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查培训所得税知识13883.doc
Evaluation Warning: The document was created with Spire.Doc for .NET.企业所得税优惠一、所得税税优惠指导导思想 企企业所得税税法第二十十五条:“国家对重重点扶持和和鼓励发展展的产业和和项目,给给予企业所所得税优惠惠。” 此此条规定指指明了当前前所得税优优惠的指导导思想,即即统一内外外资所得税税优惠政策策,将企业业所得税以以区域优惠惠为主的格格局调整为为以产业优优惠为主,区区域优惠为为辅的新的的税收优惠惠格局。减减少区域优优惠,缩小小区域性税税负差距,加加大全国范范围内的产产业倾斜力力度。二、企业所所得税优惠惠的分类按优惠方式式分类现行所得税税优惠方式式有以下九九种:免税税收入、定定期减免、降低税率、加计计扣除、抵抵扣应纳税税所得额、加加速折旧、减减计收入、税税额抵免和和授权减免免。按管理方式式分类实行审批管管理的所得得税优惠:过渡类优优惠政策;执行新税税法后继续续保留执行行的原企业业所得税优优惠政策;民族自治治地方企业业减免税优优惠政策;国务院规规定的其他他优惠政策策。实行备案管管理的税收收优惠:除除上述以外外的所有优优惠政策;今后国家家制定的各各项税收优优惠政策,凡凡未明确为为审批事项项的,均实实行备案管管理。三、重点优优惠政策(一)审批批管理的优优惠1西部大大开发优惠惠政策政策依据:财税20011558号国家税务总总局公告2012年第12号政策内容:(1)自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在西部地区区的鼓励类类产业企业业减按15%的税率征征收企业所所得税。上述鼓鼓励类产业业企业是指指以西部部地区鼓励励类产业目目录中规规定的产业业项目为主主营业务,且且其主营业业务收入占占企业收入入总额70%以上的企企业。西西部地区鼓鼓励类产业业目录另另行发布。(2)对西西部地区22010年年12月31日前新办的、根根据财政政部国家税税务总局海海关总署关关于西部大大开发税收收优惠政策策问题的通通知(财财税20011202号)第二二条第三款款规定可以以享受企业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减半”优惠的交交通、电力力、水利、邮邮政、广播播电视企业业,其享受受的企业所所得税“两免三减减半”优惠可以以继续享受受到期满为为止。(3)总机机构设在西西部大开发发税收优惠惠地区的企企业,仅就设在在优惠地区区的总机构构和分支机机构的所得得确定适用用15%优惠税率率;总机构设设在西部大大开发税收收优惠地区区外的企业业,其在优优惠地区内内设立的分分支机构,仅仅就该分支支机构所得得确定适用用15优惠税税率。审批权限:第一年报报州国税局审核核确认,第第二年及以以后年度报报县级税务务机关备案案。2民族自自治地方优优惠政策政策依据:所得税法第第二十九条条规定鄂财税发2009914号政策内容:(1)所得得税法第二二十九条规规定,民族族自治地方方的自治机机关对本民民族自治地地方的企业业应缴纳的的企业所得得税中属于于地方分享享的部分,可可以决定减减征或者免免征。自治治州、自治治县决定减减征或者免免征的,须须报省、自自治区、直直辖市人民民政府批准准。(2)鄂财财税发20009144号规定,对对在恩施自自治州注册册的新办企企业缴纳的的企业所得得税中属于于地方分享享的部分,给给予三年减减征或免征征的优惠,但但是对国家家限制和禁禁止行业的的企业,不不得减征或或免征企业业所得税。审批权限:由恩施州国国家税务局局审批。3下岗失失业人员再再就业政策依据:财税20010884号国家税务总总局2010年第25号公告政策内容:(1)对持持 就业失失业登记证证(注明明 “自主创业业税收政策策”或附着高高校毕业生生自主创业业证)人人员从事个个体经营 (除建筑筑业、娱乐乐业以及销销售不动产产、转让土土地使用权权、广告业业、房屋中中介、桑拿拿、按摩、网网吧、氧吧吧外)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年度应缴纳税款小于上述扣减限额的,以其实际缴纳的税款为限;大于上述扣减限额的,应以上述扣减限额为限。