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7篇.docx
-
资源ID:69010127
资源大小:23.26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7篇.docx
2023年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7篇2022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1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盛大开幕的北京冬奥会,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的一件大事,更是全人类的一次盛会。北京作为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两奥”之城,高举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新路,实施“中国方案”,呈交“中国答卷”,必将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切实践行“和合”理念,让和平之光照耀盛会。千年圣火跨越时空,生生不息;奥运精神飞越国界,接续弘扬。奥运圣火从希腊奥林匹斯山一路走来,一直闪烁着理解、和平、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照耀着人类追求美好梦想的历程。今天的北京奥运会,将努力弘扬和光大“奥林匹克精神”,世界各国化干戈为玉帛,一起加入到伟大的奥运舞台,成为和平共处的一家人。中国古语云:“天下一家”“和合共生”;北京奥运理念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我们“一起向未来”。热爱和平、精诚团结,反对单边、抵制霸凌,让圣火照亮世界和平。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需要体育运动,更需要团结一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将成为照亮世界前路的又一束希望之光、团结之光、和平之光。认真遵循“容融”原则,让团结之根深入人心。奥运会是重在参与的盛会,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人性的呵护、对竞技的追求,是奥林匹克精神生生不息的动力。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竞技成绩,专业、热情、忘我的赛场气氛,精彩、精致、精心的艺术表演,越来越成为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多样文化交融互动的体育平台,成为全人类一起共襄盛举的文化盛宴。尽管人类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但我们共同分享奥林匹克的魅力与欢乐,共同追求着人类和平的理想,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互相包容、互相理解,融合和睦、携手共进。集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家国天下的民族精神和命运与共的人类精神于一身的奥运会,早已成为人类和合交好、包容融通的灯塔,照耀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努力实现“绿色”目标,让世界检阅中国承诺。新时代的中国,办一场特色中国的“特色”盛会,是开放的中国向世界递交的“中国答卷”。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能阻挡中国举办“特色”盛会的脚步。科学防疫是办好北京冬奥会的重要前提,绿色办奥是北京冬奥会一直秉持的理念,科技支撑赛会安全是办好冬奥会的重要保障,科技提升观赛体验让更多公众参与到本届冬奥会观赛中来同时,为了办一届真正绿色奥运,北京冬奥会在能源、场馆、交通、碳汇等多方面入手,推出碳减排碳中和措施,展现了绿色办奥的决心和成效。新时代的北京奥运会必将风雨无阻、勇往直前,以卓越的表现接受全世界的检阅。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奥林匹克光辉旗帜下,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起开辟人类光明前景的磅礴力量,守卫好千年不息的圣火,建设好命运与共的世界。2022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2在银装素裹的大地间擂响的战鼓、在冰天雪地的世界里点燃的火焰北京冬奥会的转播主题曲燃在赛会期间陪伴观赛的全球观众,传递来自冰雪世界的火热激情。与此同时,从运动员到志愿者再到“三亿人上冰雪”,中国青年也用实际行动唱响了“冰与火”之歌。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应当从冬奥盛会中汲取奋进力量,打破困境之“冰”,点燃实干之“火”,奏响“一起向未来”的时代乐章。用拼搏展现青春风采,当“燃”是中国青年。从成功挑战超高难度动作夺得冠军的18岁滑雪少女谷爱凌,到初战冬奥取得银牌的17岁小将苏翊鸣,再到短道速滑奋力拼搏摘得银牌的21岁“黑马”李文龙,北京冬奥赛场上,年轻选手以超越自我赢得喝彩,展现中国青年的青春风采。青年干部要学习这种顽强拼搏、突破自我的精神,特别是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大战大考中,青年干部更应该知重负重、迎难而上、直面挑战、主动作为,展示新时代年轻干部的良好风貌。用担当彰显责任使命,当“燃”是中国青年。在北京冬奥会拉开帷幕之前,早已有人为这场冰雪盛会忙碌不已。他们在赛事场馆维持秩序,他们在闭环驻地悉心接待,他们在不同领域热情服务。他们是冰雪盛会中的一抹“天霁蓝”,是北京冬奥会上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年轻的志愿者们以“少年心”胸怀“天下事”,以“嫩肩膀”扛起“硬担子”,彰显了中国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青年干部要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做勤劳笃实的“实践者”,不做纸上谈兵的“空谈客”,做脚踏实地的“实践派”,不做夸夸而谈的“理论者”,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用热情激发创新活力,当“燃”是中国青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上了冰雪运动,“三亿人上冰雪”也从愿景走向现实。