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企业会计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2).docx
-
资源ID:69010401
资源大小:38.6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2).docx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学生姓名 学 号 类 型 网 络 教 育 专 业 会计学 层 次 专升本 指导教师 日 期 2021.3.21 目 录 摘 要1一、引言2二、会计谨慎性原则概述2(一)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内涵 2(二)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2三、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现状2(一)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 3(二)与税法有关政策的协调性较差 3(三)容易与其他会计原则冲突 3(四)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3四、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4(一)控制力度有待提高,缺乏执行力 4(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局限性 4(三)在实践应用中不均衡 4(四)实践运用中不好把握谨慎性尺度 5五、在企业会计中应用谨慎性原则的改进措施5(一)制定标准和规范时候考虑谨慎性原则,不断完善企业的制度5(二)提高谨慎性原则的可操作性5(三)重视基础建设,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5(四)把握好谨慎性原则的尺度6六、结论6参考文献6致谢7浅谈我国企业会计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摘要: 近些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经济环境带来了复杂的变化,会计面临的市场环境也不再单一,来自各方面的不确定性与会计所要求的准确性有冲突,因此会有更多风险出现。对于这种现实,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谨慎性,以确保核算过程中各项数据和流程是符合规范的,使得企业资产与收益在正常范围,减少风险出现的可能。首先,本文介绍了谨慎性原则的内涵和要求,分析这项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现有的问题,并对如何更好地运用谨慎性原则进行思考,给企业经营者提供决策的思路和借鉴,保护企业的相关利益,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关键词:企业会计;谨慎性原则应用一、引 言在企业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应用谨慎性原则有优点,也有不足之处,这些不足包括个体在运用这项原则过程中是有倾向性的,并且不能做到完全客观,这些优点和不足表明谨慎性原则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合理运用这项原则,正视它的作用,让这一原则在企业风险防范中发挥充分的优势,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正确地应用谨慎性原则,向企业经营者展现真实客观的数据,保护企业的相关利益,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可靠的数据,保护企业相关利益,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是现代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二、会计谨慎性原则概述(一)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内涵自从有专门的会计工作开始,谨慎性原则一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目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很多企业受到市场变化带来的竞争与不确定性,这些因素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的风险。为了防范和规避这些风险,需要在会计工作中始终贯彻谨慎性原则。相关工作者要在处理业务的时候保持谨慎的态度,确保各项资产与利润数据是准确的,避免错误计算资产收益或者费用负债,降低核算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二)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要求第一,按照步骤,有序进行。会计工作的全过程都需要应用谨慎性原则,并且所涉及利益相关者比较多,所以需要按照步骤,有序地推进会计工作。第二,操作性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如果有关的政策、准则或者法律制度不够明确,就会容易产生资产或者利润数据的异常。对于这种风险,有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出台一些规定或者政策,对上市企业的一些业务操作进行制约,保证市场上财务信息的真实与可靠,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第三,在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同时要保证会计信息公开,对于涉及到这一原则的有关内容要全面展示出来,保证决策不出错。第四,合理应用谨慎性原则。如何应用这个原则,利用到何种程度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所以,在现实中,要科学并且合理地计算各项成本与收益,避免教条地运用谨慎性原则。第五,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从业素质,确保谨慎性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合理的应用。三、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现状在企业的会计工作中,在合理的范围内恰当使用谨慎性原则,能让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下去。在企业中应用这个原则主要包含下面四点。 (一)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在市场经济下,比较普遍的一种销售方式是赊账行为,并对这些赊账设置应收款账期,虽然这种方式能够让企业快速地收回账款,但是由于无法核销使得账目产生坏死。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提前制定好应对坏账的策略、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式、范围和提取的比例,这些操作能够有效减少坏账的出现,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而在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之下,会计人员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有关会计工作的准则没有对坏账准备的计提内容进行详细的规定,企业在这方面就有了很大的自主性,如果企业想要改变当期的利润,可以对坏账的计提比例进行调整。通过这样的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却不能显示出企业真实的财务数据,有可能给企业弄虚作假提供便利。在企业的会计工作中,要适当考虑资产的折旧与减值速度,这些都会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依据谨慎性的原则需要科学地估计资产的折旧以及损失,针对这些损失做好相应的准备,从而保证企业资产的质量。