(2)对商商贸企业、服服务型企业业(除广告告业、房屋屋中介、典典当、桑拿拿、按摩、氧氧吧外)、劳劳动就业服服务企业中中的加工型型企业和街街道社区具具有加工性性质的小型型企业实体体,在新增增加的岗位位中,当年年新招用持持 就业失失业登记证证 (注明 “企业吸纳纳税收政策策”)人员,与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期限劳动合合同并依法法缴纳社会会保险费的的,在3年内按实实际招用人人数予以定定额依次扣扣减营业税税、城市维维护建设税税、教育费费附加和企企业所得税税优惠。定定额标准为为每人每年年4000元,可上上下浮动20%,由各省省、自治区区、直辖市市人民政府府根据本地地区实际情情况在此幅幅度内确定定具体定额额标准,并并报财政部部和国家税税务总局备备案。按上上述标准计计算的税收收扣减额应应在企业当当年实际应应缴纳的营营业税、城城市维护建建设税、教教育费附加加和企业所所得税税额额中扣减,当当年扣减不不足的,不不得结转下下年使用。审批权限:县级税务务机关(二)备案案管理的优优惠1非营利利组织的免免税收入(1)免税税收入的内内容接受其他他单位或者者个人捐赠赠的收入;除中华华人民共和和国企业所所得税法第第七条规定定的财政拨拨款以外的的其他政府府补助收入入,但不包包括因政府府购买服务务取得的收收入;按照省级级以上民政政、财政部部门规定收收取的会费费;不征税收收入和免税税收入孳生生的银行存存款利息收收入;财政部、国国家税务总总局规定的的其他收入入。(财政政部 国家税务务总局关于于非营利组组织企业所所得税免税税收入问题题的通知 财税200091222号)(2)非营营利组织免免税资格认认定申请认定非非营利组织织免税资格格的,必须须同时满足足9个条件;并向主管管税务机关关提出免税税资格申请请;非营利利组织免税税优惠资格格的有效期期为五年。(财政部 国家税务务总局关于于非营利组组织免税资资格认定管管理有关问问题的通知知 财税200091223号)2财政性性资金收入入财政性资金金,是指企企业取得的的来源于政政府及其有有关部门的的财政补助助、补贴、贷贷款贴息,以以及其他各各类财政专专项资金,包包括直接减减免的增值值税和即征征即退、先先征后退、先先征后返的的各种税收收,但不包包括企业按按规定取得得的出口退退税款;所所称国家投投资,是指指国家以投投资者身份份投入企业业、并按有有关规定相相应增加企企业实收资资本(股本本)的直接接投资。(一)企业业取得的各各类财政性性资金,除除属于国家家投资和资资金使用后后要求归还还本金的以以外,均应应计入企业业当年收入入总额。(二)对企企业取得的的由国务院院财政、税税务主管部部门规定专专项用途并并经国务院院批准的财财政性资金金,准予作作为不征税税收入,在在计算应纳纳税所得额额时从收入入总额中减减除。(三)纳入入预算管理理的事业单单位、社会会团体等组组织按照核核定的预算算和经费报报领关系收收到的由财财政部门或或上级单位位拨入的财财政补助收收入,准予予作为不征征税收入,在在计算应纳纳税所得额额时从收入入总额中减减除,但国国务院和国国务院财政政、税务主主管部门另另有规定的的除外。企业的不征征税收入用用于支出所所形成的费费用,不得得在计算应应纳税所得得额时扣除除;企业的的不征税收收入用于支支出所形成成的资产,其其计算的折折旧、摊销销不得在计计算应纳税税所得额时时扣除。(财政部 国家税务务总局关于于财政性资资金 行政事业业性收费 政府性基基金有关企企业所得税税政策问题题的通知 财税200081151号)从20088年1月1日起,对企业从县县级以上各各级人民政政府财政部部门及其他他部门取得得的应计入入收入总额额的财政性性资金,凡凡同时符合合以下条件件的,可以以作为不征征税收入,在在计算应纳纳税所得额额时从收入入总额中减减除:企业能够够提供资金金拨付文件件,且文件件中规定该该资金的专专项用途;财政部门门或其他拨拨付资金的的政府部门门对该资金金有专门的的资金管理理办法或具具体管理要要求;企业对该该资金以及及以该资金金发生的支支出单独进进行核算。上述不征税税收入用于于支出所形形成的费用用,不得在在计算应纳纳税所得额额时扣除;用于支出出所形成的的资产,其其计算的折折旧、摊销销不得在计计算应纳税税所得额时时扣除。上述不征税税收入处理理后,在55年(60个月)内内未发生支支出且未缴缴回财政或或其他拨付付资金的政政府部门的的部分,应应重新计入入取得该资资金第六年年的收入总总额;重新新计入收入入总额的财财政性资金金发生的支支出,允许许在计算应应纳税所得得额时扣除除。