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汉语动态助词.docx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析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班级汉语言165-3姓名萨拉伊丁·肉苏力学号720161391时间 2020年2月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目录摘要1前言21 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的概念22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的用法22.1 “着”的几种用法22.1.1 表示事物的存在22.1.2 表示动作的进行32.1.3 表示伴随的动作32.1.4 表示伴随的状态32.1.5 表示动作的结束32.2 “了”的几种用法42.2.1 表示已经发生的情况42.2.2 表示动作的结束42.2.3 表示已经发生的变化52.2.4 表示动作的可能52.3 “过”的几种用法62.3.1 表示过去的经历62.3.2 表示动作的实现62.3.3 表示具体的动作73 总结7参考文献:8谢辞9浅析现代汉语动态助词萨拉伊丁·肉苏力摘要:现代汉语动态辅助的意义和功能是复杂的。对于中国血统的中国人来说,很难意识到语言的复杂性。不过,现代汉语中跟动态形容词相关的语法点往往是学者遇到的非常困难的问题之一。本文研究了动态形容词“着”、“了”和“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关键词:近代汉语;动态助词;用法;特点前言动态形容词是汉语术语中的一个特殊的存在,在语言学里面拥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其他动态助动词相比,“过去”的语法相对较晚,因此“过去”与“现在”不一样。此外,对于动态助词“着”,学界在称谓方面尚未达成共识。简而言之,动态助词、后缀以及记号均能成为“着”的解释结果。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采用“动态助词”表示“着”。需要注意的是,对“着”的解释及用法展开探究,既可以深入理解相关问题,又能完善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体系。另外,详细分析“情态”、“时、体”等问题,是研究“着”的必要条件。1 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的概念从实际情况来看,表示变化及行为状态的词被称为动态助词。需要注意的是,形容词与动词均位于动态助词前。另外,动态助词也可以与副词一起使用。最常见的形容词是“着,了,过”。动态助词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语法范畴,它代表着动作行为的过程和变化。我们称之为“动态助词”。汉语动词形态方面的变化也不是太复杂,经常利用添加助词等方法来表达。2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的用法在汉语语法的介绍中,我们称之为的动态助词有好多种。动态助词,除了句子中“了”和“过”这两个词的复杂用法外,都是固定的。2.1 “着”的几种用法从实际情况来看,着既可以读“zhe”,也可以读“zhuo”。后者属于动态词,表示动态或伴随行动或行动状态的连续性,等等。2.1.1 表示事物的存在在实践过程中,“着”表示事物状态的连续性,经常用于动词后面,详情如下:(1)车上坐着一个人。(2)桌上摆着一台电脑。(3)他在听着歌曲。(4)河里游着几条鱼。在上面的句子中,“着”这个词应该用在动词后面,以强调一种状态的连续性。2.1.2 表示动作的进行表示行为或状态的持续时间的时候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例如:(5)我们上着课呢。(6)大家在看着电视呢。(7)他吃着饭玩游戏。在上面的三个例子中,动词强调行为的行为,通常与动词搭配使用,表示这动作的进行。2.1.3 表示伴随的动作在间接动词之后,它表示伴随主要动作的动作。例如:(8)他喜欢躺着玩手机。(9)马一般站着睡觉。(10)她哭着说:“对不起”(11)小朋友大声喊着妈妈在以上例子中间接动词之后,指出伴随主要行为而来的行为。2.1.4 表示伴随的状态伴随而来的行动形式几乎是相同的,但前一项行动(或可能是形容词)并不比主要行动更代表行动。例如:(12)张强红着眼说:“站住”(13)李娜翘着腿睡觉。(14)小明叼着稻草走过来(15)他哭着跑出去了。上面例子所附的行动形式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前面的行动(或形容词)并不比主要行动更代表行动。2.1.5 表示动作的结束在上面的例子中,结果的补充或多或少与“着”这个词相同,除了“睡着了”。例如:(16)他找着铅笔了吗?(17)她没拦着出租车。(18)小明瞧着她走了。(19)五分钟后,他已经睡着了。在以上例子中,除了“睡着”之外,“到”和“着”存在很多共性。2.2 “了”的几种用法现代汉语中的“了”在句子中要有下面几种用法。2.2.1 表示已经发生的情况“了”用在句后面时说明发生过的情况。例如:(20)我做饭了。我已经做好饭,可以随时吃了。(21)我跑步了。我已经跑完步,准备休息一会儿。(22)我回了家。我已经回家了。在上面的例子中,句子后面的“着”表达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但他要表达的是事情的时间。当第二个动词或句子后面有“来, 去, 到”和“了”时,语义不清楚。例如:(23)她到游乐场玩了。(24)小明去爬山了。(25)李娜到苏州了。当出现否定句时,“了”与“没”不能连用,详情如下:(26)他没读书。(27)小强没去逛超市。(28)张阿姨没做饭。(29)李明没完成作业。2.2.2 表示动作的结束通常情况下,宾语跟在动词之后,它必须被量化,并在宾语之前以不同的方式标记。例如:(30)杨明学了一门外语。(30)赵康捅了一个马蜂窝。(31)他喝了一桶雪碧。以上例子中“了”在动词后面。动词经常有一个主题,而主题必须作为标记进行量化和其他要素。在动词前面加了“没”,没有必要再加一个“了”,而在主题前的计量者也看不出来,比如如果物体而言例(32)在没有拥有,句子不会终结,以及其他动词应该成为添加后的目标。两项相辅相成的行动并且这两项行动未来很可能完成,比如: (32)小明买了手机成绩就下降。(33) 李涛学了相声就能赚钱。(34) 王羽买了车就考驾照。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句子动作完成后,“了”会出现在句子末尾,详情如下: (35)我毕了业就创业了。(36)郭涛打了人就跑了。(37)他回了家就开始写作业了。