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课件完整版.ppt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1学科定义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3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基础。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年人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所发生的心是研究正常成年人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如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推理、理活动,如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推理、情绪、意志、个性特征及学习等,并找出有关的情绪、意志、个性特征及学习等,并找出有关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一般原理和规律。教育心理学则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教育心理学则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研究础,研究在特定的教育情境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下(主要是学校教育下(主要是学校教育情境)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个性品质情境)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规律,同时也要研究教育者的心理和道德行为的规律,同时也要研究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和影响,以及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和教育过程特征和影响,以及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和教育过程中其他心理现象。中其他心理现象。4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任务是是心理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任务是揭示人的幼年、童年、少年和青年心理发展过程揭示人的幼年、童年、少年和青年心理发展过程的特征和动态。的特征和动态。儿童心理学的对象是大多数处于儿童心理学的对象是大多数处于教育情境教育情境下正在下正在学习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所以儿童心理学不能学习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所以儿童心理学不能脱离教育,而应把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脱离教育,而应把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并在教育过程中去探索他们的心理发展。并在教育过程中去探索他们的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就是根据儿童心理学研究所获得的事教育心理学就是根据儿童心理学研究所获得的事实,以确定教育的可能性,从而安排正确的教育实,以确定教育的可能性,从而安排正确的教育措施,这样才能发挥教育的功能。措施,这样才能发挥教育的功能。5教育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心理学 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与学校教育相是社会心理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或学生的行为问题,都带有明显的现象或学生的行为问题,都带有明显的社会性社会性,因此,必须依据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解决。因此,必须依据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解决。教育心理学不能孤立地研究个体行为,必须在教育心理学不能孤立地研究个体行为,必须在社会心理学水平上分析个体的各种行为。教师、社会心理学水平上分析个体的各种行为。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与学生及集体的交往方式,影响学校管理人员与学生及集体的交往方式,影响每个人的行为,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应充分体现每个人的行为,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应充分体现这些因素,必须充分应用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理这些因素,必须充分应用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提出处理这些行为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提论,提出处理这些行为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效能。高教育效能。6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观察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个案法个案法相关研究相关研究实验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控制控制7观察法定义观察法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直也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了解学生心理的研究方法。变化,了解学生心理的研究方法。在学校教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在学校教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经常采用经常采用此法此法观察学生的行为。观察学生的行为。在教学情境下观察学生的行为,可以获得多方在教学情境下观察学生的行为,可以获得多方面的资料,面的资料,如通过观察,随时注意学生学习进步的情况,或学如通过观察,随时注意学生学习进步的情况,或学习的困难所在,作为辅导学生学习与调整教学方法习的困难所在,作为辅导学生学习与调整教学方法的参考,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自己的反映,借此加的参考,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自己的反映,借此加强或改进师生间的关系。强或改进师生间的关系。8观察法特点 观察观察不是一种很严密精确的方法,应用观察法不是一种很严密精确的方法,应用观察法只能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某些自然的只能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某些自然的外部表现外部表现,而不能对心理活动的进行施加影响,从而更深入而不能对心理活动的进行施加影响,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它的过程。