(财税2200987号、财税20111700号)3技术转转让所得(1)一般般规定企业的下列列所得,可可以免征、减减征企业所所得税:(四四)符合条条件的技术术转让所得得。(企企业所得税税法第27条)符合条件的的技术转让让所得免征征、减征企企业所得税税,是指一一个纳税年年度内,居居民企业技技术转让所所得不超过过500万元的部部分,免征征企业所得得税;超过过500万元的部部分,减半半征收企业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90条)(2)享受受减免企业业所得税优优惠的技术术转让应具具备的条件件和计算方方法详见国国家税务总总局关于技技术转让所所得减免企企业所得税税有关问题题的通知 国税函22009212号)4小型微微利企业(1)一般般规定符合条件的的小型微利利企业,减减按20%的税率征征收企业所所得税。(企企业所得税税法第27条)符合条件的的小型微利利企业,是是指从事国国家非限制制和禁止行行业,并符符合下列条条件的企业业:工业企业业,年度应应纳税所得得额不超过过30万元,从从业人数不不超过100人,资产产总额不超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业,年度应应纳税所得得额不超过过30万元,从从业人数不不超过80人,资产产总额不超超过1000万元。(企企业所得税税法实施条条例第92条)(2)人数数和资产指指标的计算算从业人数,是是指与企业业建立劳动动关系的职职工人数和和企业接受受的劳务派派遣用工人人数之和;从业人数数和资产总总额指标,按按企业全年年月平均值值确定,具具体计算公公式如下:月平均值(月初值值月末值值)÷2全年月平均均值全年年各月平均均值之和÷12年度中间开开业或者终终止经营活活动的,以以其实际经经营期作为为一个纳税税年度确定定上述相关关指标。(关于执执行企业所所得税优惠惠政策若干干问题的通通知 财税20009699号)(3)核定定征收企业业暂不适用用小型微利利企业税率率小型微利企企业待遇,应应适用于具具备建账核核算自身应应纳税所得得额条件的的企业,按按照企业业所得税核核定征收办办法(国国税发20008300号)缴纳纳企业所得得税的企业业,在不具具备准确核核算应纳税税所得额条条件前,暂暂不适用小小型微利企企业适用税税率。(关于执执行企业所所得税优惠惠政策若干干问题的通通知 财税20009699号)(4)20010年小型微微利企业减减半征收企企业所得税税自2010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应纳税所得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的小型微利利企业,其其所得减按按50%计入应纳纳税所得额额,按20%的税率缴缴纳企业所所得税。(财政部 国家税务务总局关于于小型微利利企业有关关企业所得得税政策的的通知 财税200091333号)(5)20011年小型微微利企业减减半征收企企业所得税税自201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对年应应纳税所得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的小型微利利企业,其其所得减按按50%计入应纳纳税所得额额,按20%的税率缴缴纳企业所所得税。(财政部 国家税务务总局关于于继续实施施小型微利利企业所得得税优惠的通知 财税201114号) (6)自20122年1月1日至20155年12月31日,对年应应纳税所得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的小型微利利企业,其其所得减按按50%计入应纳纳税所得额额,按20%的税率缴缴纳企业所所得税。(财财税201111117号)(7)关于于符合条件件的小型微微利企业所所得减免申申报口径。根根据财税2009133号和国家家税务总局局公告2011年第29号规定,对对小型微利利企业,其其所得与15%计算的乘乘积,填报报企业所所得税年度度纳税申报报表附表表五“税收优惠惠明细表”第34行“(一)符符合条件的的小型微利利企业”。