综上所述,“了”字出现时,表示动作已经结束了,意思是中间说的话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还会持续存在,详情如下: (38)张强喝了一杯水了。(张强还会喝第二杯水) (39)史蒂夫练了两个月的功夫。(史蒂夫还会继续练习功夫)(40)我已经吃了一个下午的饭了。(我还在吃饭)2.2.3 表示已经发生的变化“了”是一个情态助词,意指形势的变化。它应该放在句末。例如:(41)雨停了。(42)天晴了。(43)张强放弃了。(44)李涛学会了。在上面的例子中,“了”这个词是一个状态的形容词,意思是情况已经改变了,应该放在句子的末尾。重要的是,它总是可以用来否定。2.2.4 表示动作的可能“liao”是“了”的另一种读音,表示动作的发生概率,详情如下:(45)小明能去杨勇去不了。(46)李娜到底来不来得了?(47)张强赢得了。(48)那么多事情我一个人做不了。综上所述,“liao”是“了”的另一种读音,其用法截然不同。2.3 “过”的几种用法从实际情况来看,“过”属于动态助动词。与此同时,“过”的用法较多。2.3.1 表示过去的经历表达“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具体时间没有词,文表达的意义也不影响。例如“以前”,“过去”,“过去”,“过去”,“上周”等,具体的时间的话,而是说:“昨天”、“上周星期一”等。跟“了”的最大不同是,否定文里还留着“过”。例如:(49)杨勇到过山东。(50)李强早就吃过凉皮了。(51)史蒂夫没学过太极。(52)陈道长还没吃过饭。(53)小董上过擂台。“了”在以上例子中,“过”可用两个动词或整个句子。2.3.2 表示动作的实现从实际情况来看,“经验”与“过”存在一定的共性。不过,“过”是指行动的完成,经常出现在“句末”,详情如下:(54)这本书我翻过了。(55)这部电影他看过了。(56)这个电影我看过了。(57)这本书我读过了。在上面的例子中,“过”的用法较为多样化,出现在对话中的频率极高。2.3.3 表示具体的动作“过”也可以指具体的行动,即个体发生位移,详情如下:(58)领导与群众一起过中秋。(59)我们要共同渡过难关。(60)小朋友们要过儿童节了。(61)敌军要冲过来了!在以上例子中从表示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3 总结综上所述,国内学者极为重视“过”、“着”以及“了”的研究,并提供了大量文献资料。在他们的努力下,汉语语法教学的难度大幅度降低。需要注意的是,汉语语法涉及范围极广,“过”、“着”以及“了”只是冰山一角。在这种情况下,笔者期望更多学者能够加入到汉语教学研究中,尽快完善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体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对现代汉语动态助词“了”“着”“过”过程中的分析不够充分。参考文献:1 陈艳阳.论“着”的语法化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109-111.2 戴耀晶现代汉语表示持续体的“着”的语义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2):92-106.3 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4 房玉清.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其用法比较J汉语学习,1992(1):14-20.5 费元春.说“着”J语文研究,1992(2):18-28. 11高霞,曹晓宏现代汉语“了”、“着”、“过”的相关研究综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4):22-29.6 高宏伟,孙志祥.从动态助词“着”的英译看汉语的“时”问题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2009,10(5):611-6137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8 龚千炎.汉语的时相、时制、时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9 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10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7911 蒋绍愚.动态助词“着”的形成过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1):113-117.12 金奉民.助词“着”的基本语法意义J.汉语学习,1991(4):23-28.13 康健.“二拍”中动态助词“着”的功能探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3):62-64.14 赖帆.时间副词“正”、“在”、“正在”与“着”共现与替换条件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15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16 李薇.汉语体标记“正在”和“着”的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 2010.谢辞本论文设计在论文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帮助业已完成的,从文献综述到具体的写论文过程,论文初稿与定稿无不凝聚着论文指导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设计期间,论文指导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老师的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使我深受感动,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设计。再次向老师们致以诚挚的谢意。时光匆匆,大学四年已过,在即将毕业之时,我还要感谢在论文上指导我的同学们,正是有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接一个的困难,直至本论文的顺利完成,感谢我的父母、老师、朋友给了我精神上的鼓励,谢谢你们。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积极进取、不断努力,有个精彩的未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