地了解它的过程。观察者所获得的资料,难免带有观察者所获得的资料,难免带有主观主观的色彩,的色彩,因而影响其准确性。因而影响其准确性。观察者宜观察者宜注意注意:(:(1 1)每次观察不宜太广泛,最)每次观察不宜太广泛,最好只观察少数或一种行为;(好只观察少数或一种行为;(2 2)所观察的行为)所观察的行为须事先明确规定;(须事先明确规定;(3 3)观察时应随时记录,或)观察时应随时记录,或利用录音、录像帮助;(利用录音、录像帮助;(4 4)每次宜用较短的时)每次宜用较短的时间,对同一类行为,可做多次重复观察。间,对同一类行为,可做多次重复观察。9问卷法 问卷法问卷法(questionnaire methodquestionnaire method)要求被试要求被试对已拟订的问题进行回答,然后研究人员汇总对已拟订的问题进行回答,然后研究人员汇总回答结果并加以研究的方法。回答结果并加以研究的方法。优点:主要是简便易行;取样大,研究的被试优点:主要是简便易行;取样大,研究的被试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由于样组扩大,可以抵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由于样组扩大,可以抵消一些中间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的统计处理消一些中间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的统计处理具有科学性等。具有科学性等。问卷法的缺点:问卷法的缺点:如问卷中题目的用语有时容易表露某种期待的答案;如问卷中题目的用语有时容易表露某种期待的答案;被试对问题的回答常有猜测,不易真实;统计处理被试对问题的回答常有猜测,不易真实;统计处理较简单,难于进行质的分析等。较简单,难于进行质的分析等。10问卷法(续)编制问卷编制问卷应应注意注意:(1 1)问卷试题不宜过多,可以适当加大,但必)问卷试题不宜过多,可以适当加大,但必须紧紧围绕主题拟题;须紧紧围绕主题拟题;(2 2)问卷题目内容应生动有趣,使被试愿意回)问卷题目内容应生动有趣,使被试愿意回答,回答须简单;答,回答须简单;(3 3)被试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尽量避)被试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尽量避免明白主试的意图;免明白主试的意图;(4 4)一套问卷题,中间应加入一定量的测试被)一套问卷题,中间应加入一定量的测试被试回答是否真实的题目;试回答是否真实的题目;(5 5)问卷材料的选择须严格和客观,应通过预)问卷材料的选择须严格和客观,应通过预测进行效度和信度的检验。测进行效度和信度的检验。11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对少数人或个别人进行研究的是对少数人或个别人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一种方法。个案研究的是个案研究的是个别学生个别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或行为上有问题的学生。上有困难或行为上有问题的学生。对个案本人的有关资料,必须对个案本人的有关资料,必须搜集齐全搜集齐全,除学校现成资料以外,其他如教师、同学除学校现成资料以外,其他如教师、同学的意见以及对学生的直接观察和与学生本的意见以及对学生的直接观察和与学生本人的交谈,是非常重要的资料。人的交谈,是非常重要的资料。12实验法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是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有意控制某些因最大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有意控制某些因素的条件下,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现象素的条件下,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现象的方法。的方法。实验是有控制的观察。实验是有控制的观察。实验法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实验法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13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是在特设的实验室内利,是在特设的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仪器进行心理实验,通过实验用一定的仪器进行心理实验,通过实验可以获得人的心理现象的某些科学依据。可以获得人的心理现象的某些科学依据。教育心理学的某些课题也可以在实验室教育心理学的某些课题也可以在实验室内进行,如关于记忆的问题,在实验室内进行,如关于记忆的问题,在实验室可以利用电动可以利用电动“记忆鼓记忆鼓”考察被试学习考察被试学习某种材料的编码、储存和提取情况。某种材料的编码、储存和提取情况。14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就是在自然的情况下即教,就是在自然的情况下即教育情境下创设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某育情境下创设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研究的方法。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研究的方法。自然实验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的自然实验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的优点优点,既是主动创设条件,又是在日常生活中既是主动创设条件,又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因此,它在教育实践领域内研究进行,因此,它在教育实践领域内研究学生心理是学生心理是最常用最常用和和最适用最适用的方法。的方法。15相关正相关正相关(+1.00)(0.00)负相关负相关(-1.00)16研究方法比较练习17研究方法比较答案18学科产生、发展的简史初创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世纪20年代前)年代前)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发展时期发展时期(20世纪世纪20年代至年代至50年代末)年代末)理论建设时期理论建设时期(20世纪世纪60年代至今)年代至今)教育心理学四方面成就:教育心理学四方面成就:主动性研究;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布鲁纳,社会文化研究。(布鲁纳,1994)19初创时期特点特点是已认识到运用科学的心理学观点和是已认识到运用科学的心理学观点和方法能够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方法能够解决教育中的问题,理论与研究的积累不够充分,其内容多理论与研究的积累不够充分,其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去解释教育问题,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去解释教育问题,研究方法也有机械主义和简单化倾向。研究方法也有机械主义和简单化倾向。