5高新技技术企业(1)一般般规定国家需要重重点扶持的的高新技术术企业,减减按15的税率率征收企业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法第28条)国家需要重重点扶持的的高新技术术企业,是是指拥有核核心自主知知识产权,并并同时符合合下列条件件的企业:产品(服服务)属于于国家重重点支持的的高新技术术领域规规定的范围围;研究开发发费用占销销售收入的的比例不低低于规定比比例;高新技术术产品(服服务)收入入占企业总总收入的比比例不低于于规定比例例(高新技术术产品(服服务)收入入占企业当当年总收入入的60%以上。)科技人员员占企业职职工总数的的比例不低低于规定比比例;(具有大学学专科以上上学历的科科技人员占占企业当年年职工总数数的30%以上,其其中研发人人员占企业业当年职工工总数的10%以上。)高新技术术企业认定定管理办法法规定的其其他条件。国家重点点支持的高高新技术领领域和高高新技术企企业认定管管理办法由由国务院科科技、财政政、税务主主管部门商商国务院有有关部门制制订,报国国务院批准准后公布施施行。(企企业所得税税法实施条条例第93条)(国家税税务总局关关于实施高高新技术企企业所得税税优惠有关关问题的通通知国税税函200092203号)(2)高新新技术企业业认定管理理认定依据:高新技技术企业认认定管理办办法 国科发火火2008172号高新技技术企业认认定管理工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08362号 科技部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务总局关于于认真做好好2008年高新技技术企业认认定管理工工作的通知知 国科发火火200087005号认定机关:湖北省高高新技术企企业认定委委员会,由由省科技厅厅、省财政政厅、省国国税局、省省地税局四四家单位组组成。有效期限:三年。三年后进进行复审。6安置残残疾人员就就业(1)一般般规定企业的下列列支出,可可以在计算算应纳税所所得额时加加计扣除:(二)安安置残疾人人员及国家家鼓励安置置的其他就就业人员所所支付的工工资。(企企业所得税税法第30条)企业安置残残疾人员所所支付的工工资的加计计扣除,是是指企业安安置残疾人人员的,在在按照支付付给残疾职职工工资据据实扣除的的基础上,按按照支付给给残疾职工工工资的1100%加计扣除除。残疾人人员的范围围适用中中华人民共共和国残疾疾人保障法法的有关关规定。(企企业所得税税法实施条条例第96条)(2)加计计扣除应具具备的条件件企业就支付付给残疾职职工的工资资,在进行行企业所得得税预缴申申报时,允允许据实计计算扣除;在年度终终了进行企企业所得税税年度申报报和汇算清清缴时,再再依照本条条第一款的的规定计算算加计扣除除。企业享受安安置残疾职职工工资1100%加计扣除除应同时具具备如下条条件:依法与安安置的每位位残疾人签签订了1年以上(含含1年)的劳劳动合同或或服务协议议,并且安安置的每位位残疾人在在企业实际际上岗工作作。为安置的的每位残疾疾人按月足足额缴纳了了企业所在在区县人民民政府根据据国家政策策规定的基基本养老保保险、基本本医疗保险险、失业保保险和工伤伤保险等社社会保险。定期通过过银行等金金融机构向向安置的每每位残疾人人实际支付付了不低于于企业所在在区县适用用的经省级级人民政府府批准的最最低工资标标准的工资资。具备安置置残疾人上上岗工作的的基本设施施。财政部 国家税务务总局关于于安置残疾疾人员就业业有关企业业所得税优优惠政策问问题的通知知(财税税20009700号)7国家重重点扶持的的公共基础础设施项目目(1)一般般规定企业的下列列所得,可可以免征、减减征企业所所得税:(二二)从事国国家重点扶扶持的公共共基础设施施项目投资资经营的所所得。(企企业所得税税法第27条)国家重点扶扶持的公共共基础设施施项目,是是指公共共基础设施施项目企业业所得税优优惠目录规规定的港口口码头、机机场、铁路路、公路、城城市公共交交通、电力力、水利等等项目。企业从事国国家重点扶扶持的公共共基础设施施项目的投投资经营的的所得,自自项目取得得第一笔生生产经营收收入所属纳纳税年度起起,第一年年至第三年年免征企业业所得税,第第四年至第第六年减半半征收企业业所得税。企业承包经经营、承包包建设和内内部自建自自用本条规规定的项目目,不得享享受本条规规定的企业业所得税优优惠。