在中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群中,青年是参与冰雪运动的主力军。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同我们国家的强国之路一样,中国冰雪运动也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作为青年干部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不断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创新,传承中华民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基因,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中。一首热血沸腾的主题曲燃,不仅是冬奥赛事的“画龙点睛”之作,也是中国青年的“冰与火”之歌。他们刻苦训练,超越自我;他们敢于担当,无私奉献;他们热情洋溢,积极投入他们是新时代的中坚力量,是新征程的青春担当。“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青年干部作为时代浪潮中的年轻“后浪”,更需要顽强拼搏、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绘制“青春中国,当燃有我”的理想蓝图!2022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32月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随着冬奥会的序幕拉开,吉祥物“冰墩墩”火了起来,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套着冰晶外壳,不仅成为不少媒体关注的焦点,还“萌杀”万千网友,俨然成了冬奥“顶流”,甚至出现了“一墩难求”的现象。“冰墩墩”的火爆,看似源于其憨厚可爱的外表,其实更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让我们一起从一“墩”难求中感悟文化自信。“熊猫+冰盔”,从“冰墩墩”的设计中感悟“东西融合、以我为主”。“冰墩墩”的外观是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熊猫是中国的国宝,通过赋予熊猫科技的形象,将中国的历史文化融入设计的DNA,推动生长出真正的“国潮”。这种设计体现了“东西融合、以我为主”的文化自信理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在服装等设计上我们多考虑如何体现国际化、时尚性,但北京冬奥会在此基础之上,更讲究融合,彰显中国精神和美学特征,更注重把中国的东方风韵展现给世界、融入到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华文明是人类四大文明中唯一赓续不绝,没有中断过的文明。”进入新时期,想要让我们自己的文化能走得更好、更远,离不开对文化载体的创作,一“墩”难求就是最好的实践和证明,中国有自信创造自己的优秀文化作品和IP,这是显而易见的。“线上+线下”,从“冰墩墩”的销量中感悟“以文化人、全球共享”。冬奥开幕后,“冰墩墩”的热情瞬间激发,在北京王府井的冬奥会特许商店,为了买到“冰墩墩”,不少顾客在寒风中排队数小时。与此同时,不少运动员、记者和冬奥会官员的心都被“冰墩墩”俘获,纷纷自愿“带货”。日本记者甚至改名“义墩墩”为“冰墩墩”代言。国人争先恐后地购买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是存在于每个普通人心中的参与冬奥、共享冬奥,为冬奥喝彩的高昂热情,是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喜悦表达;外国选手和客人发自内心地喜欢“冰墩墩”,同样寄托了对中国文化和北京冬奥会的喜爱之情。人们高涨的冬奥热情,共同为冬奥加油喝彩的愿望,在小小的“冰墩墩”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这也从细微之处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和“大同性”。“坚强+敦厚”,从“冰墩墩”的寓意中感悟“传统文化、现代科技”。“一墩难求”,也是中国文化与奥运精神融合的绝妙演绎。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墩墩意喻敦厚、敦实、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有力的身体、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这体现出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自然要彰显中国文化和奥运精神。如此融合,更能让人直观地了解中国文化,感受到冬奥会最直观的印象。“活泼、好玩、有趣、机智、充满正能量”,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主任克里斯托夫·杜比以一系列形容词表达了其对“冰墩墩”的喜爱。现在,冰墩墩俨然已经成为北京冬奥会乃至中国文化的一个新元素,这背后是中国和世界对话方式的不断推陈出新,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鲜活体现,如此看来“一墩难求”,可谓意料之中、情理之中。2022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42月20日晚,在纯洁空灵的雪花歌声中,主火炬“大雪花”缓缓落下,随着奥运之火渐渐熄灭,2022年北京冬奥会宣告圆满落幕。在此次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收获9金、4银、2铜,位列奖牌榜第三,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每一枚奖牌都来之不易,每一位中国奥运健儿都是好样的,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感谢冬奥健儿为我们带来的温暖和感动。筑梦冰雪,同向未来。