20发展时期特点特点是广泛吸取心理学分支学科中与教育是广泛吸取心理学分支学科中与教育有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有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内容庞杂,缺少严格理论体系;内容庞杂,缺少严格理论体系;偏重于研究动物和儿童的简单心理活动,偏重于研究动物和儿童的简单心理活动,难以解决实际问题。难以解决实际问题。21理论建设时期特点特点是内容日趋集中,逐渐突出教与学的是内容日趋集中,逐渐突出教与学的领域,领域,重视结合实际教育进行研究重视结合实际教育进行研究 22桑代克教育心理学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这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美国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美国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桑代克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年桑代克在这本书的基础上,扩大为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学,扩大为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学,第一卷论人的本性,第一卷论人的本性,第二卷论学习心理,第二卷论学习心理,第三卷论智慧、疲劳和个别差异。第三卷论智慧、疲劳和个别差异。23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2020世纪我国出现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著作是世纪我国出现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教育实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教育实用心理学。用心理学。2020年代之初,廖世承任教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他年代之初,廖世承任教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他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1924)教科)教科书。书。19261926年,陆志韦翻译出版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年,陆志韦翻译出版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学概论。继廖世承之后,建国以前我国学者自己编著教育继廖世承之后,建国以前我国学者自己编著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还有潘菽(心理学教科书的还有潘菽(19351935)、陈选善)、陈选善(19381938)、肖孝嵘()、肖孝嵘(19401940)和艾伟等。)和艾伟等。24学习意义准确了解学习者的问题准确了解学习者的问题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提供科学理论指导预测和干预预测和干预结合实际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结合实际进行教育、教学研究25课程参考书 1 1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9832 2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19963 3冯冯忠忠良良:结结构构化化与与定定向向化化教教学学心心理理学学原原理理,北北京京师师范范大大学学出出版社版社199719974 4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19975 5陈陈琦琦,刘刘儒儒德德主主编编:当当代代教教育育心心理理学学,北北京京师师范范大大学学出出版版社社200020006 6吴吴庆庆麟麟著著:教教育育心心理理学学(教教育育学学科科分分支支学学科科丛丛书书),人人民民教教育出版社育出版社200320037 7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0048 8李李伯伯黍黍、燕燕国国材材主主编编:教教育育心心理理学学(第第2 2版版),华华东东师师范范大大学学出版社出版社200520059 9吴吴庆庆麟麟主主编编,胡胡谊谊副副主主编编:教教育育心心理理学学:献献给给教教师师的的书书,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0310.10.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育出版社2003 2003 26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27一、发展的概念发展发展: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到死: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发生的变化。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发生的变化。发展包括:发展包括:生理发展生理发展人格发展人格发展社会性发展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认知发展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衰:是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老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变化。28发展的一般规律发展的速度不相同(发展的速度不相同(Ratesdiffer)发展是有顺序的(发展是有顺序的(Orderly)发展是逐步产生的(发展是逐步产生的(Gradual)29二、心理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30(一)皮亚杰的术语认知(Cognition)mental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thinking,knowing,and remembering图式(Schema)a concept or framework that organizes and interprets information同化(Assimilation)interpreting ones new experience in terms of ones existing schemas顺应(Accommodation)adapting ones current understandings(schemas)to incorporate new information3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operations)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Formaloperations)321.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0-2岁岁通过感觉学习(通过感觉学习(Learningthrough5senses)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Objectpermanence)(图)(图示)示)目的性行为(目的性行为(Goaldirectedactivity)332.