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doc

    • 资源ID:69108191       资源大小:15.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doc

    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摘 要 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是指因犯罪行为其物质、精神、肉体甚至生命遭受损害的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对未成年刑事被害人进展救助的理论根底是国家责任理论、社会福利理论、社会保险理论、预防犯罪理论。当前,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从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主体、对象、范围、标准、程序等对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进展改造。【关键词】:p 】: 未成年;刑事被害人;被告人;救助制度中图分类号 D9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_02-0107-04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是指因犯罪行为其物质、精神、肉体甚至生命遭受损害的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因抵抗社会压力与修复自身伤害的功能欠缺必然导致犯罪行为给其造成的痛苦与社会报复心理更为强烈,故国家对因犯罪行为遭受损害而未受到刑事被告人赔偿的刑事被害人有进展救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一、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理论根据一国家责任理论对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给予救助是国家基于社会契约理论承当的自然法责任。国家进展救助的法理根据是在国家在保护个体权益方面的渎职及对社会契约精神的违背。未成年刑事被告人作为被犯罪损害的特殊群体,其因犯罪受到的伤害更深,极易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与对社会的极端仇视。国家为防止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因报复而沦为刑事被告人在一定程度上进展救助是国家责任所在。二社会福利理论兴旺国家建立了覆盖全体人民的福利制度,故在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未得到刑事被告人赔偿的情况下相关福利便代替国家承当救助,这种福利制度有效地保护了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系统的社会福利制度,已建立的社会福利制度构造单一、补偿范围狭小。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赔偿本人及其近亲属陷入困境甚至绝境之中,这无疑是对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二次伤害”。社会福利理论要求国家通过系列福利制度肩负起救助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责任,使其能维持根本生活水准。三社会保险理论社会保险理论认为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受到犯罪的损害是国家没有尽到保护责任,而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法定监护人向国家交纳赋税相当于支付一定的保险费用以在未成年人受到犯罪损害时可以得到类似于保险公司支付的保险理赔。国家与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法定监护人建立的这种默示保险制度在很多情况下是处于静态,只有当不特定的犯罪行为损害了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时,静态的保险合同就转化为动态支付。四预防犯罪理论预防犯罪理论认为通过对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一定的物质补偿可以有效地抑制其对未成年案件被告人及其近亲属新的犯罪。因为当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未得到满足其内心深处隐藏的仇恨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从而对犯罪人及其近亲属产生疯狂举动,甚至对无辜的社会公众进展规模性的严重伤害,此类例子不胜枚举。二、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构建一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的主体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主体是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构建的前提。笔者认为,公检法机关在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中应主要承当提供有关证明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陷入生活困境的线索或者材料,并将这些线索或者材料及时提供应专门的救助机构。目前将救助机构设置在党委政法委下面,作为党委政法委的一个下属机构比拟现实。救助机构的工作人员应该是专职与兼职并存。专职救助人员可以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录取,兼职救助人员可以从医生、老师、社区工作者等中选任。兼职救助工作人员应该有一定的任期,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救助机构应该从中央到地方层层设置,上级救助机构负有对下级救助机构进展业务指导的职能,当然各级救助机构还有承受同级党委政法委的双重领导。二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对象稀缺的司法资必须最大化的利用,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对象应该仅限于严重暴力犯罪的受害者及其近亲属。严重暴力犯罪一般是指被告人通过杀害、伤害、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平安的行为施行的犯罪,而且对严重暴力犯罪在主观上不要求是成心,过失施行严重暴力犯罪导致未成年及其近亲属受到严重伤害的也应给予救助。因为成心与过失施行的严重暴力犯罪在客观上都会导致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陷入困境,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救助之前必须进展损害及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及近亲属生活状况的调查,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并没有因为受到犯罪的损害而陷入困境的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不能给予救济。同时,亦必须排除未成年被害人成心引诱被告人对其施行严重暴力犯罪后进展救助的情况,因为此种情况下的救助无疑是对犯罪的鼓励,与对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建立的初衷相违犯。三刑事被害人救助的范围理论中,对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救助一般都是以物质救助为主。不可否认,犯罪给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物质上造成宏大损失,但这种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金钱支付等形式予以弥补,而犯罪对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心理创伤却无法通过物质帮助的形式进展恢复。心理创伤详细表现为害怕、悲观、痛苦及自责等情绪,故必须通过心理医生的心理治疗缓解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因犯罪产生的心理上的痛苦。我国虽然没有经济实力把精神损失费划入救助范围,但是我国并不缺少心理治疗师。当前,我国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已经遍布全国。兴旺国家对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除了进展特定的物质救助外都普遍建立了心理干预机制。他们的心理干预机制大多以立法的形式予以表达,法律详细规定了对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进展心理治疗的程序、形式、经费、对象等。考虑到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系特定犯罪的受害者,局部国家还建立了不同于普通心理干预的特殊心理治疗形式,有针对性地进展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恢复性司法理论。第 5 页 共 5 页

    注意事项

    本文(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doc)为本站会员(Wo****W)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