新征程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冬奥健儿身上汲取“三力”砥砺“三心”,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汲取冬奥健儿“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之力,砥砺忠诚之心,一起向未来。“四届老将”徐梦桃在追梦的路上历经坎坷崎岖,但她始终坚定信念,从不向命运低头,最终圆梦夺得了金牌;“花滑传奇”羽生结弦挑战超高难度的阿克塞尔四周跳(4A),让我们感受到拼尽全力付出一切追求梦想和信念的瞬间有坚强的信念、坚定的信心为支撑点,才会产生爆发力并取得卓越成效。进入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不能褪色,只有具备强大的信念感才能经受得住任何考验、才能真正做到行稳致远。广大党员干部要汲取冬奥健儿的信念之力,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永恒课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筑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同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现象和行为作不懈斗争,切实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个人价值融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汲取冬奥健儿“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搏之力,砥砺奋进之心,一起向未来。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滑雪赛场上,掀起了一股“青春风暴”:18岁的“青蛙公主”谷爱凌以两金一银收官、17岁的单板小将苏翊鸣收获一金一银,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突破,展现了拼搏奋进的奥林匹克精神。金牌的背后,是他们付出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才换来的成果,承载着他们无惧无畏的勇气和敢闯敢拼的韧劲。党员干部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骨干力量,要发扬冬奥健儿拼搏奋进的奥运精神,养成想干事、真干事的行动自觉,锤炼能干事、干成事的过硬本领,摒弃“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状态,在处理问题和矛盾时要迎难而上、越挫越勇,敢碰“硬钉子”、敢趟“深水区”、敢啃“硬骨头”;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积极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中有所作为,勇攀干事创业的“高峰”,以实绩实效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不辜负时代的任务、不辜负人民的期望。汲取冬奥健儿“同舟共济扬帆起”的团结之力,砥砺共进之心,一起向未来。“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凝聚起了“更团结”的共识。2月11日,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半决赛中,李文龙不慎摔倒,任子威回头接力奋起直追,中国队最终晋级决赛;2月19日,在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决赛中,中国组合隋文静、韩聪默契配合、发挥出色,挑战成功了捻转托举四周这样难度极高的动作,以总分239.88为中国夺得了第九金!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像冬奥健儿一样始终坚持把讲团结摆在重要位置,努力营造人人讲团结、事事促团结、处处有团结的浓厚氛围。一方面,同事之间要讲团结,通过推心置腹地交流化解矛盾、增强信任,讲究“求大同、存小异”,思想上就更能合心、工作上就更能合力、工作也就更能出彩。另一方面,要与群众讲团结,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进一步贴近群众、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让全世界领略中华民族在新发展阶段锐意进取走向伟大复兴的光荣舞台,透过“冬奥之窗”,让我们感悟了“中国精神”,通过“冬奥健儿”,让我们感悟了“奥运精神”,在“一起向未来”的新时代征途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冬奥健儿身上汲取“三力”砥砺“三心”,奋力创造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2022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5自古英雄出少年!2月18日,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年仅18岁的中国运动员谷爱凌成功夺冠,为中国代表团赢得第八枚金牌,这也是她本届冬奥会继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夺金后的个人第二枚金牌。此前,刚18周岁的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结束以182.50分夺冠,成为这个项目冬奥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在奥运赛场上“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拼劲、“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千锤万凿出深山”的韧劲。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要从冰雪健儿身上学习“三股劲”,练就破除懒惰、保守、浮躁的“破冰本领”,在前进道路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勤勉敬业,接过“接力棒”、用好“传家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建功立业。