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 格式.doc
0.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 格式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完好格式 例: : 注意全文首行缩进 2 2 字符 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明度的差异阈限 _ 10 应用心理学 _ 班居中 摘 要 测定明度的差异阈限; 采用最小变化法;明度相对差异阈限为-13.01,绝对差异阈限为-24.99; 通过本次实验学会了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明度的差异阈限一篇简单短文,对全文概括。【关键词】:p 】: 此处空两字符后接详细内容最小变化法 差异阈限 明度 中间无标点符号,只需用空格隔开 1 引言除【摘要】:p 】: 外,1-6 需另起一行 1.1 概念界定 最小变化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重要方法之一,。1.2 相关的理论和观点 经典心理物理学认为,可以用物理量来表达感觉量,因此,存在一种到达觉察程度所必需的临界量值,即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异感觉阈限。在测量上,常常用 50次能感觉到,50次不能感觉到的物理量表示绝对阈限;而用 50次能感觉到差异,50次不能感觉到差异的物理量表示差异阈限。最小变化法的特点在于它系统地探察感觉转折点,因此详细地说明了感觉阈限的含义。根据刺激呈现的顺序不同,可有渐增法↑和渐减法↓两种呈现方法。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异阈限时,上限是指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强和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下限是指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和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弱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上限减去标准刺激称为上差异阈限,标准刺激减去下限称为下差异阈限。上差异阈限和下差异阈限的平均值称为绝对差异阈限,绝对差异阈限和标准刺激之比称为相对差异阈限。1.3 本实验的目的意义 本实验采用最小变化法的实验方法,使用两个色块的变化来测定两名被试明度的差异阈限。初步寻找各被试对明度的差异阈限。2 对象与 方法 2.1 被试 西昌学院文教学院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班四名女生1.需注明被试状态,涉及视觉色觉需根据详细实验说明被试状态正常与否。2.一般而言被试有多少人或组,结果中的数据组数需与此处吻合; 2.2 仪器 实验仪器为 lenovo 计算机,PsyKey 实验平台。2.3 实验材料 本研究的实验材料为两块明度不同的正方形色块。2.4 程序 仔细阅读指示语 对照标准刺激调整变异刺激,并且注意左、中、右三键所对应的反响。实验的顺序采用如下安排,见表 1。192 作为标准刺激。前后共测定 8 次。表 表 1 实验顺序安排 标准刺激在左 标准刺激在右 标准刺激在左 1 2 3 4 5 6 7 8 ↑ ↓ ↓ ↑ ↑ ↓ ↓ ↑ 每当被试的反响有一次转折时,即开场下一次测定。详细反响分为五列,第一列说明标准刺激的位置以及标准刺激相对于变异刺激的明暗;第二列是变异刺激的起始亮度,第三列是被试判断为两者相等的亮度,第四列是被试判断为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发生逆转的亮度,第五列是上下限。以下公式计算上、下差异阈限及绝对与相对差异阈限。不肯定间距=_ 上_ 下(上限下限) DL(绝对差异阈限)=不肯定间距/2 K(相对差异阈限)=DL/标准刺激 PSE(主观相等点)=(上限下限)/2 3 3 结果 1.所有表格 需用 三线表处理数据 ,三线表仅三条线,电子档如图。假设手写上下需画双横线 ;2.结果与被试组数需吻合 3.1 明度差异阈限第一组 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明度差异阈限的第一组结果见 2,通过公式可计算得出:相对差异阈限为-13.01,绝对差异阈限为-24.99,上限为 167.63,下限为 217.94 表 表 2 2 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明度差异阈限的第一组结果 标准刺激 始 等 终 序列 上/下 左 亮 左 暗 右 暗 右 亮 右 亮 右 暗 左 暗 158 224 224 157 158 222 226 181 202 190 192 219 190 160 224 224 158 158 214 208 ↑ ↓ ↓ ↑ ↑ ↓ ↓ 160.75 224.50 224.50 157.75 157.75 214.50 208.25 左 亮 160 195 194 ↑ 194.50 3.2 明度差异阈限第二组 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明度差异阈限的第二组结果见 3,通过公式可计算得出:相对差异阈限为-0.51,绝对差异阈限为:-0.99 上限为189.75,下限为 192 表 表 3 3 果 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明度差异阈限的第二组结果 表注在表格上,图注在图下 4 分析p 与 讨论 标准刺激 始 等 终 序列 上/下 左 亮 左 暗 右 暗 右 亮 右 亮 右 暗 左 暗 左 亮 162 226 229 157 158 222 225 154 181 202 190 192 197 190 190 186 180 201 191 193 196 189 191 ↑↓↓↑↑↓↓↑185.50 180.50 201.50 190.50 192.50 196.50 189.50 190.50 4.1 本实验的自变量分析p 4.2 本实验的因变量分析p 4.3 本实验的控制自变量分析p 及控制 本实验的控制自变量分析p 本实验的控制自变量的控制 由于采用 ABBA 法控制习惯和期望误差,还控制了因标准刺激和比拟刺激同时呈现所造成的误差。以上实验由不同被试测出,实验误差较大,可见不同的人感觉阈限不一样。4.4 考虑和建议导致实验得到这些结果的原因;误差自何处;优势与缺乏在何处等方面 5 结论 5.1 最小变化法可以测出明度阈限 5.2 不同人的感觉阈限不同 5.3 最小变化法测得的阈限值更为简易,准确 5.4 最小变化法能减少误差 6 【参考文献】:p 】: 注意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1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7-23 2朱 滢.实验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_ (1):59-69 例如: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