(企企业所得税税法实施条条例第87条)(2)条款款注释第一笔生产产经营收入入,是指公公共基础设设施项目建建成并投入入运营(包包括试运营营)后所取取得的第一一笔主营业业务收入。承包经营,是是指与从事事该项目经经营的法人人主体相独独立的另一一法人经营营主体,通通过承包该该项目的经经营管理而而取得劳务务性收益的的经营活动动。承包建设,是是指与从事事该项目经经营的法人人主体相独独立的另一一法人经营营主体,通通过承包该该项目的工工程建设而而取得建筑筑劳务收益益的经营活活动内部自建自自用,是指指项目的建建设仅作为为本企业主主体经营业业务的设施施,满足本本企业自身身的生产经经营活动需需要,而不不属于向他他人提供公公共服务业业务的公共共基础设施施建设项目目。8农林牧牧渔业项目目所得税条例例第八十六六条规定,企企业从事农农、林、牧牧、渔业项项目的所得得,可以免免征、减征征企业所得得税,是指指:(1)企业业从事下列列项目的所所得,免征征企业所得得税:A.蔬菜、谷谷物、薯类类、油料、豆豆类、棉花花、麻类、糖糖料、水果果、坚果的的种植;B.农作物物新品种的的选育;C.中药材材的种植;D.林木的的培育和种种植;E.牲畜、家家禽的饲养养;F.林产品品的采集;G.灌溉、农农产品初加加工、兽医医、农技推推广、农机机作业和维维修等农、林林、牧、渔渔服务业项项目;H.远洋捕捕捞。(2)企业业从事下列列项目的所所得,减半半征收企业业所得税:A.花卉、茶茶以及其他他饮料作物物和香料作作物的种植植;B.海水养养殖、内陆陆养殖。企业从事国国家限制和和禁止发展展的项目,不不得享受本本条规定的的企业所得得税优惠。对农民专业业合作社经经营社员自自产农产品品所得,免免征企业所所得税。对对农民专业业合作社从从事农产品品初加工,且且符合农产产品初加工工目录范围围的,其经经营所得免免征企业所所得税。国家税务总总局2011年第48号公告明确确的重点内容企业根据委委托合同,受受托对符合合范围的规规定的农产产品进行初初加工服务务,其所收收取的加工工费,可以以按照农产产品初加工工的免税项项目处理。企业对外购购茶叶进行行筛选、分分装、包装装后进行销销售的所得得,不享受受农产品初初加工的优优惠政策。企业将将购入的农农、林、牧牧、渔产品品,在自有有或租用的的场地进行行育肥、育育秧等再种种植、养殖殖,经过一一定的生长长周期,使使其生物形形态发生变变化,且并并非由于本本环节对农农产品进行行加工而明明显增加了了产品的使使用价值的的,可视为为农产品的的种植、养养殖项目享享受相应的的税收优惠惠。 企业业委托其他他企业或个个人从事实实施条例第第八十六条条规定农、林林、牧、渔渔业项目取取得的所得得,可享受受相应的税税收优惠政政策。企业受受托从事实实施条例第第八十六条条规定农、林林、牧、渔渔业项目取取得的收入入,比照委委托方享受受相应的税税收优惠政政策。企业购购买农产品品后直接进进行销售的的贸易活动动产生的所所得,不能能享受农、林林、牧、渔渔业项目的的税收优惠惠政策。9环境保保护、节能能节水项目目(1)实施施条例第八八十八条规规定,符合合条件的环环境保护、节节能节水项项目,包括括公共污水水处理、公公共垃圾处处理、沼气气综合开发发利用、节节能减排技技术改造、海海水淡化等等。企业从事前前款规定的的符合条件件的环境保保护、节能能节水项目目的所得,自自项目取得得第一笔生生产经营收收入所属纳纳税年度起起,第一年年至第三年年免征企业业所得税,第第四年至第第六年减半半征收企业业所得税。(2)实施施条例第八八十九条规规定,依照照企业所得得税法实施施条例第八八十七条和和第八十八八条规定享享受减免税税优惠的项项目,在减减免税期限限内转让的的,受让方方自受让之之日起,可可以在剩余余期限内享享受规定的的减免税优优惠;减免免税期限届届满后转让让的,受让让方不得就就该项目重重复享受减减免税优惠惠。(3)财财政部 国家税务务总局 国家发展展改革委关关于公布环环境保护节节能节水项项目企业所所得税优惠惠目录(试试行)的通通知(财税200091666号)规定了了具体目录录。10资源源综合利用用(1)所得得税法第三三十三条规规定,企业综合合利用资源源,生产符符合国家产产业政策规规定的产品品所取得的的收入,可可以在计算算应纳税所所得额时减减计收入。(2)实施施条例第九九十九条规规定,企业所得得税法第三三十三条所所称减计收收入,是指指企业以资资源综合利利用企业所所得税优惠惠目录规规定的资源源作为主要要原材料,生生产国家非非限制和禁禁止并符合合国家和行行业相关标标准的产品品取得的收收入,减按按90%计入收入入总额。