大家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学生齐读)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足字旁)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部动作有关,学生举例子。(跺脚、跳跃等)【设计意图】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快乐发现,快乐学习。板块三 情感体验,字词运用1.比较图片,发现区别。(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青山和清泉的图片)同学们,观察“青”和“清”这两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2)课件出示选字填空:课件出示:远处有( )山,近处有( )泉。指导学生用“青”和“清”填空,并说明理由。(3)学生小组讨论还可以用“青”和“清”组哪些词,并用这些词语造句。(4)教师总结:“青”一般表示颜色,例如:青色。“清”带有三点水,一般和水有关,例如:清澈。【设计意图】利用图片,把字词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去理解运用,化枯燥为生动。2.总结发现,情境练习。(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在”和“再”)引导学生说出“zài见”的“zài”是哪个“zài”,并说明理由。(2)师:“在”,表示存在或者表示存在于某地点,比如:在家、在场、在外面(3)课件出示选字填空:课件出示:放学了,大家( )教室门口和老师说( )见。指导学生用“在”和“再”填空,并说明理由。(4)课件出示选字组词的练习:课件出示:( )家正( )( )学校( )次( )三用“再”和“在”组词填空,指名完成练习。(5)完成教材第64页的翻字典游戏“比比谁最快”。(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溪、解、准、楼、伯”)先回顾查字典的方法。比赛看谁最先从字典里查出这些字。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读会背歇后语,激发主动积累的兴趣。2.了解寓言的内容,明白寓言中蕴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共读的乐趣。教学过程板块一 背诵理解,日积月累1.图片导入,了解概念。(1)谁能猜出这张图的谜底?(课件出示:“小葱拌豆腐”的图片)大家看看这盘菜的颜色,用一个词来形容。预设:又青又白、绿白相间、清清(青青)白白教师给出一清(青)二白。(2)出示课件:竹篮子打水芝麻开花十五个吊桶打水师生交流,共同猜谜底。(3)教师总结: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像谜底。【设计意图】用形象的图片代替枯燥的讲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对歇后语的学习兴趣。2.朗读练习,拓展延伸。(1)请你读一读教材第64页的歇后语,对照图片体会其中的含义。(2)同桌对读歇后语,一人读前一部分,一人读后一部分。(3)课件出示歇后语的前一部分,学生齐说后一部分。(4)拓展其他歇后语。课件出示几个课外歇后语:课件出示: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四月二十四日2022年4月24日星期日07:21:45井底之蛙目光短浅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兔子尾巴长不了老虎屁股摸不得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小组交流学习,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学生边读边理解,教师适当点拨,最后熟读成诵。板块二 共同阅读,感悟道理1.图片导入,了解内容。(1)导入:一个晴朗的日子,乌鸦找到了一片肉,他站在树枝上,正准备回家喂宝宝,却遇到了树下寻找食物的狐狸。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课件出示:配图站在树枝上叼着一片肉的乌鸦和树下寻找食物的狐狸,播放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的音频)(2)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认读发音易错的生字。2.学习短文,讨论交流。(1)指导学生朗读短文,把短文读得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短文。(2)引导学生思考:狐狸共对乌鸦说了几次话?乌鸦又有什么表现?画出狐狸所说的话并读一读,想一想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话,乌鸦为什么会上当受骗。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设计意图】降低阅读难度,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并能读有所获,读有所感。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1.善于创设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减少语文园地的内容带给学生的枯燥感,我借助课件里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以语文园地中的各板块内容为主体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观察与倾听上,迅速提升了学习效果。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动爱玩,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他们的观察和想象中,客观世界是拟人化的,大至一片森林,小至一个小动物,在他们眼里,都是有情感、有智慧的。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组织教学,也就抓住了教学成功的关键,创设情境的做法尤为适用。本次语文园地的教学就借助图片和谜语,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既提升了识字效果,又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延伸拓展。教学中,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从中发现字、词、句的规律,并进行拓展延伸,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通过拓展性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字词句的运用环节,通过生动的图片,直观理解“青”和“清”的意思,再填字组词造句,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比较两组同音字时,都是先理解再运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