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开题报告 (8).doc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 避灾安置场所建设问题调查-基于江干区的调查 学生姓名(宋体,四号) 指导教师 分 院 专业名称 班级 学 号 年 月 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分院班级论文(设计)题目避灾安置场所建设问题调查-基于江干区的调查指导老师姓名职 称指导老师研究方向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参考文献等)(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近年来,国内自然灾害呈现多发频发态势,台风、洪涝、滑坡等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避灾安置场所作为公众而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避难场所,为灾民提供基础的安全需求、生活需求,能有效地避免更大的损失,近年来也逐渐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但是,由于我国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起点低、基础差、资金不足、各地区重视程度各不相同,很多地方的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出现了不符合避灾标准、规划不科学、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等问题,为将来的城市发展和防灾减灾工作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因此有必要对近年来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划进行分析,以期总结当前研究经验为后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二)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避灾安置场所规划包括整体规划和具体场所的选址、建设规划等。避灾安置场所的建设规划须符合当地实际和相关的建设标准,包含以下几项内容:(1)统计该区域内的主要灾害类型,确定气象型和地质型避灾安置场所的建设比例;(2)通过受灾人口预测、建筑密度、历年受灾人口等数据预测避灾安置场所需求量;(3)分析现有的避灾安置场所的数量、类型、总而积、人均而积、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信息;(4)确定符合地方实际的避灾安置场所技术指标、场所等级、设施配置等内容;(5)确定避灾安置场所规划的规模、数量、等级、地理分布等内容的评价与调整。也有学者认为避灾安置场所的建设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员组织、教育等多方而,而不仅仅涉及避灾安置场所规划本身。比如汪威,段晓梅(2017)、认为组织作用规划、疏散道路规划、设施物资管理规划、教育文化机制构建、灾情分析、资源现状或现有资源、规划策略、需求预测等内容也应纳入规划布局。余红剑,金慧,戴晓青,徐骋(2017)则认为随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和交通工具的日益便捷,应将人口分布的时间因素纳入城市避灾安置场所规划当中。(三) 主要参考文献1 汪威,段晓梅. 昆明市宝海公园防震避灾功能评价J. 山西建筑. 2017(06) 2 余红剑,金慧,戴晓青,徐骋. 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划国内研究综述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3 蒋嘉懿,雍振华,朱颖. 中国城市避灾绿地构建的思考J. 北方园艺. 2013(04) 4 朱颖,昝勤. 避灾绿地服务半径分析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2(04) 5 朱颖,昝勤,王雨村,雍振华. 避灾绿地承载量研究J. 北方园艺. 2011(21) 6 王晶,马青,龙丽珍. 基于灾后可持续重建中的选址避灾论研究J. 科技信息. 2010(31) 7 富宇,吴涛,曹晖,徐丕海. 浅谈铁岭市避灾绿地规划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14) 8 庄丽,高惠瑛,王璇. 城市固定避灾疏散场所合理布局评价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9(09) 9 贾建中,刘冬梅,唐进群,吴雯,赵书艺. 从汶川震区看城市避灾用地缺失与避灾绿地建设J. 城市规划. 2008(07) 10 曾德强,王培茗,陈宣先,方硕. 山地小城市抗震避灾空间结构评价体系研究以昆明市东川区为例J. 世界地震工程. 2018(01) 2二、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一)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避灾安置场所是由县级人民政府确认或组织建设为受洪涝、风雹、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影响、需要转移安置的当地群众及外来人员.无偿提供临时性避护和基本生活保障的场所。推进避灾安置场所建设是绍兴市委、市政府着眼“关口前移”,实施防灾、减灾、避灾和救灾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本文通过研究梳理分析了江干区应对的主要灾种,明确相应的应急避难场所类型,剖析全区应急避难场所供给与需求关系及主要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规划对策和建设方式。 (二)论文研究的预期目标完成论文避灾安置场所建设问题调查-基于江干区的调查.三、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一)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查找文献资料为主,查阅各种网站为辅进行研究。其中文献资料来自各种专业的期刊,理论专著,相关的论文集和外文资料,报纸及网上的电子文献等。归纳分析法。对二手资料、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二) 准备工作情况通过网络、图书馆、报纸、期刊杂志等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广泛的阅读资料,做精心的选择,有目的、有重点的摘录。最后,将阅读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分类、排列、组合,从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撰写综述。(三) 主要措施首先,了解本论题的研究状况,形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其次,进一步搜集阅读资料并研读文本做好相关的记录,形成论题提纲。第三,深入研究,写成初稿。最后,反复修改,完成定稿。四、论文(设计)研究工作进展安排第一阶段:2018.04-2018.05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确定课题:填写开题报表。第二阶段:2018.05-2018.06 调查报告,分析、整理资料、按照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任务书第三阶段:2018.06-2018.07 拟定文论提纲,形成论文基础框架:撰写论文,接受中期检查。第四阶段:2018.07-2018.08 修改初稿,定稿,完成论文,参加答辩。五、指导老师意见指导老师(签名)年 月 日六、分院论文(设计)指导与答辨领导小组意见分院(盖章)年 月 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