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2-7岁岁自我中心(自我中心(Egocentrism)单维思维(单维思维(One-waylogic)守恒困难(守恒困难(Difficultywithcentering&conservation)集体独白(集体独白(Collectivemonologue)343.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s)711岁岁多维思维(多维思维(Twowaylogic)守恒(守恒(Conservation)分类(分类(Classification)排序(排序(Seriation)354.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s)1115岁岁假设假设-演绎推理(演绎推理(Hypothetico-deductivereasoning)“科学科学”推理(推理(Scientificreasoning)青少年自我中心(青少年自我中心(Adolescentegocentrism)36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认知发展阶段具有普遍性认知发展阶段具有普遍性认知发展阶段具有特殊性认知发展阶段具有特殊性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7皮亚杰理论对教学的启示关注学生的思维水平(关注学生的思维水平(Awarenessofstudentthinking)知识是建构的(知识是建构的(Individualsconstructknowledge)教学与认知阶段相适应(教学与认知阶段相适应(Matchteachingtocognitivestage)用不平衡激励(用不平衡激励(Usedisequilibriumtomotivate)38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人格人格:又称个性。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又称个性。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人格主要使与他人相区别的个人特征。人格主要使与他人相区别的个人特征。39信任对不信任(Birth to 12-18 months)自主对羞耻与怀疑(18 months to 3 years)主动对内疚(3 to 6 years)勤奋对自卑(6 to 12 years)同一性对角色混乱(Adolescents)亲密对孤独(Young adulthood)繁殖对停滞(Middle Adulthood完善感对失望(Late adulthood)40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续)艾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艾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8 8个顺序不变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的阶段,其中前5 5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有生物的成熟与社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有生物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发展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41艾里克森理论的应用建立信任(建立信任(Trust:fillthechildsneedsconsistently)发展自主性(发展自主性(Autonomy:Allowtoexperimentwithinsafebounds)鼓励主动性(鼓励主动性(Initiative:Allowlimitedchoicesthatwilloftenresultinsuccess)鼓励勤奋(鼓励勤奋(Industry:helpstudentssetandachieverealisticgoals)支持同一性形成(支持同一性形成(Identity:SupplyavarietyofpositiverolemodelsBetolerantwhileyoumaintainsanity)42三、学生的个体差异(一)智力差异(二)性格差异(三)认知方式的差异43(一)智力差异斯坦福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量表比纳智力测验量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智力水平正态分布智力水平正态分布44智力概念智力的复杂性使得智力至今无完整统一的智力的复杂性使得智力至今无完整统一的定义。定义。几种主要的观点:几种主要的观点:智力是个体学习的能力智力是个体学习的能力智力是个体抽象思维的能力智力是个体抽象思维的能力智力是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智力是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智力是智力测验所测得的能力智力是智力测验所测得的能力我国较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我国较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个体认智力是个体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中抽象逻辑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45智力量表心理学家创造的对人的聪明程度作定量分析测心理学家创造的对人的聪明程度作定量分析测量工具,这些测量工具被称作量工具,这些测量工具被称作智力量表智力量表。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斯坦福比纳量表比纳量表(简称(简称SB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A.Binet)和西蒙和西蒙(T.Simon)于于1905年编制,后年编制,后被引入美国,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被引入美国,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L.M.Terman)作了多次修订而闻名于世。我国作了多次修订而闻名于世。我国有它的修订版。有它的修订版。智商智商(intelligencequotient),简称简称IQ智力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46智商比率智商比率智商:IQ=智力年龄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实际年龄(CA)100离差智商:离差智商:1963年,美国的韦克斯勒年,美国的韦克斯勒(D.Wechsler)编制了另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该量表仍采用智商的概念,但这一套智力量表,该量表仍采用智商的概念,但这里的智商是以同年龄组被试的总体平均数为标准里的智商是以同年龄组被试的总体平均数为标准确定的,称为离差智商。确定的,称为离差智商。离差智商离差智商假定同年龄组测量成绩总平均数为假定同年龄组测量成绩总平均数为100,用个人实际得分与总平均数比较,确定其在同,用个人实际得分与总平均数比较,确定其在同龄组内所处的相对位置,以此其智力水平。计算龄组内所处的相对位置,以此其智力水平。计算公式为:公式为:IQ=100+15(X-X/S)X为个体测验分数,为个体测验分数,X为同年龄组的平均分,为同年龄组的平均分,S为标准差。