汲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拼劲,练就破除懒惰的“破冰本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懒惰是青年人成长成才路上的“拦路虎”,奋斗才是青年最美的青春底色。即将年满28岁的“老将”武大靖,在短道速滑110米的冰场上已历经三个冬奥周期,他也在北京冬奥会上刚刚获得短道速滑混合接力赛冠军。他调侃“自己有一双很丑的脚”,由于常年穿着冰刀鞋训练和比赛造成他脚部严重变形,遍布伤疤和老茧,28岁年龄50岁的脚,武大靖的脚让无数人心疼,可正是这双脚,托着中国队的梦一次次起飞,重复训练,滑到力竭。这是运动员的勋章,这是运动员的骄傲,这是奋斗的力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广大基层干部,应该立下“鸿鹄之志”,许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朝着有为青年的方向顽强拼搏,要拒绝做“躺平”“佛系”“鸵鸟”式干部,要脚踏实地、顽强拼搏,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推,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绽放青春绚丽光芒。汲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闯劲,练就破除保守的“破冰本领”。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谷爱凌在第三跳时,超越自我极限,大胆尝试,做出了从未尝试过的转体1620°抓板,获得94.50分,排名反超到第一位,夺得冠军。苏翊鸣在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中,顺畅地滑行、腾起、反转、抓板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1800的难度系数下,前两跳以总分182.5分,提前锁定冠军。同时他也不断挑战高质量高难度,成为世界首个完成内转转体1980动作的运动员,凭借该难度动作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在看似波澜不惊,实则跌宕起伏的奥运赛场上,正是冰雪健儿们为实现梦想,全力以赴、孤注一掷,勇于挑战、勇争第一的闯劲,让他们“一跃成名”。广大基层干部也要常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信念,去除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固步自封,苦练“拓荒牛”本领,敢啃一切“硬骨头”,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敢于挑战和突破自我,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汲取“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北风的韧劲,练就破除浮躁的“破冰本领”。苏翊鸣身上除了有优秀运动员都具备的运动天赋外,还有只有少数顶尖运动员才具备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心理素质。4岁开始练习滑雪的苏翊鸣,面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高难度、高强度的训练,数次骨折,康复,修养,继续训练,一次次的身体历练,一次次的精神考验,考验的无不是苏翊鸣超强的意志力和韧性。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资格赛比赛结束后,边品尝韭菜盒子边等待裁判打分,淡定从容的心态背后却是超强的能力加持。冰雪健儿在奥运赛场上面临成与败,年轻干部在人生的赛场上面临得与失,这时候既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雄心壮志,又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韧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下一些党员干部思想浮躁,面临“本领恐慌”,少知而迷、不懂装懂,不知而忙、一筹莫展,无知而乱、失策失误。这时候,作为年轻党员干部锤炼一身过硬的本领、砥砺坚韧不拔的品格、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遇事“三思而行”“谋定而动”才是年轻干部成长所必须经历的磨炼和洗礼。2022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62022年2月4日2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奥林匹克五环旗再次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升起,奥运圣火又一次照亮北京的夜空,北京成为世界第一座“双奥”之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给予中国冰雪运动高度评价,“冬季运动可以划分为北京冬奥会之前和之后两个时代,因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将为冰雪运动开启新时代”。中国冰雪运动从“百万人上冰”到“北冰南展西扩”,再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一路走来,艰苦卓绝、勇毅前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实现了“三步走”的宏伟目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对世界冰雪运动做出了杰出贡献。实施“百万人上冰”战略,点亮中国冰雪运动“启明之星”。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重返奥运赛场,国内冰雪运动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国家体委提出了“百万人上冰”计划,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等地,加快普及推广群众冰雪运动,鼓励广大冰雪爱好者积极参与冰上活动,体验冰雪运动乐趣,提高冰雪运动竞技水平。