前款所称原原材料占生生产产品材材料的比例例不得低于于资源综综合利用企企业所得税税优惠目录录规定的的标准。(3)优惠惠目录详见见财政部部 国家税务务总局 国家发展展改革委关关于公布资资源综合利利用企业所所得税优惠惠目录(2008年版)的的通知(财财税2008117号)附件件。11购置置用于环境境保护、节节能节水、安安全生产等等专用设备备(1)所得得税法第三三十四条规规定,企业业购置用于于环境保护护、节能节节水、安全全生产等专专用设备的的投资额,可可以按一定定比例实行行税额抵免免。(2)实施施条例第一一百条规定定,企业所所得税法第第三十四条条所称税额额抵免,是是指企业购购置并实际际使用环环境保护专专用设备企企业所得税税优惠目录录、节节能节水专专用设备企企业所得税税优惠目录录和安安全生产专专用设备企企业所得税税优惠目录录规定的的环境保护护、节能节节水、安全全生产等专专用设备的的,该专用用设备的投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企业当年的的应纳税额额中抵免;当年不足足抵免的,可可以在以后后5个纳税年年度结转抵抵免。享受前款规规定的企业业所得税优优惠的企业业,应当实实际购置并并自身实际际投入使用用前款规定定的专用设设备;企业业购置上述述专用设备备在5年内转让让、出租的的,应当停停止享受企企业所得税税优惠,并并补缴已经经抵免的企企业所得税税税款。(3)优惠惠目录。节节能节水专专用设备企企业所得税税目录(2008版)和和环境保保护专用设设备企业所所得税优惠惠目录(2008版)详详见财政政部国家税税务总局国国家发展改改革委关于于公布节能能节水专用用设备企业业所得税目目录(2008版)和环环境保护专专用设备企企业所得税税优惠目录录(2008版)的通通知(财财税200081115号)附件;安全生生产专用设设备企业所所得税优惠惠目录(2008年版)详详见财政政部 国家税务务总局 安全监管管总局关于于公布安全全生产专用用设备企业业所得税优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的通知(财税200081118号)附件。四、优惠叠叠加问题执行国务务院关于实实施企业所所得税过渡渡优惠政策策的通知(国国发20007399号)规定定的过渡优优惠政策及及西部大开开发优惠政政策的企业业,在定期期减免税的的减半期内内,可以按按照企业适适用税率计计算的应纳纳税额减半半征税。其其他各类情情形的定期期减免税,均均应按照企企业所得税税25%的法定税税率计算的的应纳税额额减半征税税。国务院关关于实施企企业所得税税过渡优惠惠政策的通通知(国国发20007399号)第三三条所称不不得叠加享享受,且一一经选择,不不得改变的的税收优惠惠情形,限限于企业所所得税过渡渡优惠政策策与企业所所得税法及及其实施条条例中规定定的定期减减免税和减减低税率类类的税收优优惠。企业所得税税法及其实实施条例中中规定的各各项税收优优惠,凡企企业符合规规定条件的的,可以同同时享受。 (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69号)五、资产损损失所得税税税前扣除除管理2009年年4月16日,财政部部、国家税税务总局发发布了财财政部、国国家税务总总局关于企企业资产损损失税前扣扣除政策的的通知(财财税20009577号),对对企业资产产损失在计计算企业所所得税应纳纳税所得额额时的扣除除政策进行行了明确。由由于该文件件是一个实实体性文件件,只解决决了主要资资产损失税税前扣除标标准、条件件问题,没没有涉及资资产损失税税前扣除程程序、证据据和管理方方面的规定定,因此,在在损失具体体认定过程程中,税企企双方经常常出现争议议。为了解解决上述问问题,国家家税务总局局下发了企企业资产损损失税前扣扣除管理办办法(国国税发20009888号,以下下简称88号文)。2011年,国家家税务总局局根据不断断变化的客客观经济情情况,结合合当前税收收征管体制制改革的实实际需要,又又对88号文进行行了修订、完完善,发布布了新的企企业资产损损失所得税税税前扣除除管理办法法(国家家税务总局局公告2011年第25号)。 作作为企业业所得税法法和财税税20009577号文的重重要配套政政策,25号公告内内容十分丰丰富。