为标准差。47韦克斯勒(D.Wechsler)智力量表美国的韦克斯勒美国的韦克斯勒(D.Wechsler)编制编制学龄前智力量表学龄前智力量表(WPPIS)儿童智力量表儿童智力量表(WISC)成人智力量表成人智力量表(WAIS)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包括: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包括:言语分测验言语分测验和和操作分测验操作分测验每个分测验的测验题都由易每个分测验的测验题都由易到难编排的。到难编排的。48正态分布70分以上,分以上,130分分以下占以下占95%55 70 85 100 115 130 145 智力正态分布智力正态分布85分至分至115分,分,占人口占人口68%491.水平差异502.早晚的差异能力早期表现能力早期表现能力的早期表现又称人才早熟。古今中外有些人在童能力的早期表现又称人才早熟。古今中外有些人在童年期就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优异能力。例如,唐代王勃年期就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优异能力。例如,唐代王勃6 6岁就善于文辞,岁就善于文辞,1313岁时写了著名的滕王阁序,岁时写了著名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流传千的名句流传千古。古。中年成才中年成才中年是成才和创造发明的最佳年龄,是人生的黄金时中年是成才和创造发明的最佳年龄,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期。能力晚期表现能力晚期表现能力的晚期表现又叫大器晚成。我国医学家和药学家能力的晚期表现又叫大器晚成。我国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在李时珍在6161岁时才写成巨著本草纲目,画家齐白岁时才写成巨著本草纲目,画家齐白石在石在4040岁才显露出他的绘画才能,岁才显露出他的绘画才能,5050岁时成为著名画岁时成为著名画家。家。51智力的智力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智力的群体差异智力的群体差异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等。差异等等。523.男女智力差异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也就是说,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也就是说,很聪明的男性和很笨的男性都比女性多,很聪明的男性和很笨的男性都比女性多,智力中等的女性比男性多得多。智力中等的女性比男性多得多。53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势领域。男性的视男性的视知觉能力知觉能力较强,尤其是空间知觉能力,较强,尤其是空间知觉能力,男性明显优于女性。女性的听觉能力较强,特男性明显优于女性。女性的听觉能力较强,特别是对声音的辨别和定位,女性明显优于男性。别是对声音的辨别和定位,女性明显优于男性。男性偏于抽象男性偏于抽象思维思维,喜欢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喜欢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女性长于形象思维,喜欢语言、历史、学科,女性长于形象思维,喜欢语言、历史、人文地理等学科,一般说来,女孩的口语发展人文地理等学科,一般说来,女孩的口语发展比男孩早,在言语流畅性及读、写、拼等方面比男孩早,在言语流畅性及读、写、拼等方面均占优势,但男孩在言语理解、语言推理等方均占优势,但男孩在言语理解、语言推理等方面又比女孩强。面又比女孩强。54(二)性格和气质差异气质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度、意志努力的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度、意志努力的强度),心理过程的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速度和稳定性(如,知觉的速度、(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和心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和心理活动的理活动的指向性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等方面的特点。倾向于内心世界)等方面的特点。55气质类型胆汁质胆汁质情绪体验强烈,迅速,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精力旺情绪体验强烈,迅速,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多血质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情绪易表露、变化叶情绪易表露、变化粘液质粘液质稳重但不灵活,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稳重但不灵活,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气。抑郁质抑郁质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动缓慢。56气质的影响任何一种气质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任何一种气质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面。气质只能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不能预先决定气质只能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不能预先决定人的成就和智力发展的高低。在同一活动领域人的成就和智力发展的高低。在同一活动领域有成就的人物中,可以找出不同气质类型的代有成就的人物中,可以找出不同气质类型的代表。在不同活动领域智力杰出人物中,也可以表。在不同活动领域智力杰出人物中,也可以找出不同气质类型的代表。找出不同气质类型的代表。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本专业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本专业的专家,当然,也可能成为一事无成的人。的专家,当然,也可能成为一事无成的人。57(三)认知方式差异认知方式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而稳定的风格。认知方式差异的表现:认知方式差异的表现:场独立场独立与与场依存场依存冲动型与沉思型冲动型与沉思型辐合型与分散型辐合型与分散型58威特金(H.Witkin)对知觉的研究场独立场独立(field ndependence)和场依存在场依存在(field dependence)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威特金(H.Witkin)对知觉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为了研究飞行员怎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为了研究飞行员怎样利用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和视觉见到的外部仪表的利用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和视觉见到的外部仪表的线索调整身体的位置,专门设计了一种可以摇摆线索调整身体的位置,专门设计了一种可以摇摆的坐舱,舱内置一坐椅。