1980年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的第十三届冬奥会,中国派队参赛,重返奥运大家庭。在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叶乔波在速度滑冰项目上为中国夺得冬奥会首枚奖牌。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杨扬夺两金,终于实现中国冰雪冬奥夺金的梦想。实施“北冰南展西扩”战略,播撒中国冰雪运动“漫天星辰”。中国队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夺得历史第一金之后,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北冰南展西扩”战略,这一战略纳入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成为国家战略,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开始从东北走向全国。规划指出,发展冰雪运动有利于满足群众多样化体育文化需求、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对于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冰雪运动快速发展,特别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冰雪运动繁荣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对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产生极大推动作用。实施“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战略,开启中国冰雪运动“新时代”。中国提出的“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让国际冰雪界惊喜。中国运动员先后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夺金。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2022年1月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以前中国冰雪运动员主要来自东三省,此次参加北京冬奥会的中国代表团运动员覆盖了全国。在北京冬奥会所有代表团中,只有中国、俄罗斯、美国、捷克实现了15个分项全项目参赛。正如巴赫所说,北京冬奥会将带领冰雪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将构建世界冰雪运动新格局,开创世界冰雪运动“新时代”,生机勃发的中国携手世界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起向未来”!2022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72月20日晚,北京冬奥会迎来闭幕,从2008年百年奥运梦圆,到2022年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北京成为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过去16天,北京见证竞技体育的荣耀与梦想,凝聚人类社会的团结与友谊,其中的美好时刻值得我们每个人回忆与回味。勇敢拼搏,用信念冲劲刮起“青春风暴”。“山不在高,有苏翊鸣;水不在深,有谷爱凌”,“00后”小将苏翊鸣与谷爱凌,在男子单板滑雪与女子自由式滑雪的比赛中,让所有人知晓了他们的名字。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与大跳台比赛中,中国“00后”小将苏翊鸣“翊鸣”惊人,连续两轮完成转体1800的高难度动作,用行云流水的表现以及稳健的发挥,夺得了一金一银;在女子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大跳台以及U型池比赛中,凭借着拼搏奋进,最终创造了历史,获得两金一银。这是中国在冬奥会上的历史性突破,也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该项目上的冬奥历史最佳成绩,刮起了一场冰雪中的“青春风暴”。独一无二,用精致用心诠释“中国浪漫”。冬奥元素处处彰显“独一无二”的“中国属性”。北京冬奥会的许多环节和元素都融入着中华文化。通过冬奥我们仰视着“雪如意”的S曲线,注视着五环同心、同心归圆的冬奥奖牌,感受着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雪如意”。“雪游龙”“雪飞燕”“冰丝带”“冰之帆”“冰菱花”这些好听的冬奥场馆昵称背后也蕴含着许多“中国式浪漫”。折柳寄情是奥运会闭幕式“缅怀时刻”的“中国表达”。离别时折柳相赠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不仅有“柳”通“留”的不舍,更有像柳枝一样坚韧的美好祝福。一件件、一幕幕、一帧帧,藏在细节里的“中国式浪漫”正通过冬奥会的窗口,向每一个关注者展现出无穷的魅力。情牵一线,用真情真心呼吁“共赴未来”。“绿色”,成为此次冬奥会的鲜明底色,彰显出“可持续·向未来”的愿景。从开幕式的低碳点火,到鸟巢、冰立方的场馆循环,从申办到筹办,北京冬奥会始终秉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原则,将“绿色办奥”的理念贯穿于方方面面。作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雪飞燕”依山而建,“雪游龙”依势而修,“雪如意”缀于翠海人们在享受冰雪运动的同时,亦可领略自然之美。北京冬奥呈递给世界的绿色答卷,促进了奥运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推动了绿色发展,也为世界处理好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关系贡献了“中国方案”,这更是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贡献的过程,向世界展示大国担当的过程,更是呼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