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取样时间对茶叶花青素含量的影响.docx
不同取样时间对茶叶花青素含量的影响摘要:结合植物花青素类物质的组成与特性、生物合成途径、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茶叶中花青素类物质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茶叶中花青素类组分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关键词:不同取样时间;茶叶;花青素含量Abstract: the research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plant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pathway and method of the research prospects of anthocyanins in tea,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ea in anthocyanin componen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different sampling time; tea; anthocyanin content 1、引言花青素(anthocyanidin)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色素,属类黄酮化合物。也是植物花瓣中的主要呈色物质,在植物细胞液泡不同的pH值条件下,使花瓣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同时,花青素也是一类具有保健功能的生物活性成分,大量研究表明: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突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抑制肿瘤细胞发生等多种生理功能植物花色,并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花开新品利,过去50年,人们在植物花青素的合成途径,近年来与花青素合成有关的重要酶的结构基因和一调节基因已从矮牵牛、金鱼草、玉米等植物中克隆出来,并应用于花卉育种,这是目前花青素研究的热点。同时因花青素独特的生理功能,从植物中分离、纯化或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得到花青素类物质并应用于食品、医药领域成为花青素研究的又一热点。2、花青素的种类、结构与特性花青素的基本结构单元为a-苯基苯并毗喃型阳离子,由于B环上3,5位置的取代基不同(经基或甲氧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花青素,现已知有20多种,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有:天竺葵素(pelarlonidin)、矢车菊素或芙蓉花色素(cyanidin)、翠雀素或飞燕草色素(delphindin)、芍药系(peonidin)、牵牛花色素(Petunidin)及锦葵色素(Malvidin)。茶叶中主要含前三种花青素,另茶叶中还有花白素及由儿茶素聚合形成的原花色素(proanthocyanidins),酸性条件下两类物质可部分转化为花青素。自然条件下,游离的花青素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花青素与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通过糖营键形成花色营(Anthocyanin),己知天然的花色营有250多利。花青素分子中存在高度分子共扼体系,具酸性与碱性基团,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稀碱与稀酸等极性溶剂中。在紫外与可见光区域均具较强吸收,紫外区最大吸收波长在280nm附近,可见光区域最大吸收波长在500550nm范围内。花青素类物质的颜色pH值变化而变化,pH<7呈红色,pH=78时呈紫色,PH>11时呈蓝色。茶叶细胞液呈弱酸性,故当茶芽叶花青素含量较高时则芽叶呈紫红色。3、花青素的分离与分析方法植物花青素多采用酸性的甲醇、乙醇、水等极性溶剂提取,但该法同时提取了材料中由原花色素及花白素转化形成的花青素。提取液用溶剂萃取、纸层析、柱层方法分离纯化。茶叶中花青素的分离方法为:酸性溶剂提取液用三氯甲烷醇类物质,经减压浓缩得花青素混合物。混合物经强酸作用水解形成花青素苷元,经苯和异戊醇萃取得苷元混合物。采用纸层析或柱层析方法分离得到三种主要的花青素苷元。花青素总量测定多采用分光光度溜,样品经沸水提取,加酸性乙醇显色,生成特有的刚果红,于波长535纳米处测吸光度,该法不受黄酮普及儿茶素的干扰,但受原花色素、花白素干扰,分析结果往往偏高,灵敏度也不够理想。茶叶中花青素总量分析沿用此法。已有采用高效液体相色谱法(HPLC)测定花青素种类和含量的报道,StrackD等从欧洲越桔花青素提取物中分离检测到16种花色苷。孙视等从引种越桔中检测到15种花色苷,色谱分析条件为:采用Aquapore RP-300色谱柱,10%甲酸水溶液作A泵流动相,体积比为1:1的甲醉和乙腈作B泵流动相,流速1ml/min,柱温28,检测波长530nm,经梯度洗脱,在65min内完成检测。采用矢车菊-3-葡萄糖苷作对照品进行方法考察显示:方法线性关系、重现性良好,准确度较高。成浩等利用Rloipale间等的方法分析了茶叶细胞培养体系中花色苷组成,证实细胞培养系中主要存在一种花色苷,但未定性能,关于茶叶中花青素的组成与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还未见详细报道。参考文献1 王秋霜,凌彩金,刘淑媚,赵超艺,李家贤. 花青素分离纯化及其组分鉴定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03) 2 吴华玲,何玉媚,李家贤,陈栋,黄华林,乔小燕,刘军. 11个红紫芽茶树新品系的芽叶特性和生化成分研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01) 3 吴华玲,乔小燕,李家贤,陈栋,何玉媚,黄华林,刘军,关美玲. “红紫芽”茶树新品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11(06) 4 罗正飞,梁名志,夏丽飞,蔡丽,陈玫,陈继伟,王立波. “紫娟”茶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J. 福建茶叶. 2011(03) 5 陈琼,陆瑞琼. 茶树芽叶花色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6 张玲,邱松山,麦建华,姜翠翠. 黑布林皮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优化及稳定性研究J.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9(06) 7 李双伶,郭俊凌,杜晓. 茶树紫色芽叶中花青素的提取-层析分离及初步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8) 8 肖丽霞,汪芬,张超,马越,赵晓燕. 提取剂对紫玉米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09(06) 9 史海英,吕晓玲. 紫玉米花色苷抗氧化能力的稳定性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08(01) 10 关海宁,刁小琴. 石榴汁花青素的制备与稳定性研究J. 饮料工业. 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