它不不仅涉及税税收征管制制度,还涉涉及会计处处理、法律律政策及经经济领域各各项业务活活动,因此此,实践中中不少税务务人员觉得得政策条款款和问题难难以准确把把握。实际际上只要了了解25号公告关关于资产损损失认定所所蕴含的税税收原理,对对条款的理理解,就会会很容易。 一、税税前扣除的的原则 (一)权权责发生制制原则 企企业在日常常生产经营营活动中,其其业务的发发生和现金金(货币)结结算(收付付)的时间间并不完全全一致,即即存在现金金流动与经经营活动的的分离。由由此而产生生两个确认认和记录会会计要素的的标准,一一个是以资资产处置、转转让过程中中的现金收收付与否作作为资产损损失确认的的依据,称称为收付实实现制;另另一个是以以取得收款款凭证或权权利作为资资产损失确确认的依据据,称为权权责发生制制。显然,遵遵循不同的的原则,在在会计核算算和税收计计算中,会会产生不同同的利润或或应纳税所所得额。企企业所得税税法第八八条规定,企企业实际发发生的与取取得收入有有关的、合合理的支出出,包括成成本、费用用、税金、损损失和其他他支出,准准予在计算算应纳税所所得额时扣扣除。上述述规定虽然然仅强调企企业资产损损失应当在在其“实际发生”时扣除,而而未直接指指明按权责责发生制的的原则进行行扣除,但但企业所所得税法实实施条例第第九条进一一步明确:企业应纳纳税所得额额的计算,以以权责发生生制为原则则,属于当当期的收入入和费用,不不论款项是是否收付,均均作为当期期的收入和和费用;不不属于当期期的收入和和费用,即即使款项已已经在当期期收付,也也不作为当当期的收入入和费用。上上述规定不不仅适用于于收入的确确认和成本本费用的税税前扣除,同同样适用于于资产损失失的税前扣扣除。另外外,值得注注意的是,企企业资产损损失仅仅按按照权责发发生制进行行税前扣除除是远远不不够的,还还需辅之以以相关性原原则、真实实性原则、合合理性原则则、合法性性原则、确确定性原则则等进行具具体判断和和确认。(二)相关关性原则 相相关性原则则是指纳税税人可扣除除的资产损损失必须与与企业生产产经营活动动相关。这这一原则除除在企业业所得税法法第八条条已有明确确规定外,25号公告再再次加以强强调。根据据25号公告第第二条和第第三条规定定的精神,准准予税前扣扣除的资产产损失,是是指企业在在实际处置置、转让其其拥有或者者控制的、用用于经营管管理活动相相关的资产产而发生的的损失,以以及企业虽虽未实际处处置、转让让上述资产产,但符合合法定条件件的损失。具具体判断必必须从损失失发生的根根源和性质质方面进行行分析,不不能仅仅依依据是否取取得应税收收入。例如如,根据企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定的精神,与与不征税收收入相关的的损失或成成本费用不不得在税前前扣除,但但与免税收收入相关的的损失或成成本费用,税税法没有特特殊规定的的,一般可可以理解为为准予在税税前扣除。再再如,企业业员工违规规、违法操操作而出现现的损失,需需界定是否否属于个人人行为造成成的,如法法院判定应应由企业承承担,则属属于与生产产经营活动动相关的损损失。然而而,并不是是所有与生生产经营活活动相关的的损失均可可以在税前前扣除,还还需要按合合法性等原原则进行逐逐案判定。 (三)合合法性原则则 合合法性原则则是指企业业资产损失失税前扣除除要符合税税法规定。对对于合法性性原则,可可以从以下下几个方面面进行理解解:一是资资产损失税税前扣除必必须符合税税收实体法法,也就是是说,不管管损失是否否实际发生生,或合理理与否,如如果是非法法经营行为为造成的,比比如企业经经营国家法法律、行政政法规明令令禁止的业业务而形成成的损失,即即便按财务务会计准则则或制度规规定可以作作为会计损损失,也不不能在税前前扣除;二二是资产损损失税前扣扣除必须符符合税收程程序法,比比如,资产产损失必须须以会计处处理为前置置条件,同同时还应完完成申报程程序,即按按规定向税税务机关进进行纳税申申报,方能能在税前扣扣除;三是是资产损失失的证据材材料必须合合法,非法法凭证、资资料不得作作为损失确确定和扣除除的依据。(四)真实实性原则 真真实性原则则是指纳税税人申报扣扣除的资产产损失必须须能够提供供证明,损损失确属已已经实际发发生或者符符合法定确确认条件的的、足够且且适当的凭凭证。任何何不是实际际发生的损损失,除税税法有明确确规定外,一一般不得在在税前扣除除。