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备课资料教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691193       资源大小:142.0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备课资料教案新人教版.doc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第第 2 2 课课 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耕生活知识点一知识点一 半坡居民的生活半坡居民的生活1.生活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2.年代:距今约 6000 年。3.生产生活状况(1)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2)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相关链接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多使用磨制石器,比北京人已进步很多。(3)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其中以鱼纹、鹿纹为多,图案栩栩如生。相关链接彩陶的出现,不仅是生活用具的改进,还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的艺术追求。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得人们开始了定居生活。彩陶业的发展,使手工业兴盛起来,因此,农业是畜牧业、手工业发展的前提。(4)半坡人有很多装饰品,并有少量的乐器,如陶埙。(5)半坡人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妙招巧记半坡居民的主要特征。类别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原始建筑业表现主要种植粟磨制的石器、骨器、角器等饲养猪、狗等家畜原始纺织业 原始制陶业纺织、制衣制作彩陶建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知识点二知识点二 河姆渡人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21.生活地点: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2.年代:距今约 7000 年。3.生产生活状况(1)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 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2)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3)水稻是当时这一带的主要农作物,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相关链接人们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稻谷,保存较好,经过鉴定属于栽培稻的籼稻和粳稻两种。河姆渡遗址出土稻谷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分布范围之广,在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是十分罕见的,填补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史上“有粳无籼”的空白。河姆渡遗址大量稻谷的发现,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人们认为印度是亚洲水稻的原产地,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这里的水稻比印度发现最早的水稻还早了 3000 余年。(4)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相关链接河姆渡居民将捕来的动物加以驯化,使其逐渐变得温顺,成为可在家中圈养的家畜,原始的畜牧业产生。原始畜牧业是在原始农业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稻谷栽培和家畜饲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有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了。人们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5)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6)河姆渡人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7)河姆渡人还懂得使用天然漆。思维拓展比较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相同点:两者都处于母系氏族阶段;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形态,兼有饲养、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都会使用和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不同点:3(1)地域文明不同:半坡人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文化的代表;河姆渡人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文化的代表。(2)地理环境不同:河姆渡人生活在南方长江流域,气候多雨湿润。而半坡人生活在北方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3)建筑房屋的特点不同:河姆渡人建筑的房屋样式是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半坡人的房屋样式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避风沙、保暖。(4)农作物不同:河姆渡人种植的是水稻,半坡人种植的是粟。(5)陶器制作的风格不同:河姆渡人制作的黑陶,而半坡人制作的是彩陶。妙招巧记半坡人和河姆度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原始居民发现地点距今年代生产工具农业手工业住房样式社会阶段半坡人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黄河流域)约 6000年石器、骨器、角器种植粟制作彩陶、乐器,会纺织、制衣等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浙江余姚(长江流域)约 7000年骨耜种植水稻制作陶器、玉器、乐器骨哨;懂得雕刻技术、使用天然漆等干栏式建筑氏族社会知识点三知识点三 原始农业的发展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背景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狩猎生活中熟悉了动植物的习性,逐渐学会了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2.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1)兴起4水稻:在中国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 90007000 年。(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3)发展变化: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相关链接骨耜多用较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成,骨耜上安装的柄叫耒,通常又把这种装有木柄的骨耜叫耒耜。用耒耜来耕作,叫耜耕农业。3.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4.兴起和发展的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思维拓展为什么说我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1)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约 10000 年的栽培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2)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 90007000 年。例 1 如果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进行比较,其共同点有( )都属于农耕文明的代表 都普遍使用了磨制石器 都过上了定居的生活 都会制作彩陶A. B. C. D.点拨 此题为组合型选择题,意在考查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上的相同点。可用排除的方法。结合教材所学逐一分析选项,半坡原始居民会制作彩陶,而河姆渡原始居民会制作黑陶。故将排除。答案为 B。答案 B5例 2 1981 年,袁隆平发明的“籼型杂交水稻”获得成功,解决了世界上许多人的粮食问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外国人称为“东方魔稻”。我国有种植水稻的悠久历史,下列远古居民中,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点拨 本题重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避免混淆。我国原始农耕时代文明的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前者生活在长江流域,以种植水稻为主。后者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以种植粟为主。故 C 项为本题答案。答案 C例 3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同学们,相信你们对这首歌曲都比较熟悉吧,歌曲中的“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摇篮”。我国历史上的半坡和河姆渡遗址都地处大河流域,这是因为大河流域( )A.土质肥沃,适宜于农耕生产 B.战略位置重要C.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D.便于生活用水点拨 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本题考查的是“半坡和河姆渡”这两种远古居民区别于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居民的重要特点,就是会种植庄稼、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而大河流域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源为农耕生产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故 A 项为本题答案。答案 A例 4 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都已经进入农耕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原始居民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开始使用铁制家具 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饲养家畜、制作陶器 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点拨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他们饲养家畜,会制作陶器;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家畜,能制作色彩鲜艳的彩陶,所以符合这两个原始农耕文化特征的是饲养家畜、制作陶器,故答案选 C 项。答案 C

    注意事项

    本文(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备课资料教案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随风)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