但是有些企业可能不会计提减值或者过度计提减值准备,随意改变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等手段,以此达到粉饰企业经营成果提高企业业绩或者隐瞒营业利润来偷税漏税的目的1。(二)与税法有关政策的协调性较差税法对于企业的相关经济行为作出了约束,企业在计算应该纳税的额度时候不可以在税前扣除计提的部分;但是计提的预计负债 2,只有一种情况下可以被扣除,即实际具有负债的情况。这就需要企业补交部分所得税,这样的情况下现金流出的数量将会变多,谨慎性原则在这个过程中无法得到正常的应用。(三)容易与其他会计原则冲突运用谨慎性原则的过程中,涉及到会计估计的很多内容,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预计负债包括可能出现的损失,固定资产中价值减少的部分做减值准备,不过现实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与权责发生制所规定的内容不一致。使得预估的企业负债高于实际情况,收入以及企业的资产得不到恰当的评估。(四)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对资产减值的损失进行计提要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数据,这个数据就是资产可折现的净值,这个数值是通过对资产进行市场价格评估所获得的。但是很多资产没有办法通过市场进行评估,只有基金与股票是可以的,这就会导致资产的价格不能够被正确估计,对资产减值准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个时候,谨慎性原则让会计工作人员会对资产、成本和费用的评估偏离实际水平,这会让信息失真,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四、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一) 控制力度有待提高,缺乏执行力在会计的工作准则中,有一些比较模糊不够明确的规定会影响到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例如会让工作人员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介入到工作中,这就需要对谨慎性原则的使用及相关的细则进行明确,对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自主性加以限制,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从而使得企业财务信息是真实的。除此之外,还应该警惕谨慎性原则过度使用,相关的人员可以扩大应用这项原则的范围,增大执行的力度,使得谨慎性正当地体现出来,适度地控制力度。(二)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局限性在企业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如果不能够恰当地使用谨慎性原则、实施标准和规范模糊,会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很多局限性。在实践中,企业的资产和利益会影响到谨慎性原则的使用。举例来说,成本的计算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进先出,另外一种是加权平均,但是这些方法计算出来的数值与实际是有差别的,不符合谨慎性原则。再者,企业进行固定资产价值估算的时候是采用折旧计算的方法,这个方法的主观性也很强,计算出来的利润和实际也不是一致的,会对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产生影响。谨慎性原则的使用会受到各种数据的影响,企业在计算固定资产的价值时,应当避免上述两种方法所带来的误差,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即对固定资产的缘起收益进行估计,选择更加适合的计算折旧的方法,当确定了方法之后,企业不得随意变更。(三) 在实践应用中不均衡在会计的实际工作中,会计准则及其制度设计暴露出不均衡的问题2。举例来说,有些准则和制度在操作中很难得到落实,弊端尽显。在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过程中,如果会计工作人员不能够依照减值准备的比例核算相关数据,就会导致计算得到的数据与实际的数据有偏差,企业负责人利用这些无效的信息进行决策时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会计领域的很多政策变动频繁,导致谨慎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大打折扣,考核评价方面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当下,利润是很多企业进行绩效考核的基本指标,虽然能够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利润,但是却不够合理。在实践中,如果企业在计提准备过程中无法正确使用谨慎性原则,会影响到会计工作人员对各项信息的客观判断,会计的核算及其他工作多是基于专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进行预估,如果会计核算干扰到相关的内容,就会出现失真的信息。(四) 实践运用中不好把握谨慎性尺度会计实务工作与客观性原则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这使得谨慎性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很难被把握。举例来说,如果缺乏相关理论支持,会计工作多是依赖于专业人员的主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针对性标准,会计工作将会有比较多的主观自由余地,工作人员的随意性比较强。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很难被有效地反映,财务信息不够准确。所以,实际财务工作中,恰当地使用谨慎性原则十分重要。五、在企业会计中应用谨慎性原则的改进措施(一)制定标准和规范时候考虑谨慎性原则,不断完善企业的制度会计的相关标准制定地比较粗糙,如果能将谨慎性原则融入到制度设计中,会使得各项制度更加完善,所以,在会计的实际工作中,要始终谨记谨慎性原则,把握好各项规范的尺度,从制度与实践两个方面来规避风险3。制定会计有关的准则时候要考虑到谨慎性原则,这会使得会计各项工作更加容易进行,更加客观公正,企业的管理人员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转变自身的经营理念,巧妙应用谨慎性原则。在企业的实际会计工作中,除了企业内部要进行制度改善,还需要更高层次的制度支持,相关政府部门和会计从业人员要有效合作,针对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来运用谨慎性原则,制定出合理的制度规范,企业内部在考核和管理的过程中要制定并运用操作性更强的规范,细化各项准则,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与完善,增强制度的针对性,提高企业的执行力4。(二) 提高谨慎性原则的可操作性会计实际工作中,在审计财务报表、经济责任等方面很难恰当运用谨慎性原则,所以,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标准5。在撰写文件的工作中,要减少专业人员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可能性,降低人为因数据的影响,考虑到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灵活的标准引入实际工作中,找到既能够解决问题有能够恰当使用谨慎性原则的途径。(三) 重视基础建设,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良好的基础建设是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有效支撑。首先,会计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这有利于保证各项数据 是真实的并且没有错误。其次,要转变企业负责人的思想观念与发展理念,革除旧的发展理念,根据市场形势制定新的发展方略,从事相关的企业活动。最后,加大会计工作的审计力度,重视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自我约束,确保会计信息客观公正,减少企业遭遇经济风险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