(五)合理理性原则 合合理性原则则指损失应应符合一般般经营常规规和会计惯惯例。判断断资产损失失是否合理理主要有三三个方面:一是资产产的处置、转转让是否具具有合理的的商业目的的;二是资资产处置、转转让价格是是否公允、公公平;三是是资产处置置、转让过过程是否符符合市场规规律、原则则。任何以以免除、推推迟、减少少纳税义务务为主要目目的的资产产损失,均均应按合理理性原则进进行纳税调调整。 (六)确确定性原则则 确确定性原则则指企业资资产损失税税前扣除的的金额必须须是确定的的,或有损损失一般不不得在税前前扣除。在在实务操作作中,确定定性原则不不可或缺。在在通常情况况下,实际际资产损失失要求企业业提供(申申报)的证证据材料能能够充分、清清晰地证明明损失金额额的计算是是准确的。但但是,法定定资产损失失由于不是是实际发生生的,其损损失金额是是推理、估估算出来的的,因此,一一方面要求求企业提供供(申报)的的证据材料料能够充分分、清晰地地证明损失失发生的过过程,另一一方面还要要求企业提提供(申报报)的证据据材料能够够证明损失失金额的估估算、推理理过程完整整、合理,且且符合逻辑辑。 以以上为资产产损失税务务处理应当当遵循的六六大原则。这这六大原则则对于税务务部门来说说,不仅是是国家税务务总局制定定资产损失失税前扣除除政策和征征管制度的的依据,还还是基层税税务部门进进行税收征征管和税务务稽查的依依据;对于于企业来说说,是其进进行相关会会计处理和和向税务部部门出具申申报材料的的依据;对对于中介机机构来说,是是其收集、梳梳理、审查查资产损失失相关证据据材料和编编写鉴证报告的的依据。 二、修订订、补充和和完善的主主要内容 225号公告对88号文的许许多政策内内容作了重重大甚至颠颠覆性的修修订、补充充和完善,主主要有以下下几点: (一)对对资产损失失税前扣除除范围重新新进行了定定义 25号号公告第二二条将资产产定义为企企业拥有或或者控制的的、用于经经营管理活活动的资产产,删除了了“与取得应应税收入有有关的”的概念,同同时在第五五十条规定定,凡本公公告没有涉涉及的资产产损失事项项,只要符符合企业所所得税法及及其实施条条例等法律律、法规规规定的,也也可以向税税务机关申申报扣除。 (二)按按照企业所所得税分类类管理的原原则将资产产损失分类类为实际资资产损失和和法定资产产损失 225号公告首首次引入实实际资产损损失和法定定资产损失失的概念,从从而使准予予在税前扣扣除的资产产损失有了了科学、合合理的分类类。如此分分类既方便便税务机关关按资产损损失项目类类别建立不不同管理制制度,实施施分类管理理,同时又又有利于纳纳税人在申申报扣除资资产损失时时政策清晰晰,操作简简便、规范范。 (三)将将资产损失失企业自行行计算扣除除制度和审审批扣除制制度统一为为企业自行行申报扣除除制度 225号公告规规定,企业业发生的资资产损失,应应按规定的的程序和要要求向主管管税务机关关申报后方方能在税前前扣除。未未经申报的的损失,不不得在税前前扣除。 近近年来,政政府管理经经济的方式式有了较大大改变,行行政审批事事项大幅裁裁减。资产产损失行政政审批的取取消,既是是建立服务务型政府、创创新行政管管理体制的的基本要求求,又是税税收征管体体制的要求求。 (四)将将资产损失失的会计处处理与税务务处理统一一起来,减减少了税会会之间的差差异 无无论是实际际资产损失失还是法定定资产损失失,其税前前扣除除了了要依法进进行申报外外,还要进进行会计处处理,否则则,不得在在税前扣除除。换句话话说,资产产损失的会会计处理是是税前扣除除的前置条条件,不进进行会计处处理,不允允许在税前前扣除,只只有纳税申申报和会计计处理两个个条件同时时具备,方方能在税前前扣除。这这样处理的的目的一方方面是督促促、引导企企业将资产产损失税前前扣除年度度与会计处处理年度一一致起来,从从而减少税税会之间差差异。另一一方面是从从会计信息息披露角度度考虑,会会计关于资资产损失确确认的条件件应当比税税收宽松,如如果会计上上没有将其其确认为损损失,税收收上就更不不应当确认认为损失(五)资产产损失税前前扣除年度度有了更加加明确的规规定,避免免了企业在在不同年度度随意扣除除资产损失失现象 为为了避免企企业出于自自身利益考考虑而在不不同年度随随意扣除资资产损失,调调节不同年年度利润,规规避纳税义义务,25号公告规规定:实际际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