当坐舱倾斜时,被试可的坐舱,舱内置一坐椅。当坐舱倾斜时,被试可调整坐椅,使身体保持与水平垂直。研究发现,调整坐椅,使身体保持与水平垂直。研究发现,有些被试主要利用来自仪表的视线索,他们不能有些被试主要利用来自仪表的视线索,他们不能使自己的身体恢复垂直。另一些则主要利用来自使自己的身体恢复垂直。另一些则主要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尽管坐舱倾斜,他们能使自己身体内部的线索,尽管坐舱倾斜,他们能使自己身体保持与垂直身体保持与垂直。59威特金(H.Witkin)对知觉的研究威特金称前一种人的知觉方式为场依存方式,后一威特金称前一种人的知觉方式为场依存方式,后一种人的知觉方式为场独立方式。种人的知觉方式为场独立方式。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断。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GroupEmbeddedFiguresTest(GEFT)60图示61沉思型与冲动型沉思型沉思型认知方式认知方式(reflective style)(reflective style):在有几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冲动型冲动型认知方式认知方式(impulsivestyle):一些儿童:一些儿童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研究表明,大致研究表明,大致30%的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属的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属于冲动型。当然,有些反应快的人,不一定属于冲动型。当然,有些反应快的人,不一定属于冲动型,因为他们即快又准确。这可能是由于冲动型,因为他们即快又准确。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对任务很熟悉,或者是由于他们的思想于他们对任务很熟悉,或者是由于他们的思想很敏捷的缘故。很敏捷的缘故。62幅合型与发散型据美国的吉尔福(J.P.Guilford)研究辐合型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则,缩小解答范围,直到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发散型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来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63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64学习的定义学习学习(learning)由于经验而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学习要求发生某种改变,这种改变必须相对持久发生行为或知识的改变改变必须由经验引起成熟或暂时的改变(如生病)不是学习65学习研究的四种取向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学习是刺激学习是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所以这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所以这种学习理论称联结学习理论种学习理论称联结学习理论认知学派认知学派学习认知结构的改变学习认知结构的改变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学习是自我的变化学习是自我的变化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是主体对客体积极建构意义的过程学习是主体对客体积极建构意义的过程66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困惑巴甫洛夫的困惑不随意反应不随意反应辨别辨别消退消退67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68中性刺激无条件反应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无条件刺激续69中性刺激无条件反应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无条件刺激US和NS的结合不断重复续70中性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条件反应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无条件刺激US和NS的结合不断重复续71图示食物唾液分泌铃声定向探寻UCSUCR(CR)NS(CS)72经典条件反射在学校中的例子 73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桑代克的经典实验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猫的“迷笼实验迷笼实验”7475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效果律效果律: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反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反应之后效果的支配。若反应之后得到了满足或受应之后效果的支配。若反应之后得到了满足或受到奖赏,则该反应与情境之间的联结便加强;若到奖赏,则该反应与情境之间的联结便加强;若反应之后得到了烦恼或受到惩罚,则该反应与情反应之后得到了烦恼或受到惩罚,则该反应与情境之间的联结便减弱。境之间的联结便减弱。练习律练习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情境与反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练习因素的影响,经过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练习因素的影响,经过练习的联结则会加强,此即应用律;未经练习的练习的联结则会加强,此即应用律;未经练习的联结则会减弱甚至消失,此为失用律。联结则会减弱甚至消失,此为失用律。准备律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感到烦恼。也感到烦恼。76应用与练习桑代克举了数学中的一个刺激桑代克举了数学中的一个刺激反应的联结。反应的联结。不停地重复乘法表,并且老是提供奖励,形成不停地重复乘法表,并且老是提供奖励,形成了刺激(了刺激(77=?)和反应(?)和反应(49)的联结。)的联结。找出与心理学家对应的观点:找出与心理学家对应的观点:A.A.巴甫洛夫巴甫洛夫 B.B.华生华生 C.C.桑代克桑代克()学习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或联想。()学习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或联想。()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的同时出现进行的。()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的同时出现进行的。()学习是通过行为受奖励而进行。()学习是通过行为受奖励而进行。77斯金纳斯金纳斯金纳(斯金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