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上《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第1课:《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69080538
资源大小:15.2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科版五上《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第1课:《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docx
五上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教 1.地球的表面【教材简析】地球的表面是本单元起始课,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 提供思维线索、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教材提供了 “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 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 观察,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了解各种地形的特点,感受到地球表 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引发学生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的同时,会进一步思考 这些奇妙的地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具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能帮助学生对典型地形地貌特 点形成初步认知,但对于地球表面以及各种地形地貌的形成及变化,缺少系统、 全面、科学的认识。通过本节课学习,在深入了解地球表面及各种地形地貌特点 的基础上,引导猜测地球表面和各种地形地貌的成因,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 点和心理特征。【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地形图,知道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丘 陵和盆地等,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区别不同地形的特征,并预测不同地形地貌形 成的原因。探究实践:观察地形特征,尝试用超轻黏土制作各种地形的模型。态度责任:通过对地形的逐步了解,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 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陆地地形及其特征。难点:观察各种地形地貌的图片,预测形成不同地形地貌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橡胶篮球、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地形特点记录 表、记号笔、地形成因记录单。学生:1.每组提供立体中国地形图和立体世界地形图各一张、五种不同颜色 的超轻黏土; 2.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橡胶篮球1 .出示一个橡胶篮球提问:(1)这个篮球的表面有什么特点?(2)近距离看看,你看到的这个篮 球的表面是怎么样的?教师小结:我们远看似乎是光滑的,其实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2 .出示“蔚蓝色地球”的照片提问:你看到什么?你认为它的表面是怎样的?教师讲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表面一课。【设计意图】快速聚焦,为后续的探究预留足够的时间。3 、探索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特点(预设30分钟)(一)初步观察,整体认知材料准备:立体世界地形图1 .观察立体世界地形图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就通过立体世界地形图看看地球的表面到底是怎样的。(1)分组观察立体世界地形图提问:在观察立体世界地形图时,可以用哪些方法呢?(预设:用手摸;从侧面观察。)(2)简要交流地球表面的特点提问:通过观察立体世界地形图,你有什么发现?2 .教师小结:地球上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 高度和表示地势的高低,说明地球陆地表面是有起伏的。3 .聚焦我国地形引导:你能在世界地形图中发现中国的地形特点吗?那么有没有哪种地形图, 能够看清我国的地形呢?(二)细辨凹凸,认识地形材料准备:立体中国地形图、地形特征记录表、实验记录单1 .初看中国地形图,学会看地形图的方法(1)出示中国地形图和高度表教师介绍:同学们在观察地形图的时候,可以利用高度表来帮助你判断、描述高度。(2)分组观察:中国地形的特点(3)简要交流我国地形特点提问:观察了中国地形图后,你有哪些发现?(预设:找到了平原、高原、盆地等地形;有很多高山,主要在西边。)2 .明确杭州的地形及特点(教师可根据当地学生较熟悉的典型地点代替)(1)分组观察杭州的地形学生在立体中国地形图中找到杭州的位置,判断杭州属于什么地形,用关键 词描述杭州所在区域的地形特点。(2)小结交流学生汇报,教师在地形特点记录表上板书杭州的地形名称一一平原,并在对 应的表格中填写平原的特征。3 .查找科学家家乡的地形,构建地形体系(1)明确任务(PPT上出示各个科学家的家乡)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科学家的家乡,判断分别是什么地形,观察和记录这些 地形的特点。(2)分组探究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并把地形的名称和它的特点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3)交流汇报:高原、盆地、丘陵、山地的特点提问:请选择一种你所观察的地形,描述这种地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补充,教师将地形名称及特点汇总到记录表上。(三)黏土建模,内化概念材料准备:教学课件、超轻黏土1 .观察地形实景图出示各种地形的实景图,学生观察地形特点。2 .捏制地形模型小组合作利用五种不同颜色超轻黏土,根据不同地形的特点,捏制地形模型。3 .展示成品并简单交流学生展示成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4 .描绘侧面轮廓提问:你能描绘出这些地形模型侧面的轮廓吗?【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由整体向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逐步形成对地形特点 的认知,并用黏土建模的方式进一步内化科学概念。三、观察特征,合理猜想(预设7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地形成因记录单教师引导:地球表面的不同地形是怎么形成的呢?L观察地形特征(出示中国五个地方的地形地貌照片)教师引导:仔细观察这些地形,分别有什么特点。5 .猜想形成原因提问:这些地形的形成是由于什么原因呢?你能猜测一下吗?组内交流讨论,将猜想填入到作业本记录表中。6 .交流汇报学生交流形成五个独特地形地貌的主要原因,教师将学生有理有据的猜想整 合记录到班级的地形成因大记录单中。小结:在本单元后续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产生不同地形的原 因,届时同学们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进行有依据的猜想,培养学生从表象观察到本质思考 的科学思维,大记录表的呈现有助于学生在单元学习中不断回顾并及时验证。四、板书设计1.地球的表面海洋多,陆地少;表面凹凸不平局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海拔高海拔较低地势较高高低起伏四周地势高地形开阔宽广平坦蜿蜒起伏坡度较缓中间低平(/A【疑难解答】1 .超轻黏土建模的环节时间紧张,如何处理?可以通过小组成员分工的方式,每位同学先捏制一种地形模型,以确保每个 小组能够完成四种地形模型,再由最先完成的同学进行第五种地形模型的捏制。2 .学生对于不同地貌的形成原因猜想存在困难,怎么办?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特写图,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的地貌独有的特点进行观察、 讨论和描述,从而帮助学生把地貌特征和形成原因建立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